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评价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存活心肌及与侧枝循环形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
作者 翟光耀 王建龙 +1 位作者 刘宇扬 周玉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5期458-463,共6页
目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患者行^(18)F-FDG PET/C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检测左心室存活心肌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评估其与侧枝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入选CTO患者60例,1周内分别完成^(99mTc-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SPECT/CT(GSPECT... 目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患者行^(18)F-FDG PET/CT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检测左心室存活心肌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评估其与侧枝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入选CTO患者60例,1周内分别完成^(99mTc-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SPECT/CT(GSPECT)断层显像和^(18)F-FDG门控心肌葡萄糖代谢PET/CT显像(GPET)评价左心室存活心肌及左心室整体功能,冠状动脉造影评价CTO病变的位置、血管数量及侧枝循环形成。GPET数据采用定量门控心脏断层软件QGS分析,获取左心室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侧枝循环形成的程度应用Rentrop分级评价。比较CTO患者中侧枝循环形成不同的患者存活心肌的部位、范围及左心室功能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CTO患者Rentrop分级不同的患者中,侧枝循环良好组(RentropⅡ和RentropⅢ)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优于侧枝循环不良组(RentropⅠ和Rentrop 0级),但是侧枝循环良好组与侧枝循环不良组患者^(18)F-FDG PET/CT评价的存活心肌的范围及左心室整体功能和重构状态未见明显差异。侧枝循环形成与心肌梗死区域存活心肌的范围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在侧枝循环良好组,有10%的患者存活心肌面积≤10%,通过血运重建术开通闭塞血管后,预估患者的临床获益小;而在侧枝循环不良组,仍有10%的患者存活心肌的面积>10%,通过血运重建术开通闭塞血管后,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功能恢复较好,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预后。结论:CTO病变患者心肌存活范围与左心室射血分数与侧枝循环形成不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进行介入及搭桥血运重建术前,综合评级存活心肌的部位、范围及冠状动脉侧枝循环形成,能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侧枝循环形成 ^18F-FDG PET/CT心肌存活显像 相关性
下载PDF
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侧支循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嵩 陈畅 《临床医学工程》 2017年第5期691-692,共2页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78例患者,对其进行Rentrop分级(Rentrop≤1级为不良冠脉侧支循环,Rentrop≥2级为良好...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78例患者,对其进行Rentrop分级(Rentrop≤1级为不良冠脉侧支循环,Rentrop≥2级为良好冠脉侧支循环),分为不良循环组(31例)和良好循环组(47例)。分析血脂水平与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结果不良循环组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脂(TG)水平均高于良好循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TC、LDL-C和TG水平可影响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患者的侧支循环形成,HDL-C水平对侧支循环形成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水平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侧支循环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侧支循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南京 杨水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9期814-817,共4页
目的 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于本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明确为CTO病变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分析血脂水平与高尿酸血症患者侧支循环(CC)形成情况的关系.结... 目的 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于本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明确为CTO病变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分析血脂水平与高尿酸血症患者侧支循环(CC)形成情况的关系.结果 研究共纳入高尿酸血症患者30例,男性19例(63.7%),平均年龄(64.5&#177;11.5)岁.30例患者存在CTO病变血管32条,2例患者为双闭塞病变.其中CC良好组15例(男性11例,73.3%),平均年龄(69.6&#177;12.0)岁,CC不良组15例(男性8例,53.3%),平均年龄(59.3&#177;8.5)岁.CC不良组性别、合并高血压或者糖尿病、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尿酸水平、钾离子水平以及血小板数量、D-Dimer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与CC良好组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CC不良组年龄、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与CC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述因素均不是CC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既往是否应用他汀药物治疗与CC形成及Rentrop血流情况的关系.结论 TC、TG和LDL-C水平及年龄对高尿酸血症患者CTO侧支循环的形成存在影响,HDL-C水平对侧支循环形成无显著影响,但是上述因素均不是影响CC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及Rentrop血流情况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水平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侧支循环 高尿酸血症
下载PDF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戴启明 马根山 +6 位作者 冯毅 严金川 罗丹 沈成兴 丁建东 陈忠 章晓国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76-777,共2页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对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进入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24例(陈旧性心梗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0例,稳定型心绞痛6例)CTO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情况。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9例,双支病变5例,单...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对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进入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24例(陈旧性心梗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0例,稳定型心绞痛6例)CTO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情况。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9例,双支病变5例,单支病变10例;24例完全闭塞血管共24支,其中左前降支CTO 11例,左回旋支CTO 3例,右冠状动脉CTO 9例,第一对角支CTO 1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确定为CTO后,即经桡动脉应用PT-Graphix或Shonibi导丝和over-the-wire球囊对慢性闭塞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脉内支架植入。结果20例(83.3%)获得成功,共植入支架25枚。4例未成功(左前降支2例,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各1例)。失败原因是指引导丝未能通过病变部位或进入夹层。术后发生前臂血肿1例,桡动脉闭塞1例,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治疗CTO安全方便,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慢性闭塞性病 冠状动脉 闭塞性病 经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慢性 冠脉内支架植入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采用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远期预后差异
5
作者 吕雪 《当代医学》 2016年第9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采用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远期预后差异。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共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给予对照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2组预...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采用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远期预后差异。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共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给予对照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2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为46.2%,显著高于对照组(1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发心绞痛率为26.9%,心源性死亡率为7.7%,均低于对照组(57.7%、3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临床疗效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浩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2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并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施以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导丝通过技术治疗,对照组未使用血管超声指导,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经IVUS指导导丝通过技术治疗后,其支架植入的成功率为93.33%,比对照组71.67%明显偏高(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以及曝光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优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6个月随访表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比对照组患者36.67%明显偏低(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PCI的即刻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指导 冠状动脉 慢性闭塞性病
下载PDF
用双源CT引导下的介入疗法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包陈坚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0期282-283,共2页
目的:探讨用双源CT引导下的介入疗法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 目的:探讨用双源CT引导下的介入疗法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我院使用双源CT引导下的介入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常规的介入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以及导丝前进受阻的发生率和导丝进入假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导丝前进受阻的发生率和导丝进入假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双源CT引导下的介入疗法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具有治疗的成功率高、导丝前进受阻和导丝进入假腔的发生率低等优点。因此,进行双源CT引导下的介入治疗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双源CT引导下 介入治疗 效果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临床疗效探讨
8
作者 丁成彦 《智慧健康》 2020年第18期1-2,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出50例自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数均为25,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经皮冠状... 目的研究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出50例自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数均为25,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实验组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治疗的实验组手术的成功率(96.00)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2.00%)明显优于对照组(60.00%、28.00%),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手术结果的满意度(92.00%)也高于对照组(52.00%),以上三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通过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 冠状动脉 慢性闭塞性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健康期望评估结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路慧 康立惠 +6 位作者 程宇彤 李莉 杨永红 付林艳 李艳玲 王月影 白峻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282-1287,共6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患者健康期望评估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住院的108例CTO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患者使用自评多维健康测定量表(multidimensional health measureme...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患者健康期望评估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贞医院住院的108例CTO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患者使用自评多维健康测定量表(multidimensional health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system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MHIEC)评估其健康期望,以低于MHIEC评分平均值定义为健康期望偏低,以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其健康期望偏低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08例,其中男性93例(86.1%),平均年龄(56.5±11.4)岁。检出健康期望偏低者28例,检出率为25.9%;不同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及家庭经济状况健康期望偏低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饮酒、高脂血症、PCI史以及血清肌钙蛋白I(Troponin,TnI)、BNP、HDL-C、LDL-C、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水平与健康期望偏低有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OR=3.261,95%CI:2.512~7.549)、高脂血症病史(OR=3.368,95%CI:2.692~8.112)、PCI史(OR=3.025,95%CI:1.968~6.264),TnI(OR=2.525,95%CI:1.985~4.525)、BNP(OR=3.583,95%CI:2.302~9.346)、LDL-C(OR=2.154,95%CI:1.223~2.639)、HDL-C(OR=0.582,95%CI:0.421~0.711)、SAS(OR=0.667,95%CI:0.424~0.821)、SDS(OR=0.768,95%CI:0.238~0.932)、PSQI(OR=2.433,95%CI:2.107~3.596)评分为CTO患者健康期望偏低影响因素(P<0.05)。结论:饮酒史、高脂血症、PCI史、心肌损伤、不良习惯、情绪和睡眠质量为健康期望评估偏低影响因素,可将其作为切入加强干预提升其健康期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 健康期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单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血运重建后对心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孙刚 张学芳 +3 位作者 莫兹清 林荣杰 梁永耀 张高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878-883,共6页
目的探讨单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chronic total occlusions,CTO)病变进行血运重建后对心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单支冠状动脉CTO病变(其他... 目的探讨单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chronic total occlusions,CTO)病变进行血运重建后对心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为单支冠状动脉CTO病变(其他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70%不需要进行干预)且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患者共102例。根据介入处理结果分为成功组(74例)和失败组(28例)。分别收集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以内及术后12个月以后的检测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GB)、肌钙蛋白I(Tn I)、血清肌酐(Sc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相关指标,并统计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同时对成功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观察不同病变血管开通后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成功组患者术后3个月以内和12个月以后的NT-pro BNP[(1731.00±1434.11)pg/ml比(2681.35±2576.17)pg/ml,P=0.002;(772±700.90)pg/ml比(2681.35±2576.17)pg/ml,P<0.001]和LVEF[(49.15±8.64)%比(45.99±9.31)%,P=0.032;(52.84±8.02)%比(45.99±9.31)%,P<0.001]较术前都有改善,术后3个月以内的LVEDD较术前改变没有差异,但术后12个月以后较术前明显减小[(49.81±6.45)mm比(54.72±7.44)mm,P<0.001];失败组术前与术后的NT-pro BNP、LVEDD和LVEF均没有差异。在亚组分析中,前降支(LAD)[BNP:(1727.04±1509.03)pg/ml比(3005.79±2556.64)pg/ml,P=0.016和(633±567.14)pg/ml比(3005.79±2556.64)pg/ml,P<0.001;LVEF:(45.74±6.90)%比(41.08±7.61)%,P=0.032和(50.65±7.27)%比(41.08±7.61)%,P<0.001;LVEDD:(48.75±6.40)mm比(55.87±8.22)mm,P=0.002]和右冠状动脉(RCA)[BNP:(1656.55±1487.10)pg/ml比(2649.89±2892.95)pg/ml,P=0.042和(616.35±528.40)pg/ml比(2649.89±2892.95)pg/ml,P<0.001;LVEF:(53.59±8.15)%比(47.24±9.15)%,P=0.003;LVEDD:(49.71±6.28)mm比(54.27±7.31)mm,P=0.004]开通后对心功能的改善有意义,左回旋支(LCX)开通对心功能改善没有意义。成功组和失败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和MACE的发生率没有差异,但成功组术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χ^(2)=53.175,P<0.001)。结论冠状动脉CTO开通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并减少了心绞痛的发作,其中LAD和RCA开通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 心脏功能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比较
11
作者 李涵 简立国 +5 位作者 刘士超 贾兴泰 李铮 贾梦奇 贵双俊 郭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8期3361-3363,共3页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CTO的病人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DCB组(98例)和DES组(116例),...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DCB)与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CTO的病人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DCB组(98例)和DES组(11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预后[包括12个月后靶血管病变处再狭窄、再闭塞及靶病变血管血运重建(靶血管血运重建)率、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结果:两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DCB组和DES组各61例。DCB组共78处CTO病变,其中5处进行补救性支架植入,共73处病变成功植入DCB;DES组共77处CTO病变。随访时,两组靶病变再狭窄、再闭塞及靶血管血运重建、靶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与9.84%,P<0.05)。结论:DCB治疗CTO病变中效果不劣于DES,出血事件概率低于DES,提示在CTO病变中单纯采用DCB治疗可行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慢性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成功介入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对患者长期临床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12
作者 董巍 籍振国 +3 位作者 刘红彬 宋春丽 马丽珂 默瑞兴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比较慢性闭塞性病变(CTO)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最佳药物治疗(OMT)]与单纯OMT对患者的长期预后影响。方法应用特异的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主要涉及到随机... 目的比较慢性闭塞性病变(CTO)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最佳药物治疗(OMT)]与单纯OMT对患者的长期预后影响。方法应用特异的检索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相关文献,主要涉及到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及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随访指标包括全因死亡、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及脑卒中。结果纳入11项研究,其中随机对照临床研究5项,共观察患者1790例,PSM研究6项患者,共观察患者6279例,优化匹配后4300例。随访时间1~5年。PCI组与OMT组MACCE、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因死亡(RR=0.68,95%CI=0.56~0.83,P<0.01)及心源性死亡(RR=0.70,95%CI=0.55~0.89,P<0.01)在PCI组低于OM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OMT相比,CTO-PCI联合OMT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及心源性死亡风险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闭塞性病 最佳药物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和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鸣 张峰 +2 位作者 葛雷 钱菊英 葛均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RA)发生管腔狭窄或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45例连续入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 目的探讨非梗死相关血管(non-IRA)发生管腔狭窄或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45例连续入院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或CTO病变进行分组,比较各分组间患者的临床特征、PPCI资料、住院期预后和并发症情况,并采用多因素分析确定住院期间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45例急性STEMI患者中共有185例(53.6%)存在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其中110例(31.9%)为双支血管病变,75例(21.7%)为三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中合并CTO病变20例(10.8%),占同期PPCI总量的5.8%(20/345)。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P<0.01),原发性高血压、心源性休克、植入≥2枚药物洗脱支架患者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P值均<0.05),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间梗死相关血管(IRA)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CTO病变患者的心力衰竭构成比显著高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P<0.01),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间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期间总体患者的MACE发生率为10.4%(36/345),病死率为8.1%(28/345),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2%(4/345)。单支血管病变与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间病死率、再发心肌梗死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脑卒中发生率、MACE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合并CTO病变患者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和MACE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不合并CTO病变患者(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患者中年龄≥75岁、发生心源性休克、发生心力衰竭、术后TIMI血流分级<3级、合并CTO病变的患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者(P值分别<0.05或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源性休克(回归系数=2.15,OR=8.58)和术后TIMI血流分级<3级(回归系数=1.97,OR=7.14)是急性STE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01),而年龄≥75岁、男性、发生心力衰竭和合并CTO病变均不是STEMI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对行PPCI的STEMI患者的短期预后无明显影响,而合并CTO病变的患者PPCI术后IRA血流恢复差,发生MACE的风险增大,且短期预后不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急性STEMI患者合并CTO病变是确定高危患者的有力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 预后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血运重建前后体表心电图的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菁 王龙 +2 位作者 胡大一 王伟民 郭继鸿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评估体表12导联常规心电图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血运重建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有CTO病变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54例,对其开通前及开通后12h心电图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CI... 目的评估体表12导联常规心电图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血运重建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有CTO病变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154例,对其开通前及开通后12h心电图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CI术后,左回旋支、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各有61.1%、76.9%和72.9%在开通后发生相应改变。结论体表心电图可预测CTO病变行血运重建后心肌缺血病变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学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体表心电图 预测
下载PDF
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PCI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俊霞 王志梅 +5 位作者 许田 叶飞 田乃亮 张俊杰 陈绍良 葛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6期7060-7063,共4页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25例因为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途径分为经... 目的:比较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南京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25例因为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途径分为经桡动脉治疗(n=211)和经股动脉(n=114)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患者的基线特征、病变特征、手术经过和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9.62%和80.70%(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以往PCI及CABG手术史及冠心病临床表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别(均P>0.05);两组患者的慢性闭塞性病变病变数量、术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使用率、术后TIMI血流、手术时间、冠状动脉穿孔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别(均P>0.05),但经股动脉手术组较经桡动脉组术中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的使用率更高(57.01%vs45.02%,P=0.039)。结论:经桡动脉PCI治疗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更安全、有效,其IVUS的使用率低于经股动脉PCI治疗,但对于复杂慢性闭塞性病变病变术者可能更倾向于采用经股动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性闭塞性病 经桡动脉途径 经股动脉途径
原文传递
血管内超声指导导丝通过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家安 汝磊生 +3 位作者 彭育红 赵玉英 张莉 王冬梅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47-648,共2页
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约占全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阳性患者的1/3,如果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开通CTO病变血管,可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少冠脉搭桥手术及增加生存率。但CTO接受PCI者仅... 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约占全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阳性患者的1/3,如果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成功开通CTO病变血管,可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少冠脉搭桥手术及增加生存率。但CTO接受PCI者仅占全部PCI病例的109/6~15%,原因是CTO病变PCI技术难度大、即刻成功率低、术后再闭塞和再狭窄发生率高,被认为是目前PCI领域最大的障碍和挑战。导丝通过失败是CT0病变介入治疗失败的主原因,导丝通过时常进入内膜下假腔,导致前进困难,甚至出现冠脉穿孔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造影 血管内超声 慢性闭塞性病
原文传递
PCI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季梅丽 茅文辉 杨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31期3891-3892,共2页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病变患者行PCI术的护理体会。方法本院2007年3月—2008年1月共对261例CTO患者行PCI治疗,对其并发症及潜在的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261例患者中2例出现心包积液,经心包穿刺引流后心包积液消失;1...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病变患者行PCI术的护理体会。方法本院2007年3月—2008年1月共对261例CTO患者行PCI治疗,对其并发症及潜在的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261例患者中2例出现心包积液,经心包穿刺引流后心包积液消失;1例出现造影剂肾病,予以床边超滤后肾功能恢复。26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术前良好的护理干预及术后严密监测心电图、动态血压,给予抗凝治疗、鞘管护理、心理和生活护理等,可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 介入术 护理
下载PDF
经皮介入治疗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合并心肌梗死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冯明瑞 李泽林 +2 位作者 李庆军 吴庆法 李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介入治疗(PCI)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性(CTO)病变合并心肌梗死(MI)的预后因素。方法 82例PCI治疗CTO患者,其中32例为CTO合并MI(合并组),50例仅为CTO(不合并组)。平均随访6个月,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因素。结果合并组... 目的分析经皮介入治疗(PCI)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性(CTO)病变合并心肌梗死(MI)的预后因素。方法 82例PCI治疗CTO患者,其中32例为CTO合并MI(合并组),50例仅为CTO(不合并组)。平均随访6个月,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因素。结果合并组的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源性休克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不合并组(P<0.05),而左室射血分数、术后TIMI血流3级低于不合并组(P<0.01)。糖尿病、高血脂、心源性休克及术后TIMI血流3级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高血脂、心源性休克及术后TIMI血流3级是PCI治疗CTO合并MI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性病 心肌梗死 经皮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中评估冠状动脉主干及左心室功能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颖 何丽 曹红岩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评估冠状动脉主干及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CTO患者共计8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及MSCT检查,分析MSCT对患者冠状动脉主干... 目的探讨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MSCT)评估冠状动脉主干及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CTO患者共计8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及MSCT检查,分析MSCT对患者冠状动脉主干情况及左心室功能的评估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共87支冠脉主干发生闭塞;闭塞病变性质中25支为钙化斑块、20支软斑块,42支为混合斑块;发现20支为闭塞主干近端分支血管扩张,闭塞段成角弯曲18支,25支为合并其他冠状动脉主干管腔严重狭窄,11支为支动脉主干窦上起源,13支为窦房结动脉开口硬化斑;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心房内径(LAD)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能够对CTO患者冠状动脉主干情况进行充分显示,有效判断患者左心室功能情况,有利于为患者治疗提供依据,促进闭塞血管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 冠状动脉主干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合并右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的复杂左主干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疗效的初步探讨
20
作者 胡遵 胡湖 +7 位作者 龙宇博 李军山 荣晶晶 何晋 王长录 张宇 彭建强 潘宏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2-567,共6页
目的:初步分析合并右冠状动脉(右冠)慢性完全闭塞(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所有复杂左主干病变患者90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情况... 目的:初步分析合并右冠状动脉(右冠)慢性完全闭塞(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所有复杂左主干病变患者90例。根据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情况分为合并右冠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观察组,n=30)及右冠未发生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对照组,n=60),对患者的临床基线数据、术中情况、造影结果、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男性58例(64.4%)。两组间临床基线资料(P均>0.05)、左主干病变情况(P=1.000)、左主干钙化情况(P=0.249)、术前TIMI血流分级(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中无复流发生率(3.3%vs.5.0%,P=1.000)、低血压发生率(10.0%vs.8.3%,P=1.000)、心包积液发生率(3.3%vs.0%,P=0.333)、血管内超声(IVUS)使用率(86.7%vs.90.0%,P=0.635)、术中使用循环辅助装置(P=0.699)、术中冠状动脉旋磨率(26.7%vs.21.7%,P=0.5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为14.50(11.83,15.85)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再入院、心原性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31.0%vs.32.1%,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基础疾病多,无法耐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合并右冠CTO的复杂左主干病变的患者行PCI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左主干病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