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术102例临床体会
1
作者 张世袍 乐兴丁 +2 位作者 李金源 刘仁骧 杨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3期3452-3453,共2页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02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102例患者中,99例完全由桡动脉途径完成,3...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02例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102例患者中,99例完全由桡动脉途径完成,3例改股动脉途径完成,桡动脉成功率97%。1例发生轻度出血,1例发生迷走反射,桡动脉途径并发症为0.019%。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可以作为基层医院行冠状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的安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冠状动脉成形和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62例急诊冠状动脉成形加支架置入术的术中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雪玲 陆启林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15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支架置入术 术中护理 急诊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心脏病学 冠状动脉再通 PCI术
下载PDF
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咏波 黄玉杰 +5 位作者 刘翼 游潮 孙剑涛 那世杰 王斌 施圣晖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1092-1093,共2页
目的:评价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临床效果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33例单纯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效果。结果:33例患者共置入37个支架,头昏短期改善率为87%,10~15个月改善率为70%... 目的:评价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临床效果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33例单纯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效果。结果:33例患者共置入37个支架,头昏短期改善率为87%,10~15个月改善率为70%,后循环再梗塞率为4%,再狭窄率为17.4%。结论: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效果确切有效,部分患者需要同时治疗椎动脉开口处伴随的严重扭曲。少数术后再狭窄常见于使用裸支架的患者,可行再狭窄段药物洗涤支架置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开口狭窄 球囊支架置入术 支架 药物支架 再狭窄
下载PDF
第36例——冠状动脉血管成形及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处理(Internet网上病例讨论) 被引量:7
4
作者 冯丽洁 沈洪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638-638,F003,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管 支架 再狭窄 处理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支架植入术后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练贤惠 符月容 +2 位作者 钟莉华 单鸿 关守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314-314,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 护理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临床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钱苏荣 傅西安 +5 位作者 潘耀华 吴建东 肖其华 林荔青 王剑刃 王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的围手术期治疗,总结操作经验,评价长期临床效果。方法总结3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均经影像学诊断确诊,行DSA再证实,局麻下行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3例患者由于不配合改用全麻,6例患者由于高度狭窄...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的围手术期治疗,总结操作经验,评价长期临床效果。方法总结32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均经影像学诊断确诊,行DSA再证实,局麻下行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3例患者由于不配合改用全麻,6例患者由于高度狭窄,术前PWI评价脑灌注,行分次治疗,在支架置入2周后局麻下行球囊扩张术。结果 32例患者支架覆盖斑块良好,术后残余狭窄<10%,1例患者同侧肢体偏瘫,经治疗6h后恢复。术后8例低血压,经多巴胺静脉维持后好转,7例一过性心动过缓,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经1a随访,未出现脑卒中再发作,2例发生再狭窄行球囊扩张。结论术前综合评价、术中轻柔操作、防止低血压为手术成功和降低并发症的关键,分次治疗可降低高度狭窄病人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血管 支架置入术 脑卒中
下载PDF
颈动脉狭窄治疗的选择: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建平 王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35-238,共4页
脑血管疾病即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一旦发生脑卒中将导致机体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的下降,20%的存活者需要专人照料,15%-30%遗留永久性残疾[1],为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008年我国国民回顾性死因调查显示脑血管... 脑血管疾病即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一旦发生脑卒中将导致机体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的下降,20%的存活者需要专人照料,15%-30%遗留永久性残疾[1],为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008年我国国民回顾性死因调查显示脑血管病已经超过肿瘤和心血管病,成为致死和致残的第一位疾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和支架置入术 动脉内膜切除术 动脉狭窄 脑血管疾病 治疗 人类健康 生活质量 功能障碍
下载PDF
颈内动脉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陶绪梅 《现代医学》 2010年第4期363-36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50例颈内动脉成形及支架置入术病人围手术期常见的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讨论。结果:50例中出...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50例颈内动脉成形及支架置入术病人围手术期常见的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讨论。结果:50例中出现排尿障碍3例,心率减慢、血压下降40例,血管痉挛3例,保护伞阻塞1例,高灌注综合征4例,穿刺部位青紫、血肿2例,足背动脉搏动减弱13例。结论:通过周到细致的整体护理早期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51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的临床经验
9
作者 魏盟 严卫 +6 位作者 樊冰 王齐冰 潘翠珍 戎卫海 何梅先 蔡乃绳 陈灏珠 《农垦医学》 1999年第5期305-308,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我院1998年7月至1999年2月间共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63例.其中51例采用经桡动脉法完成,其中男性4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60±9.6(40~80)岁。33例于术前及术... 目的:评价国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我院1998年7月至1999年2月间共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63例.其中51例采用经桡动脉法完成,其中男性46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60±9.6(40~80)岁。33例于术前及术后用彩色多普勤二维超声检测了右桡动脉的内径及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术前及术后的桡动脉内径及平均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别(0.26±0.04cmvs.0.25±0.03cmand55.9±18.5cm/svs.56.915.5cm/s,P均>0.05)。共对71处病变实施了PTCA,其中A型病变30处,B型病变17处,C型病变24处,放置支架51枚,其中A型病变25处,B型病变12处,C型病变14处,最短支架为9mm,最长为40mm;最小直径为2.5mm,最大为3.5mm。所有病例均为冠脉造影后即刻行PTCA,手术成功率为92.2%(47/51),4例未成功,均为前降支完全闭塞,导丝未能通过病变。无一例转股动脉途径手术。并发症1例,为欲对右冠脉中段PTCA而指引导管进入过深造成近端血管严重夹层分离。术后未见桡动脉闭塞及血管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PTCA病人创伤小,恢复快,是进行PTCA的又一安全、可行的选择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腔内 动脉 支架
下载PDF
脑保护装置下的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
10
作者 姜建东 杜颂伟 +4 位作者 顾建平 周俊山 陈亮 杨杰 王景涛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10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CAS)中应用脑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时,12例应用脑保护装置(滤网型),16例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结果2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成功释放31枚自膨式支架。未使用...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CAS)中应用脑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时,12例应用脑保护装置(滤网型),16例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结果2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成功释放31枚自膨式支架。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组球囊预扩1次(6·2%),无一例后扩;使用脑保护装置组球囊预扩4次(33·3%),后扩6次(50%)。CAS治疗中,7例(25·0%)患者出现短暂性心率减慢和低血压。回收的脑保护装置中2例(16·7%)肉眼可见组织碎片。使用脑保护装置组在围手术期和随访期无神经并发症;未使用脑保护装置组围手术期发生1例(6·3%)脑梗死,随访期发生1例(6·3%)脑梗死。结论脑保护装置的使用有助于减少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治疗的神经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保护装置 动脉狭窄 血管和支架置入术 围手术期 低血压 神经并发症
下载PDF
直接与静脉溶栓后即刻冠状动脉成形/支架植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摘要)
11
作者 邓鹤秋 周训森 +5 位作者 董杏芳 胡光友 廖艳群 刘国栋 刘诗民 杜衡吉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22-122,共1页
目的 探讨直接与静脉溶栓后即刻经皮冠状动脉成形 ( PTCA) /支架植入术 ( STENTING)对急性心肌梗死 ( AMI)近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的差异。方法  31例 AMI患者随机分入静脉溶栓后即刻 PTCA/ STENTING组 1 5例 ( A组 )与直接 PT-CA/ STEN... 目的 探讨直接与静脉溶栓后即刻经皮冠状动脉成形 ( PTCA) /支架植入术 ( STENTING)对急性心肌梗死 ( AMI)近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的差异。方法  31例 AMI患者随机分入静脉溶栓后即刻 PTCA/ STENTING组 1 5例 ( A组 )与直接 PT-CA/ STENTING组 1 6例 ( B组 )。入院后均即刻给予水溶性阿司匹林、抵克力得及肝素钠等常规术前处理。A组静脉溶栓治疗为天普洛欣 1 5 0万 U1 2例 ,思凯通 1 5 0万 U3例 ,开始溶栓时间为发病后( 3.5± 1 .2 ) h,90~ 1 2 0 min后开始介入治疗 ;B组入院后 ( 1 .2± 0 .3) h方开始介入治疗。 A、B两组均于 6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用χ2 或 t检验方法对患者近远期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  ( 1 )两组间的基础临床特点如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心肌梗死部位、相关梗塞动脉( IRA)、植入支架数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 P>0 .0 5 ) ,两组可比。 ( 2 )首次造影 IRA再通率 A组溶栓治疗显著高于 B组的自发性再通 ( P<0 .0 5 )A、B两组介入治疗后 (为 1 0 0 %达 TIMI3级血流 )显著高于 A组介入治疗前的溶栓治疗 (为 66.7%达TIMI 2~ 3级血流 ,P <0 .0 1 ) ;两组 PTCA/STENTING成功率分别为 1 0 0 % /93.3%与 1 0 0 % /93.8%。 ( 3)心肌酶学峰值 ( CK/CK-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后即刻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直接冠状动脉 AMI
下载PDF
直接、延迟冠状动脉成形/支架植入术与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近远期疗效比较(摘要)
12
作者 邓鹤秋 周训森 +5 位作者 董杏芳 胡光友 廖艳群 刘国栋 刘诗民 杜衡吉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23-123,共1页
目的 探讨直接、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 PTCA) /支架植入术 ( STENTING)与静脉溶栓术三种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差异。 方法  1 998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6月我院收治的 AMI患者 5 3例分为直接 PTCA/STENTIN... 目的 探讨直接、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 PTCA) /支架植入术 ( STENTING)与静脉溶栓术三种治疗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近远期疗效的差异。 方法  1 998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6月我院收治的 AMI患者 5 3例分为直接 PTCA/STENTING组 1 6例 ( A组 )、延迟 PTCA/STENT-ING组 1 7例 ( B组 )、静脉溶栓组 2 0例 ( C组 )。均于入院后即给予相同的常规术前处理 ,B组先采用与C组相同的静脉溶栓治疗 (日本产 Green Cross尿激酶 96~ 1 2 0万 IU) ,3~ 7d(平均 3.5± 1 .2 d)后行延迟 PTCA/STENTING治疗。采用第四军医大学BASE软件包 ,对三组间的计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 Student- Newman's检验 ,对三组间的计量资料进行 χ2 + t检验两两比较。 结果  ( 1 )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发病至开始介入 /溶栓治疗时间、心肌梗死部位、相关梗塞动脉、植入支架数等指标三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 ( P>0 .0 5 ) ,三组可比。 ( 2 )血管再通率A、B两组 ( 1 0 0 % )介入治疗后显著高于 C组 ( 65 % )(P<0 .0 1 ) ,B组介入治疗前的溶栓再通率与 C组无差异 ;PTCA/STENTING成功率 A、B两组分别为 1 0 0 % /93.8%、1 0 0 % /94.1 %。( 3)介入 /溶栓治疗后心肌酶学峰值 ( CK/CK- MB)出现时间 A组显著提前于 B、C两组 ( P<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术 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远期疗效 近期疗效 AMI 直接冠状动脉 对比分析
下载PDF
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治疗脑动脉狭窄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晓红 王洁清 +2 位作者 韦维 陈金浪 颜冬润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4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正确护理的作用。方法 30例接受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的脑动脉狭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 目的探讨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治疗脑动脉狭窄的正确护理的作用。方法 30例接受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的脑动脉狭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置入支架35枚,手术成功率为100%,颅内血管造影显示脑实质血流灌注改善明显。术后随访结果显示,1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显示患者均为支架内再狭窄50%,1例患者出现脑梗死,DSA检查显示为支架内远端血管闭塞,调查结果表明为患者自行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所致。其他患者均未出现典型的脑卒中症状。结论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治疗脑动脉狭窄手术成功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完善的术前准备和正确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血管和支架置入术 护理
下载PDF
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
14
作者 陈一鸣 李上华 +1 位作者 黎才源 张钊勇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28期3999-4001,共3页
目的探讨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来高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球囊成形支架置... 目的探讨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来高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内科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半年后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缺血性卒中再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动脉残余狭窄率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及缺血性卒中再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半年后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均升高、NIHSS评分及缺血性卒中再发生率均降低,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缺血性卒中再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5.39%)(P<0.05)。经半年随访,对照组患者中存在3次发作;观察组不存在再次发作症状,再狭窄率为3.85%。观察者患者手术后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下降显著,且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100%。结论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缺血性卒中再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狭窄 球囊支架置入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关于颅内外动脉狭窄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适应证的建议 被引量:18
15
作者 江苏省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9期643-645,共3页
关键词 颅内外动脉狭窄 动脉血管 支架置入术 动脉粥样硬化 适应证 手术治疗方法 动脉内膜切除术 抗血小板聚集药 血管内介入治疗 操作技术要求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护理体会
16
作者 郑敏 胡亚红 《现代医药卫生》 2002年第2期146-146,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支架植入 护理
下载PDF
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后早期再狭窄的系统回顾 被引量:2
17
作者 Grschel K. Riecker A. +2 位作者 Schulz J.B. A. Kastrup 李一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7期61-61,共1页
Background and Purpose: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 has emerged as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to endarterectomy(CEA)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arter y disease. Aside from the periprocedural complication rates... Background and Purpose: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 has emerged as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to endarterectomy(CEA)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arter y disease. Aside from the periprocedural complication rates, the benefits of CAS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incidence of recurrent carotid stenosis. Methods:We co nducted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all peer-reviewed studies reporting on the rat e of restenosis (≥50%) after CAS based on duplex ultrasound or angiography tha t were published between January 1990 and July 2004. We identified 34 studies th at reported on a total of 4185 patients with a follow-up of 3814 arteries over a median of 13 months (range, 6 to 31 months).The ultrasound criteria and the lo wer thresholds for defining a recurrent stenosis were very heterogeneous. Result s:The cumulative restenosis rates after 1 and 2 years were ≈6%and 7.5%in tho se studies, which used a lower restenosis threshold≥50%to 70%and ≈4%in the first 2 years after CAS in those studies, which used a lower restenosis threshol d > 70%to 80%.Conclusions:In reviewing the current literature, the early rest enosis rates after CAS compare well with those reported for CEA. However, this a nalysis of the peer-reviewed literature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early restenosi s rates after CAS might be higher than previously suggested in observational sur veys.Therefore, an active follow-up of all stented arteries seems to be warrant ed. Moreover, the bulk of endovascular data are derived from small studies with short follow-up periods so that the long-term durability of CAS still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in large trials. Ideally, these studies should use a clear and u niform definition of restenosis and identical follow-up schedu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狭窄 支架置入术 血管 RESTENOSIS ENDARTERECTOMY carotid ARTERIES 支架 ENDOVASCULAR 围手术期并发症
下载PDF
颈动脉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尚君 柳华 +1 位作者 龙继发 季一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19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CAS)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3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CAS治疗组23例,单纯药物治疗组20例。对CAS治疗组患者施行CAS,药物治疗组患者单纯给予合...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CAS)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3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CAS治疗组23例,单纯药物治疗组20例。对CAS治疗组患者施行CAS,药物治疗组患者单纯给予合适剂量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并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CAS组患者施行CAS后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评分与药物组患者治疗后相同时间点的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TIA患者施行CAS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管支架置入术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涛 安中平 +3 位作者 李斌 顾红菲 苏兰 潘瑞洪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28-29,31,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A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8例A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1组给予尿激酶100万U静脉溶栓治疗,观察2组行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口服氯吡格雷和阿... 目的探讨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脑梗死(A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8例A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1组给予尿激酶100万U静脉溶栓治疗,观察2组行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观察两组血流再通疗效,并检测其治疗前及治疗后1、7 d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物(PAI-1)变化。另选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2组血流再通率高于观察1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vWF、PAI-1、tPA升高,tPA/PAI-1降低,P均<0.05;观察1、2组比较P>0.05。治疗后1 d观察组tPA、tPA/PAI-1升高,PAI-1降低,P<0.05;治疗后7 d,观察1组tPA、tPA/PAI-1降低,观察2组vWF升高,P均<0.05。结论脑血管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AI可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其疗效优于静脉溶栓;术后联合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对患者的纤溶系统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脑血管球囊支架置入术 纤溶凝血系统
下载PDF
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定夏 陈智年 +4 位作者 孔令春 李宝丰 阎瑞香 董卫平 徐兵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等检查后证实为布加综合征,并进行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随访4mo~4a。结果本组病例均... 目的探讨运用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等检查后证实为布加综合征,并进行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随访4mo~4a。结果本组病例均行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全部治愈,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结论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且通畅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经皮球囊导管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