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冠状动脉扩张并血栓形成猝死1例
1
作者 李艳红 许小明 +2 位作者 熊思齐 刘世奇 熊小亮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1-292,共2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58岁,某年12月21日因“发热、咳嗽”被村卫生所诊断为“感冒”,行氨曲南注射液、利巴韦林(病毒唑)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用量不详)。12月24日09:30再次到该卫生所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口服舍雷肽肠...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58岁,某年12月21日因“发热、咳嗽”被村卫生所诊断为“感冒”,行氨曲南注射液、利巴韦林(病毒唑)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用量不详)。12月24日09:30再次到该卫生所静脉滴注生脉注射液、口服舍雷肽肠溶片治疗(剂量不详),输液过程中突发胸闷,急送上级医院,到院后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冠状动脉扩张 猝死 血栓形成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研究现状
2
作者 李东瑞 金晶玉 佟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4-619,共6页
冠状动脉扩张现象通常是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被偶然发现,其作为一种较为罕见的冠状动脉表型,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目前尽管有较多关于冠状动脉扩张的研究,但对于其病因和治疗方案仍有较大的争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扩张现象通常是在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被偶然发现,其作为一种较为罕见的冠状动脉表型,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目前尽管有较多关于冠状动脉扩张的研究,但对于其病因和治疗方案仍有较大的争议。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冠状动脉扩张相关研究,从多方面阐述了冠状动脉扩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绞痛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致心肌梗死后心脏康复一例
3
作者 吐鲁娜依·万力 刘淑芬 +1 位作者 陈丽霞 丁荣晶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5-528,共4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7岁,因“突发心前区疼痛1月余”于2019年4月9日入院。患者于2019年3月9日睡眠中突发心前区疼痛,持续约2 h,外院急诊查心电图、心肌酶正常,未特殊处理。3月12日再次于睡眠中突发心前区疼痛,向左上肢放射,伴胸闷、心...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7岁,因“突发心前区疼痛1月余”于2019年4月9日入院。患者于2019年3月9日睡眠中突发心前区疼痛,持续约2 h,外院急诊查心电图、心肌酶正常,未特殊处理。3月12日再次于睡眠中突发心前区疼痛,向左上肢放射,伴胸闷、心悸、大汗,至外院急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症: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特殊类型
4
作者 曾祥烨 王蔚宗 +4 位作者 周桐羽 杜晓诗 孟庆欣 李丙松 高梅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0期902-906,共5页
冠状动脉扩张症(CAE)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定义为冠状动脉节段性或弥漫性扩张,扩张处直径≥1.5倍相邻的正常血管直径。CAE发病率为0.3%~5.0%,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典型心绞痛、非典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该病病因尚未明确。因多数CA... 冠状动脉扩张症(CAE)是临床上少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定义为冠状动脉节段性或弥漫性扩张,扩张处直径≥1.5倍相邻的正常血管直径。CAE发病率为0.3%~5.0%,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典型心绞痛、非典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该病病因尚未明确。因多数CAE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早期研究认为CAE是CAD的一种特殊类型。然而此类观点一直存在争议,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CAE患者有着独特的细胞因子环境及血脂谱,因此CAE可能是单独的一类临床疾病。现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脂质代谢等方面总结CAE和CAD的差异,并对CAE临床表现、预后、诊断和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炎症 脂质代谢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伴冠状动脉扩张的急性川崎病患儿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郭映斯 陶宇飞 姚非非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63-65,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川崎病伴冠状动脉扩张患儿采用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110例确诊的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表现,重点观察冠状动脉改变,其中冠状动脉内径恢复正常的为A组(n=61),未恢复的为B组(n=49),对... 目的探究急性川崎病伴冠状动脉扩张患儿采用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110例确诊的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表现,重点观察冠状动脉改变,其中冠状动脉内径恢复正常的为A组(n=61),未恢复的为B组(n=49),对比两组急性期受累冠脉的分类、比例及扩张冠脉内径的评估值。结果首次超声心动图显示,仅为单纯性冠脉扩张的A组23例,B组21例,为冠状动脉瘤的A组33例,B组26例,冠脉内径狭窄的共有4例,分别是A组3例和B组1例,合并血栓形成分别有A组2例,B组1例;首次超声检查后,两组患儿EF值均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冠脉内径(LAD、RCA、LMCA)Z值大(P<0.05);随访超声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发热时长、CPR、ESR水平均有明显改善;110例KD患儿冠脉恢复中,以急性期单纯性冠脉扩张和小型冠脉瘤居多。结论超声心动图简单方便,可无创伤性诊断观察急性期KD患儿冠脉扩张,准确观察冠脉内径情况,了解扩张冠脉内径有无钙化、狭窄及血栓形成,用于随访复查对明确川崎病患儿后期有无冠脉损害和预后情况价值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扩张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损害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巧娟 庞毅恒 +2 位作者 郭远林 李建军 陈蒙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在单纯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arteryectasia,CA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人选53例单纯CAE患者[单纯CAE组,平均年龄(53±1... 目的:探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在单纯冠状动脉扩张(coronaryarteryectasia,CAE)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人选53例单纯CAE患者[单纯CAE组,平均年龄(53±13)岁]和6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组,平均年龄(52±8)岁],记录两组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NLR与其他炎性指标及CAE的扩张程度及分布类型的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单纯CAE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E组的NLR明显升高(3.055±1.461vs2.175±0.963,P〈0.001)。且随着NLR水平的增加,单纯CAE的诊断比例(P〈0.001)、白细胞计数(P=0.001)、高敏C反应蛋白(P=0.003)明显增加。相关分析显示NLR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523,P〈0.001),而与高敏C反应蛋白(P=0.292)、CAE的扩张程度及分型(P=0.577既关。多因素分析显示,NLR为单纯CAE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2.277,95%可信区间:1.130~3.958,P=0.004o结论:NLR在CAE患者中升高,是CA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炎症
下载PDF
急性EB病毒感染致冠状动脉扩张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国民 顾绍庆 +5 位作者 王锁英 张歆 韩晓玲 李玉勤 束静 顾兆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3-855,共3页
目的提高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对冠状动脉损害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急性EBV感染致冠状动脉扩张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22个月,临床有发热、咽充血,外周血淋巴细胞增高,异淋>0.10,VCA-IgM阳性,外周血EBV-DN... 目的提高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对冠状动脉损害的认识。方法报告1例急性EBV感染致冠状动脉扩张的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22个月,临床有发热、咽充血,外周血淋巴细胞增高,异淋>0.10,VCA-IgM阳性,外周血EBV-DNA定量升高,心彩超示左右冠状动脉扩张等表现,确诊为急性EBV感染伴冠状动脉扩张。应用静脉丙球、阿斯匹林等治疗3周后冠状动脉扩张改善。结论急性EBV感染可致冠状动脉扩张,确诊冠状动脉损害后应给予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并定期随访。临床应加强认识,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感染 冠状动脉扩张
下载PDF
血浆sES、MMP-9和TIMP-1与冠状动脉扩张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连凤 姚义安 +2 位作者 张抒扬 吴炜 戴宇翔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可溶性E选择素(sE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与冠脉扩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行冠脉造影的部分患者,根据冠造结果分三组,其中I组为冠状动脉扩张,共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可溶性E选择素(sE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与冠脉扩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行冠脉造影的部分患者,根据冠造结果分三组,其中I组为冠状动脉扩张,共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II组,共35例;造影正常者为III组,共24例。用ELISA法检测血浆MMP-9及其抑制物TIMP1水平。结果sES及MMP-9水平在冠脉扩张组明显高于冠脉粥样硬化组及冠脉造影正常组(P<0.05)。血浆TIMP1水平在三组中相近。结论sES、MMP-9/TIMP-1与冠脉扩张相关,它们可能参与了冠脉扩张的发生,在冠脉疾病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S MMP-9 TIMP-1 冠状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清血管生长因子及内皮抑素的变化及与冠状动脉扩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曾嵘 石明芳 张罡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3期1966-1968,共3页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清血管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抑素(ES)的变化,探讨其在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冠状动脉扩张的相关性。方法以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将32例初发KD患儿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CAL组)12例,无冠状动脉... 目的观察川崎病(KD)患儿血清血管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抑素(ES)的变化,探讨其在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冠状动脉扩张的相关性。方法以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将32例初发KD患儿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CAL组)12例,无冠状动脉病变组(NCAL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VEGF及ES的水平,运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分析血清VEGF、ES水平及VEGF/ES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扩张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VEGF、ES水平及VEGF/E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VEGF及ES水平明均显高于NC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儿血清VEGF、ES水平及VEGF/ES与冠状动脉扩张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VEGF及ES可能参与KD患儿急性期血管炎的发病机制,并且对于评估KD冠状动脉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血管生长因子 内皮抑素 冠状动脉扩张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新祥 苏方成 张言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期263-265,共3页
冠状动脉扩张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是主要的诊断手段,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有学者提出一氧化氮对血管内皮的过度刺激、炎症假说等可能参与发病。该病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扩张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造影是主要的诊断手段,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有学者提出一氧化氮对血管内皮的过度刺激、炎症假说等可能参与发病。该病常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措施同样适用于冠状动脉扩张患者,硝酸酯类药物能导致患者病变血管的进一步扩张,加重心肌缺血,因此不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心绞痛 心肌梗死
下载PDF
外周血常规指标与冠状动脉扩张症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茵 黄丹 +4 位作者 黄涌泉 刘茂 罗礼云 陈柏荣 林岫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9-61,共3页
目的系统性分析外周血常规指标与冠状动脉扩张症(CAE)的关系。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研究外周血常规指标与CAE关系的相关文献,利用Revman5.2软件,选择标准化均数差(SWD)及95%置信区间(CI)作为统计指标,分析CAE患者(CAE组)与冠状动... 目的系统性分析外周血常规指标与冠状动脉扩张症(CAE)的关系。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研究外周血常规指标与CAE关系的相关文献,利用Revman5.2软件,选择标准化均数差(SWD)及95%置信区间(CI)作为统计指标,分析CAE患者(CAE组)与冠状动脉正常组(NCA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血常规指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14篇,研究对象2 334例。结果显示,CAE组外周血常规指标MPV(SWD=0.57,95%CI为0.09~1.06,P〈0.05)、NLR(SWD=0.56,95%CI为0.37~0.76,P〈0.01)、RDW(SWD=3.09,95%CI为1.14~5.04,P〈0.01)较NCA组明显升高。结论外周血常规指标MPV、NLR、RDW与CAE密切相关,联合外周血常规指标对CAE疾病特点的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 红细胞分布宽度 META分析
下载PDF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垒 杨增芳 +1 位作者 马巧梅 董宁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88-889,953,共3页
目的 :了解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 1 80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血生化 (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 )等资料进行计量资料χ2 检验、Lo... 目的 :了解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 1 80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血生化 (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 )等资料进行计量资料χ2 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 80例川崎病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扩张 94例 ,占 5 2 .2 % ,冠状动脉瘤 2 0例 ,占 2 1 .2 % ,无扩张 86例 ,占 47.8% ,单因素分析显示 :年龄、发热天数、C-反应蛋白、血脂与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有密切关系 ( P<0 .0 5 ) ,多因素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C-反应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与冠状动脉扩张密切相关 ( P<0 .0 5 )。结论 :对川崎病 ( KD)进行病史、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 ,可对该病做出及时的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川崎病 C-反应蛋白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高密度脂蛋白 临床 胆固醇 结论 热天 目的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巧娟 陈蒙华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5-318,共4页
冠状动脉扩张可定义为冠状动脉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是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系统性血管炎症、结缔组织病、先天性异常、感染、中毒、局部损伤、基因异常等众多原发病引起的一种病理过程,是在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因子的作用下,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扩张可定义为冠状动脉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是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系统性血管炎症、结缔组织病、先天性异常、感染、中毒、局部损伤、基因异常等众多原发病引起的一种病理过程,是在各种物理、化学及生物学因子的作用下,冠状动脉中层结构和功能削弱,血管壁异常变薄形成的,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近年来冠状动脉扩张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瘤样扩张 发病机制
下载PDF
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扩张和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亮 张抒扬 +2 位作者 刘震宇 陈连凤 王洪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冠状动脉扩张和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72例,其中冠状动脉扩张患者24例(冠状动脉扩张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24例(冠状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正常者24例(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水平与冠状动脉扩张和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72例,其中冠状动脉扩张患者24例(冠状动脉扩张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24例(冠状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正常者24例(冠状动脉正常组)。以高效液相色谱联合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ADMA、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SDMA)、精氨酸等指标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DMA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ADMA水平冠状动脉扩张组[(0.437±0.098)μmol/L]及冠状动脉狭窄组[(0.456±0.088)μmol/L]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0.381±0.05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氨酸/ADMA水平冠状动脉扩张组(208.54±61.52)及冠状动脉狭窄组(220.00±104.82)均显著低于冠状动脉正常组(254.26±7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ADMA水平与冠心病仍显著相关(偏回归系数9.469,P=0.011)。结论: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ADMA水平均高于冠状动脉正常人群,而在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ADMA水平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冠心病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新分型指导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管浩 崔锦钢 +2 位作者 胡奉环 袁健松 乔树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总结51例冠状动脉扩张症(CAE)患者新分型临床特点及指导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出院诊断含CAE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均符合CAE诊断标准患者51例。收集临床资料,按CAE新分型分类,随访主要不良心... 目的:总结51例冠状动脉扩张症(CAE)患者新分型临床特点及指导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出院诊断含CAE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均符合CAE诊断标准患者51例。收集临床资料,按CAE新分型分类,随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其定义为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的复合终点。结果:51例CAE患者中,36例(70.6%)临床表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1例(21.6%)有CAE相关陈旧性心肌梗死。共69处冠状动脉扩张病变。CAE新分型结果如下:Ⅰ型:0例患者;Ⅱ型:1例(2.0%),1处(1.4%)冠状动脉扩张病变;Ⅲ型:20例(39.2%),36处(52.2%)冠状动脉扩张病变;Ⅳ型:14例(27.5%),14处(20.3%)冠状动脉扩张病变;Ⅴ型:16例(31.4%),18处(26.1%)冠状动脉扩张病变。依据CAE新分型指导介入治疗60处(87.0%),药物治疗9处(13.0%),手术成功率100%。中位随访时间13(6,36)个月,随访期间发生MACE 7例(13.7%),其中心肌梗死2例(3.9%),血运重建治疗5例(9.8%),均为非靶血管相关事件。结论:CAE患者多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为主要表现,CAE新分型中Ⅲ型发病率较高,新分型指导CAE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新分型 临床疗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的认识现状 被引量:12
16
作者 葛均波 黄浙勇 《中国临床医学》 2009年第3期325-328,共4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认识现状 ARTERY 冠状动脉造影 形态学异常 冠状动脉 病理学改变 CAE
下载PDF
检测炎症指标作为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及冠状动脉扩张高危因素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丹 许煊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1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对川崎病(KD)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及对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KD患儿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血常规及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PL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心脏彩超测量冠状动脉内径...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对川崎病(KD)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及对冠状动脉损害的高危因素预测。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KD患儿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血常规及白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PL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心脏彩超测量冠状动脉内径。结果 KD发病以3岁以下的男性患儿居多,发热、唇及口腔黏膜改变、皮疹、球结膜充血(非化脓性)、手足硬肿和颈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高达100%、88%、83%、79%、21%、25%。炎症指标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血沉增快,CRP升高,血小板计数,分别占87.5%、60%、82.6%、75%和83.3%。结论发热患儿早期出现唇充血皲裂及口腔黏膜充血、皮疹、球结膜充血(无分泌物),同时伴有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升高,血沉增快和CRP升高要高度怀疑KD的诊断,及早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了解有无冠状动脉扩张,以确定KD的诊断。3岁以下的男婴,ESR、CRP、PLT计数明显升高是冠状动脉扩张(CAD)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指标 川崎病 早期诊断 冠状动脉扩张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二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颖 孙伟举 +4 位作者 卫丽 徐晶 侯小路 孟凡吉 白秀萍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96-496,共1页
1临床资料 病例1男,49岁,突发心前区闷痛4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心前区闷痛,放射到后背部,持续不缓解,伴大汗。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最高达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未规律应用降压药,否认糖尿病病史、吸烟史。查体... 1临床资料 病例1男,49岁,突发心前区闷痛4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心前区闷痛,放射到后背部,持续不缓解,伴大汗。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最高达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未规律应用降压药,否认糖尿病病史、吸烟史。查体:血压:90/60 mmHg,一般状态欠佳,急诊住院,神清语明,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听诊心率46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区未能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扩张 高血压病史 病理性杂音 临床资料 急诊住院 肺呼吸音 心前区
下载PDF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扩张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马战英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1-322,共2页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扩张 丙种球蛋白 治疗 疗效 剂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扩张患者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 被引量:4
20
作者 翁玉龙 曹雪滨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599-601,共3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扩张(CA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方法纳入2009年1月~2011年10月2258例因典型或不典型胸痛行冠脉造影(CAG)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发现CAE患者102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史、...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扩张(CA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方法纳入2009年1月~2011年10月2258例因典型或不典型胸痛行冠脉造影(CAG)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发现CAE患者102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与CAE的相关性,按照是否合并狭窄分为单纯冠状动脉扩张组(n=25)和冠状动脉扩张合并狭窄组(n=77),进一步将CAE合并狭窄患者按照所采用的治疗策略不同分为介入治疗亚组和药物治疗亚组,对所有CAE患者随访2年,评价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CAE发生率4.52%(102/2258),扩张合并狭窄较单纯扩张更为常见(75.50%vs.24.50%)。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是CAE的独立危险因素(OR=3.32;95%CI:1.80~6.20)。单纯扩张组与扩张合并狭窄组MAC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37.5%vs.32.0%,P>0.05);但在扩张合并狭窄组中,介入治疗亚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亚组(15.09%vs.72.73%,P<0.01)。结论 CAE常与狭窄同时存在,更好发于男性,CAE预后与是否合并狭窄无关,但对于合并狭窄的患者,及时采用介入治疗能够改善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扩张 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