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80
1
作者 刘海波 高润霖 +4 位作者 陈纪林 杨跃进 乔树宾 秦学文 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检测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显示Ⅱ型斑块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水平 ,从临床的角度探讨斑块破裂发生的原因。方法 :112例接受了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对其冠脉造影的斑块形态进行分型。根据斑块形态 ,患者分为两... 目的 :检测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显示Ⅱ型斑块的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水平 ,从临床的角度探讨斑块破裂发生的原因。方法 :112例接受了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对其冠脉造影的斑块形态进行分型。根据斑块形态 ,患者分为两组 ,即Ⅰ型病变 (表面光滑 )组 (n =45 )及Ⅱ型病变 (表面不规则 )组 (n =6 7)。所有患者于冠脉造影前采血进行血清CRP、全血心脏肌钙蛋白T(cTnT)、血清肌酸激酶 (CK)及肌酸激酶MB同工酶 (CK MB)的测定。结果 :Ⅱ型病变组平均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Ⅰ型病变组 ( 4 32± 0 35mg/L对 2 18± 0 2 2mg/L ,P <0 0 0 0 1)。而两组患者之间 ,年龄、性别、4个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合并率、全血cTnT、血清CK及CK MB水平均无显著差别 (P>0 0 5 )。结论 :冠脉造影显示斑块破裂的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从临床的角度提示 ,炎症反应是导致斑块破裂的原因 ,进而也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冠心病 冠状动脉斑块形态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斑块形态与CD40配体及妊娠相关蛋白酶-A的关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旭平 张志辉 +3 位作者 周胜华 刘启明 胡信群 祁述善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检测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Ⅱ型斑块的冠心病患者血浆中CD4 0配体 (CD4 0L)和妊娠相关蛋白酶 A(PAPP A)水平 ,从临床角度探讨斑块破裂的原因。方法 对 6 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形态进行分型。根据斑... 目的 检测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Ⅱ型斑块的冠心病患者血浆中CD4 0配体 (CD4 0L)和妊娠相关蛋白酶 A(PAPP A)水平 ,从临床角度探讨斑块破裂的原因。方法 对 6 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形态进行分型。根据斑块形态 ,患者分为 4组 :Ⅰ型病变组 (表面光滑 ,n =1 9) ,Ⅱ型病变组 (表面不规则 ,n =33) ,Ⅲ型病变组 (长段表面不规则 ,n =1 6 ) ,另 2 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检测血浆CD4 0L、PAPP A、心肌肌酸激酶 (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结果 Ⅱ型病变组血浆CD4 0L水平 [(3 2 1± 2 0 8)mg/L]显著高于Ⅰ型病变组[(1 0 3± 0 98)mg/L ,P <0 0 1 ]、Ⅲ型病变组 [(1 2 3± 0 88)mg/L ,P <0 0 5 ]和对照组 [(1 0 1± 0 94 )mg/L ,P <0 0 1 ]。Ⅱ型病变组血浆PAPP A[(1 6 8± 7 2 )mU/L]显著高于Ⅰ型病变组 [(7 3± 4 1 )mU/L ,P <0 0 1 ]、Ⅲ型病变组 [(8 9± 4 9)mU/L ,P <0 0 5 ]和对照组 [(7 1± 4 4)mU/L ,P <0 0 1 ]。Ⅱ型病变组血浆CD4 0L与PAPP A呈显著正相关 (r =0 44 6 ,P <0 0 1 )。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斑块破裂的冠心病患者血浆CD4 0L、PAPP A水平明显升高 ,且CD4 0L与PAPP A呈正相关。提示CD4 0L可能通过上调PA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CD40L PAPP-A 相关蛋白 对照组 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斑块形态 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CD40配体
下载PDF
冠状动脉斑块形态与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α-颗粒膜蛋白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彦红 齐国先 +2 位作者 王宁夫 冯丰 吴桂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 :通过测定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不同粥样硬化斑块形态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及α 颗粒膜蛋白(GMP 14 0 )水平 ,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74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分为光滑斑块组 (n =... 目的 :通过测定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不同粥样硬化斑块形态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及α 颗粒膜蛋白(GMP 14 0 )水平 ,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74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分为光滑斑块组 (n =15 )、复杂病变斑块组 (n =3 7)和正常对照组 (n =2 2 )。所有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前采血测定血浆vWF、GMP 14 0水平。  结果 :复杂病变斑块组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光滑斑块组 [(2 0 1 10± 2 0 92 ) %对 (14 9 40± 10 2 1) % ,P <0 0 1] ,复杂病变斑块组血浆GMP 14 0水平显著高于光滑斑块组 [(2 9 3 8± 3 17)ng/ml对 (17 5 4± 2 0 9)ng/ml ,P <0 0 1] ,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表现为复杂形态病变者 ,血浆vWF、GMP 14 0水平高于光滑斑块病变者 ,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存在不稳定病变的间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斑块形态 血浆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Α-颗粒膜蛋白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血管因子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仁荣 桂心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0期2038-2041,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血管因子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冠状动脉斑块形态进行分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作为A组,稳... 目的探讨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血管因子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冠状动脉斑块形态进行分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作为A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作为B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40例作为C组。并应用蛋白芯片法测定血管因子的变化,分析其血浆胎盘生长因子(PLGF)和血浆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2(s Tie-2)与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A组PLGF显著高于B组和C组[(80.8±6.2)ng/L比(55.6±3.9)ng/L,(44.9±2.7)ng/L](P<0.05);A组和B组s Tie-2均显著高于C组[(1345±48)ng/L,(1356±45)ng/L比(1047±13)ng/L](P<0.05);A组的直径狭窄率低于B组,高于C组[(38.9±1.6)%比(43.5±3.5)%比(36.8±2.8)%](P<0.05);A组的面积狭窄率显著低于B组,高于C组[(61±7)%比(66±6)%比(58±5)%](P<0.05);A组最小管腔直径显著高于B组,低于C组[(2.15±0.27)mm比(1.94±0.23)mm比(2.23±0.16)mm](P<0.05);A组的斑块面积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10.56±1.18)mm2比(9.53±0.82)mm2,(7.15±0.41)mm2](P<0.05);A组的最小管腔面积显著高于B组,低于C组[(3.2±0.2)mm2比(2.8±0.1)mm2比(3.6±0.2)mm2](P<0.05)。PLGF与最小管腔面积呈正相关(r=0.361,P<0.05);s Tie-2与最小管腔面积和最小管腔直径均呈正相关(r=0.217,0.174,P<0.05)。结论临床中检测血浆PLGF和血浆s Tie-2可以提示冠心病临界患者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生成,且两者与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学特征之间联系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临界病变 血管因子 冠状动脉斑块形态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