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与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
1
作者 范家亮 任红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429-1436,共8页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是最普遍的慢性肝病之一,但MAFLD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频率高于肝脏疾病本身。与MAFLD相关的病理生理研究表...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是最普遍的慢性肝病之一,但MAFLD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的频率高于肝脏疾病本身。与MAFLD相关的病理生理研究表明存在与CVD相关的潜在机制,涉及全身炎症、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糖脂代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in-angiotensin system, 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SNS)、肠道微生物群以及遗传,促进CVD事件的发生。这篇综述分析了MAFLD和CVD之间的关系,概述了可能将MAFLD与CVD联系起来的潜在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心血管疾病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铁死亡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许婧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3177-3179,共3页
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形式,近年来受到病理生理学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铁死亡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在多种疾病中的潜在作用,进一步提出铁死亡的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疾病中的异质性表现、治疗策略的评估与优化... 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形式,近年来受到病理生理学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铁死亡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在多种疾病中的潜在作用,进一步提出铁死亡的关键分子和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疾病中的异质性表现、治疗策略的评估与优化、与其他细胞死亡方式的关系,以及治疗策略的个体化和精准化等一系列问题,为铁死亡研究提供方向,并促进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病理生理学 铁离子代谢 疾病治疗策略 分子信号通路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张永能 程继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37,共4页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显著升高[1-2]。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尿酸水平不仅与痛风的发病密切相关,也与体内多种代谢紊乱疾病如肾脏疾病、高...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显著升高[1-2]。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尿酸水平不仅与痛风的发病密切相关,也与体内多种代谢紊乱疾病如肾脏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以及代谢综合征等存在关联。体内外实验亦阐述了尿酸与相关疾病的内在联系[3]。本文归纳尿酸对各种组织细胞的病理生理学作用,并探讨高尿酸血症和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代谢疾病 病理生理学 嘌呤代谢紊乱 体内外实验 代谢综合征 生理学作用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重视心血管疾病病理生理学机制的超声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尹立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1-322,共2页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对疾病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临床医师在心血管疾病的日常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往往更注重病因学诊断和临床治疗,而忽视对心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观测和研究。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为例,在我国的临床实践中多注重对患者...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对疾病认知水平的局限性,临床医师在心血管疾病的日常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往往更注重病因学诊断和临床治疗,而忽视对心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观测和研究。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为例,在我国的临床实践中多注重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部位、严重程度和范围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机制 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可视化 病因学诊断 超声 心肌血流灌注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构建病理生理学点线面知识框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蔚琛 夏永富 +1 位作者 陈金荣 蔡虹静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21期3314-3315,共2页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学科。通过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和机制,探讨疾病的本质。病理生理学是医学教育的见习、实习过程中的基础。在我校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病理生理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发现...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学科。通过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和机制,探讨疾病的本质。病理生理学是医学教育的见习、实习过程中的基础。在我校使用“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病理生理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通过构建点线面的知识框架能将病理生理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感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和临床思维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案例教学法 知识框架 点线面 疾病发生 学生学习 代谢变化 患病机体
下载PDF
富含甘油三酯颗粒的病理生理学
6
作者 陈广祥 《临床军医杂志》 CAS 1993年第4期60-61,共2页
甘油三酯在人血浆中以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形式被运输。甘油三酯大约占乳糜微粒量的90%,占VLDL的50%。在血脂代谢紊乱时,有相当数量的甘油三酯还可在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中运输,IDL中甘油三酯含量约为15%~30%。富含... 甘油三酯在人血浆中以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形式被运输。甘油三酯大约占乳糜微粒量的90%,占VLDL的50%。在血脂代谢紊乱时,有相当数量的甘油三酯还可在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中运输,IDL中甘油三酯含量约为15%~30%。富含甘油三酯颗粒的代谢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代谢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不应忽视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对心血管疾病危险性的影响。本文简述富含甘油三酯颗粒的病理生理学。富含甘油三酯颗粒的代谢一、乳糜微粒1.分泌:食物中的脂肪在肠吸收后被装配成大的富含甘油三酯的乳糜微粒。乳糜微粒表面含许多蛋白质,被称之为载脂蛋白(apoA—Ⅰ、A—Ⅳ和B—48),乳糜微粒的分泌主要取决于apoB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乳糜微粒 中间密度脂蛋白 血脂代谢紊乱 高密度脂蛋白 载脂蛋白 脂蛋白脂酶 APOB 脂血症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国家重大研究计划“细胞膜重要脂质代谢产物对重大疾病病理生理过程的调控”项目启动会召开
7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病理生理过程 重大疾病 代谢产物 细胞膜 调控 脂质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下载PDF
组织因子与冠状动脉疾病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红军 曾秋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81-483,共3页
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凝血系统异常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因子是一种跨膜糖蛋白 ,为凝血因子Ⅶa在细胞表面的受体和辅因子 ,是凝血过程的启动因子 ,是决定斑块形成血栓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 ,组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 在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凝血系统异常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因子是一种跨膜糖蛋白 ,为凝血因子Ⅶa在细胞表面的受体和辅因子 ,是凝血过程的启动因子 ,是决定斑块形成血栓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 ,组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以及再狭窄发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组织因子的致病机制 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动脉重构和冠状动脉疾病
9
作者 邱一华 骆合德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3年第5期342-345,共4页
关键词 动脉重构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内超声 病理生理学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作为炎症性疾病的冠状动脉硬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北本史朗 李俊峡 《日本医学介绍》 2005年第6期278-280,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慢性炎症性疾病 脂质代谢异常 平滑肌细胞 发达国家 急性心梗 冠脉硬化 病理生理 生长因子 并发症 心绞痛 血管壁
下载PDF
第四期《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理论与实验技术高级研修班》第一轮通知
11
《生理通讯》 2007年第2期53-53,共1页
新世纪的生理科学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即从过去的分子细胞生理学向着重于整体的整合或系统生理学过渡,从分子和细胞水平获得的资料强调将返回到器官或整体水平进行验证。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与病理生理系将举办第... 新世纪的生理科学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即从过去的分子细胞生理学向着重于整体的整合或系统生理学过渡,从分子和细胞水平获得的资料强调将返回到器官或整体水平进行验证。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与病理生理系将举办第4期《心脑血管疾病生理与病生理学研讨班——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理论与实验技术高级研修班》,为期7~10天。本期研修班是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由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理与病理生理系主任、长江学者管又飞教授主持,前973首席科学家唐朝枢、长江学者王宪等多位专家教授主讲。学习结束发给中文结业证书,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10分。内容精练实用,欢迎基础与临床研究人员参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 实验技术 心血管 代谢 细胞生理学 生理科学 心脑血管疾病 医学教育
下载PDF
颈动脉窦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英文)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波 盖鲁粤 +2 位作者 王广义 陈练 王劲松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0期162-164,共3页
背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用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替代指标,但它与冠状动脉事件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程度中的价值。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对象:实... 背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可用作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替代指标,但它与冠状动脉事件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程度中的价值。设计:病例分析。单位: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对象:实验于2000-01/2002-01在解放军总医院完成。将285例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按造影结果分为0支组,1支组,2支组,3支组4组,年龄33~74岁,平均(54.48±9.44)岁,其中男164例,女121例。方法:①测量体质量、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m)2。②测量卧位左臂血压。③采静脉血检测血脂。④用高分辨率B型超声,10MHz线性探头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动脉窦。将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0mm定义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用标准的Judkins技术作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管腔狭窄≥50%的病变血管支数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程度记录为0,1,2,3。左主干狭窄≥50%定义为2支病变,左主干合并右冠病变定义为3支病变。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不同测量位点的内中膜厚度。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③颈动脉不同位点内中膜厚度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④不同危险因子与内中膜厚度的关系。结果:285例患者全部完成实验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不同测量位点的内中膜厚度经卡方检验,左、右颈动脉窦的F值最大,分别为65.64和63.24。左、右颈动脉窦的内中膜厚度值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厚。②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进行回归分析表明,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颈动脉窦、右颈动脉窦、右颈内动脉、右颈外动脉的内中膜厚度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左颈动脉窦和右颈动脉窦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最重要的预测因子(t=3.61,P=0.391;t=2.58,P=0.247)。③颈动脉不同位点内中膜厚度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中左右颈动脉窦的阳性预测值最高,分别为是89.9%,88.8%。④对不同危险因子与内中膜厚度的关系行多元回归分析,其结果是:年龄,体质量指数,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左颈动脉窦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结论:颈动脉窦内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程度明显相关。二者有共同的病理与血液动力学基础。颈动脉窦内中膜厚度可以作为筛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病理生理学 动脉 冠状动脉疾病/超声检查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心肌缺血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闫纯英 曾欣 +2 位作者 陈畅 张钰 方少意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4年第36期8310-8311,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疗法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后患者心肌缺血的改善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以评价康复运动疗法对改善PCI患者心功能的价值。方法:2001-07/2003-10在中国汕头大学医学院第...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疗法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后患者心肌缺血的改善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以评价康复运动疗法对改善PCI患者心功能的价值。方法:2001-07/2003-10在中国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PCI后患者18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32例,对32例PCI后患者进行运动前评定,制定康复运动方案,行8周运动疗法,应用运动心电图和心率变异对运动前后进行评价。结果:PCI后患者康复运动后心电图最大心率,最大收缩压,最大舒张压、最大ST段压低犤(131.8±6.5)次/min,(154.0±7.1),(86.2±7.9)mmHg,(0.58±0.35)mV犦明显低(或少)于运动前犤(136.4±8.3)次/min,(172.6±6.2),(97.6±9.2)mmHg,(0.96±0.34)mV犦(P<0.05~0.01;PCI后患者运动后心率增值、运动时间、最大运动负荷明显高(或长)于治疗前(P<0.05~0.01);康复运动前24h内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24h内5min节段平均心动周期的标准差、24h内5min节段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的均方根、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及频域指标的总频谱、低频和高频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后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频域指标的总频谱、低频和高频较运动前均明显升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康复 运动疗法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缺血 自主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志兰 刘军 赵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1606-1608,共3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4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测定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Gensini积分来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糖化血红...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24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测定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Gensini积分来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5%为A组、5%<HbA1c≤5.5%为B组、5.5%<HbA1c≤6%为C组和6%<HbA1c≤6.5%为D组,分析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为轻度82.93%,中度13.64%,重度2.44%;B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为轻度42.0%,中度40.0%,重度16.0%,完全闭塞为2.0%;C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为轻度18.31%,中度35.21%,重度39.44%,完全闭塞为7.04%;D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为轻度6.10%,中度14.63%,重度69.51%,完全闭塞为9.76%。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各组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所占百分比逐渐下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狭窄所占百分比逐渐增加,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中度狭窄所占百分比高于A组,B组和C组中度狭窄所占百分比均高于D组;各组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Gensini积分分别为180.2±12.3、264.4±15.7、357.5±18.6和421.4±21.2,经方差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经Newman-Keulsi法检验,各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逐渐加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和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病理生理学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荣品 谷剑 +4 位作者 张利宣 刘金波 张至 吕研琨 陈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意义及影响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患者298例,根据冠状动脉影结果分为两组:有侧支循环组(n=148)和无侧支循环组(n=150)。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意义及影响侧支循环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患者298例,根据冠状动脉影结果分为两组:有侧支循环组(n=148)和无侧支循环组(n=150)。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血脂、以及冠状动脉管炎病变特点、闭塞程度与侧支循环的关系。结果:与无侧支循环组相比,有侧支循环组患者中多支冠状动脉闭塞率及完全闭塞率明显增高(分别为39.2%比10.7%,P<0.01;85.8%比28.0%,P<0.01)。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证实:闭塞血管数及闭塞程度与侧支循环形成间存在有意义的回归关系。结论:侧支循环多出现在病变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是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病理生理学 侧支循环 患者
下载PDF
案例教学在病理生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红梅 张建龙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602-603,共2页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案例教学 病理生理学 后期临床教学 临床思维能力 医学教育 生理学课程 疾病发生 发展规律 代谢变化 患病机体 素质教育 21世纪 方法训练 规范化 医学生
下载PDF
非Q波心肌梗塞的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节明 孙建辉 +2 位作者 郭静萱 郭丽君 陈明哲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5期358-360,共3页
目的:研究非Q波心肌梗塞的特点。方法:将非Q波心肌梗塞和Q波心肌梗塞病例作分析比较。结果:既往有心绞痛史和心肌梗塞者,发生梗塞后心绞痛者,在非Q波心肌梗塞组分别为71.2%、37.3%及49.2%,均显著地多于Q波心... 目的:研究非Q波心肌梗塞的特点。方法:将非Q波心肌梗塞和Q波心肌梗塞病例作分析比较。结果:既往有心绞痛史和心肌梗塞者,发生梗塞后心绞痛者,在非Q波心肌梗塞组分别为71.2%、37.3%及49.2%,均显著地多于Q波心肌梗塞组的54.3%、22.0%及17.7%。冠状动脉造影示:有多支血管病变者,血管开放率及侧支循环形成,在非Q波心肌梗塞组有72.8%、76.3%及44%,显著地多于Q波心肌梗塞组的36.0%、46.2%及27.9%。结论:非Q波心肌梗塞在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方面有某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疾病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大鼠肠系膜动脉eNOS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菁 陆德琴 +2 位作者 杨飞 王胜男 张倩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5年第2期231-233,共3页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主要表现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及糖代谢紊乱等,均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endothelial cell dysfunction,ECD)。ECD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而e NOS/NO功能障碍又是ECD...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主要表现腹型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及糖代谢紊乱等,均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endothelial cell dysfunction,ECD)。ECD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而e NOS/NO功能障碍又是ECD的发生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大鼠肠系膜 肠系膜动脉 磷酸化水平 内皮功能紊乱 腹型肥胖 病理生理学基础 心血管疾病 血脂异常 代谢
下载PDF
大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聪 刘惠亮 +5 位作者 王晓辉 吴晓霞 马春梅 杨胜利 马东星 罗建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5545-5547,共3页
目的:探讨大动脉弹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因拟诊为冠心病者123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造影前测定颈-桡脉搏波速度(CR-PW V)、颈-股脉搏波速度(CF... 目的:探讨大动脉弹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武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因拟诊为冠心病者123例,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1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造影前测定颈-桡脉搏波速度(CR-PW V)、颈-股脉搏波速度(CF-PW V),作为评估大动脉弹性的指标。结果:(1)冠脉造影阳性者的CR-PW V、CF-PW V较冠脉造影正常者显著增高(P<0.05)。CF-PW V在1支病变组[(11.56±1.99)m/s],2支病变组[(12.49±1.21)m/s],多支病变组[(14.14±3.18)m/s]组间相比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CR-PW V随病变加重仅有较弱递增趋势(P>0.05)。(2)预测冠心病的最佳指标是CF-PW V、年龄、性别、高脂血症、糖尿病。CR-PW V最终未进入回归模型。结论:(1)CF-PW V是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因素;(2)CF-PW V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病理生理学 冠状动脉疾病/病理生理学/诊断 人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辛伐他汀干预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涛 张学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691-1692,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病理生理学 @辛伐他汀 C-反应蛋白/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