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傲 张兆志 +2 位作者 李博 李晓川 孟晓萍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9-13,共5页
近年来,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与评估价值逐渐受到关注,该技术能避免高角度依赖、高检查者经验依赖,做到定量、全面地观察心肌运动,评价整体和局部心肌功能,提高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 近年来,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与评估价值逐渐受到关注,该技术能避免高角度依赖、高检查者经验依赖,做到定量、全面地观察心肌运动,评价整体和局部心肌功能,提高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和评估价值。本文就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应变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梗死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心电图联合凝血指标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2
作者 温宏燕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心电图联合凝血指标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 目的研究心电图联合凝血指标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随访6个月,根据短期预后情况的不同分为短期预后良好组(69例,恢复良好,无复发、再住院、并发症等情况)和短期预后不良组[21例,心源性死亡、心绞痛复发、心血管性再住院(或就诊)、再次血运重建]。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心电图指标联合凝血指标预测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短期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多支病变占比、QRS时限值、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高于短期预后良好组,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短期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多支病变、QRS时限INR升高、PT延长均为影响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QRS时限值、PT、INR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812、0.691、0.939,敏感度为0.714、0.762、0.667、0.857,特异度为0.797、0.754、0.696、0.870(均P<0.05)。结论多支病变、QRS时限值、PT、INR升高与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有关,检测以上指标对于预测患者短期预后具有较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电图 凝血指标 短期预后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路璐 刘志远 《大医生》 202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4年5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4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另...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4年5月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4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期于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冠脉造影评估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并分为轻度组(34例)、中度组(37例)和重度组(33例)。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及不同冠脉狭窄程度患者资料;分析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Hcy、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proBNP、Hcy、hs-CRP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重度冠脉狭窄的价值。结果 冠心病组研究对象NT-proBNP、Hcy、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重度组患者NT-proBNP、Hcy、hs-CRP水平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均高于轻度组(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Hcy、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Hcy、hs-CRP单独及联合评估冠心病患者重度冠脉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4、0.863、0.823、0.942,灵敏度分别为0.788、0.758、0.758、0.909(均P<0.05)。结论 随着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加重,NT-proBNP、Hcy、hs-CRP水平升高,上述指标可用于诊断冠心病冠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尿酸、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杨丽华 刘超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究尿酸(U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为冠... 目的探究尿酸(U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UA水平、ApoB/ApoA1、D-二聚体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A、ApoB/ApoA1、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研究对象UA水平、ApoB/ApoA1、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UA、ApoB/ApoA1、D-二聚体联合检测诊断冠心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敏感度为0.900,均高于各项单一诊断(均P<0.05)。结论UA、ApoB/ApoA1、D-二聚体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的检出率,且具备较高的敏感度,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 D-二聚体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疗效及对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惠慧 王转转 +2 位作者 廖梅 李光智 吴光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120例高血压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120例高血压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瑞舒伐他汀稳定斑块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之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及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均逐渐改善(P<0.05);治疗后14 d、3月观察组LVEF及LVED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均逐渐改善(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及不稳定斑块比例逐渐降低(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IMT急不稳定斑块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芪参益气滴丸可以更好地促进高血压病伴颈动脉硬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更快使血脂异常达标,更有效地抑制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形成,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芪参益气滴丸 高血压病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动脉斑块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罗丹 于亚群 +2 位作者 张林 胥欣欣 程月英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予常...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和瑞舒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增加康复训练,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CO)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心功能,调节血脂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康复训练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高脂血症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
7
作者 朱揆 沈德新 +9 位作者 赵江涛 秦奋 陈晓伟 于凤仪 吕炎 杨宇 秦臻 高佳敏 陶海龙 唐俊楠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三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接受PCI的CAD三支病变患...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三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接受PCI的CAD三支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LR中位数分为高NLR组(n=209)和低NLR组(n=208),绘制Kaplan-Meier风险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NLR与不良结局的关系。结果:在完全调整模型中,NLR对于全因性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HR(95%CI)分别为1.057(1.021~1.092)和1.031(1.004~1.055),而高NLR组的HR(95%CI)分别为2.730(1.244~6.009)和1.883(1.171~3.033)。NLR对于全因性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95%CI)、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23(0.782~0.863)、0.886、0.312和0.750(0.658~0.842)、0.692、0.324,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NLR可作为CAD三支病变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可靠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预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观察
8
作者 张晓梅 杨美娟 +4 位作者 叶华 张兴旺 马华瑜 杨森 王佳美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6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并比较不同临床分型的CHD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并探讨自身免疫性抗体与CHD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CHD患者80例[观察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5例、不...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并比较不同临床分型的CHD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并探讨自身免疫性抗体与CHD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CHD患者80例[观察组,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3例],健康对照者80例(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心磷脂抗体(ACA)及抗β2糖蛋白1抗体(β2GP1)IgA、IgG、IgM,比较两组上述指标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抗核抗体荧光、抗核抗体谱、ACA、β2GP1-IgA、β2GP1-IgG、β2GP1-IgM阳性率高(P均<0.05)。与SAP患者比较,AMI患者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ACA、β2GP1-IgM阳性率高(χ^(2)分别为8.522、6.960、13.457、7.659,P均<0.05),UAP患者ACA阳性率高(P均<0.05);与UAP患者比较,AMI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高(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抗核抗体谱、ACA、β2GP1阳性率均升高,且病情越重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越高,自身免疫性抗体可能参与CHD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核抗体谱 抗心磷脂抗体 抗Β2糖蛋白1抗体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1例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药物治疗管理体会
9
作者 赵群 孙喜梅 +1 位作者 司继刚 杨立莉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9期149-152,共4页
目的为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提供参考。方法药师通过药学问诊、用药评估、方案调整、用药宣教、药学随访等方式,为1例58岁男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提供MTM,并建立MTM档案。结果给予... 目的为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MTM)提供参考。方法药师通过药学问诊、用药评估、方案调整、用药宣教、药学随访等方式,为1例58岁男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提供MTM,并建立MTM档案。结果给予MTM前,患者的血压、心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尿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指标分别为>140/90 mmHg、75~80次/分、2.24 mmol/L、4.34 mmol/L、526µmol/L、17.83µmol/L;经过3个月近20次的MTM后,上述指标均改善,分别降为<130/80 mmHg、55~60次/分、1.62 mmol/L、1.39 mmol/L、342µmol/L、8.55µmol/L。结论该例患者接受MTM后的ASCVD各项指标均达标。医院应开设药学门诊,积极为患者提供MTM,提升药学服务能力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药物治疗管理 药学门诊 药学服务
下载PDF
LncRNA SNHG5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王星烨 和旭梅 +1 位作者 张松林 王军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NHG5(lncRNA SNHG5)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受试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对照组(n=82)和...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NHG5(lncRNA SNHG5)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受试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测定对照组(n=82)和CAHD组(n=78)受试者外周血中lncRNA SNHG5的表达,通过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究影响CAHD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ncRNA SNHG5在CAHD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HD组受试者外周血中lncRNA SNHG5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lncRNA SNHG5在心功能Ⅰ级-Ⅳ级CAHD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各级间差异P<0.05,隔级间差异P<0.01。高血压、高血脂及lncRNA SNHG5表达水平为CAHD的独立危险因素。lncRNA SNHG5诊断CAH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灵敏度为78.2%,特异度为97.60%。结论lncRNA SNHG5可能是潜在的诊断CAHD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LncRNA SNHG5 独立危险因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在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11
作者 胥良 牛思泉 +3 位作者 王地 信鹏程 宁宏洁 乔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CA)在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DCB)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诊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排秩法分为观察组(予以DCB联合ELCA治...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CA)在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DCB)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诊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排秩法分为观察组(予以DCB联合ELCA治疗)与对照组(予以单纯DCB治疗),各43例。对比2组治疗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B型脑钠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治疗后1 a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K-MB、cTnⅠ、BNP、NT-proBNP、sd-LDL、GDF-15、LVESD、LVEDD降低的程度,LVEF升高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 a内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9)。结论:ELCA联合DCB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和减轻心肌损伤,并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 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低密度脂蛋白、碱性磷酸酶联合颈动脉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吴宇红 周艺 谭艳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46-49,54,共5页
目的利用低密度脂蛋白(LDL)、碱性磷酸酶(ALP)联合颈动脉超声的方法,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生风险。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05例非CHD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 目的利用低密度脂蛋白(LDL)、碱性磷酸酶(ALP)联合颈动脉超声的方法,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生风险。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5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105例非CHD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两组LDL、ALP及颈动脉超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HD的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LDL、ALP联合颈动脉超声对CHD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HD与双侧颈动脉斑块平均厚度(avr_CIMT)、左侧颈动脉斑块内膜中层厚度(LCIMT)、右侧颈动脉斑块内膜中层厚度(RCIMT)、左侧颈动脉斑块长度(LCPL)、左侧颈动脉斑块乘积(LCPT)、左侧颈动脉斑块厚度(LCPH)、右侧颈动脉斑块长度(RCPL)、右侧颈动脉斑块乘积(RCPT)、右侧颈动脉斑块厚度(RCPH)、双侧颈动脉斑块最大厚度(max_CPH)、双侧颈动脉斑块最大长度(max_CPL)、双侧颈动脉斑块积分(cPS)、ALP、手术风险评分(SRS)、Framingham风险评分(FRS)、LDL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ax_CPH(β=0.009,OR=1.981,95%CI:0.882~1.987),max_CPL(β=0.342,OR=2.241,95%CI:0.098~2.901),cPS(β=0.456,OR=1.521,95%CI:0.501~1.554),avr_CIMT(β=0.320,OR=0.784,95%CI:0.523~0.967),LDL(β=0.152,OR=2.431,95%CI:0.386~2.450),ALP(β=0.254,OR=1.324,95%CI:0.230~2.412)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利用LDL、ALP联合颈动脉超声的方法,可提高对CHD患者发生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碱性磷酸酶 动脉超声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高血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miR-27a-3p和HOXC6水平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3
作者 孙实 李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7-71,182,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7a-3p(miR-27a-3p)和同源异型盒C6(homeobox C6,HOXC6)水平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北大荒集团总医院2...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7a-3p(miR-27a-3p)和同源异型盒C6(homeobox C6,HOXC6)水平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北大荒集团总医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接诊的24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9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作为并发组,117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未并发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PCR,qRT-PCR)检测血清miR-27a-3p和HOXC6表达水平;运用Spearman法分析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miR-27a-3p和HOXC6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7a-3p,HOXC6水平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结果并发组高血压病程(6.69±1.35年)、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5.96±0.8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3.36±0.51mmol/L)均显著高于未并发组(5.87±1.32年,5.42±0.67mmol/L,2.98±0.48mmol/L),并发组血清miR-27a-3p(1.35±0.34),HOXC6(1.29±0.33)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并发组(1.06±0.23,1.03±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08,5.454,6.001,7.755,6.911,均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miR-27a-3p(0.54±0.13,1.19±0.31,2.18±0.55)和HOXC6(0.47±0.12,1.12±0.31,2.13±0.52)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91.026,191.026,均P<0.05)。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miR-27a-3p,HOXC6与SYNTAX评分具呈正相关性(r=0.563,0.517,均P<0.05);血清miR-27a-3p[OR(95%CI:1.627(1.177~2.248)]、HOXC6[OR(95%CI):1.715(1.069~2.750)]是影响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27a-3p和HOXC6联合预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AUC为0.896(95%CI:0.851~0.931),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2.133,2.815,均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miR-27a-3p,HOXC6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27a-3p 同源异型盒C6 高血压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炎症标志物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晓雨 李冰 刘国晖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3-1181,共9页
炎症反应贯穿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和进展的全过程,各种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参与其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和疾病的进展程度。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单... 炎症反应贯穿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和进展的全过程,各种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参与其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和疾病的进展程度。脂蛋白(a)[Lp(a)]、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单核细胞通过诱导炎症因子、刺激炎性细胞和分泌活性物质等多种方式参与炎症反应,发挥促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淋巴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是抗炎的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通过反向运输胆固醇,抑制炎症细胞聚集进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近年来由上述炎症相关指标组合成的新型炎症标志物与CHD的发病及进展关系密切,在CHD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降低炎症反应仍是目前CHD研究的热点,现通过分析新型炎症标志物促CHD发展的机制,以及针对相关炎症标志物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CHD的诊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炎症 标志物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曾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156-0159,共4页
通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探究精细化护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实验组(50人,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50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采用精细化护理的实... 通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探究精细化护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1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实验组(50人,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50人,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 采用精细化护理的实验组冠心病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更低,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评分更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总满意度仅为66%,,P<0.05。结论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并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大规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中医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近十年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心怡 王子涵 +4 位作者 陆美杉 李彦丕 李琳 黄力 鹿小燕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45-351,共7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简称“冠心病”)作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是诱导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疾病因素,已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有效防治冠心病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形成的主要病理过程,与自主神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简称“冠心病”)作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是诱导恶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疾病因素,已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有效防治冠心病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形成的主要病理过程,与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失衡密切相关,心率变异性作为检测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常用指标,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中。心率变异性的降低常用于预测全因死亡和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近年来,中医药被报道可有效并特异性地改善心率变异性。本文概括心率变异性与冠心病的相互关系,综述近年来基于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中医药干预冠心病临床效果,以期为冠心病相关的中医药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 心率变异性 中医药 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常博南 王菁华 王萍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2期211-219,共9页
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川芎、牛膝、赤芍、当归、生地、桔梗、枳壳、柴胡、甘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是众多医家推崇的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经典方剂。现代临床应用中,血府逐瘀汤原方及其加减方均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并能与... 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川芎、牛膝、赤芍、当归、生地、桔梗、枳壳、柴胡、甘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是众多医家推崇的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经典方剂。现代临床应用中,血府逐瘀汤原方及其加减方均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并能与西药、中药、特色疗法联合应用。临床疗效显示,血府逐瘀汤及其加减方能够明显缓解患者胸闷、憋气等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理学实验证明,血府逐瘀汤可通过减轻血管炎性活动、优化内皮细胞功能、改善血脂代谢、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等途径发挥治疗效果,其有效活性成分如β-谷甾醇、槲皮素等也可起到消炎、抗血小板、调节脂质代谢等作用。对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信号通路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高H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仝其广 赵珊珊 +3 位作者 马芙蓉 张苗苗 毛雯 赵水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74-577,652,共5页
目的分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患者1987例,将确诊的CHD患者1559例作为CHD组,非CHD 428例为对照组。根据HDLC水平分为低HDLC组、正常HDLC组、高HDLC组、极高HDLC组。比较... 目的分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患者1987例,将确诊的CHD患者1559例作为CHD组,非CHD 428例为对照组。根据HDLC水平分为低HDLC组、正常HDLC组、高HDLC组、极高HDLC组。比较不同HDLC组间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H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正常HDLC组比较,低HDLC组总胆固醇(TC)降低,吸烟史、甘油三酯升高(P<0.05);高HDLC组、极高HDLC组体质指数和吸烟史占比降低(P<0.05);高HDLC组糖尿病占比降低(P<0.05);极高HDLC组TC升高(P<0.05)。肌酐随着HDLC升高呈降低趋势(P<0.05)。男性、女性CHD组低HDLC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女性CHD组极高HDLC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HDLC组比较,低HDLC组CHD发生率、冠状动脉病变程度>50%占比升高,而极高HDLC组则均降低(P<0.05)。与稳定型CHD比较,低HDLC水平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占比升高(P<0.05)。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HDLC组CHD风险增加,而极高组CHD及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的风险降低。结论极高HDLC对CHD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保护作用,并存在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从“痰湿内蕴”论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海权 张磊 +1 位作者 姜枫 李运伦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82-86,共5页
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心肌缺血缺氧的临床常见综合征。痰湿内蕴是冠心病早期较为常见的重要病机,临床常见胸闷、心痛、肢体困乏、头重如裹、眩晕、恶心、脘腹痞闷、脉滑等表现。古... 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心肌缺血缺氧的临床常见综合征。痰湿内蕴是冠心病早期较为常见的重要病机,临床常见胸闷、心痛、肢体困乏、头重如裹、眩晕、恶心、脘腹痞闷、脉滑等表现。古代医家很早就对痰湿之邪与胸闷、心痛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知,并各有阐释。痰湿之邪不仅作为重要的病理因素引起冠心病的发病、发展,更是作为独立的病理产物影响着本病的预后与转归,痰湿内蕴作为本病的重要病机贯穿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并且作为独立的病理因素引起痰气阻滞、血脉瘀阻、痰火酿毒、痰湿困脾等复杂兼证,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其具体治法则以燥湿化痰为要,根据其兼证的不同分别施以理气、活血、解毒、健脾等法辅之。临床诊疗案例显示,以燥湿化痰为法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在减轻患者胸闷、胸痛等不适的同时,使痰湿引起的头昏体重、乏力等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文章梳理“痰湿内蕴”理论的起源、发展与完善,剖析“痰湿内蕴”这一重要病机在冠心病的发病、转归中的重要意义,总结燥湿化痰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相关研究与应用,以期为中医中药防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痰湿内蕴证 燥湿化痰法 治则治法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东燕 冯丹 李娜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5-720,共6页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合并HFp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服用达格列净的69例患者为达格列净组,未服用达格列净的81例患者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标准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如无禁忌证,给予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住院及出院12个月门诊随访资料,包括血糖、血脂、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等化验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每搏输出量、左心室舒张功能E/e’avg等超声指标,记录住院及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急性左心衰发作、心衰再住院、心绞痛再住院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达格列净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控制程度及NT-proBNP、LVEF、E/e’avg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达格列净组患者急性左心衰发作,因心衰再住院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以提高冠心病合并HFpEF患者心脏舒张功能,降低NT-proBNP浓度,提高生活质量及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