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品冠状动脉内给药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并心动过缓的治疗效果
1
作者 占德进 曾玉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阿托品冠状动脉内给药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并心动过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10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并心动过缓... 目的观察阿托品冠状动脉内给药对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并心动过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10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并心动过缓患者65例,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静脉给药组35例和冠脉给药组30例。患者PCI中,静脉给药组予以阿托品静脉注射,冠脉给药组患者通过冠状动脉注射阿托品。比较2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心率升高幅度、低血压持续时间、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幅度、住院时间及术中慢血流、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结果冠脉给药组药物起效时间短于静脉给药组,慢血流发生率低于静脉给药组(P<0.05或P<0.01);2组心率升高幅度、低血压持续时间、MAP下降幅度、住院时间及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并心动过缓患者,经冠状动脉注射阿托品较静脉注射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缩短药物起效时间,降低慢血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动过缓 冠状动脉给药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阿托品
下载PDF
替罗非班冠状动脉注射给药预处理联合PCI术治疗AMI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陆洋 顾顺忠 +1 位作者 颜永进 缪雄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135-137,141,共4页
目的 替罗非班冠状动脉注射给药预处理联合PCI术治疗AMI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接受相关治疗的80例AMI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PCI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替罗非... 目的 替罗非班冠状动脉注射给药预处理联合PCI术治疗AMI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3年3月接受相关治疗的80例AMI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PCI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替罗非班冠状动脉注射给药预处理联合PCI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优于对照组,出现内皮出血的概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梗死PCI术中,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冠脉血流量和心肌缺血,并可有效地保护病人的血管内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注射给药预处理 联合PCI术 治疗AMI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直接给药短期效果及其对血小板微粒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芳 王丽萍 刘首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1516-151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冠脉)内直接给药短期效果及其对患者血小板微粒(PMPs)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接诊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冠脉)内直接给药短期效果及其对患者血小板微粒(PMPs)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心内科接诊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9例。相同常规治疗条件下,试验组患者PCI治疗过程中替罗非班冠脉内直接给药,对照组采用静脉持续泵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TMPG血流分级、术后PMPs水平和再出血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TIMI 0~2级占51.02%,TIMI 3级占48.98%,而试验组患者TIMI 0~2级占20.41%,TIMI 3级占79.59%。术后的TMPG血流分级比较中,对照组患者0~2级占46.94%,3级占53.06%,试验组患者0~2级占26.53%,3级占73.47%。术后患者PMPs水平与再出血情况比较中,试验组患者PMPs为(6.7±2.1)%,出现轻度出血的患者所占比例为6.12%(3/49),重度出血为2.04%(1/4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8.3±3.5)%,12.24%(6/49)和6.12%(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PCI治疗中替罗非班冠脉内直接给药可在短期内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并可降低PMPs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给药 静脉泵注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硝普钠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对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行PCI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韩风杰 郑海军 +6 位作者 王中明 邱翠婷 曾辉 晋辉 刘静 周庆庆 朱艳霞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028-1034,共7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硝普钠、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血流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心... 目的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硝普钠、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对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血流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的高血栓负荷STEMI并行PCI的患者120例,采用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尿激酶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尿激酶原组患者冠状动脉内依次注射rh-proUK(20 mg)、硝普钠(200μg)、替罗非班(10μg/kg);对照组患者冠状动脉内依次注射硝普钠(200μg)、替罗非班(10μg/kg)。随后常规进行PCI。监测PCI术前及手术完成时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校正TIMI血流计帧数(cTFC)、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回落率(STR);监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型肌钙蛋白I(cTnI)术前水平、术后峰值及其出现峰值时间;术前及术后1周末、3个月末检测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同时应用超声检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住院期间出血事件;随访术后6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结果PCI术后即刻尿激酶原组TIMI血流分级、TMPG分级、cTFC帧数及STR均优于对照组(Z=-2.005,Z=-2.103,t=3.353,Z=-2.237;P=0.045、0.035、0.001、0.025);PCI术后尿激酶原组心肌损伤指标(cTnI、CK-MB)术后峰值均低于对照组(t=2.071、2.554,P=0.041、0.012),尿激酶原组心肌损伤指标(cTnI、CK-MB)峰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2.252、3.516,P=0.026、0.001);PCI术前后各不同时间点尿激酶原组心功能指标(NT-proBNP、LVEDD、LVEF)优于对照组(F_(组间)=6.210、7.074、21.320,P_(组间)=0.014、0.009、<0.001);术中及术后24 h内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检验,P=1.000);PCI术后6个月内尿激酶原组MACE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15,P=0.032)。结论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行PCI过程中,经血栓抽吸后,冠状动脉内联合注射rh-proUK、硝普钠、替罗非班可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功能,可降低术后6个月内的MACEs发生率,且不增加近期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高血栓负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冠状动脉给药 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 硝普钠 替罗非班
下载PDF
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5
作者 廖然 韩青 何华斌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患者均行PCI治疗,根据患者术中替罗非班给药途径进行分组,其中静脉组34例,冠脉组33例。静脉组术中行替罗非班...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患者均行PCI治疗,根据患者术中替罗非班给药途径进行分组,其中静脉组34例,冠脉组33例。静脉组术中行替罗非班静脉注射给药,冠脉组术前行冠状动脉注射给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3级血流、心肌灌注3级占比,心室功能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冠脉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收缩末内径较静脉组降低明显,左室射血分数提升显著;冠脉组治疗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静脉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注射给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优于静脉注射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静脉给药 冠状动脉给药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宴铧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6期202-203,共2页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采用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取得的效果,以便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设置为本文的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另外50... 目的研究替罗非班采用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取得的效果,以便为临床的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设置为本文的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另外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置为本文的对照组,维持两组研究对象调查资料的基本一致,以方便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为本文的所有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静脉注射替罗非班的方式进行用药,观察组患者应用冠状动脉内超声注射替罗非班的方法进行用药,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以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本文观察组有效治疗患者47例,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有效治疗患者38例,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3例,发生率为6.00%,其中心绞痛频繁发作、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休克各1例,对照组10例,发生率20.00%,存在心绞痛频繁发作2例,再次心肌梗死3例,心功能不全3例,心源性休克1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干预以后的TIMI分级进行比较,观察组为(2.1±0.3)级,对照组为(1.8±0.4)级,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以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力衰竭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冠状动脉内超声注射方式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用药所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静脉注射给药,可发挥良好的治疗安全性和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TIMI分级和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内超声注射给药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静脉内和冠脉内同时应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4
7
作者 陆传新 郑兴 +9 位作者 秦永文 赵仙先 徐荣良 章建梁 吴弘 游晓华 黄新苗 李松华 宗刚军 张必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评价静脉内和冠脉内同时应用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3例拟行急诊PCI术STEMI患者随机选入替罗非班IV组(仅静脉内推注负荷剂量替罗非班,22例)和... 目的:评价静脉内和冠脉内同时应用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3例拟行急诊PCI术STEMI患者随机选入替罗非班IV组(仅静脉内推注负荷剂量替罗非班,22例)和替罗非班IV&IC组(静脉内和冠脉内同时推注负荷剂量替罗非班,21例),观察患者PCI术前术后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ial(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组织灌注,住院期间心脏超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和血小板减少,以及术后30d的MACE。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情况和术前冠脉造影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27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回落(sumSTR)百分比≥70%,肌钙蛋白I(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左室收缩功能、MACE、大量出血事件、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0d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静脉内和冠脉内同时应用负荷剂量替罗非班是安全的,近期疗效与单纯静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静脉内给药 冠状动脉给药
下载PDF
1例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给药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3
8
作者 周露露 杨昭毅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年第10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替罗非班冠脉内给药致血小板减少进行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替罗非班冠脉内给药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药学监护,在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时,分析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及时停用可疑药物替罗非班并建议...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替罗非班冠脉内给药致血小板减少进行药学监护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替罗非班冠脉内给药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的药学监护,在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时,分析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及时停用可疑药物替罗非班并建议输注血小板纠正。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停用药物并采取适当措施后,患者血小板计数逐渐恢复。结论:替罗非班冠脉内给药可引起血小板减少,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协助医师规范使用药物,从而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给药 血小板减少 学监护 临床
原文传递
PCI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46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薛成爱 沈建妹 鞠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47-48,共2页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STEMI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冠脉造影后行PCI,并于第1次球囊扩张...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STEMI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冠脉造影后行PCI,并于第1次球囊扩张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0.5 mg;对照组在冠脉造影后即静脉注射替罗非班0.5 mg;继之两组给予替罗非班0.15 μg/(kg·min)静滴24~36 h.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TIMI 3级血流发生率分别为93.5%(43/46)、78.2%(36/46),TIMI 0~2级发生率分别为6.5%(3/46)和21.7%(10/46),两组相比,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30 d的复合终点心血管事件分别为13.0%(6/46)、30.4%(14/46),两组相比,P<0.05.两组未见大出血及心包填塞.结论 PCI后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EMI能够明显改善靶血管前向血流TIMI分级,安全及有效预防无复流及慢血流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给药 替罗非班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替罗非班不同应用途径对老年STEMI急诊PCI术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欣 于付生 苏毅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83-285,289,共4页
目的对比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和静脉内两种途径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STEMI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冠状动脉组和静脉组两组... 目的对比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和静脉内两种途径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STEMI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冠状动脉组和静脉组两组,两组患者经急诊确诊后均静脉给予5μg/kg替罗非班并行急诊PCI,冠状动脉组在前向血流恢复后,冠状动脉内给予注射5μg/kg替罗非班完成PCI术,静脉组直接行PCI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即刻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G血流分级、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及校正的TIMI计帧数CTFC变化情况、不良心脏事件发生对比情况等,分析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冠状动脉组与静脉组相比,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7%vs.22.5%,P<0.05);冠状动脉组患者手术后的TMPG血流分级中3级(95.6%)明显高于静脉组(82.5%),TMPG血流分级中2级(4.4%)明显低于静脉组(1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TMPG血流分级中3级比例(86.7%vs.67.5%)和2级比例(13.3%vs.3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组患者术后2 h ST段回落中完全回落(CR)率64.4%明显高于静脉组患者,但部分回落(PR)率和不回落(NR)率明显低于经静脉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CTFC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通过冠状动脉内注射给药对STEMI行PCI术的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冠状动脉给药 静脉给药 老年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
下载PDF
替罗非班不同给药途径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终点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玉君 王东颖 +7 位作者 董秋立 王忠明 胡靖 马潇潇 刘少云 孔立茶 张海涛 支立梅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52-155,共4页
目的:比较在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过程中经静脉内和冠状动脉内注射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和6个月临床终点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的收集了2008-03-2011-12140例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心... 目的:比较在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过程中经静脉内和冠状动脉内注射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和6个月临床终点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的收集了2008-03-2011-12140例行直接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所有患者的替罗非班负荷剂量均为10μg/kg经过冠脉内或静脉内给药,随后0.15μg·kg-1·min-1持续静脉内泵入36h。按照1∶1比例每组各70例分别入选冠脉内给药(IC)组和静脉内给药(IV)组,比较心肌酶峰值,住院期间及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包括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和再次血管重建)。统计学方法包括:Fisher's精确检验,Yates卡方检验,非配对t检验和Mann-WhitneyU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病史等基线特征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6个月MACE发生率(IV组5.7%∶IC组10.0%,P=0.45)。两组的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组(55±30)U/L∶IC组(61±27)U/L,P=0.51)。结论:在行直接PCI的STEMI的患者中,经冠脉内注射负荷剂量替罗非班同静脉内给药相比较并不能减少MACE事件发生率,有待于更大规模的关于大剂量替罗非班的前瞻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经静脉给药 冠状动脉给药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