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疑似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杨遇春 鲁锦国 +4 位作者 尚健慧 陈鑫 陈燕 刘会霖 苏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心内科疑似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栓分布特点,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的同时能否同时排除肺栓塞。方法:2013-01至2014-10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时疑诊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行64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肺动... 目的:研究心内科疑似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栓分布特点,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的同时能否同时排除肺栓塞。方法:2013-01至2014-10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时疑诊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行64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肺动脉造影(CTP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PA上血栓分布特点。将诊断肺栓塞者设为肺栓塞组(n=261),无肺栓塞者为非肺栓塞组(n=142)。结果:403例患者中,肺栓塞患者261例(64.8%)。所有疑似肺栓塞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胸痛及晕厥。肺栓塞组中,女性、心悸患者的比例高于非肺栓塞组,而胸痛的比例少于非肺栓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组晕厥、胸闷患者比例高于非肺栓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5例(93.9%)肺栓塞患者于CTCA扫描区域均能发现血栓征象,余肺栓塞患者16例(6.1%)为小面积肺栓塞,其血栓仅位于两上肺动脉。结论 :由于就诊心内科的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似性,对心内科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晕厥的患者,需同时诊断有无冠心病及肺栓塞。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能同时基本明确诊断肺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成像意外检出心外病变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徐俊青 卢晓娟 +2 位作者 司富雨 余红 贾崇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6-419,共4页
目的:量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成像(CCTA)心外病变的意外检出,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方法:2011-06至2013-03临床怀疑冠心病并接受CCTA检查的1 169例患者,入选患者共1 030例,其中住院患者589例,门诊患者441例;年... 目的:量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成像(CCTA)心外病变的意外检出,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提高对此类病变的认识。方法:2011-06至2013-03临床怀疑冠心病并接受CCTA检查的1 169例患者,入选患者共1 030例,其中住院患者589例,门诊患者441例;年龄≥60岁患者549例,<60岁481例。由三名医师在扩大扫描视野的图像采用相应窗宽和窗位对肺、纵隔、胸廓和上腹部等病变进行评价并记录病变检出结果。同时根据心外病变的临床意义进行评分:有意义病变组,包括1分为严重病变,需要立即采取治疗措施;2分为病变有临床及预后相关性,要求临床重视,需要随访和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变。无意义病变组,包括3分为轻微病变,不需要随访和进一步检查。结果:1 030例患者中意外检出心外病变197例(19.1%),共224处,其中27例(2.6%)患者有2处病变。90/1 030例(8.7%)患者共106处有意义病变。其中肺癌意外检出3例(0.3%),肺动脉栓塞意外检出8例(0.8%)。107例患者共118处无意义病变。住院患者检出114/589例(19.4%),门诊患者检出83/441例(1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的患者心外病变检出76/481例(15.8%),年龄≥60岁的患者心外病变检出121/549例(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增加额外有效辐射剂量的情况下,在扩大扫描视野的CCTA上心外病变检出率为19.1%,其中有意义病变检出率为8.7%。每一位影像诊断医师都应常规利用CCTA评价是否存在心外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病变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表现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叶绍东 徐亮 +3 位作者 赵杰 张海涛 孙筱璐 李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7-06期间因胸部不适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3例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组...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至2017-06期间因胸部不适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3例作为强直性脊柱炎组,另外选择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无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炎症指标以及经CT检测的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结果: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比较:强直性脊柱炎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体重指数及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肌酐、尿酸等指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的炎症指标血沉[(14.15±12.81)m/s vs(7.79±6.26),P=0.013]、高敏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6.88±5.65)ng/L vs(3.16±3.13)ng/L,P=0.002]。强直性脊柱炎组中合并50%以上狭窄冠状动脉病变的患者[23(69.7%)vs 14(42.4%),P=0.026]、冠状动脉钙化的患者[22(66.7%)vs 9(27.3%),P=0.001]均多于对照组;另外,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的钙化积分高于对照组[(133.26±195.97)分vs(21.27±45.33)分,P=0.001]。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高,冠状动脉脉钙化程度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冠状动脉疾病 计算机断层摄影
下载PDF
45岁以下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征象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孟欣怡 仲捷 +4 位作者 王照谦 杨志强 王浩 孙喜霞 贾崇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7-571,共5页
目的:量化≤45岁青年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成像(CCTA)的冠心病检出率,并初步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接受CCTA检查的≤45岁青年患者2 099例,分析≤45岁青年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对≤20岁、21... 目的:量化≤45岁青年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成像(CCTA)的冠心病检出率,并初步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接受CCTA检查的≤45岁青年患者2 099例,分析≤45岁青年人群中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且对≤20岁、21~30岁、31~40岁及41~45岁4组不同年龄段患者冠心病发病率及病变特征进行分析比较,观察图像并记录有无冠状动脉斑块及其性质和狭窄程度。结果:2 099例患者中,男性、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及家族史在冠心病阳性患者中所占比率均高于冠心病阴性患者(P均<0.05~0.001)。CCTA检出冠心病患者229例,总检出率为10.9%(229/2 099);其中≤20岁检出率为3.1%(1/32),21~30岁检出率为6.2%(11/177),31~40岁检出率为9.7%(79/818),41~45岁检出率为12.9%(138/1 072),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P<0.001)。单支病变患者发生率72.5%(166/229)显著高于多支病变患者发生率27.5%(63/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23支病变血管中,非钙化斑块183支(56.7%),其中低密度斑块39支(12.1%);混合斑块54支(16.7%);钙化斑块86支(26.6%),其中斑点状钙化斑块72支(22.3%)。重度狭窄及其以上158支(49.0%)。结论:青年≤45岁疑似冠心病患者CCTA图像上冠心病的检出率为10.9%,其影像学特征多表现为单支病变和非钙化斑块。对于临床怀疑冠心病的≤45岁青年患者,尤其具有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且相关症状典型的30~45岁男性患者,可建议行CCT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冠心病 计算机断层摄影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低浓度碘对比剂在肥胖患者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燕奎 陈明东 +2 位作者 黄天勤 朱雪平 蒋盛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目的探究低浓度碘对比剂在肥胖患者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前瞻性入选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80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 目的探究低浓度碘对比剂在肥胖患者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检查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前瞻性入选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80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检查的肥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高浓度组采用优维显浓度为370 mgI/mL,低浓度组采用优维显浓度为300 mgI/mL,均进行低管电压C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图像的质量、辐射剂量、碘摄入量及注入率、注射对比剂外渗率、不适感及检查前后肾功能指标、对比剂肾病发生情况,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金标准”评价低浓度碘对比剂对中度及以上动脉血管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低浓度组患者的图像质量分值与高浓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9±0.37)分vs.(4.32±0.36)分,P>0.05],且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评估的一致性较高(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各节段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值、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及图像优良指数(figure of merit,F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容积CT剂量指数(volumetric CT dose index,CTDIvol)、有效剂量(effective dose,ED)及造影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患者总碘用量及碘注入率均少于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均有所上调,且低浓度组较高浓度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患者注射对比剂热感、疼痛感及对比剂肾病发生率均低于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检查为“金标准”,Kappa检验结果显示,低浓度碘对比剂与DSA诊断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一致性较高(P<0.05),且低浓度对比剂对中度及以上动脉血管狭窄的诊断准确率为95.06%。结论低浓度对比剂应用在肥胖患者低管电压条件下行CCTA检查,在保证图像质量及诊断动脉血管狭窄准确率前提下,可明显减少碘摄入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碘对比剂 低浓度 肥胖 低管电压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动脉血管狭窄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评价胸主动脉不同节段弹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6
作者 杨飞 王大伟 +4 位作者 杨智翔 刘峰 王晓灿 马永青 李永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835-839,865,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评估无主动脉疾病患者的胸主动脉不同节段形态和弹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320排640层容积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成像...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评估无主动脉疾病患者的胸主动脉不同节段形态和弹性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320排640层容积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成像的36名受检者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按照年龄的不同将其分为﹥50岁组(n=18)和﹤50岁组(n=18)。测量升主动脉(AA)中段、降主动脉(DA)起始部管腔在收缩期及舒张期的最长径、最短径及横截面积,计算收缩期与舒张期各参数的差值及主动脉扩张性(AD)值。结果AA收缩期、舒张期、差值的长径、短径、面积均明显大于DA(P﹤0.01)。AA长径、短径、面积的AD值与D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受检者收缩期及舒张期AA的长径、短径、面积均大于﹤50岁组受检者(P﹤0.05),长径差值、长径AD、短径差值、短径AD、面积AD均小于﹤50岁组受检者(P﹤0.05)。﹥50岁组受检者收缩期及舒张期DA的长径、短径、面积均大于﹤50岁组受检者(P﹤0.05),面积AD小于﹤50岁组受检者(P﹤0.05);不同年龄组受检者DA的长径差值、长径AD、短径差值、短径AD、面积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在无需额外增加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的前提下无创性评估胸主动脉不同节段的形态及弹性特征,为主动脉支架的设计和介入技术的操作提供解剖形态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弹性 动脉 支架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马清济 陈亮 潘美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0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CTA)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斑块特征的诊断效能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疑似冠心病的20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发生ACS,纳入ACS组。根据ACS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等),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比例1∶1)同期选择58例发生稳定型心绞痛(SAP)的患者纳入SAP组。所有患者均行CCT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斑块长度、钙化斑块(CP)体积、非钙化斑块(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和总斑块负荷等斑块特征参数。此外,根据预后将58例ACS组患者分为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组(n=15)和非MACEs组(n=43),比较不同预后患者CCTA斑块特征参数。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脂水平与斑块特征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斑块特征参数对ACS及MACEs的预测价值。结果AC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s组患者斑块长度、NCP体积和NCP负荷均显著高于非MAC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斑块长度、CP体积、NCP体积、总斑块体积、CP负荷、NCP负荷及总斑块负荷呈正相关(r=0.463,0.246,0.414,0.292,0.251,0.392,0.21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AC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95%CI 0.761~0.925)、0.814(95%CI 0.703~0.926)和0.721(95%CI 0.573~0.869);发生AC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9.19 mm、152.99 mm 3和42.56%;灵敏度分别为91.67%、91.67%和66.67%;特异度分别为75.00%、63.54%和77.08%。斑块长度、NCP体积、NCP负荷对MACE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694(95%CI 0.515~0.876)、0.711(95%CI 0.502~0.920)和0.735(95%CI 0.551~0.919);发生MACEs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1.02 mm、169.62 mm 3和45.37%;灵敏度分别为77.78%、66.67%和88.89%;特异度分别为59.18%、85.71%和61.22%(P<0.05)。结论基于CCTA的斑块特征参数不仅对老年ACS有较好的鉴别作用,还可有效预测ACS患者1年内MACE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斑块特征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心肌灌注显像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董小波 张仲慧 郭庆乐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技术(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SPECT)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血管成像技术(coronary CT angiography,CCT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开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SPECT和CCTA检查,分析两者影像特征及诊断有效性。结果 以CAG为“金标准”,CCTA患者例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62%、80.00%、97.78%和35.29%,冠状动脉支数为97.68%、84.26%、97.15%和80.90%。SPECT患者例数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86%、81.82%、97.85%和50.00%,冠状动脉支数分别为98.23%、84.26%、97.70%和85.06%。结论 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SPECT结合CCTA有效解决了CCTA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低及伪影所致的漏诊现象,SPECT对CCTA诊断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可互补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联合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马先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77-0080,共4页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联合使用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效果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18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对这些患者先后实施数字化X线摄影和CT扫描。采用双盲法对影像进行分...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数字化X线摄影(DR)联合使用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效果及其影像学特点。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23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的18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对这些患者先后实施数字化X线摄影和CT扫描。采用双盲法对影像进行分析,比较单独和联合使用这两种方法在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方面的效率,包括检出率、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研究发现,在揭示肺结核的特定影像学特征方面,CT相较于DR更为有效,特别是在显示支气管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树芽征和空洞征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DR和CT联合应用在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方面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单独使用任一方法,联合检查的检出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CT与DR联合使用在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灵敏度,虽然单独使用CT检查在细节揭示方面优于DR,但是联合使用两种检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诊断效率,特别是在鉴别诊断中更为有效,推荐在肺结核疑似病例的诊断中采用CT与DR的联合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数字化X线摄影 肺结核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智能分析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振 张宏凯 +5 位作者 李庆 高一峰 陈炎 徐思怡 金海英 徐磊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通评估基于深度学习(DL)算法的冠状动脉CTA(CCTA)智能分析技术在辅助诊断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中的可行性。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自动分割、重建CCTA图像,同时提供辅助诊断信息。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 目的:通评估基于深度学习(DL)算法的冠状动脉CTA(CCTA)智能分析技术在辅助诊断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中的可行性。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自动分割、重建CCTA图像,同时提供辅助诊断信息。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行CCTA检查的冠状动脉CTO患者100例,所有入组患者同时接受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以DSA检查为参考标准,比较基于DL的CCTA智能分析技术与人工判读诊断CTO病变的准确性。结果:与人工判读相比,CCTA智能分析技术显著缩短了约80%的后处理和诊断时间,分别仅需(2.7±0.9)min和(1.4±0.6)min,其在冠状动脉中度狭窄中的诊断准确率与人工判读相近(89.3%vs.89.8%,P>0.05);而智能分析技术对于重度狭窄与CTO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不及传统人工方法(重度狭窄:59.9%vs.74.3%;完全闭塞:61.3%vs.80.8%;P<0.05)。结论:基于DL的CCTA智能分析技术可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评估效率,在冠心病患者中度狭窄病变中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但其在重度狭窄与CTO病变中的诊断鉴别能力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慢性完全闭塞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在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志硕 李锋 +1 位作者 梁长华 梁盼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0-153,158,共5页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H)在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体质量指数(BMI)为20~27 kg·m^(-2)的60例疑似冠状动...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H)在冠状动脉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5~7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体质量指数(BMI)为20~27 kg·m^(-2)的60例疑似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采用256排宽体探测器CT行CCTA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观察组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80 kV、自动管电流500~1 300 mA,对比剂注射流速3.5~4.0 mL·s^(-1),对比剂碘海醇(350 g·L^(-1))剂量35~40 mL,采用DLIR-H法重建。对照组扫描参数设置:管电压100 kV、自动管电流500~1 040 mA,对比剂注射流速5.0~5.5 mL·s^(-1),对比剂碘海醇(350 g·L^(-1))剂量50~55 mL,采用多模型迭代重建50%算法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指标包括主动脉根部(AO)、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近段血管的CT值及冠状动脉CT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定性指标包括图像条纹伪影、血管边缘锐利度及总体图像质量的评分。扫描结束后,统计患者CT剂量指数(CTDI)、放射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观察组患者AO、LAD和RCA的C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LCX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的SN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的CN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CT图像条纹伪影、血管边缘锐利度及总体图像质量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ED、DLP、CTD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BMI为20~27 kg·m^(-2)的患者,低管电压和低流速低剂量对比剂联合DLIR-H可生成高质量的CCTA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高权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
下载PDF
主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在冠状动脉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12
作者 MOUA Japor 薛源 +2 位作者 王世攀 钱思翀 李海洋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183-1186,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影响全球人口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往往累及全身血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因此多同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影响全球人口健康的主要心血管疾病,其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往往累及全身血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因此多同时合患有主动脉及其分支血管的粥样硬化病变。主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作为主动脉成像的标准检查技术,对主动脉及其分支进行快速成像,可确定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范围和位置。有助于临床医生明确相关风险因素、制定CABG手术策略、协助判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装置的放置等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和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韩江莉 梁瀛 +3 位作者 许佳文 张福春 高炜 郭丽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TCA)在急性胸痛患者中诊断冠心病和评价冠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入选133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急性胸痛患者,分别接受64排CTCA和冠脉造影检查。以定量冠脉造影(QC... 目的:研究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TCA)在急性胸痛患者中诊断冠心病和评价冠脉病变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入选133例临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急性胸痛患者,分别接受64排CTCA和冠脉造影检查。以定量冠脉造影(QCA)为诊断标准,评价CTCA诊断冠心病和冠脉病变程度的准确性。结果:CTC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93.4%,阳性预测值94.2%。Pearson相关分析示:CTCA和冠脉造影评价的冠脉直径狭窄程度显著相关(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钙化程度是CTCA诊断冠心病敏感性的独立影响因素(RR=2.37,95%CI:1.35—4.18,P=0.003)。ROC曲线分析显示,钙化积分对预测冠脉三支血管存在≥50%或≥75%狭窄有预测作用,P均〈0.05。结论:CTCA在急性胸痛患者中对冠心病的筛查和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计算机断层摄影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胸痛 冠状动脉造影 钙化积分
下载PDF
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左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性质与其分支夹角及径线指标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任向杰 李彩英 +3 位作者 刘晓伟 王伟 马国景 于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0-783,共4页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256 iCT)探讨左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左冠脉分支夹角及近段径线定量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连续387例行256 iCT冠脉成像的患者影像资料。102例左冠脉正常患者,男性6...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256 iCT)探讨左冠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左冠脉分支夹角及近段径线定量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连续387例行256 iCT冠脉成像的患者影像资料。102例左冠脉正常患者,男性60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为30~76岁,平均年龄(52.10±9.65)岁;285例左冠脉斑块患者,男性166例,女性119例,年龄范围为28~83例,平均年龄为(55.65±10.40)岁。将患者按左冠脉有无斑块及斑块性质分为四组,正常组(n=102),非钙化斑块组(n=137),钙化斑块组(n=79),混合斑块组(n=69),并将左冠脉非钙化斑块组分为左前降支近段轻度(n=73)及中重度狭窄(n=57)两部分患者。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分别测量左冠脉分支角度、冠脉近段宽径、截面积,分析其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性质及局部管腔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左冠脉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3组左冠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近段径线及截面积均大于正常组(P〈0.05);非钙化斑块组左前降支轻度与中重度狭窄患者之间比较,上述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重度狭窄患者男性左冠脉夹角与径线指标均大于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6 iCT可以客观评价左冠脉分支夹角、狭窄程度及冠脉粥样斑块性质,本研究对冠脉病变预防、诊断及进一步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冠脉分支夹角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径线 冠状动脉截面积 计算机断层成像 血管成像
下载PDF
冠状动脉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成像意外检出肺栓塞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崇富 李艳霞 +4 位作者 杨志强 张中和 孙喜霞 王海燕 王照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图像上意外检出肺栓塞的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2006-01至2009-01临床怀疑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MSCT检查的6231例患者,意外检出肺栓塞40例,其中5例合并心功能不全,12例合并阵发...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图像上意外检出肺栓塞的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2006-01至2009-01临床怀疑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MSCT检查的6231例患者,意外检出肺栓塞40例,其中5例合并心功能不全,12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记录肺栓塞的发生部位。结果:意外检出肺栓塞共40例,占0.6%。①40~49岁2例,50~59岁4例,60~69岁9例,70岁及以上25例。②叶间动脉型4例(10.0%),肺叶动脉型9例(22.5%),肺段动脉型25例(62.5%),肺亚段动脉型2例(5.0%)。各级肺动脉受累支数共151支,中心肺动脉受累20支(13.2%),外周肺动脉受累131支(86.8%)。③下肢静脉血栓7例(17.5%),D-二聚体>0.50mg/L6例(15.0%)。结论:冠状动脉MSCT图像上肺栓塞的意外检出率为0.6%,且大多数为外周型。每一名影像医师都应常规利用冠状动脉MSCT图像评价是否存在肺栓塞,尤其是合并心房颤动或心功能不全的高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肺栓塞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冠状动脉双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功能成像评价冠心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青峰 马小静 +6 位作者 陈艳 陈鑫 李炜 双东思 许娟 李林 陈险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6-839,共4页
目的:运用冠状动脉双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血管功能成像初步评价冠心病。方法:我院自2014-09至2015-10期间在临床疑似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00例中入选经双源CT血管造影(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DSCTA)判断左冠状... 目的:运用冠状动脉双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血管功能成像初步评价冠心病。方法:我院自2014-09至2015-10期间在临床疑似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00例中入选经双源CT血管造影(Dual-source CT angiography,DSCTA)判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管腔狭窄为临界值的患者共57例,CT检查后1周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SCA)证实其狭窄程度,并行导管法测量血流储备分数(FFR),以FFR 0.80为临界值将57例患者分为FFR<0.80组27例和FFR≥0.80组30例,测量左心室前壁、侧壁心肌及左心室腔CT值及舒张期、收缩期节段室壁厚度,比较各组前壁与侧壁相对CT值差异,以及前壁与侧壁舒张末期心肌厚度及室壁增厚率。结果:(1)FFR<0.80组前壁与侧壁心肌比较:相对CT值(P=0.000)、舒张末期心肌厚度(P=0.000)、心肌增厚率(P=0.001)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FFR≥0.80组前壁与侧壁心肌比较:相对CT值(P=0.000)、舒张末期心肌厚度(P=0.018)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肌增厚率(P=0.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FFR<0.80组与FFR≥0.80组比较:前壁相对CT值(P<0.05)及心肌增厚率(P<0.001)均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心肌舒张末期心肌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964)。结论:CT测定的数据具有临床治疗病例选择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心血管造影术 血流储备
下载PDF
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及径线正常值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向杰 李彩英 +3 位作者 刘晓伟 王伟 马国景 于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和径线,为临床诊治冠状动脉疾病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①收集30例先后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漶者,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MSCT)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和径线,为临床诊治冠状动脉疾病提供正常参考值。方法:①收集30例先后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漶者,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根部径线及截面积,并作对照分析。②收集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冠心病患者180例,男68例,女112例,按年龄分为24~40岁组(n=25),41~60岁组(n=127),61~76岁组(n=28),测量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根部径线及截面积,分析其号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的相关性。结果:①30例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及CAG患者,MSCT与CAG所测左冠状动脉分支夹角、径线及截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80例行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患者,MSCT所测男性各项指标均大于女性(P〈0.05),但按体表面积进行标化,男性各项指标与女性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上述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O.05)。③正常参考值范围(95%参考值范围):夹角为29.53°-135.42°,不论性别,均按身高、体重标化后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径线及截面积95%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2~2.41mm,2.06~9.22mm2;0.95~2.07mm,1.82~7.11mm2;1.24~2.70mm,2.39~11.10mm2。结论:MSCT可以客观评价左冠状动脉夹角及径线,在诊断冠状动脉径线狭窄及左冠状动脉夹角增大时可以做为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角度 冠心病 冠状动脉径线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
下载PDF
双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诊断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合并弥漫性冠状动脉瘤一例
18
作者 刘欣 王照谦 +3 位作者 杨志强 贾崇富 陈爱军 孙喜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83-883,共1页
1临床资料〈br〉 患者,男性,31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伴双下肢无力。10余日前头部剧烈晃动后突发视物模糊,以左眼为重,伴恶心。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血压达180/110 mmHg (1 mmHg=0.133 kPa);冠心病病史4年,... 1临床资料〈br〉 患者,男性,31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伴双下肢无力。10余日前头部剧烈晃动后突发视物模糊,以左眼为重,伴恶心。高血压病史3年,最高血压达180/110 mmHg (1 mmHg=0.133 kPa);冠心病病史4年,曾因“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入我院行溶栓治疗。患者体型肥胖,吸烟、饮酒多年,患高脂血症。神经专科检查右眼视力减退。临床查体、免疫指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及未见异常。主动脉及下肢动脉彩超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摄影 椎基底动脉扩张 冠状动脉 弥漫性 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一过性意识丧失 高血压病史 诊断
下载PDF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性能检测中的CT值线性自动分析方法初探
19
作者 秦永春 徐小三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5期50-53,共4页
目的:为了客观评价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的性能,特别是不同组织间的CT值线性关系,提出一种新的CT值线性自动分析方法。方法:参照WS 519—2019《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利用某医院新购置的1台CT机对Catphan50... 目的:为了客观评价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CT)的性能,特别是不同组织间的CT值线性关系,提出一种新的CT值线性自动分析方法。方法:参照WS 519—2019《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装置质量控制检测规范》,利用某医院新购置的1台CT机对Catphan500型检测模体中的CTP401模块进行扫描,分别以人工分析方法和借助MATLAB软件的自动分析方法对扫描重建后的DICOM图像进行分析,获得CT值线性结果。对比2种方法得到的CT值线性结果的偏差,并分析偏差来源。结果:自动分析方法和人工分析方法得到的CT值线性结果分别为8.03 HU和9.5 HU,两者之间的偏差由感兴趣区的位置和大小引入。结论:相比于人工分析,自动分析过程不需要任何人为干预自动给出CT值线性结果,避免了由于人为因素引入的误差,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公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 CT值线性 性能检测 人工分析 自动分析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造影对血流储备的评价 被引量:7
20
作者 范迪 崔光彬 +4 位作者 李强 朱佳 王玮 夏国志 项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40-843,共4页
目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TA)评价血流储备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0至2015-10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43例,男29例(67.4%),平均年龄(60.2±10.1)岁。入... 目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TA)评价血流储备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10至2015-10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患者43例,男29例(67.4%),平均年龄(60.2±10.1)岁。入选患者均在冠脉造影术前1周内行CTA检查,两项检查的间隔时间均为(5.4±1.6)d。选择冠脉临界病变(狭窄50%~70%)为靶血管,经导管压力导丝测定血流储备分数(FFR),记录相关影像数据,计算CTA测定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结果:入选43例患者中共计48段冠脉为靶血管,以FFR为金标准,FFRCT诊断准确性83.3%,敏感性75.0%,特异性89.3%,阳性预测值83.3%,阴性预测值83.3%;与FFR呈显著相关(r=0.704,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95%一致界限为(-0.12~0.16),95.8%(46/48)点落在一致性界限内,4.2%(2/48)点在95%一致性界限外,两者具有良好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871(95%可信区间:0.770~0.973)。结论:CTA能够准确评价血流储备,有望成为指导冠脉临界病变治疗策略选择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血流储备分数 心肌 心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