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开口部病变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张闻多 于雪 +3 位作者 王欣越 杨晨光 李彭 季福绥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1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研究单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开口部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在北京医院心内科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4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 目的研究单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开口部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在北京医院心内科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4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开口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55处开口部病变接受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观察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的最小管腔直径,术后即刻管腔获得,及术后随访靶病变失败、晚期管腔丢失情况。结果平均术后随访时间为(15.6±8.7)个月,术前最小管腔直径(0.76±0.54)mm,术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1.93±0.62)mm,术后随访最小管腔直径(1.85±0.85)mm,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的最小管腔直径明显大于术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即刻管腔获得为(1.16±0.72)mm,术后随访晚期管腔丢失为(0.07±0.63)mm,靶病变失败发生率为14.5%(8/55),无靶病变血栓形成。结论单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开口部病变临床疗效好,是介入治疗的可选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药物涂层球囊 冠状动脉开口病变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国产雷帕霉素与依维莫司或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及体部病变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志超 李小龙 +4 位作者 陈宇 曹毅 裘毅刚 徐争鸣 李田昌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5期51-53,57,共4页
目的比较国产雷帕霉素与依维莫司或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及体部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4例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及体部病变行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支架的类型分... 目的比较国产雷帕霉素与依维莫司或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及体部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4例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及体部病变行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支架的类型分为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组(雷帕霉素支架组,FIREWARK、NANO)16例和依维莫司或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组(依维莫司、佐他莫司支架组,Promus element、Xince V、Resolute)28例并随访观察.对比两组的心因性死亡(无明确的其他原因的死亡)情况,靶血管血运重建的事件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3个月,雷帕霉素支架组的事件发生率为6.25%,依维莫司、佐他莫司支架组的事件发生率为7.14%,两组的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922).结论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左主干开口及体部病变的效果不劣于依维莫司或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依维莫司及佐他莫司药物洗脱支架 冠状动脉左主干开口及体病变
下载PDF
再谈现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3
作者 葛均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40-741,共2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基础上的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状动脉部分或完全闭塞而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血小板是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在ACS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血栓形成过程 患者 冠状动脉部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用电子束CT作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英文)
4
作者 Stephan Achenbach Dieter Ropers +1 位作者 Werner G. Daniel Werner Moshag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Ⅱ ,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Erlangen, Germany Oestliche Stadtmauerstr.29,D-91054 Erlangen)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0年第1期45-48,共4页
本文介绍用电子束CT作冠状动脉可视化造影的方法,说明本项成就的特征和在应用这项技术的局限性,并指出这种技术在临床上,可能成为新无创伤性的诊断工具。
关键词 冠状动脉部 电子束 CT扫描技术 冠状血造术影
下载PDF
右冠脉起始部-主动脉夹角与右冠脉斑块成分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星 顾隽珩 +2 位作者 张洪 张颖 李东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27-530,共4页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初步探究右冠状动脉(RCA)起始部-主动脉夹角与RCA斑块成分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631例于我院行CCTA检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RCA起始部有无斑块将其分为正常组(n=279)和斑块组(n=352),斑...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初步探究右冠状动脉(RCA)起始部-主动脉夹角与RCA斑块成分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631例于我院行CCTA检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RCA起始部有无斑块将其分为正常组(n=279)和斑块组(n=352),斑块组基于不同斑块成分CT值的不同,进一步分为钙化斑块组(n=72)、非钙化斑块组(n=181)及混合斑块组(n=99)。根据RCA有无狭窄分为无狭窄组(n=383)及狭窄组(n=248),狭窄组进一步分为<50%狭窄组及≥50%狭窄组。比较正常组与不同斑块成分各组之间、无狭窄组及不同狭窄程度各组之间RCA起始部-主动脉夹角的差异。结果正常组男性RCA起始部-主动脉夹角明显大于女性(P<0.05)。非钙化斑块组、混合斑块组RCA起始部-主动脉夹角小于正常组(P<0.05),钙化斑块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无狭窄组比较,<50%狭窄组及≥50%狭窄组RCA起始部-主动脉夹角均减小(P<0.05),<50%狭窄组及≥50%狭窄组RCA起始部-主动脉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CA起始部-主动脉夹角较小时,易形成非钙化及混合斑块,平扫CT如发现RCA起始部-主动脉夹角较小时则提示RCA存在斑块及狭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RCA)起始-主动脉夹角
下载PDF
前列地尔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怯红晓 邵芳 于维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7期74-75,共2页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一种,其病理生理基础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进而诱发血小板的活化、粘附和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部分闭塞的一组急性临床...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一种,其病理生理基础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进而诱发血小板的活化、粘附和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部分闭塞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及健康,尤其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老年患者 心绞痛患者 疗效观察 前列地尔 急性冠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冠状动脉部
下载PDF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versus 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which is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被引量:9
7
作者 朱亚彬 许建屏 +3 位作者 刘志勇 杨丹宁 李旭东 李鸿雁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CSCD 2004年第8期1005-1008,共4页
To evaluate the clinic outcome of off-pump corona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1998-2002 data on 28 patients w... To evaluate the clinic outcome of off-pump corona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1998-2002 data on 28 patients with these two diseases who had received off-pump coronary bypass operation in our hospital, and compared with data on those who also had the same two diseases but received on-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at same time. There were no operation-related death;one died of respiratory failure 14 days after operation while staying in hospital; there were more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in the convention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group (CCABG) than in the OPCABG group; and the PaO2/FiO2 in the CCABG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OPCABG group during operation because of CPB, but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PCABG group 6-12 hours after operation. OPCABG seemed more suitable than CCABG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due to less damage to their oxygen-exchange capability and the fewer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Off-pump bypass On-pump bypass Respiratory function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和再狭窄机制的再认识 被引量:3
8
作者 葛均波 刘学波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81-683,共3页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后再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 冠心病治疗 再认 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部 电子束C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