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并发ICU谵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萍 林娟 +1 位作者 王娟 顾静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分析冠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患者并发ICU谵妄的原因,探讨干预谵妄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5月~2009年12月53例CABG术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健康状况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微血栓形成、低氧血症、术后疼痛、环... 目的分析冠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患者并发ICU谵妄的原因,探讨干预谵妄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5月~2009年12月53例CABG术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健康状况以及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微血栓形成、低氧血症、术后疼痛、环境改变、睡眠时间减少、入住ICU时间延长、ICU谵妄未被及时评估、诊断、规范治疗等相关原因。结果 53例CABG术后患者并发ICU谵妄21例,发生率为39.6%。其中年龄≥70岁的患者术后并发ICU谵妄的比例更高。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尽早实施护理干预: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访视、术前带患者参观ICU、适时的术后镇痛及良好的睡眠、病情许可尽早转出ICU,对CABG患者术后并发ICU谵妄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旁路移植术 ICU谵妄 护理干预
下载PDF
血清BNP水平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并发房颤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盛开 赵启明 高秉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456-460,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房颤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并发房颤将其分为房颤组(n=37)和窦律组(n=61).收集... 目的 探讨血清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房颤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98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并发房颤将其分为房颤组(n=37)和窦律组(n=61).收集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疾病史、心功能检查、实验室检查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BNP与房颤的关系.结果 房颤组患者年龄、术后24 h LVEF大于窦律组,术后24h血清BNP、hs-CRP水平高于窦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龄、术后24h LVEF、术后24 h BNP、术后24 h hs-CRP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868、1.285、1.784、1.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血清BNP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房颤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5 (95%CI0.794~0.915),血清BNP最佳临界值为107.28 pg/m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35%、82.11%,准确度为75.29%.结论 血清BNP水平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并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24h内及时检测可作为预测房颤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冠状旁路移植术 心房颤动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不接触大隐静脉获取术、内镜辅助下获取大隐静脉及切开法获取大隐静脉技术获取冠脉旁路移植血管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付燕 孟树萍 +3 位作者 刘超 刘富荣 朱佳璐 胡延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770-2774,共5页
目的探究不接触大隐静脉获取术(non-touch acquisition technology,No-touch)、内镜辅助下获取大隐静脉(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及传统切开法获取大隐静脉(open vein harvesting,OVH)技术获取冠脉旁路移植血管在非体外循环冠... 目的探究不接触大隐静脉获取术(non-touch acquisition technology,No-touch)、内镜辅助下获取大隐静脉(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及传统切开法获取大隐静脉(open vein harvesting,OVH)技术获取冠脉旁路移植血管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应用大隐静脉作旁路移植材料、择期行OPCABG的患者268例。根据静脉获取方式分为3组,No-touch组91例、OVH组89例和EVH组88例。观察术后切口、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EVH切口大小明显小于No-touch组、OVH组;EVH组围术期、术后6个月及1年随访,腿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No-touch组、OVH组(P <0.05);No-touch组近期通畅率较EVH组、OV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时间No-touch组与OVH组在获取大隐静脉的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形态结构对比,No-touch组与EVH组较OVH组血管内皮细胞保留更完整。结论三种大隐静脉获取术中,EVH在切口大小、围术期及术后并发症方面较No-touch组、OVH组存在明显优势;光镜下No-touch组与EVH组血管内皮细胞保存更为完整,临床上EVH术安全性和可行性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获取术 冠状旁路移植术 不接触大隐静脉获取术 内镜获取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88例报告
4
作者 徐志云 张宝仁 +3 位作者 邹良建 梅举 郎希龙 韩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6-417,共2页
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患者 188例。年龄(6 0 3± 9 6 )岁 ,有急性或陈旧性心梗者 5 6例 ,合并有糖尿病 4 6例 ,肾功能不全 14例 ,脑卒中或后遗症 2 6例。合并有心脏瓣膜病 2 1例、左室室壁瘤 7例、升主动脉Ⅰ型夹层 1例... 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患者 188例。年龄(6 0 3± 9 6 )岁 ,有急性或陈旧性心梗者 5 6例 ,合并有糖尿病 4 6例 ,肾功能不全 14例 ,脑卒中或后遗症 2 6例。合并有心脏瓣膜病 2 1例、左室室壁瘤 7例、升主动脉Ⅰ型夹层 1例。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行CABG 10 4例 ,浅低温间断阻断主动脉行CABG 5 9例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CABG 2 5例。平均每例搭桥 2 7支。同期行MVR或MVP8例 ,AVR4例 ,DVR 9例 ,Bentall1例。术后早期死亡 11例 (5 9% ) ,2 0 0 0年后 12 4例术后早期死亡率为 3 2 %。术后晚期死亡 2例 ,4例在术后 2~5年有心绞痛复发。作者认为 :手术技术和围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是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 ;应正确掌握好手术时机 ,加强术后呼吸道管理和防治消化道出血 ,以及加强术后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物分流术 手术后并发症 冠状动物旁路移植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冠状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服用氯吡格雷对于围手术期影响的Meta分析
5
作者 马军 徐维娟 徐桂萍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827-835,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冠状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术前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围手术期的影响,为临床指导此类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Highwire、CENTRAL及其下属各临床注册试... 目的系统评价冠状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术前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对围手术期的影响,为临床指导此类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Highwire、CENTRAL及其下属各临床注册试验数据中心、CBM、CNKI等数据库。收集关于实施CABG患者术前使用氯吡格雷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非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2003~2012年11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8个研究(10个RCT,8个非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共14 5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CABG患者术前服用氯吡咯雷抗血小板与空白对照比较,能明显降低术后心梗的发生率[RR=0.63,95%CI(0.48,0.83),P=0.000 9],且两组在术后24小时的出血量[MD=130,95%CI(–6.21,266.22),P=0.06]、因出血二次手术人数[RR=1.42,95%CI(0.92,2.20),P=0.12]和术后短期内的死亡风险增加[RR=1.19,95%CI(0.89,1.58),P=0.24]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CABG患者术前服用氯吡咯雷抗血小板与空白对照比较,在降低术后心梗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3,95%CI(0.30,2.26),P=0.71],且氯吡咯雷组术后24小时的出血量[MD=82.42,95%CI(35.18,129.66),P=0.000 6]、因出血二次手术人数[RR=1.71,95%CI(1.07,2.75),P=0.03]和术后短期内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RR=1.89,95%CI(1.15,3.12),P=0.01]。结论目前证据显示,CABG术前服用氯吡咯雷抗血小板治疗能减少术后心梗的发生,但需谨慎考虑可能带来的出血、二次开胸手术和术后短期内死亡风险的增加。RCT与非随机的临床对照试验的结果存在矛盾,可能因纳入研究的论证强度、数量及样本量偏倚所致。上述结论需未来开展大规模高质量RCT结果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旁路移植术 氯吡格雷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鹏 王鹏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旁路移植术患者60例,所有患者ASAⅡ/III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全身麻醉(N组)、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旁路移植术患者60例,所有患者ASAⅡ/III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单纯全身麻醉(N组)、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组(P组),每组30例。P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30 min于B超引导下行椎旁神经阻滞。记录胸椎旁神经阻滞后痛觉阻滞平面及术中麻醉药用量;记录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单位时间用药量及镇痛补救率;记录术后48 h内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肺不张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气管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结果:P组患者胸椎旁阻滞均成功,痛觉阻滞平面(5.2±0.5)节段;与N组比较,P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PCIA单位时间用药量、气管拔管时间、ICU滞留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减少(P<0.05),P组T1、T2和T3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组术后镇痛补救率明显低于N组(P<0.05);与N组比较,P组嗜睡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具有超前镇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 冠状旁路移植术 超前镇痛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子斌 高成杰 +2 位作者 王瑞雯 王惠霞 徐鲁峰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持续输注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0P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OPCABG患者60例,年龄45岁-65岁,体重55kg-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持续输注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0PCABG)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OPCABG患者60例,年龄45岁-65岁,体重55kg-85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负荷剂量的Dex0.5μg/kg,10min泵注完成后随即在麻醉诱导的同时以0.5μg·kg-1.h-1的速率泵注至术毕;C组以同样的方式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泵注药物前(T0)、泵注完负荷量药物即刻(T1)、气管插管时(T2)、锯胸骨时(T3)、吻合前降支时(T4)、吻合右冠状动脉或后降支时(L)、吻合回旋支或对角支时(T6)、吻合近端时(T7)、吻合血管完毕后10min(T8)、手术结束时(T9)、拔出气管导管时(T10)记录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记录术中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低血压和高血压的发生次数以评价循环稳定性。分别于T0、T3、T8、T9、T10时检测血糖(glucose,Glu)、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浓度,并记录术中芬太尼用量。结果与T0时比较,C组T2~Ts、T10时心率(heartrate,HR)明显增快(P〈0.05);T2、T3、T10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明显升高,而T4~T7时MAP明显降低(P〈0.05);T3~R时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肺循环阻力指数(pulmonaryvascularresistanceindex,PVRI)、体循环阻力指数(systemvascularresistanceindex,SVRI)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T1-T10时HR明显减慢(P〈0.05),T1-T3、T9、T10时MAP明显降低(P〈0.05);而T4~B时两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10时PVRI、SVRI明显降低(P〈0.05);T7~T8时心脏指数(cardiacindex,CI)、左心每搏作功指数(1eftventricularstrokeworkindex,LVSWI)、右心每搏作功指数(right ventricular stroke work index,RVSWI)明显增高(P〈0.05);术中窦性心动过速、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窦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o与T0时比较,两组T3、T8~T10时Glu、Cor、NE及E浓度显著增加(p〈0.05);但与C组比较,D组T3、T8~T10时Glu[(6.7±0.8)、(6.9±0.8)、(6.8±0.8)、(6.4±0.7)mmol/L]、Cor[(744±28)、(834±46)、(782±47)、(733±40)μmol/L]、NE[(3325±160)、(3866±221)、(3307±184)、(3153±81)nmol/L]及E[(552±38)、(652±41)、(603±39)、(558±43)nmol/L]浓度显著降低(P〈0.05);D组围术期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术中持续泵注Dex能稳定OPCABG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和应激激素水平,减轻应激反应,降低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非体外循环冠状旁路移植术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107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章淬 穆心苇 张少华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03-704,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观察 10 7例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法。结果常见的并发症分别为 :高血压 (43 .0 0 % )、心律失常 (3 1.5 8% )、肺部感染 (8.41% )、大出血 (7.48% )、低心排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观察 10 7例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治疗方法。结果常见的并发症分别为 :高血压 (43 .0 0 % )、心律失常 (3 1.5 8% )、肺部感染 (8.41% )、大出血 (7.48% )、低心排 (6.5 4% )、ST-T段改变(6.5 4% )。经积极治疗无一例死亡。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种类与其他心脏手术基本相似 ,但其发生率和发生原因有所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态旁路移植术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冠心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