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并发纵隔气肿八例影像学及临床特点研究
1
作者 付强 任作雷 +5 位作者 林志强 龚剑峰 王长征 王婷 胡雅兰 谭举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0-515,共6页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影像学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胸膜下磨玻璃影、斑片状高密度影、实变影等,合并纵隔气肿者并不多见。大量气肿形成可严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导致明显喘憋、低氧血症,需积极处理。目的分析并总...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影像学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胸膜下磨玻璃影、斑片状高密度影、实变影等,合并纵隔气肿者并不多见。大量气肿形成可严重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导致明显喘憋、低氧血症,需积极处理。目的分析并总结儿童COVID-19并发纵隔气肿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22-12-01—2023-01-30在长江大学附属荆州医院儿科住院的8例COVID-19并发纵隔气肿的患儿年龄、性别、影像学、临床特点及诊疗情况。结果8例患儿年龄3岁7个月~12岁,男女比3∶5,高分辨率CT(HRCT)均显示双肺感染合并纵隔气肿。气肿多同时累及颈部及胸壁。肺部表现多种多样:胸膜下磨玻璃影、实变、树芽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支气管壁增厚及网格征等,未见大片实变及“白肺”。1例患儿合并少量胸腔积液。临床表现除有发热、咳嗽外,均有明显气促,肺部听诊干湿啰音可不显著。4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1例合并卡他布兰汉菌感染。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应用阿奇霉素,合并卡他布兰汉菌感染者给予头孢噻肟治疗。8例患儿均给予氧疗。1例患儿白细胞总数及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明显气急,低氧血症,常规治疗无好转,给予有创呼吸机治疗3d后好转撤机。5例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3例使用糖皮质激素。1周后复查胸部CT,纵隔气肿均完全吸收,肺部病灶明显好转。结论COVID-19并发纵隔气肿者多为学龄前期或学龄期儿童,婴幼儿少见。可同时合并颈部及胸壁积气。肺部病变可累及间质或实质、双肺均受累,表现形式多样。起病多有明显气急,积极氧疗。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同时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者,要密切关注呼吸情况,积极使用IVIG,适时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采用呼吸机人工辅助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纵隔气肿 临床特征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儿童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脆弱人群的识别及防治展望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劲平 薛武军 +2 位作者 巨春蓉 马军 曾小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37,143,共7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免疫功能减退,导致疫苗的防护效果不足,并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重症和死亡风险更高,而目前尚缺乏足够有针对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药物。在我国“乙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对人类健康和全球经济造成重创。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免疫功能减退,导致疫苗的防护效果不足,并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重症和死亡风险更高,而目前尚缺乏足够有针对性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药物。在我国“乙类乙管”的防疫背景下,脆弱人群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因此,针对脆弱人群应该进一步优化个体免疫和防控策略,在疫苗之外,还需要补充其他预防手段,如长效中和抗体。基于此,本文将对脆弱人群的识别、免疫功能特点与预防方法进行综述,为国内健康相关脆弱人群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期待未来可以研发出更适宜脆弱人群的预防药物,降低脆弱人群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脆弱人群 长效中和抗体 预防 综述
下载PDF
体质贴联合八段锦功法治疗气虚血瘀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胜元 王凯 +5 位作者 付鲲 张硕 倪道艳 孙小茁 刘欢 雒明池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观察气虚血瘀体质贴(简称体质贴)联合八段锦功法对气虚血瘀体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4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在八段锦功法的基础上予体质... [目的]观察气虚血瘀体质贴(简称体质贴)联合八段锦功法对气虚血瘀体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43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两组均在八段锦功法的基础上予体质贴辅助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中医症状积分量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Borg自觉疲劳量表和匹兹堡睡眠问卷(PSQI)的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试验组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单项症状积分方面,两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在改善肌肉疲劳、气短、胸闷、干咳的方面积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在改善肌肉疲劳、自汗盗汗方面的积分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显示,试验组在改善肌肉疲劳、气短、心悸、胸闷、干咳上的积分较对照组积分明显降低(P<0.05)。mMRC量表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呼吸症状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Borg量表和PSQI量表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质贴联合八段锦康复治疗对气虚血瘀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恢复期患者的中医症状有改善作用,尤对肌肉疲劳、气短、心悸、胸闷、干咳改善明显,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疲劳,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康复 气虚血瘀 体质 量表
下载PDF
术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慢性术后疼痛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双向队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车璐 余佳文 +6 位作者 金迪 白雪 王怡 张越伦 许力 申乐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350,共7页
目的探究术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发生现况,并进一步分析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双向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源于一项已完成随访的前瞻性队... 目的探究术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慢性术后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发生现况,并进一步分析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双向队列研究,研究对象来源于一项已完成随访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纳入2022年12月1日—2023年2月28日北京协和医院术前合并COVID⁃19且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前瞻性对入组患者随访至术后6个月,主要结局指标为CPS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OVID⁃19相关暴露指标与CPSP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手术患者4117例,术前均合并COVID⁃19。其中急性期轻症4002例,重症62例,危重症53例。术后6个月时伴有长新冠综合征1298例(31.53%),CPSP发生率为5.59%(95%CI:4.88%~6.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合并症、麻醉方法、手术种类等混杂因素后发现,急性期危重症COVID⁃19(aOR=3.35,95%CI:1.48~7.62,P<0.001)、有术后长新冠综合征(aOR=2.50,95%CI:1.90~3.29,P<0.001)与CPSP相关。结论本研究首次明确急性期危重症及术后存在长新冠综合征与术前COVID⁃19患者CPSP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慢性术后疼痛 长新冠综合征 队列研究
下载PDF
“润肺止咳方”干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宁 张浩琳 +4 位作者 辛喜艳 申洪波 李赛 叶阳 李东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8-392,共5页
目的:评价2022年冬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润肺止咳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5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108例,其中包括观察组68例... 目的:评价2022年冬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润肺止咳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15日至2023年1月5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患者108例,其中包括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润肺止咳方”治疗,对照组对为未采用中医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患者,但可能有西医对症治疗。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中医证候和用药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体温复常时间、核酸转阴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体温复常时间和核酸转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2,P=0.967)。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为52.9%(36/68)、总有效率为88.2%(60/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12.5%(5/40)、总有效率47.5%(19/40)(均P<0.01)。结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润肺止咳方”可改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咳嗽症状,提高了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咳嗽后遗症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肺止咳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医药 咳嗽 临床疗效 回顾性分析 体质学说
下载PDF
王书臣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慢性咳嗽经验 被引量:1
6
作者 丛晓东 王冰 +3 位作者 袁沙沙 张海艳 苗青 王书臣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5期506-508,共3页
王书臣教授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诊治有其独到见解,其认为正气亏虚、邪气留恋、风伏肺络是新冠病毒感染后慢性咳嗽的关键病机,以补肾固元、调理中焦、疏风止咳为主要治法,并喜用虫类药... 王书臣教授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慢性咳嗽的诊治有其独到见解,其认为正气亏虚、邪气留恋、风伏肺络是新冠病毒感染后慢性咳嗽的关键病机,以补肾固元、调理中焦、疏风止咳为主要治法,并喜用虫类药搜风刮络,同时配合养阴润肺、清热解毒之法,以达止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慢性咳嗽 经验 王书臣
下载PDF
肺炎衣原体与新型冠状病毒共感染及其对机体炎症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李佳艳 袁丽萍 +7 位作者 罗庆凯 雷晔飞 李园 张峰华 彭丽秀 欧阳育琪 唐时幸 陈虹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91-1397,共7页
目的明确肺炎衣原体(Cpn)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共感染的特征及其对SARS-CoV-2诱导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日—2023年2月20日郴州市某医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按COVID-19严重程度将重型和危... 目的明确肺炎衣原体(Cpn)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共感染的特征及其对SARS-CoV-2诱导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日—2023年2月20日郴州市某医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按COVID-19严重程度将重型和危重型作为重症组,轻型和中型作为轻症组,再依据患者年龄(≥18岁为成年,<18岁为未成年)分为成年重症组、成年轻症组、未成年重症组、未成年轻症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对重症组、轻症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进行1∶1匹配。收集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咽拭子及血清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Cpn IgG/IgM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BALF中白细胞介素(IL)-8等12项常见细胞因子水平,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其中重型和危重型(重症)患者61例,轻型和中型(轻症)患者41例;年龄≥18岁的患者71例,年龄<18岁未成年患者31例。成年重症组患者39例,成年轻型组患者32例,经倾向性评分成功匹配30对;未成年重症组患者22例,未成年轻型组患者9例,经倾向性评分成功匹配8对。COVID-19患者中Cpn IgG、IgM阳性率分别为36.27%(37例)、8.82%(9例),其中1例Cpn IgG和IgM同为阳性。成人重症组合并Cpn Ig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中干扰素(IFN)-α水平高于IgG阴性患者(P=0.037),两组患者BALF、血清标本中其他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人轻症组合并Cpn Ig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中IL-8和IL-17水平均高于Cpn IgG阴性患者(均P<0.05)。未成年轻症组合并Cpn IgM阳性患者BALF及血清标本中IL-8水平均高于Cpn IgM阴性患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n IgG阳性和IgM阳性都不是导致COVID-19发展成重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Cpn感染不是导致COVID-19患者发展成重症的危险因素,Cpn感染对SARS-CoV-2导致的炎症因子分泌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衣原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炎症因子 CPN COVID-19 SARS-CoV-2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4为人类中东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功能性细胞受体 被引量:2
8
作者 邢雅玲 陈晓娟 陈忠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99-901,共3页
中东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是继SARS冠状病毒(SARS-CoV)之后新近出现的又一种能够引发严重呼吸道感染的人类新发冠状病毒.MERS-CoV于2012年9月首次在中东一些国家被发现,截至201... 中东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是继SARS冠状病毒(SARS-CoV)之后新近出现的又一种能够引发严重呼吸道感染的人类新发冠状病毒.MERS-CoV于2012年9月首次在中东一些国家被发现,截至2013年9月7日,MERS-CoV已经引起114例感染病例,其中54人死亡,死亡率约50%.病毒受体研究为MERS-CoV等人类新发冠状病毒进化和跨种传播机制提供重要依据.最近,Raj等在Nature发表文章,首次报道了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又名CD26)为MERS-CoV感染细胞的功能性受体.MERS-CoV功能性受体的发现为人类新冠状病毒溯源和跨种进化研究、病毒传染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以及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究提供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 病毒受体 二肽基肽酶4
下载PDF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
9
作者 朱金荣 赵亚娜 +4 位作者 黄巍 赵微微 王悦 王松 苏春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7-272,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单中心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1月30日至2023年1月4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规律透析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问卷星的形式调查患者新型冠状病毒阳... 目的:分析北京市单中心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2年11月30日至2023年1月4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规律透析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问卷星的形式调查患者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期间出现的临床症状、症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等信息,通过查阅病历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以及感染前后血液检验(血常规、血生化等)结果、透析治疗和疾病的转归情况等。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03例,其中轻型148例(72.91%)、中型23例(11.33%)、重型及危重型32例(15.76%),随访期间死亡16例(7.88%)。临床症状以呼吸道症状(81.77%咳嗽,68.97%咳痰)和发热(81.28%)、乏力(65.52%)为主,且疲乏无力持续的时间在所有症状中最长,为9(5,15) d。26例(12.8%)患者主动减少了透析次数1(1,2)次,25例(12.32%,27例次)患者有提前结束透析治疗的行为,减少透析时间30.0(20.0,30.5) min。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超滤量均明显低于感染前(P<0.05);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年龄、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水平、血管通路类型,以及感染期间透析次数变化、发热、咳痰、乏力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发热、咳痰和乏力程度等因素矫正后,患者的年龄(OR=1.051,95%CI:1.017~1.086,P=0.003)、白蛋白水平(OR=0.905,95%CI:0.803~1.019,P=0.098)仍与发生肺炎有关。结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血液透析患者肺炎患病率和死亡比例均较高,且临床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感染期间患者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增加,血红蛋白和营养状况下降;高龄、低白蛋白血症的患者感染后发生肺炎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致重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10
作者 郑霄雁 王依妹 +2 位作者 官陈平 蒋莹 张晓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致重症的危险因素,为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发病日期为2023年1月1日-6月30日,现住址为福州市的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4081例,调查并分析... 目的探讨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致重症的危险因素,为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选取发病日期为2023年1月1日-6月30日,现住址为福州市的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4081例,调查并分析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既往病史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4081例新冠病毒感染确诊患者中,重症组671例,非重症组3410例。重症组的男性比例、年龄、现住址为社区的比例均高于非重症组,接种疫苗比例低于非重症组(59.02%vs.8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发病与就诊间隔时间方面,重症组为(7.27±4.85)d,长于非重症组的(4.37±2.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7,P=0.001)。重症组首发症状为发热及呼吸困难/气促的比例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的慢性肺部疾病史及心脑血管疾病史比例高于非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大、现住址归属为社区、未接种疫苗、发病与就诊间隔时间长、首发症状为发热、呼吸困难/气促、慢性肺部疾病史、心脑血管疾病史是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的危险因素。重症组的治愈时间长于非重症组(P<0.001)。结论性别、年龄、现住址归属、接种疫苗、发病与就诊间隔时间、发热、呼吸困难/气促、慢性肺部疾病史、心脑血管疾病史是导致重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重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潜水员适潜性评估
11
作者 官振标 董宇超 +4 位作者 徐佳骏 俞旭华 文宇坤 刘霞 刘文武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2-357,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对全身几乎所有器官都会产生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受累器官为肺和心脏。随着COVID-19康复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因COVID-19住院治疗获得康复的患者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群存在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呼...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对全身几乎所有器官都会产生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受累器官为肺和心脏。随着COVID-19康复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因COVID-19住院治疗获得康复的患者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群存在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对于潜水员,COVID-19后的运动耐受、心肺功能的恢复对其适潜性具有重要影响。一些组织和机构发布了潜水员COVID-19后的适潜性评估指南。本文对COVID-19后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后遗症及相关的适潜性评估方案进行简要介绍,并基于已有的相关要求和我国实际,初步提出我国潜水员COVID-19后的适潜性评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适潜性 评估 肺功能 运动耐受 心功能
下载PDF
40例肾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药物分析
12
作者 叶翀 苏涌 +3 位作者 刘昌伟 冯丽娟 孙旭群 夏泉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7期120-123,共4页
目的为肾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某三甲医院肾移植病区2022年12月6日至2023年1月5日入院且已符合出院标准的40例患者的用药情况,统计药品金额、用药剂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 目的为肾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制订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某三甲医院肾移植病区2022年12月6日至2023年1月5日入院且已符合出院标准的40例患者的用药情况,统计药品金额、用药剂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其用药特点。结果40例患者的药费共244.29万元,约占总住院费用的63.71%,其中抗菌药物费用共142.09万元,约占总药费的58.16%。DDDs排前10位的药品为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和抗菌药物,100.00%的患者联用2种及以上抗菌药物,最多共使用6种。服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Paxlovid)或阿兹夫定的患者39例(97.50%),其中两药联用16例(40.00%)。22例(55.00%)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以腹泻(42.50%)、头晕(37.50%)、转氨酶升高(32.50%)为主。结论肾移植受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住院期间用药复杂,联用药物较多,应加强病原学送检及培养,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药品不良反应,实现个体化用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肾移植 受者 用药频度
下载PDF
麻荆宣肺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29E感染小鼠肺炎模型的治疗作用
13
作者 彭勍 孟硕 +5 位作者 鲍岩岩 张业昊 徐立 任钧国 崔晓兰 刘建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3,I0001-I0003,共8页
目的 研究麻荆宣肺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99E感染小鼠肺炎模型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人冠状病毒229E感染小鼠模型,感染当天连续给予麻荆宣肺颗粒共4 d。实验第5天动物称重后,眼眶取血,解剖取肺组织并称重,计算肺指数... 目的 研究麻荆宣肺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99E感染小鼠肺炎模型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人冠状病毒229E感染小鼠模型,感染当天连续给予麻荆宣肺颗粒共4 d。实验第5天动物称重后,眼眶取血,解剖取肺组织并称重,计算肺指数及肺抑制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中病毒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细胞百分比,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肺组织和血清中炎性因子表达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及线粒体组装受体1(MAS1)表达量,组织病理学检测肺组织病变。结果 麻荆宣肺颗粒能显著降低人冠状病毒229E感染小鼠的肺指数(P<0.01),高、中、低剂量的抑制率分别为66.80%、53.20%、45.20%;并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肺组织中病毒载量(P<0.01);显著升高模型动物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P<0.05,P<0.01);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肺组织和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含量(P<0.01);显著提高模型动物肺组织ACE2及MAS1的表达(P<0.05,P<0.01);且对支气管及肺泡组织的炎性病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结论 麻荆宣肺颗粒可通过抑制冠状病毒复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调节免疫平衡等途径对人冠状病毒229E肺炎小鼠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荆宣肺颗粒 新冠肺炎 冠状病毒 小鼠模型 治疗作用
下载PDF
妊娠晚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孕妇胎儿产前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妊娠结局分析
14
作者 张娟 张红彬 +2 位作者 李洁 田捧 栗河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孕妇的胎儿产前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方法:比较42例确诊轻度SARS-CoV-2感染的妊娠晚期孕妇和103例阴性孕妇产前超声、多普勒血流、胎儿出生体重、出生孕周、生产方式、妊娠...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孕妇的胎儿产前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及妊娠结局。方法:比较42例确诊轻度SARS-CoV-2感染的妊娠晚期孕妇和103例阴性孕妇产前超声、多普勒血流、胎儿出生体重、出生孕周、生产方式、妊娠结局、孕妇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的差异。结果:SARS-CoV-2感染孕妇较阴性孕妇妊娠期BMI升高,胎儿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和脑胎盘比减小,产前胎心异常及子痫前期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轻度SARS-CoV-2感染孕妇并不存在较高的胎儿生长受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胎儿多普勒超声检查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副感染性脑病三例
15
作者 武进 郝小军 +1 位作者 关鸿志 郭雅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8-244,共7页
研究背景副感染性脑病是一种继发于系统性感染性疾病的急性炎症性脑病,包括急性坏死性脑病和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MERS)等亚型。本文报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诊断与治疗的3例新型冠... 研究背景副感染性脑病是一种继发于系统性感染性疾病的急性炎症性脑病,包括急性坏死性脑病和伴胼胝体压部可逆性病变的轻度脑炎/脑病(MERS)等亚型。本文报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诊断与治疗的3例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副感染性脑病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疾病临床特征。方法与结果共3例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副感染性脑病患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2例和新型冠状病毒相关MERS 1例,均于发热后2~4 d出现意识障碍,以及失语、精神异常、抽搐发作等;新型冠状病毒咽拭子检测均呈阳性;头部MRI显示1例脑干和双侧丘脑对称性异常信号,1例双侧丘脑对称性异常信号,1例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均予以激素冲击治疗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1例死亡,2例痊愈。结论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副感染性脑病包括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和MERS等临床亚型,前者进展迅速,病情较严重,病残率和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后者症状相对较轻微,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脑炎 病毒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流行期间妊娠期肝生化指标异常情况分析
16
作者 刘彬彬 高文 +1 位作者 徐小元 刘建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流行期和非COVID-19流行期孕妇的肝生化指标异常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2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出院的肝生化指标ALT、AST、GGT、TBil、总胆汁酸中至少一项异常的孕妇共539例... 目的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流行期和非COVID-19流行期孕妇的肝生化指标异常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2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出院的肝生化指标ALT、AST、GGT、TBil、总胆汁酸中至少一项异常的孕妇共539例次。按照COVID-19流行期和非流行期两组分析患者的病因、凝血指标、转氨酶、胆汁酸、肾功能。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非COVID-19流行期产科出院患者中262例次肝生化指标异常,占同期产科出院患者的1.46%,COVID-19流行期为277例次,占比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7,P=0.047)。两个时期肝生化指标异常患者病因分析提示,四种妊娠期特有肝病(妊娠剧吐、子痫前期和子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VID-19流行期的妊娠肝生化指标异常的患者中肌酐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均正常的比例与非COVID-19流行期相比无统计学意义(86.78%vs 87.90%,χ^(2)=0.141,P=0.708)。COVID-19流行期和非流行期ALT达到正常值上限5倍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94%和9.54%(χ^(2)=0.433,P=0.511);重度胆汁淤积(总胆汁酸>40μmol/L)的比例分别为7.75%和9.27%(χ^(2)=0.392,P=0.5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VID-19流行期产科出血的比例较非流行期明显下降,分别为14.61%和24.19%(χ^(2)=489.334,P<0.001)。结论COVID-19流行期妊娠期肝生化指标异常的患者中,妊娠期特有肝病的比例较非流行期无差别。COVID-19流行期这些患者中肌酐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均正常的比例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孕妇 肝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下载PDF
时限流程图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过程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萍 张湘燕 +3 位作者 周厚荣 刘漫霞 刘知音 易一乐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966-968,共3页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收治中,时限流程图的构建和实践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0—12月接诊的45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为对照组(常规接诊流程,n=45),将2022年1—12月接诊的903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为干预组(时限流程图指导下接诊流... 目的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收治中,时限流程图的构建和实践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0—12月接诊的45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为对照组(常规接诊流程,n=45),将2022年1—12月接诊的903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为干预组(时限流程图指导下接诊流程,n=903)。对比两组患者各时间点接诊时间、接诊质量问题、患者满意度、工作人员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从病情评估到采血结束、外出检查、书写首次病程、实验室检查结果出具、到入院接受初步治疗耗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漏诊、漏报及交叉感染质量问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时限流程图后医护人员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限流程图可有效缩短新冠肺炎患者的接诊时间,提高收治效率,同时还可提升接诊质量,提升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满意率,保障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限流程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收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血管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18
作者 祁玉珍 徐玉妹 +2 位作者 乔明月 金国珍 刘志忠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血管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主诉“反复胸闷、心悸、乏力”而就诊于本院心血管内科的48例患者为后遗症组,同时期住院拟行外科心脏瓣膜手术且有新型冠状...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血管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8月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主诉“反复胸闷、心悸、乏力”而就诊于本院心血管内科的48例患者为后遗症组,同时期住院拟行外科心脏瓣膜手术且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史的非冠心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资料。结果:后遗症组和对照组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后遗症组肺部CT检查显示无炎症浸润,且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D二聚体、B型利钠肽水平均正常。后遗症组中所有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为阴性,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局部或整体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同时排除心包积液。后遗症组中19例(39.6%)患者经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排除肺栓塞。后遗症组9例(18.8%)患者接受3T心脏磁共振钆增强检查,仅2例(22.2%)钆延迟增强(LGE)阳性。后遗症组14例(29.2%)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12例(85.7%)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对照组32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6例(18.8%)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后遗症组8例(16.7%)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束时接受左肱二头肌动脉造影,其中7例(87.5%)患者存在肱二头肌动脉慢血流现象。后遗症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标准差(SDNN):(67.20±14.41)ms vs.(93.03±22.19)ms,P<0.01;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2.33±13.69)ms vs.(41.18±17.52)ms,P<0.01;相差大于50 ms的相邻RR间期总数占RR间期总数的百分比(pNN50):(5.8±4.9)%vs.(8.8±6.8)%,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心血管后遗症患者存在多组织微血管功能障碍和长期自主神经失衡,可能是后遗症的发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心血管 后遗症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1例的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燕 宣守松 +2 位作者 刘曼曼 薛经纬 黄庆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6期64-66,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医体系中归属“疫病”范畴,有极强的传染性,极快的传播速度。文章通过对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1例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案例分析,抓住核心病机,遵从传统六经辨证,并重视其方证特点,一人一方,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中医体系中归属“疫病”范畴,有极强的传染性,极快的传播速度。文章通过对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1例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案例分析,抓住核心病机,遵从传统六经辨证,并重视其方证特点,一人一方,辨证施治,精准施策,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特点分析
20
作者 王磊 韩浩伦 +7 位作者 王刚 孙剑雄 李保卫 周莹 张艺俨 孙喆喆 孙和方 吴玮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0-784,共5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耳鼻喉...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新冠)病毒感染后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耳鼻喉科门诊就诊患者21454例,其中OME患者201例。根据北京地区疫情流行及政府管控政策(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减少聚集、居家隔离、疫苗接种等)时间,将201例OME患者分为疫情前组68例(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防控期组30例(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爆发期组103例(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收集201例OME患者资料,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相关OME人口学特征及发病特点。结果防控期组OME就诊率(0.40%)较疫情前组(0.82%)显著下降,爆发期组(1.82%)较疫情前组、防控期组升高了51.5%与24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爆发期组92.2%的OME是新冠病毒感染之后出现的,较疫情前组、防控期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OME在中耳炎患者中的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爆发期组上呼吸道感染导致OME患者年龄高于疫情前组和防控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2)。74.6%的患者在新冠病毒感染之后的1~3周发病,7.5%的患者(5/67)在感染1月后才出现耳部症状。50.7%的患者仅有耳部症状且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仅31.3%合并鼻、鼻咽部轻微炎症。结论新冠病毒感染可明显提高OME发病率,老年人患病率更高。新冠相关OME往往在感染后2周甚至更晚出现。新冠病毒有可能通过直接感染中耳引发炎症,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