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BAQUS和DOE的冠簧插孔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永安 杨建玺 《汽车电器》 2017年第6期54-56,共3页
将ABAQUS和DOE有机结合起来,运用DOE的分组及分析数据的强大功能,确定接触电阻试验方案;运用ABAQUS得到冠簧的力学性能。再次使用Minitab的DOE功能,利用各因子及交互因子对冠簧的正压力和应力分别进行分析,得出各自的效应图,得到了置信... 将ABAQUS和DOE有机结合起来,运用DOE的分组及分析数据的强大功能,确定接触电阻试验方案;运用ABAQUS得到冠簧的力学性能。再次使用Minitab的DOE功能,利用各因子及交互因子对冠簧的正压力和应力分别进行分析,得出各自的效应图,得到了置信区间大于95%的正压力和应力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 DOE 冠簧插孔 有限元
下载PDF
电连接器冠簧接触件结构分析及其接触可靠性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权 雷永涛 +2 位作者 叶宇 王旭 蓝菲 《机电元件》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接触可靠性是电连接器的一项关键指标,为了提高电连接器的接触可靠性,针对电连接器冠簧接触件,进行结构力学分析与接触电阻、单脚分离力的计算。接触电阻和插拔力是影响接触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测试插拔过程中的接触电阻、插入力和分... 接触可靠性是电连接器的一项关键指标,为了提高电连接器的接触可靠性,针对电连接器冠簧接触件,进行结构力学分析与接触电阻、单脚分离力的计算。接触电阻和插拔力是影响接触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通过测试插拔过程中的接触电阻、插入力和分离力随插拔次数的变化情况来分析冠簧接触件的接触件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冠簧接触件 接触电阻 接触可靠性 插拔试验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冠簧参数化仿真优化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汪洋 杨贵新 范建平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9年第1期61-64,共4页
针对现有一款冠簧插孔出现分离力过大导致易磨损以及寿命短等问题,提出一种参数化仿真优化方法。首先对现有冠簧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其进行多目标优化分析,最终选取软件拟合的最优参数作为冠簧结构设计的相关尺... 针对现有一款冠簧插孔出现分离力过大导致易磨损以及寿命短等问题,提出一种参数化仿真优化方法。首先对现有冠簧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其进行多目标优化分析,最终选取软件拟合的最优参数作为冠簧结构设计的相关尺寸,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冠簧最大应力减小59.9%,分离力在满足企业要求的前提下减小62.4%,可靠性得到极大提高。最后通过试验验证,进一步验证了仿真优化结果的准确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后续冠簧及相关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簧 ANSYSWORKBENCH 参数化建模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基于电连接可靠性的冠簧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焕 丁丽 徐强 《机电元件》 2015年第4期3-5,共3页
文章介绍了电连接器的地位、接触件对电接触稳定性的重要性及电接触可靠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某种冠簧的结构、特点、设计步骤及设计要点。总之,由于冠簧的优异性能,使其在军用和民用的场合使用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 电连接器 可靠性 冠簧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载流冠簧端子结构设计浅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崔雪维 张剑利 《机电元件》 2018年第5期3-5,共3页
由于新能源汽车高压大电流连接器需传送高额的电压电流,其需要特殊可靠的大电流插针插孔。目前一般均采用扭簧端子。针对目前扭簧端子性能的不足,提出一种制造工艺更简单、性能更优越的新颖高载流冠簧结构端子。采用此结构可大幅提高端... 由于新能源汽车高压大电流连接器需传送高额的电压电流,其需要特殊可靠的大电流插针插孔。目前一般均采用扭簧端子。针对目前扭簧端子性能的不足,提出一种制造工艺更简单、性能更优越的新颖高载流冠簧结构端子。采用此结构可大幅提高端子的导电接触面积,可使连接器保持更柔和的插拔力、更低的电压降及温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大电流 冠簧端子
下载PDF
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冠簧端子全自动组装机设计
6
作者 吴文峰 黄敦新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22期9-11,共3页
为解决当前新能源车用高压大电流端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产能低、质量不稳定、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文章研制了连接器冠簧端子全自动组装机。自动组装机主要由工位分度机构、簧片上料机构、扭簧机构、铜套上料机构、端子组装机构、端子检... 为解决当前新能源车用高压大电流端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产能低、质量不稳定、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文章研制了连接器冠簧端子全自动组装机。自动组装机主要由工位分度机构、簧片上料机构、扭簧机构、铜套上料机构、端子组装机构、端子检测机构、送料振动盘等机构模块组成。在企业投产取得了良好效果,生产节拍达到9.2s/件,产品合格率达到99.3%,只需1人即可监管维护3台自动组装机的生产运行。相比原有半自动人工生产线,端子全自动组装机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可满足企业生产需求,实现连接器端子自动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冠簧端子 自动组装
下载PDF
常规冠簧接触对的寿命影响因素研究
7
作者 胡月 李伟 万前茂 《机电元件》 2023年第5期52-57,共6页
冠簧接触件作为电连接器常用的接触件形式之一,其高寿命应用场景中能否保持稳定、可靠接触是评估应用此接触形式的电连接器性能好坏的核心指标。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影响冠簧接触对寿命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一款典型冠簧接触对的优化设... 冠簧接触件作为电连接器常用的接触件形式之一,其高寿命应用场景中能否保持稳定、可靠接触是评估应用此接触形式的电连接器性能好坏的核心指标。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影响冠簧接触对寿命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对一款典型冠簧接触对的优化设计及试验验证得出:插针镀层、冠簧长度、冠簧压缩量是影响常规冠簧接触对寿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冠簧 接触对 高寿命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圆形连接器插拔力的研究
8
作者 巫成 祁昌健 +3 位作者 杨靖 常凯兵 陈胜 张泽玮 《机车车辆工艺》 2024年第3期8-12,共5页
连接器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是影响其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指标,插拔力是展现连接器机械性能的重要参数,插拔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和导电等性能。文章以YG系列圆形电连接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REO软件建立了单对... 连接器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是影响其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指标,插拔力是展现连接器机械性能的重要参数,插拔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和导电等性能。文章以YG系列圆形电连接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REO软件建立了单对接触体插拔仿真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得出单对接触体的插拔力曲线以及分离过程中插针的变形、应力情况,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具有一致性,该型连接器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同时对深入研究连接器使用可靠性和疲劳寿命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器 拔出力 有限元仿真 ANSYS Workbench 冠簧弹片
下载PDF
大变温工况下电接触件的力学特性与接触性能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肖仕红 张靖柯 +3 位作者 张辉耀 周士超 何先友 岳琳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383-2389,共7页
为提高电钻杆用冠簧式接触件在大变温钻井工况下的电接触性能,对接触件展开了力学特性和电接触性能研究。基于静力学和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簧片挠度与接触压力、插入力与插针插入深度的关系,研究了大变温工况下不同装配间... 为提高电钻杆用冠簧式接触件在大变温钻井工况下的电接触性能,对接触件展开了力学特性和电接触性能研究。基于静力学和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簧片挠度与接触压力、插入力与插针插入深度的关系,研究了大变温工况下不同装配间隙接触件的插入力、接触压力、接触面积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接触压力随挠度增大而增大,增幅逐渐减小,插入力随插入深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温升导致接触件接触压力、接触面积减小,降低了电接触性能,当装配间隙为0.07 mm≤δ≤0.2 mm时对电接触性能的影响程度较小;综合考虑150℃下的接触压力、接触面积和最大等效塑性应变,冠簧式接触件最优装配间隙为0.07 mm。该研究结果可为电钻杆用冠簧式接触件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温 电钻杆 冠簧式接触件 装配间隙 力学特性 接触性能
下载PDF
基于动密封过程的深海电连接器插合力研究
10
作者 何宏文 甘屹 张鹏举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88,共8页
针对深海环境中的水压较高,水下连接器需进行湿式插合的需求,设计深海电信号连接器的动密封和水压平衡压力补偿结构。基于接触力学和材料力学中的悬臂梁结构理论,建立基于动密封前后两过程的连接器插合力数学模型,并通过ANSYSWorkbench... 针对深海环境中的水压较高,水下连接器需进行湿式插合的需求,设计深海电信号连接器的动密封和水压平衡压力补偿结构。基于接触力学和材料力学中的悬臂梁结构理论,建立基于动密封前后两过程的连接器插合力数学模型,并通过ANSYSWorkbench仿真软件获取试验原始数据,并验证该尺寸插合力数学模型的正确性。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过盈量和摩擦因数对插合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摩擦因数取0.21、过盈量取1.1mm时,动密封前过程插合力取最优。此外,采用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冠簧结构和动密封后过程插合力进行优化,得到冠簧最佳尺寸、动密封后过程最佳插合力和最优化材料,为深海电信号连接器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连接器 动密封 正交试验 冠簧 过盈配合
下载PDF
连接器插孔合件分离力工艺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雷广宇 《机电元件》 2015年第3期16-20,共5页
电连接器主要用于实现电信号的传输,该功能的实现是通过接触件之间的弹性接触来实现的,而接触件弹性接触的可靠性是通过接触件的分离力来进行表征。本文主要阐述连接器冠簧插孔分离力的计算与影响因素,并通过三维模型对插孔合件分离力... 电连接器主要用于实现电信号的传输,该功能的实现是通过接触件之间的弹性接触来实现的,而接触件弹性接触的可靠性是通过接触件的分离力来进行表征。本文主要阐述连接器冠簧插孔分离力的计算与影响因素,并通过三维模型对插孔合件分离力进行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冠簧插孔 分离力 仿真
下载PDF
防止连接器接触件轴心偏移的常用设计方法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兴福 《机电元件》 2013年第4期3-7,22,共6页
本文根据目前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接触件轴心偏移问题作了具体原因分析,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法,并对采取这几种设计方法制造的接触件的优缺点进行了说明,同时介绍了各接触件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注意事项。
关键词 轴心偏移 线 冠簧 车制接触件
下载PDF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coronary artery fistula using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被引量:8
13
作者 Muhammad Munawar Bambang B. Siswanto +1 位作者 Ganesha M. Harimurti Thach N. Nguyen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1-16,共6页
Background Coronary artery fistula (CAF) is a rare anomaly.Transcatheter CAF closure has been introduced using various materials,but only few data are available on the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GDC).The advantage... Background Coronary artery fistula (CAF) is a rare anomaly.Transcatheter CAF closure has been introduced using various materials,but only few data are available on the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GDC).The advantage of using GDC for transcatheter CAF closure is more controllable,therefore much safer when compared to other coils.This report is about our experience in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CAF using fibered GDC in our hospital.Methods & Results From 2002 to 2007,there were 10 patients with CAFs (age range:28 to 56 year-old,7 males) who underwent transcatheter CAF closure.There were a total of 19 CAFs which originated from right coronary (n =5),left circumflex (n =3),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n =10) and left main trunk (n =1).Median number of coil deployment for each fistula was 3 (range:1 to 6).The pulmonary artery was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the distal communication of CAFs (n =14),followed by right atrium (n =3),left atrium (n =1) and left ventricle (n =1).Immediate coronary angiography after GDC deployment revealed no residual shunt in 12 (63.2%) CAFs,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the flow in 5 (26.3%),while 2 (10.5%) could not be closed due to small size.Nine (90%) patients underwent a repeated angiography within 3 to 8 months.Among 12 CAFs that were occluded immediately post-deployment,there were 2 CAFs with insignificant residual flow.Among 6 CAFs with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low immediately post-deployment,2 were occluded totally in the follow-up angiography.In total,12 (70.5%) CAFs were occluded completely and 5 (29.5%) CAFs still had insignificant residual flow,which did not need any additional coil deployment.During a mean follow up of 4.3 ± 0.7 year,all patients remained symptom and complication free.Conclusions The fibered GDC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percutaneous closure of the CA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ry artery fistula Transcatheter closure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