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与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不良事件的关系
1
作者 张剑波 史琦玉 +1 位作者 胡亚民 李晓红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3期69-74,共6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与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患者出血事件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就诊并完成PCI且门诊随访的22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与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患者出血事件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就诊并完成PCI且门诊随访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为血小板低反应组(100例)和血小板高反应组(120例),并根据患者PCI后12个月是否发生出血分为出血组(41例)和未出血组(179例)。比较两组患者PCI后12个月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DAPT评分、PRECISE-DAPT评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三者联合对患者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PCI后12个月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PCI后12个月,血小板低反应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2.00%,明显高于血小板高反应组的4.17%(P<0.05);血小板低反应组的轻微出血发生率为20.00%,明显高于血小板高反应组的5.00%(P<0.05)。出血组DAPT评分明显低于未出血组(P<0.05),PRECISE-DAPT评分和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DAPT评分、PRECISE-DAPT评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三者联合检测预测出血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95%CI(0.777,0.879)],0.641[95%CI(0.574,0.705)],0.891[95%CI(0.842,0.929)],0.949[95%CI(0.911,0.974)],对应的特异度分别为70.39%,77.09%,69.83%,86.59%,灵敏度分别为87.80%,48.78%,90.24%,92.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化道溃疡史、DAPT评分、PRECISE-DAPT评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均是PCI后12个月发生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显示,DAPT评分每降低1分,增加10分的权重;PRECISE-DAPT评分每增加5分,增加5.2分的权重;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每增加2分,增加10分的权重;有消化道溃疡史增加19.8分的权重。Bootstrap法内部验证显示,H-L检验结果为χ^(2)=7.541,P=0.563,模型有良好的校准度;Calibration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的出血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间的一致性良好,AUC为0.908[95%CI(0.845,0.970)],预测模型的区分度良好。结论氯吡格雷血小板低反应性可影响PCI后DAPT患者出血事件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DAPT评分、PRECISE-DAPT评分、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对出血事件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血小板反应性 经皮冠脉介入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出血事件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联合CYP2C19检测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周吕桢 李清 蔺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CYP2C19检测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萍乡市人民医院行PCI的27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A组(未行...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CYP2C19检测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萍乡市人民医院行PCI的270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A组(未行检查,n=115)、B组(CYP2C19基因检测,n=95)、C组(CYP2C19联合TEG检测,n=60)。其中A组患者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B组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是否敏感分别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C组根据基因检测及TEG检测结果分别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PCI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三组出血事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MACE总发生率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三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联合CYP2C19检测指导ACS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治疗能减少MACE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栓弹力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CYP2C19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术中程序化配合对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治疗的影响
3
作者 吴迪 刘彬 +1 位作者 薛建超 任合兵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术中程序化配合对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因下肢动脉血栓而接受介入治疗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介入术中医护配合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5,采取... 目的探讨术中程序化配合对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因下肢动脉血栓而接受介入治疗的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介入术中医护配合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5,采取术中程序化配合措施)和对照组(n=71,采取传统术中配合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介入治疗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术中、术后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采用的手术方法、手术部位、手术动脉和支架植入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造影剂用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即刻均达到有效的血管复通。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踝肱指数及其改善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2%(4/6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3%(13/71)(P﹤0.05)。结论术中程序化配合可提高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血栓 介入治疗 程序化配合
下载PDF
延续性干预护理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黄爱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9期183-185,共3页
目的研究对冠脉介入治疗手术患者术后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我院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中随机抽取46例,分为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和观察组(延续性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 目的研究对冠脉介入治疗手术患者术后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于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我院冠脉介入治疗术患者中随机抽取46例,分为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和观察组(延续性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1例(4.35%),未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合计1例(4.35%),少于对照组[心力衰竭1例(4.35%),心律失常3例(13.04%),心绞痛4例(17.39%),合计8例(34.78%)](P<0.05)。观察组SF-36(80.94±6.23)分,SAS(45.68±2.90)分,优于对照组[SF-36(72.58±5.82)分,SAS(55.80±2.76)分](P<0.05)。观察组CHBMS(125.76±8.45)分,ESCA(131.70±6.94)分,高于对照组[CHBMS(95.36±8.60)分,ESCA(108.32±5.79)分](P<0.05)。观察组依从率(95.65%)高于对照组(65.22%)(P<0.05)。观察组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73.91%)(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采取延续性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并通过提高患者健康信念和自护能力,从而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可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干预护理 冠脉介入治疗 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激活凝血酶时间对冠脉介入治疗术中血栓事件及住院期临床不良事件影响: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振洋 刘美丽 +3 位作者 关绍义 刘海伟 徐凯 王斌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探讨激活凝血酶时间(ACT)对冠脉介入治疗术中血栓事件(IPTE)以及住院期临床不良事件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检索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数据库2018年1—6月因冠心病住院治疗并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的35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PCI术... 目的探讨激活凝血酶时间(ACT)对冠脉介入治疗术中血栓事件(IPTE)以及住院期临床不良事件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检索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数据库2018年1—6月因冠心病住院治疗并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的35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PCI术中进行ACT监测共1979例,符合纳入标准共141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按照PCI操作常规进行操作,记录患者给予标准剂量抗凝药物5 min后测定的首次ACT。依据首次ACT的数值分为ACT<225 s组(n=179)和ACT≥225 s组(n=1231),并记录PCI术中IPTE发生情况、住院期出血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CT<225 s组PCI术中发生IPTE的风险高于ACT≥225 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比3.1%,P<0.05);IPTE事件中,ACT<225 s组冠脉内新发血栓的发生风险高于ACT≥225 s组(2.8%比0.3%,P<0.05),而两组间无复流或慢血流、冠脉突然再次闭塞以及远段血管栓塞事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MACE以及临床出血事件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PCI术中首次ACT<225 s可能增加患者术中IPTE(冠脉内新发血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治疗 激活凝血酶时间 冠脉介入治疗术中血栓事件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替格瑞洛预防冠脉弥漫长病变介入治疗中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温河 《吉林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315-316,共2页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对冠脉弥漫长病变介入治疗中支架内血栓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98例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49例,其中A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B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相... 目的:评价替格瑞洛对冠脉弥漫长病变介入治疗中支架内血栓事件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治疗的98例冠脉弥漫长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49例,其中A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B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相关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及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死亡,B组的支架内血栓、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再发心绞痛,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有效预防冠脉弥漫长病变介入治疗中支架内血栓发生,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弥漫长病变 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支架内血栓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古佳茹 孙欢 +4 位作者 徐浩然 赵绮旎 李梓溪 刘斌 桑海燕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10期1233-1237,共5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急慢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手段之一,可开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流灌注,降低心脏相关的死亡率,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急慢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手段之一,可开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血流灌注,降低心脏相关的死亡率,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最严重的合并症之一。研究发现,PCI术后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大约在0.1%至0.56%之间[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脉综合征 心肌血流灌注 缺血性脑卒 血运重建 心血管疾病 相关危险因素
下载PDF
探究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前血栓预抽吸治疗急性冠脉闭塞病变的疗效分析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被引量:2
8
作者 廖富彪 张志广 +2 位作者 廖尚宇 梁家志 计乐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7期899-901,共3页
目的探究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血栓预抽吸治疗急性冠脉闭塞病变的疗效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84例2016年6月—2018年3月间在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纳入研究... 目的探究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血栓预抽吸治疗急性冠脉闭塞病变的疗效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方法随机选取84例2016年6月—2018年3月间在广东省云浮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42例患者于PCI术前进行血栓预抽吸,对照组42例患者于PCI术前进行球囊预扩张。比较两组造影结束至冠脉开通时间、X线曝光总剂量、手术总时长、90 min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以及术后30 min心绞痛缓解率;测量比较两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 TnT)两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峰值水平;统计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再发心绞痛、心源性与非心源性死亡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造影结束至冠脉开通时间试验组略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中X线曝光总剂量要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手术总时长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0 min心绞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90 min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CK-MB、c TnT两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与12个月试验组MACE发生率均略微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先行血栓预抽吸能够减少患者X线曝光时间、缓解疼痛,减轻患者心肌损伤,减少MACE发生,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血栓预抽吸 球囊预扩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35例观察及护理
9
作者 张艳玲 姚静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2A期198-19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冠脉介入治疗 护理体会 再灌注心律失常 直接冠状动脉介入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高危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急救护理
10
作者 李菲 张进 +1 位作者 彭岩松 吕东阳 《沈阳部队医药》 2005年第5期342-343,共2页
高危冠心病患者指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致严重心肌缺血或伴左室功能不全者。对这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尽快重建血运,可改善预后,但也明显增加了PCI的危险性。因此,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护理,配合医生进行急救起着重... 高危冠心病患者指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致严重心肌缺血或伴左室功能不全者。对这些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尽快重建血运,可改善预后,但也明显增加了PCI的危险性。因此,及时、有效的术中急救护理,配合医生进行急救起着重要作用。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为l81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施行PCI,本文就术中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危患者 介入治疗 急救护理 冠心病患者 冠脉介入治疗 高危 左室功能不全 多支血管病变
下载PDF
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术中配合
11
作者 牛香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521-522,共2页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配合 缺血性脑血管病 护理配合 凝血性疾病 出血性梗死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中血栓抽吸致脑卒中率增加的病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家伟 周小琴 +2 位作者 黄满香 李纯 吴清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4期573-576,共4页
目前血栓抽吸在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中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争议。以往的研究证实血栓抽吸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心肌灌注,预防远端血栓栓塞,缩小梗死面积,获得良好的临床预后。但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血栓抽吸未能减少主要复合终点事件,还增加了... 目前血栓抽吸在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中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争议。以往的研究证实血栓抽吸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心肌灌注,预防远端血栓栓塞,缩小梗死面积,获得良好的临床预后。但近几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血栓抽吸未能减少主要复合终点事件,还增加了30d内脑卒中风险。目前血栓抽吸增加脑卒中风险的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复习血栓抽吸的临床研究及相关文献,对血栓抽吸致脑卒中风险增加的可能机制进行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经皮冠脉介入 血栓抽吸 脑卒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抗血小板效果、心脏不良事件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桂花 杨晓冬 《血栓与止血学》 2019年第2期199-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抗血小板效果、心脏不良事件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冠状动脉介入抗血...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抗血小板效果、心脏不良事件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冠状动脉介入抗血小板治疗;干预组30例,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给予血栓弹力图监测血凝状况,对手术治疗2个月后两组P、K、α角、血小板抑制率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TEG参数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ARA途径、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且干预组抗血小板治疗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频率为2例,占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抗血小板治疗中给予TEG监测,能够有效地了解患者的血凝状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增强对血小板的抑制效率,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冠状动脉介入 抗血小板治疗 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晶 《系统医学》 2020年第23期171-173,177,共4页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对在该院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选取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输入计算机系统随机排号,依据序号单...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对在该院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选取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输入计算机系统随机排号,依据序号单双数分为两组,其中36例单数号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36例双数号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0,P=0.032);观察组依从性占比(遵医用药、合理饮食、科学运动、定期复查)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4.600、7.730、5.258,P=0.033、0.032、0.020、0.022);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7、7.446、8.713、8.532、7.788,P<0.05)。结论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明显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依从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治疗 延续性护理 不良心血管事件 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对冠脉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远期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慧洁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0年第22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冠脉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远期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行冠脉PCI术患者,共80例,术后规范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依据病情特点分为急性心梗组(AMI组)、不稳定型...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对冠脉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远期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行冠脉PCI术患者,共80例,术后规范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依据病情特点分为急性心梗组(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AP组),分别为27例、42例与11例,对各组间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D-二聚体等各项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血栓弹力图的检测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抗血小板药物反应差组(A组)与抗血小板药物反应正常组(B组),分别为32例与48例,以了解患者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AMI组和UAP组、AP组相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更低(P<0.05),与AP组相比,AMI组、UAP组的D-二聚体(D-D)浓度、纤维蛋白原(Fgb)更高,P<0.05;AMI组与UAP组患者血栓弹力图的R值、K值明显小于AP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MA值与Angel明显大于AP组,差异显著(P<0.05);AMI组与UAP组的高凝图形出现率明显高于AP组,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患者的心梗、脑卒中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对冠脉PCI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远期缺血事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冠脉PCI 抗血小板治疗 远期缺血事件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血栓事件相关危险因素及转归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王圣 孙翠芳 +6 位作者 吴钟伟 王裕岱 黄修献 卢思稼 董小莉 帅付杰 李斌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13-919,共7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发生率、临床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等特点。探讨IPTE对于心脏结构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海南省人...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发生率、临床病变及相关危险因素等特点。探讨IPTE对于心脏结构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连续收治的确诊为AMI并在住院期间接受PCI术的8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08例,平均年龄61.05±11.96岁;女128例,平均年龄68.18±10.42岁。将PCI术中出现血栓事件的患者入选IPTE组,未出现血栓事件的患者入选NIPTE组。所有入选患者行PCI术前送检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指标。依据GRACE评分、CURSADE评分、SYNTAX积分及血栓负荷积分等进行危险分层,并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入选患者中出现IPTE 166例(19.86%),未出现IPTE 670例。IPTE组与NIPTE组SYNTAX积分无显著差异,但血栓负荷积分显著高于NIPTE组(1. 11±0. 78比0.57±0.70,P〈0.001)。IPTE组患者入院时首次CK-MB(127.20±138.36 U/L比89.67±139.25 U/L,P〈0.01)、首次TNT(2.30±3.04μg/L比1.81±2.59μg/L,P〈0.05)、hs-CRP(28.90±43.97 mg/L比22.96±30.92 mg/L,P〈0.05)、白细胞数(11.50±3.94 109/L比10.43±3.63 109/L,P=0.001)及Hcy(17. 26±15. 28μmol/L比14. 41±8. 33μmol/L,P 〈0.05)显著高于NIPTE组。IPTE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较高(30.1%比22.2%,P〈0.05),两组死亡、再梗死、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等事件无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39,95%CI为1.017~1.062,P〈0.001)、血糖(OR=1.107,95%CI为1.023~1.197,P〈0.05)、FIB降低(OR=0.758,95%CI为0.644~0.893,P〈0.05)、TT缩短(OR=0.994,95%CI为0.990~0.998,P〈0.01)、Hcy(OR=1.033,95%CI为1.010~1.058,P〈0.01)、RBC(OR=2.078,95%CI为1.357~3.183,P〈0.01)、TNT(OR=1.144,95%CI为1.048~1.249,P〈0.01)以及血栓负荷积分(OR=2.773,95%CI为2.067~3.719,P〈0.001)是出现IPT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中AMI患者PCI术中IPTE发生率为19.86%; IPTE组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发生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糖、FIB、TT、Hcy、RBC及血栓负荷积分是AMI患者PCI术中出现IPTE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事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中血栓事件不同亚群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的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圣 孙翠芳 +7 位作者 廖旺 吴钟伟 王裕岱 黄修献 卢思稼 董小莉 帅付杰 李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59-965,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出现情况;分析出现和不出现IPTE的情况下,单核细胞、不同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的变化。方法入选的AMI患者PCI术前抽血进行...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术中血栓事件(IPTE)的出现情况;分析出现和不出现IPTE的情况下,单核细胞、不同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的变化。方法入选的AMI患者PCI术前抽血进行单核细胞亚群和MPA的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根据血小板表面标志CD41的表达,利用绝对计数管中的荧光微球,进一步对单核细胞及3个亚群进行MPA的数量进行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等检验方法分析。结果 IPTE组CD14+CD16++单核细胞较非IPTE组明显减少,且占总单核细胞百分比下降。与非IPTE组患者相比,IPTE组MPA、各亚群与MPA以及结合比例均显著高于非IPTE组患者。各组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MPA结合比率以及各亚群MPA结合比率对AMI患者PCI术中发生IPT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 IPTE组患者中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较非IPTE组患者显著减少,MPA结合比率及各单核细胞亚群MPA结合比率均显著高于非IPTE组患者,对于AMI患者PCI术中发生IPTE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介入血栓事件 危险因素 单核细胞亚群 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体
下载PDF
从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机制再论介入围术期的个体化抗栓治疗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义安 来晏 刘学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49-751,共3页
由于血栓病变易导致急性事件发生,已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关注,但血栓形成过程复杂,涉及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血液成分和血流状态、纤维溶解、凝血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了解血栓形成机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个体... 由于血栓病变易导致急性事件发生,已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关注,但血栓形成过程复杂,涉及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血液成分和血流状态、纤维溶解、凝血系统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了解血栓形成机制,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个体化抗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形成机制 抗栓治疗 个体 血栓形成过程 急性事件 临床医师
下载PDF
经皮冠脉介入术后抗栓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战文 陶贵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784-787,共4页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实施再灌注治疗技术的开展,尤其是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然而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再狭窄。其可能与置入支架种类、置入技术方法(如“Cr...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实施再灌注治疗技术的开展,尤其是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手术(PCI),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然而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再狭窄。其可能与置入支架种类、置入技术方法(如“Crush”术等)、冠脉病变特点(如分叉病变、桥血管病变等),以及机体状况、过早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出现药物抵抗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病变特点 再灌注治疗 抗栓机制 介入 支架内血栓形成 急性心肌梗死 抗血小板药物 置入技
下载PDF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术中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东芳 冯丽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2677-267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配合,确保冠状动脉介入术的顺利完成。方法:我院2005年1-12月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43例,并实施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中严密观察心电图变化、监测血压变化...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配合,确保冠状动脉介入术的顺利完成。方法:我院2005年1-12月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43例,并实施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中严密观察心电图变化、监测血压变化、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及不良反应的表现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处理。结果:43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室颤,5例心动过缓,5例低血压,3例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急性心包填塞2例,经有效处理后,均完成冠状动脉介入术。结论:掌握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术中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医护默契配合,对确保顺利完成手术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冠脉介入治疗 老年人 护理 急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