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再通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志超 陈杰 +1 位作者 陈丹 郭韬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7期2296-2297,共2页
目的:对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再通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具体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40例在我院进行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再通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在2014年10月-2016年6月之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心衰组,实验组患者... 目的:对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再通对心脏功能影响的具体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40例在我院进行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再通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在2014年10月-2016年6月之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心衰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选用介入加药物治疗,对两组治疗后,心脏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发证概率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患者冠脉旁路移植术或者冠脉介入治疗法,实施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再通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再通 心脏功能 血管化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再通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钱志贤 葛均波 +3 位作者 钱菊英 樊冰 葛雷 周京敏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评价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再通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冠脉造影证实的冠脉≥1支慢性闭塞的35例患者,采用冠脉介入治疗(PCI:PTCA加支架植入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使再血管化,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患者的临床心功能状态... 目的:评价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再通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冠脉造影证实的冠脉≥1支慢性闭塞的35例患者,采用冠脉介入治疗(PCI:PTCA加支架植入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使再血管化,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患者的临床心功能状态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结果:22例患者行PCI治疗,13例患者行CABG。平均随访4.2个月。治疗后临床心功能状态改善2级以上者27例(77.1%),改善1级者6例(17.1%),无改善者2例(5.8%),总有效率94.2%。LVEF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前51.6%±5.8%,术后62.2%±11.3%,P<0.01)。结论:PCI和CABG开通慢性闭塞冠脉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LV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慢性闭塞病变 心脏功能 治疗 LVEF 手术
下载PDF
轻瘫患者慢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杨刚 徐吉莉 +3 位作者 陈龙雯 黄红星 袁亚辉 赖贤良 《当代医学》 2024年第8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轻瘫患者慢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血管内再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症状性慢性MCA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轻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 目的分析轻瘫患者慢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血管内再通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症状性慢性MCA闭塞血管内再通治疗轻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血管内再通效果,比较手术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肌力情况。结果24例症状性慢性MCA闭塞患者中,男17例(70.8%),女7例(29.2%);平均年龄(54.7±8.0)岁;发病至手术时间(36.5±17.3)d。23例患者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2b级]率为95.8%;术后均未发生血管夹层及穿孔、新发脑梗死;发生高灌注综合征2例,其中高灌注引发症状性脑出血1例,头痛1例;术后随访90d未复发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TIA)。术后90d,患者NIHSS评分低于术前和术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90d与术前mRS评分、病变对侧上肢肌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90d,患者病变对侧下肢肌力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再通能降低MCA慢性闭塞轻瘫患者的缺血性脑卒中/TIA复发,并为患肢肌力恢复提供良好的灌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大脑中动脉闭塞 轻瘫
下载PDF
益气强心汤对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心衰患者心室重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鑫 侯跃辉 +2 位作者 李小军 张立 陆弋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期101-105,111,共6页
目的 探讨益气强心汤对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心衰患者心室重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的冠脉CTO心衰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 目的 探讨益气强心汤对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心衰患者心室重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的冠脉CTO心衰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强心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心肌损伤因子水平[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心室重构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内径缩短率(LLVFS)、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VSS)],心室重构血清学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内皮素-1(ET-1)]。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升高(87.88%比69.70%,P<0.05);治疗后血清AngⅡ、ALD、ET-1、MMP-2水平[(73.81±22.67)pg/mL比(113.15±24.73)pg/mL,(198.44±26.93)pg/mL比(273.29±23.85)pg/mL,(65.74±21.15)ng/L比(81.32±20.38)ng/L,(122.14±13.03)μg/L比(145.39±17.58)μg/L,P<0.05]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LVPWT、IVSS值[(47.63±6.95)mm比(51.94±6.67)mm,(32.34±6.06)mm比(35.91±6.85)mm,(8.03±0.68)mm比(11.94±0.73)mm,(8.25±0.17)mm比(11.26±0.28)mm,P<0.05]显著降低,LVEF、SV、LVFS值[(51.35±3.14)%比(46.26±4.08)%,(85.26±12.02)mL比(78.37±12.49)mL,(22.62±2.23)%比(18.87±2.31)%,P<0.05]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气短喘息、乏力、心悸、倦怠懒言、汗出、语声低微、面色紫暗评分[(1.04±0.27)分比(2.15±0.65)分,(0.96±0.21)分比(1.82±0.59)分,(0.87±0.15)分比(1.64±0.28)分,(0.78±0.23)分比(1.47±0.51)分,(0.87±0.22)分比(1.48±0.63)分,(0.69±0.19)分比(1.41±0.31)分,(0.91±0.22)分比(1.66±0.58)分,P<0.05]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CK-MB、CK水平[(536.23±91.81)pg/mL比(742.17±102.58)pg/mL,(19.35±2.66)U/L比(28.92±3.78)U/L,(135.59±18.26)U/L比(169.86±21.08)U/L,P<0.05]显著降低。结论 益气强心汤治疗冠脉CTO心衰患者疗效显著,可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减轻心肌损伤,逆转心室重构,保护受损心肌细胞,提高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强心汤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慢性心衰 心室重构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5
作者 覃胜德 徐广马 +1 位作者 罗美凤 邱雪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对冠状动脉(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呈现,以分析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至2022年发表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的文献,初步筛选后导入Citespace软件去重,生成关键词共线、突现、聚类、峰峦、时间线... 目的对冠状动脉(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呈现,以分析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至2022年发表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的文献,初步筛选后导入Citespace软件去重,生成关键词共线、突现、聚类、峰峦、时间线和时区图谱,从而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539篇,经过筛选后剔除19篇,经过去重后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510篇。年度发文量在整体上呈现出了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关键词共线和突现分析显示,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等研究方向是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研究热点,但发文量不多。结论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CI治疗预后研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开展更多的预后预测模型研究,并促进模型的临床转化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再血管化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钱志贤 葛均波 +11 位作者 钱菊英 樊冰 葛雷 刘学波 张国辉 王灏 沈安 冯琪 姚国粱 张根珠 徐菊锐 路艳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1期22-23,26,共3页
目的:观察再血管化(revascularization)治疗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发生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的30例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PTCA加支架植入术)或冠... 目的:观察再血管化(revascularization)治疗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发生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的30例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PTCA加支架植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CABG)进行再血管化,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根据心脏超声和临床表现评价心功能状态。结果:PCI组18例治疗显效14例(77.7%),有效3例(16.6%),无效1例(5.6%),总有效率94.4%;CABG组12例显效9例(75.0%),有效2例(16.7%),无效1例(2.3%),总有效率91.6%,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均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1)。结论:PCI和CABG使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再血管化,能够改善心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血管化 心功能 治疗 PCI PTCA CABG
下载PDF
介入再通术治疗不同程度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王利宇 郑立宏 +1 位作者 陈爱国 刘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再通术治疗不同程度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接受血管再通治疗的慢性颈动脉闭塞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Hasan分型,将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患者分... 目的探讨介入再通术治疗不同程度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接受血管再通治疗的慢性颈动脉闭塞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Hasan分型,将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患者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采用单纯血管内介入术和复合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不同分型和不同手术方式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患者再通介入治疗的介入再通成功率、30 d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3个月随访通畅率;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7 d蒙特利尔量表评估认知功能改善情况和3个月Rankin量表评估神经改善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按照Hasan分型,A型11例,B型9例,C型8例,D型4例。4种类型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种类型患者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长期吸烟史、长期饮酒史、夹层、大动脉粥样硬化性以及慢性颈动脉闭塞表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介入再通成功率明显高于B型、C型和D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B型、C型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随访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型的mRS评分显著高于A型、B型、C型,蒙特利尔评分明显低于A型、B型、C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B型、C型治疗后m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型、B型、C型治疗后蒙特利尔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型治疗前后mRS和蒙特利尔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再通术治疗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再通成功率和随访再通率随闭塞程度的加重而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随闭塞程度的加重而增高,术后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改善的改善随闭塞程度的加重而变差。采用单纯血管内介入术介入治疗慢性颈动脉闭塞的手术效果优于复合手术介入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低,再通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侧慢性颈动脉闭塞 介入 血管内治疗 临床疗效 预后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分型与血管再通介入治疗技巧 被引量:2
8
作者 吕安林 王海昌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78-81,共4页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的血管再通介入治疗一直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难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心功能及长期生存率。本文首先分析了CTO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和病理特点,再根据上述特点提出了CTO的分型...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的血管再通介入治疗一直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难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心功能及长期生存率。本文首先分析了CTO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和病理特点,再根据上述特点提出了CTO的分型认知方法和定义,最后根据分型和病理变化特点阐明了CTO血管再通介入治疗的原则、策略和技术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 分型 介入治疗 血管
下载PDF
利用并发症巧妙处理右冠脉复杂慢性闭塞病变1例
9
作者 胡光欣 齐喜娟 +6 位作者 张世昌 葛婷 李奔 李溪 刘志军 徐清斌 仇玉民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078-1080,共3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过程中,由指引导管所致冠脉开口夹层时有发生,多由AL、SAL系列指引导管所致。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total oc-clusion,CTO)手术过程中常需要强支撑指引导管,因此发...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过程中,由指引导管所致冠脉开口夹层时有发生,多由AL、SAL系列指引导管所致。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total oc-clusion,CTO)手术过程中常需要强支撑指引导管,因此发生血管夹层风险较高,且往往只能改为逆向技术,甚至失去手术机会。现报道1个利用并发症巧妙处理右冠脉复杂慢性闭塞病变的治疗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脉 指引导管 冠脉开口 巧妙处理 逆向技术 血管夹层
下载PDF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术后早期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田留洋 刘昱圻 +2 位作者 杨美艳 强钰伟 李泱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01-303,307,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经皮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早期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3年11月-2015年7月于解放军...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经皮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早期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3年11月-2015年7月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并成功置入药物涂层支架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肌缺血症状和造影证据显示的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时间分为早期支架内再狭窄和晚期支架内再狭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CTO病变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结果 54例CTO患者共76个支架内再狭窄,其中早期支架内再狭窄7个(9.2%),晚期支架内再狭窄69个(90.8%)。早期支架内再狭窄组纤维蛋白原水平(P=0.001)、尿酸水平(P=0.023)高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组;早期支架内再狭窄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P=0.041)、血清直接胆红素水平(P=0.035)低于晚期支架内再狭窄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纤维蛋白原(OR=0.314,95%CI:0.138~0.714,P=0.006),尿酸(OR=0.988,95%CI:0.978~0.999,P=0.028)和血清总胆红素(OR=1.453,95%CI:1.113~1.896,P=0.006)是早期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清纤维蛋白原、高尿酸、低总胆红素促进早期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支架内狭窄 经皮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再通价值及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严正兴(综述) 姜红(审校) 李宪伦(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04-807,共4页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大多数观察性及回顾性研究显示开通CTO可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但因其手术难度大、耗时长、成功率低、并发症高,以及患者及术者接受射线量大、病变开通后长期效...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大多数观察性及回顾性研究显示开通CTO可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但因其手术难度大、耗时长、成功率低、并发症高,以及患者及术者接受射线量大、病变开通后长期效果的疑虑,介入治疗极具挑战,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领域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就CTO介入治疗意义、影响因素及评分系统以及最新试验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价值 评分系统
下载PDF
改良的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完全性血管闭塞病变再通率的影响
12
作者 韩静 贾若飞 +5 位作者 孟帅 胡宏宇 陈威 王娱 杨承志 金泽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500-505,共6页
目的比较改良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Subintimal plaque modification,SPM)与传统SP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完全性血管闭塞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SPM治疗。最终入组54例患... 目的比较改良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Subintimal plaque modification,SPM)与传统SP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完全性血管闭塞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SPM治疗。最终入组54例患者,其中改良SPM组患者22例,传统SPM组患者32例。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主要终点是血管再通率。血管再通率的定义为行介入治疗30~90d内血管TIMI血流是否可能达到2~3级。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对比随访结果,改良SPM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传统SPM(90.9%比62.5%,P<0.05)。改良SPM组的手术策略更激进一些,包括应用更大尺寸的球囊[(1.83±0.30)mm比(2.48±0.26)mm,P<0.05]和更长段的内膜下血管成形术范围[(0.59±0.16)mm比(0.92±0.12)mm,P<0.05]。而且,在改良SPM组中,更普遍的应用Stingray球囊和延长导管,可以明显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改良SPM组15例患者完成术后1年造影随访,未发现靶病变失败的情况,无需行进一步治疗。结论改良SPM血管再通率高,是治疗慢性完全性血管闭塞病变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性血管闭塞病变 血管 内膜下斑块修饰技术
下载PDF
Corsair微导管辅助Stingray球囊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根锐 高好考 +6 位作者 王欢 沙治霖 申安心 谢魏炜 廉坤 陶凌 李成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性BridgePoint系统即Corsair微导管替代CrossBoss导管辅助Stingray球囊的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应用Corsair微... 目的探讨改良性BridgePoint系统即Corsair微导管替代CrossBoss导管辅助Stingray球囊的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应用Corsair微导管替代CrossBoss导管辅助Stingray球囊的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尝试开通45例CTO病变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男性41例(91.1%),平均年龄(58.5±12.6)岁,日本多中心CTO注册研究评分(J-CTO)为(2.42±0.75)分,均为补救性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开通病变,均采用改良性BridgePoint系统即Corsair微导管替代CrossBoss导管辅助Stingray球囊的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40例(88.9%)开通成功,其中Corsair到位后调整导丝进入真腔3例,5例失败后通过其他正向技术或(和)逆向技术补救成功4例,导丝通过总体成功率为44例(97.8%)。2例围术期心肌梗死,均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因边支闭塞行急诊介入再次血运重建,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为6.7%,手术成功42例(93.3%)。平均手术时间为(158±62)min,对比剂用量(452±167)ml。结论改良性BridgePoint系统即Corsair微导管替代CrossBoss导管辅助Stingray球囊的正向夹层再进入技术开通CTO病变成功率较高,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正向夹层进入技术
下载PDF
颅内大动脉慢性闭塞血管内再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0
14
作者 高鹏 马妍 +3 位作者 王亚冰 谌燕飞 朱凤水 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再通颅内大动脉慢性闭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再通的15例颅内大动脉慢性闭塞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12例为椎动脉V4段闭塞,3例为颈内动脉...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再通颅内大动脉慢性闭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血管内介入再通的15例颅内大动脉慢性闭塞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12例为椎动脉V4段闭塞,3例为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术前采用全脑DSA评估闭塞长度和位置,用高分辨率MRI评估闭塞性质和再通可行性;术中双侧股动脉置鞘13例,一侧用于再通置入支架,另一侧通过侧支循环代偿充盈闭塞动脉远端作为参考路径图,增加再通可行性。术后根据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系统评估再通后的顺向血流,定义≥2b级为血管成功再通。结果 15例患者首次症状发作到再通时间中位数为50(18~365)d。再通成功13例,2例椎动脉颅内段再通失败。13例再通成功患者中,12例再通后复查造影正向血流恢复至TICI 3级,1例TICI 2b级;7例症状好转,4例症状无变化,1例术后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出现卒中。11例患者随访中位数时间39(3~89)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中位数为1(0~2)分。结论颅内大动脉慢性闭塞再通,术前采用高分辨率MRI评估以及术中双侧置鞘技术,可能会增加开通率和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大动脉慢性闭塞 血管内 可行性和安全性
下载PDF
双侧冠脉造影在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荆全民 韩雅玲 王守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7-257,共1页
关键词 慢性冠脉闭塞病变 双侧 冠脉造影术 冠脉介入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仲昕 李晨光 +4 位作者 黄浙勇 刘学波 葛雷 钱菊英 葛均波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经皮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造...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经皮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并成功植入药物支架的129例CT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AG随访是否出现再狭窄,将129例患者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CTO病变PCI术后发生ISR的因素。结果:129例患者中,发生ISR者24例(18.6%)。与非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有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患者比例较高(54.2%比31.4%,P=0.036),即时最小管腔直径(minimal lumen diameter,MLD)较小[(2.13±0.31)mm比(2.29±0.40)mm,P=0.038)]。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心肌梗死史(P=0.045,OR=3.268)、术后即时MLD(P=0.049,OR=0.071)为CTO病变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负性预测因素。结论: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术后即时MLD与CTO病变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再狭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狭窄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和开口病变的假阴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宁 常超 +2 位作者 韩丽英 张仁杰 李海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911-3913,共3页
目的:分析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诊断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和开口病变的假阴性结果。方法:收集接受256层螺旋CTA检查并同时做选择性冠脉造影(CAG)检查的101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影像资料。结果:101例患者,CAG发现16例患者总... 目的:分析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诊断冠脉慢性闭塞病变和开口病变的假阴性结果。方法:收集接受256层螺旋CTA检查并同时做选择性冠脉造影(CAG)检查的101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影像资料。结果:101例患者,CAG发现16例患者总计17支闭塞病变血管,而17支闭塞病变均被CTA误诊.其中有9支血管被判断为80%~95%,5支血管被判断为40%-75%,3支血管的冠脉闭塞病变CTA未发现其明显狭窄病变。CAG总计发现19处开口病变,CTA均示阴性结果。结论:冠脉CTA虽可作为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筛查手段,但在诊断冠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和开口处病变时敏感性低,存在明显的诊断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冠脉慢性闭塞病变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协助介入治疗复杂慢性完全闭塞冠脉病变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景涛 张凤丽 +3 位作者 高杨 郑佳辉 李雅妮 邵静波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3619-3621,3625,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超声协助介入治疗复杂慢性完全闭塞冠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复杂慢性完全闭塞冠脉病变患者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2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介入治疗,试验组予以血管内超... 目的分析血管内超声协助介入治疗复杂慢性完全闭塞冠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72例复杂慢性完全闭塞冠脉病变患者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2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介入治疗,试验组予以血管内超声协助介入治疗,对比分析2组手术效果、手术指标、心功能、肾功能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手术成功率94.44%,对照组手术成功率7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X线曝光时间比对照组短,同时造影剂用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比对照组高,6 min步行距离比对照组长,而脑钠肽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56%,与对照组比较,(22.22%)更低(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协助介入治疗复杂慢性完全闭塞冠脉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患者手术成功率,改善手术指标、心功能及肾功能,并且提升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介入治疗 复杂慢性完全闭塞冠脉病变 心功能 肾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颅内段椎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所致慢性闭塞的血管内再通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江华 史志勤 +6 位作者 苏旭东 李鑫 陈瑞卿 刘增品 周毅 檀国军 郭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5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段椎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所致慢性闭塞的临床表现以及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安全性和技术要点。方法报道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颅内段椎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所致的慢性闭塞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手术方案设计... 目的探讨颅内段椎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所致慢性闭塞的临床表现以及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安全性和技术要点。方法报道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颅内段椎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所致的慢性闭塞患者,血管内再通治疗的手术方案设计及结果。结果本例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精神差、睡眠增多,头晕伴视物成双。头颈CTA示右椎动脉颅内段支架处及近端闭塞。给予内科药物治疗末能控制症状发作,血管内再通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结论内膜增生可导致支架内再狭窄并可能成为慢性闭塞的原因,血管内再通治疗可改善临床预后,手术风险和技术难度均较常规支架置入术大,但应审慎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狭窄 颅内段 椎动脉 慢性闭塞
下载PDF
慢性闭塞病变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1年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红 吕树铮 +4 位作者 柳弘 苑飞 高铸烨 金泽宁 朱华刚 《心脏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经验总结探讨开通CTO对于患者临床症状、左室功能、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心内科病房住院接受冠脉造影、其中至少1支冠脉主支血管为CTO并接受PCI的患者,根据PCI...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经验总结探讨开通CTO对于患者临床症状、左室功能、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心内科病房住院接受冠脉造影、其中至少1支冠脉主支血管为CTO并接受PCI的患者,根据PCI手术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应用正向导丝技术处理病变。出院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的终点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中风、再次PCI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34名入选患者,CTO介入治疗成功316名,失败118名。PCI失败组患者既往接受PCI手术(P<0.01)或CABG术(P<0.01)显著高于PCI成功组,高龄和吸烟比例也显著高于PCI成功组。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病、高血脂、陈旧心梗及糖尿病等病史和心功能方面没有显著差别。PCI失败组两支CTO病变以及多支血管病变比率均显著高于PCI成功组患者(均P<0.01)。术后1年两组患者在死亡、心梗、中风和再次PCI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失败组患者心绞痛发生率高(P<0.01),介入术后进行择期CABG手术比例高于成功组患者(P<0.01)。结论:开通CTO可显著降低患者心绞痛和CABG手术率,而死亡、心梗、中风和再次PCI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慢性闭塞病变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