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尼可地尔对非阻塞性冠脉缺血性疾病的影响
1
作者 郭艳娇 张克成 +4 位作者 王丽杰 韩培天 王文州 王田林 李文慧 《辽宁中医杂志》 2023年第12期61-64,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尼可地尔对非阻塞性冠脉缺血性疾病(ischemia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INOCA)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12例INOCA患者为研...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尼可地尔对非阻塞性冠脉缺血性疾病(ischemia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INOCA)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112例INOC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方案+尼可地尔)和观察组56例(给予常规方案+尼可地尔+复方丹参滴丸)。比较用药前后两组INOCA患者心功能指标、微循环指标及氨基末端前体脑钠肽原(amino-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差异,并统计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率和3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INOCA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两组INOCA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r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峰E峰/左室舒张晚期充盈A峰(E/A)较前升高,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nterventriallar septal end diastdic thickness,IVS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end diastolic thickness,LVPWD)、二尖瓣E峰流速/二尖瓣环e′速度(E/E’)则较前下降,且组间比较提示观察组上述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NOCA患者微循环指标、血清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两组INOCA患者心肌平台期强度、再充盈平均速度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coronary flow reserve function,CFR)较前升高,而NT-proBNP、hs-CRP则较前下降,且组间比较提示观察组上述微循环指标、血清因子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NOCA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率、3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INOCA可改善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降低相关血清因子的表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尼可地尔 非阻塞性冠脉缺血性疾病 左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急性冠脉缺血综合症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内啡肽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林朝胜 王凯庚 +1 位作者 赵凯 贺顺川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 (ACIS)几种血浆介质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6 5例 ACIS患者被分为 AMI组(4 3例 )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2 2例 ) ,于其发病后 12、 14、 48小时和 2 0天检查血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内皮素 (ET)、β内啡...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 (ACIS)几种血浆介质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6 5例 ACIS患者被分为 AMI组(4 3例 )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2 2例 ) ,于其发病后 12、 14、 48小时和 2 0天检查血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内皮素 (ET)、β内啡肽 (β- EP)水平。结果 :ET峰值 :AMI组、心绞痛组分别为发病 12小时的 2 88.4± 80 .6 pg/ml,2 45 .1± 6 3.4pg/ml;β- EP峰值 :AMI组为 2 4小时的 2 10 .9± 5 0 .2 pg/ml,心绞痛组为 12小时的 15 4.2± 47.6 pg/ml;CK-MB>15 0 U/L 组 :β- EP2 40 .5± 42 .6 pg/ml,ET30 2 .4± 5 8.1pg/ml,明显高于 CK- MB<10 0 U/L组的 (P<0 .0 5 )。心功能 级患者 :β- EP 2 48.6± 2 7.3pg/m l,ET 311.6± 45 .2 pg/ml,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 (P<0 .0 5 )。结论 :(1) ACIS发病后 β- EP在 2 4小时达到峰值 ,升高程度与心肌缺血坏死程度有关 ,它是 AMI后心衰的病理性介质之一 ;(2 ) ACIS发病后 ET迅速升高 ,12小时达到峰值 ,是急性损伤时的一种内源性致病因子 ,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和血小板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 内皮素 内啡肽 ACIS 心肌酸激酶同工酶
下载PDF
宣痹化瘀解毒方对急性冠脉缺血模型大鼠心肌酶、血脂及心肌组织中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敏 罗赤峰 罗莲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10期1743-1746,共4页
目的观察宣痹化瘀解毒方对急性冠脉缺血模型大鼠心肌酶、血脂及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冠脉结扎法建立急性冠脉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和阳性组,每组10只,对... 目的观察宣痹化瘀解毒方对急性冠脉缺血模型大鼠心肌酶、血脂及心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冠脉结扎法建立急性冠脉缺血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和阳性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干预组给予宣痹化瘀解毒方灌胃,阳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灌胃,2周后比较损伤面积、心肌细胞病理变化、心肌酶指标和血脂指标变化,以及心肌组织VEGF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心肌细胞结构完整,细胞排列整齐;模型组细胞界限不清,排列紊乱,部分核溶解,横纹消失,呈片状坏死,炎细胞浸润,间质炎细胞浸润;干预组和阳性组心肌损伤减轻,炎细胞浸润和炎细胞浸润明显减轻。干预组和阳性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干预组和阳性组三酰甘油(TAG)、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低于模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高于模型组(P <0.05)。干预组和阳性组心肌组织VEGF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 <0.05)。结论宣痹化瘀解毒方可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缺血模型大鼠损伤面积和组织,改善心肌酶和血脂指标,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心肌组织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缺血 宣痹化瘀解毒方 心肌酶 血脂 VEGF 大鼠
下载PDF
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病人预后因素的评估
4
作者 郭然 白小涓 +3 位作者 于亚媛 徐健 齐国先 姜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199,202,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患者的基本特征与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 :入选 15 0例因急性缺血性胸痛而住院的患者 ,对其基本特征及接受不同治疗手段后 7d、6个月的病死率及重大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问卷调查登记及电话随访 ,并做统计学...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患者的基本特征与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 :入选 15 0例因急性缺血性胸痛而住院的患者 ,对其基本特征及接受不同治疗手段后 7d、6个月的病死率及重大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问卷调查登记及电话随访 ,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入选患者平均年龄 (6 0 .9± 9.8)岁 ,其中男患占 5 5 .2 % ;诊断为不稳定心绞痛者 134人 ,占 89.3% ,非Q波心肌梗死者 15人 ,占 10 .0 % ;(2 )住院期间 ,行冠脉造影者 6 8人 ,其中接受PTCA治疗者 35人 ;住院期间 ,发生心肌梗死 11例 (占 7.3% ) ,出现心衰 8例 (5 .3% ) ,死亡 5例 (3.3% ) ;(3)与 7d病死率独立相关的预后因素依次为心肌梗死病史、住院期间出现再梗塞 ;(4 )与 6个月病死率独立相关的预后因素依次为载脂蛋白B >1.10 g/L、年龄 >6 5岁、心肌梗死病史及再梗塞病史。 结论 :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的危险性可以通过其基本特征及预后因素的评估 ,早期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可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 病人 预后因素 载脂蛋白B
下载PDF
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中的应用
5
作者 曹雪滨 黄河玲 沐贤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64-366,共3页
关键词 Ⅱb/Ⅲa受体拮抗剂 急性冠脉缺血综合征 治疗 应用
下载PDF
彩超对急性心肌梗塞与冠脉缺血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李丽月 张世科 张素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49-51,共3页
彩超对急性心肌梗塞与冠脉缺血的对比研究厦门市第一医院李丽月,张世科,张素花为鉴别急性心肌梗塞(AMI)与冠脉缺血(CI)所致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我们对20例AMI患者、20例CI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心脏进行2DE及C... 彩超对急性心肌梗塞与冠脉缺血的对比研究厦门市第一医院李丽月,张世科,张素花为鉴别急性心肌梗塞(AMI)与冠脉缺血(CI)所致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我们对20例AMI患者、20例CI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心脏进行2DE及CDFI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一、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AMI 冠脉缺血 超声波诊断
下载PDF
酒精戒断综合征相关急性冠脉缺血事件临床特征及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4
7
作者 来丹 李轶雯 +5 位作者 祖凌云 张媛 张燕辉 冯新恒 高炜 郭丽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酒精戒断综合征(alcoholicwithdrawalsyndrome,AWS)相关急性冠脉缺血事件病例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酒精戒断状态下发生急性冠脉缺血事件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该病例在我院的诊疗经历并复习... 目的探讨酒精戒断综合征(alcoholicwithdrawalsyndrome,AWS)相关急性冠脉缺血事件病例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酒精戒断状态下发生急性冠脉缺血事件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该病例在我院的诊疗经历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结果截至目前,已发表的AWS相关急性冠脉缺血事件的个案报道共11篇,其临床症状不甚典型,多存在动态心电图演变及不同程度的心肌酶谱升高。结论AWS相关急性冠脉缺血事件的发生可受交感神经异常激活、心脏小血管病变等多种因素影响,治疗方面尚无统一观点,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经对症支持及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心功能可得到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戒断综合征(AWS) 急性冠脉缺血事件 临床特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误诊为急性冠脉缺血2例
8
作者 王力 张志辉 赵伟 《黑龙江医学》 1998年第4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早期复极综合征 冠脉缺血 变异性心绞痛 急性损伤期 室性心律失常 硝酸甘油 ST段抬高 心动过缓 运动试验 急性心肌梗塞(AMI)
下载PDF
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冠脉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9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期1-1,共1页
目的探究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冠脉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脉缺血患者87例,对其分别实施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和ST段异常检出率。结果运动平板... 目的探究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冠脉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脉缺血患者87例,对其分别实施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和ST段异常检出率。结果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中诊断准确率(96.55%)和ST段异常检出率(77.01%)均高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88.51%、4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脉缺血患者实施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能够有效检出ST段水平降低、压低时间缩短等征象,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平板心电图 冠脉缺血 准确率 ST段异常
下载PDF
运动平板心电图用于冠脉缺血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海霞 《临床研究》 2019年第5期92-94,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运动平板心电图对冠脉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冠脉缺血患者共15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2周内完成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研究运动平... 目的分析研究运动平板心电图对冠脉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疑似冠脉缺血患者共15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2周内完成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脉造影检查为金标准,分析研究运动平板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 157例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共141例为阳性;运动平板心电图共137例阳性,其灵敏度为91.49%、特异度为50.00%、准确性为87.26%、阳性预测值为94.16%,且运动平板心电图对多支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单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运动平板心电图对冠脉缺血的诊断价值较高,其检出率随着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缺血 运动平板心电图 冠心病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对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缺血疾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艳娇 张克成 +4 位作者 王丽杰 韩培天 王文州 王田林 李文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对(ischaemic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INOCA)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自2019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CTA检查证实为INOCA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对(ischaemic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INOCA)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自2019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或冠脉CTA检查证实为INOCA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0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加用尼可地尔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分析两种方案的疗效,比较两种方案下患者的LVEF、LVEDD、IVSD、E/E′等心功能指标及FMD、PAT、NO等血管内皮功能的水平,记录两种方案下心绞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9例,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心绞痛情况在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明显升高,LVEDD、IVSD、E/E′明显下降,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发作次数减少,疼痛程度降低,且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上升或下降后的数值及整体心绞痛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在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D、PAT、NO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上升后的数值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10.00%(5例/50例)与对照组的14.00%(7例/50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尼可地尔治疗INOCA患者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左室舒张功能,达到减轻心绞痛程度,提高疗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尼可地尔 非阻塞性冠脉缺血性疾病 左室舒张功能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对兔冠脉急性缺血再灌注期间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
12
作者 车玉英 贾国良 陈士良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1844-1846,共3页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 (IPC)对实验性冠脉急性缺血再灌注期间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及腺苷的作用 .方法 建立兔在体心脏缺血预处理模型 (n=14 ) ,用智能血液凝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心肌组织及血液腺苷含量 .结果  IPC组...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 (IPC)对实验性冠脉急性缺血再灌注期间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及腺苷的作用 .方法 建立兔在体心脏缺血预处理模型 (n=14 ) ,用智能血液凝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心肌组织及血液腺苷含量 .结果  IPC组缺血再灌注期间血小板聚集率无明显升高 ,与缺血前比较 (P>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 ,IPC组血液腺苷含量 (3.0 1± 0 .0 2 ) mg· L- 1 高于对照组(2 .2 5± 0 .19) mg· L- 1 (P<0 .0 5 ) ;心肌腺苷含量 (0 .85±0 .0 4 ) m g· g- 1与对照组 (0 .2 7± 0 .0 2 ) mg· g- 1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 ,缺血前静滴腺苷可使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 .结论  IPC可使实验性冠脉急性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液和心肌腺苷含量明显升高 ,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下降 ,而腺苷参与了IPC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冠脉急性缺血 动物实验 再灌注期间 血小板聚集率 影响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闫菲 陈魁 《医学与哲学(B)》 2013年第8期54-56,共3页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一种反映急性心肌缺血的新的生化标志物,具有灵敏度高、阴性预测值高、时间窗窄等优点,是第一个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销售的心肌缺血标志物。近年来诸多研究证明缺血修饰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一种反映急性心肌缺血的新的生化标志物,具有灵敏度高、阴性预测值高、时间窗窄等优点,是第一个经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销售的心肌缺血标志物。近年来诸多研究证明缺血修饰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危险分层、指导治疗以及评估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检测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本文就IMA的形成机制、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修饰白蛋白 临床应用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冠脉短暂缺血对缺血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胡调保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6-47,共2页
过去认为,冠脉短暂缺血,会致心功能下降和代谢紊乱。近年发现,这种缺血,对缺血心脏起着保护作用,此即所谓“缺血性预处理”,是迄今发现的保护缺血心脏最强大的方式。 预处理的起源 最初,人们发现,低氧对心脏以后的缺血具有保护作用。198... 过去认为,冠脉短暂缺血,会致心功能下降和代谢紊乱。近年发现,这种缺血,对缺血心脏起着保护作用,此即所谓“缺血性预处理”,是迄今发现的保护缺血心脏最强大的方式。 预处理的起源 最初,人们发现,低氧对心脏以后的缺血具有保护作用。1981年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短暂缺血 缺血 心脏 保护作用 预处理
下载PDF
体表及冠脉内心电图对急性短暂冠脉闭塞的检测敏感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树铮 张维东 +1 位作者 何媛 朱小玲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28-30,共3页
本研究通过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由球囊阻塞冠状动脉引起心肌缺血,同时记录体表心电图(S—ECG)及通过冠脉内导丝记录球囊阻塞远端的心外膜心电图—冠脉内心电图(IC—ECG),观察心肌缺血时的心电图改变。共研究98例病人120支... 本研究通过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由球囊阻塞冠状动脉引起心肌缺血,同时记录体表心电图(S—ECG)及通过冠脉内导丝记录球囊阻塞远端的心外膜心电图—冠脉内心电图(IC—ECG),观察心肌缺血时的心电图改变。共研究98例病人120支血管。结果:1.S—ECG对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66.7%(80/120),而IC—ECG有ST改变者占97.5%(17/120)。2.前降支缺血的S—ECG检出率79.7%,右冠脉77.3%,回旋支41.7%;3.前降支缺血最敏感的导联是V3(78.1%),右冠脉最敏感的导联是avF(77.3%),回旋支表现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内心电图 体表心电图 冠脉缺血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缺血心肌血流灌注影响的建模和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艳 王怀阳 郑振声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03年第4期31-33,共3页
研究体外反搏治疗心肌缺血的机理 ,建立冠脉循环缺血模型 ,利用PSPICE仿真工具对体外反搏治疗心肌缺血进行仿真 ,得到反搏前后缺血心肌血流灌注量变化的数据。结果表明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心肌缺血 冠脉循环缺血 PSPICE仿真工具 血流灌注量 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急诊医学几个需关注的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沈洪 《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 2000年第1期21-25,20,共6页
急诊医学是跨多专科的新学科。在心肺脑复苏,冠脉缺血综合征,危重病监护,合并医院感染,信息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尚有不少观念分歧,需引起关注,并在实践中探讨适合国情的急诊医学发展模式。
关键词 心肺脑复苏 冠脉缺血综合征 危重病
下载PDF
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双抗应超过1年!阜外医院窦克非等研究
18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518-518,共1页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来说,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基石。当前指南建议,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论是否进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均应接受至少12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冠脉缺血事件再次发生。然而,近年来一些研...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来说,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基石。当前指南建议,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论是否进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均应接受至少12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冠脉缺血事件再次发生。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陆续提示,PCI后短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阜外医院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阿司匹林 P2Y12 介入治疗后 冠脉缺血
下载PDF
Prevalence of linked angina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in general practice 被引量:5
19
作者 Hirohito Kato Takamasa Ishii +2 位作者 Tatsuo Akimoto Yoshihisa Urita Motonobu Sugimot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4期1764-1768,共5页
AIM: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s (GERD)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METHODS: One thousand nine hundred and seventy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attended our hospital were enro... AIM: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s (GERD)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METHODS: One thousand nine hundred and seventy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attended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All of the patients who first attend our hospital were asked to respond to the F-scale questionnaire regardless of their chief complaints. All patients had a careful history taken, and resting echocardiography (ECG) was performed by physicians if the diagnostic necessity arose. Patients with ECG signs of coronary artery ischemia were defined as ST- segment depression based on the Minnesota code. RESULTS: Among 712 patients (36%) with GERD, ECG was performed in 171 (24%), and ischemic changes were detected in eight (5%). Four (50%) of these patients with abnormal findings upon ECG had no chest symptoms such as chest pain, chest oppression, or palpitations. These patients (0.6%; 4/712) were thought to have non-GERD heartburn,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ischemic heart disease. Of 281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CG and did not have GERD symptoms, 20 (7%) had abnormal findings upon ECG. In patients with GERD symptoms and ECG signs of coronary artery ischemia, the prevalence of linked angina was considered to be 0.4% (8/1970 patients).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ed that ischemic heart disease might be found although a patient was referred to the hospital with a complaint of GERD symptoms. Physicians have to be concerned about missing clinically importa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hile evaluating patients for GERD symp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ked angina EPIDEMIOLOGY Generalpractice ELECTROCARDIOGRAPHY Gastroesophageal reflexdisease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骆秉铨 《中国微循环》 2002年第5期261-264,共4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 临床研究进展 冠脉闭塞缺血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