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4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PCI治疗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作者 黎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61-64,共4页
分析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PCI治疗对于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隆安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30)进行急诊手术,试验组(n=30)在PCI... 分析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PCI治疗对于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隆安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n=30)进行急诊手术,试验组(n=30)在PCI治疗过程中联合冠脉血栓导管抽吸治疗。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冠状动脉血栓患者采取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PCI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栓导管抽吸治疗 PCI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吴立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采取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2例混合型DV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n=46)、对照组(n=46)。对照组应用单纯CDT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机... 目的:探讨采取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2例混合型DVT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n=46)、对照组(n=46)。对照组应用单纯CDT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CDT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血栓清除率、两组手术前后患健侧周径差(患健侧大腿周径差、患健侧小腿周径差)、细胞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与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水平变化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时,采用机械性血栓抽吸与导管接触性溶栓(CDT)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血栓清除率,并在不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前提下,有效缩小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降低血清细胞黏附分子水平。这一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 机械性血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细胞黏附分子
下载PDF
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PCI治疗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石玉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8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探讨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以PCI... 目的:探讨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94例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以PCI治疗,观察组联合冠脉血栓导管抽吸术治疗。评估两组手术效果、心功能指标、冠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SV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径(LVEDD)、QT间期离散度(QT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期峰流速(DPV)、收缩期峰流速(SPV)、冠状动脉血流量(CBF)高于对照组,而冠脉循环阻力(CR)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脉血栓导管抽吸联合PCI治疗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手术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PCI 冠脉血栓导管 心功能 冠脉血流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冯毅 梁彦 +5 位作者 邓捷 农昌铭 郑贵雄 岑兴强 曾超 钟宏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93-796,801,共5页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对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LI)患者凝血功能、纤溶活性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39例ALI患者分为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联合CDT治疗组(联合组,n=22)与CDT治疗...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对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LI)患者凝血功能、纤溶活性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39例ALI患者分为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联合CDT治疗组(联合组,n=22)与CDT治疗组(CDT组,n=17)。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凝血功能、纤溶活性、血管内皮功能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尿激酶用量均低于CDT组,住院费用高于CDT组(P<0.05)。两组患者血栓清除率及术后12个月下肢动脉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血清APTT、TT、t-PA、eNOS水平均高于CDT组,血清Fbg、D-D、PAI-1、ET-1水平均低于CDT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ioJet血栓抽吸装置联合CDT治疗,有利于减少ALI患者尿激酶用量,缩短溶栓及住院时间,改善凝血功能与纤溶活性指标,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血栓装置 导管接触性溶栓 急性下肢动脉缺血 凝血功能 纤溶活性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血栓抽吸术行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优质护理研究
5
作者 黄雪棉 李晓燕 曾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153-156,共4页
探讨血栓抽吸术行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期间优质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医院进行血栓抽吸术介入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焦虑抑... 探讨血栓抽吸术行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期间优质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医院进行血栓抽吸术介入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观察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在进行血栓抽吸术介入治疗的同时,加以优质护理措施可以增强疗效,改善下肢血栓情况,预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介入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 优质护理
下载PDF
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和导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俞靖凡 方昌文 徐国雄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和导管接触性溶栓(CDT)联合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混合型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CDT组(n=32)...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和导管接触性溶栓(CDT)联合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混合型下肢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CDT组(n=32)和联合治疗组(n=28),CDT组患者给予CDT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和CDT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DVT清除效果、溶栓效果、并发症、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和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和CDT组患者的有效血栓清除率分别为96.73%(27/28)、71.88%(23/32),联合治疗组患者有效血栓清除率显著高于CDT组(χ^(2)=4.835,P<0.05)。术前2组患者的患健侧大腿周径差、患健侧小腿周径差、静脉通畅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患健侧大腿周径差、患健侧小腿周径差、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联合治疗组患者患健侧大腿周径差、患健侧小腿周径差、静脉通畅度评分显著低于CDT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静脉通畅率、大腿消肿率和小腿消肿率显著高于CDT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尿激酶使用量显著少于CDT组,溶栓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CDT组(P<0.05)。术前2组患者血清VCAM-1、PECA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血清VCAM-1、PECAM-1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联合治疗组患者血清VCAM-1、PECAM-1水平显著低于CDT组(P<0.05)。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浆FIB、D-D及H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血浆FIB、D-D及Hb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联合治疗组和CDT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71%(3/28)、9.38%(3/32),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7,P>0.05)。结论AngioJet机械性血栓抽吸和CDT联合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DVT可显著提高有效血栓清除率和溶栓效果,减少尿激酶使用量,降低血清细胞黏附分子表达,且未增加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AngioJet机械性血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倩竹 张磊 +2 位作者 宋福晨 朱美冬 葛玮婧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16-720,725,共6页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混合型LE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 目的探讨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混合型LE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将分为对照组(n=41,采用CDT治疗)和观察组(n=41,采用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CD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的大腿、小腿周径差、腘静脉血流速度、股静脉血流速度、蛋白C(PC)水平、蛋白S(PS)、D-二聚体(D-D)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激酶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静脉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症状消退时间、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观察组患者大腿、小腿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C、P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D-D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术后6个月PT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CDT治疗急性混合型LEDVT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促使症状尽快恢复,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改善凝血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 机械性血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血流速度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俊军 连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2期32-34,68,共4页
目的:研究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A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接受治疗的125例A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研究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A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介入血管外科接受治疗的125例A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63例给予CDT治疗,研究组62例给予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CD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大小腿周径差、血栓弹力图指标、细胞黏附分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2.54%(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大小腿周径差、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清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大小周径差、FIB、D-D、FDP、血清PECAM-1、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升高,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性血栓抽吸联合CDT治疗ADVT疗效确切,可有效缩小大小腿周径差,改善凝血功能,抑制细胞黏附分子作用,促进患者康复,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导管接触性溶栓 机械性血栓 血栓弹力图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溶栓药物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34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苏威强 沈冬冬 付艳忠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954-958,共5页
目的 探究溶栓药物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观察组给予溶栓药物经... 目的 探究溶栓药物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观察组给予溶栓药物经腘静脉置鞘预处理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患侧-健侧大小腿周径差、凝血纤溶指标[血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FIB)]、血液流变学[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压积(PCT)],并对比两组术后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比76.47%)、术中即时血栓清除率高于对照组,血栓抽吸时间[(292.26±61.48)s比(340.53±72.39)s]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 d患侧-健侧大腿周径差、患侧-健侧小腿周径差小于入院时,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术后3 d两组血清D-D、FDP、FIB低于入院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 d Hb低于入院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MCV、PCT、HCT低于入院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50%比34.38%,P<0.05)。结论 溶栓药物经腘静脉置鞘预处理联合大腔导管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血栓抽吸时间,减轻患肢肿胀,改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降低术后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溶栓药物 腘静脉置鞘 预处理 大腔导管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辅以大腔导管血栓抽吸术对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及治疗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永辉 李云霞 郑晓拓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55-59,105,共6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辅以大腔导管血栓抽吸术对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及治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DVT患者进行研究,随机...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辅以大腔导管血栓抽吸术对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及治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保定市第四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DVT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大腔导管血栓抽吸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综合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70/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3%(61/7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g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均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前列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7%(8/75)vs.8.00%(6/75),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辅以大腔导管血栓抽吸术对DVT患者溶栓效果良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和炎性反应,治疗安全性较好,可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大腔导管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 血液流变学 凝血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长段急性下肢缺血1例
11
作者 王梦妍 秦红松 +1 位作者 李东起 郝清智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5期634-636,640,共4页
急性下肢缺血(acute lower limb ischemia,ALLI)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严重时会威胁肢体的存活及患者的生命。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以及最佳治疗方式的选择可及时恢复肢体血液灌注,在降低截肢率、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 急性下肢缺血(acute lower limb ischemia,ALLI)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严重时会威胁肢体的存活及患者的生命。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以及最佳治疗方式的选择可及时恢复肢体血液灌注,在降低截肢率、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报道1例股腘动脉、膝下动脉长段急性下肢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联合血栓抽吸导管快速、有效地开通血管,恢复血供,证实PMT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是ALLI的首选治疗方式,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血栓清除术 血栓导管 急性下肢缺血
下载PDF
导管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比较
12
作者 黄燕波 吴科 +1 位作者 程洪涯 苏林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3期67-70,共4页
目的比较导管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研究组... 目的比较导管血栓抽吸技术与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支架机械取栓治疗,研究组采用导管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研究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支架机械取栓,导管血栓抽吸技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机械取栓 导管血栓技术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心肌灌注及血浆脑钠肽水平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潘洪涛 孙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心肌灌注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影响。方法连续入选80例行直接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成单纯PCI组及PCI+血栓抽吸(PT)组(各40例)... 目的探讨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心肌灌注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影响。方法连续入选80例行直接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成单纯PCI组及PCI+血栓抽吸(PT)组(各40例),观察术中心肌呈色分级(MBG)、术后1h心电图梗死相关导联ST回落及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差异。结果单纯PCI组术中MBG3级者33.3%,PCI+抽吸组56.7%;术后1h心电图ST回落50%者PCI组26.7%,PCI+抽吸组60%;术前两组BNP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24hPCI组:(371.2±124.5)pg/ml,PCI+抽吸组(287.3±93.8)pg/ml,术后1周PCI组(297.6±68.3)pg/ml,PCI+抽吸组(209.4±67.7)pg/ml。结果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明显影响BNP水平,改善心肌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导管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直接冠脉内支架植入 心肌灌注
下载PDF
经导管血栓抽吸术在介入术后桡动脉内血栓形成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李巍 杜大勇 +6 位作者 毛燕 柳杨 薛毅 冯攀 韦伟 李沫言 李运田 《心脏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F0003-F0004,共2页
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21年9月于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心脏中心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共46例,入选标准为:(1)具有心绞痛的临床症状;(2)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3)术前桡动脉通畅,术后2周内发现穿... 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21年9月于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心脏中心经桡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共46例,入选标准为:(1)具有心绞痛的临床症状;(2)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或冠脉介入治疗;(3)术前桡动脉通畅,术后2周内发现穿刺部位近心端桡动脉搏动消失;(4)经桡动脉超声检查提示桡动脉闭塞;(5)术前进行Allen试验确定为阴性;(6)闭塞侧桡动脉远端(鼻烟壶区)搏动可触及患者。排除标准:(1)既往有严重凝血异常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血栓 桡动脉 血栓形成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导管在冠脉介入治疗中对血栓病变TIMI血流的影响
15
作者 王智 唐强 +1 位作者 陈学智 史振涛 《心脏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891-892,90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对于血栓病变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靶病变相关血管(target-related artery,TRA)血栓负...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对于血栓病变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靶病变相关血管(target-related artery,TRA)血栓负荷的患者48(男35,女13)例,年龄(58±8)岁,随机分成试验组(血栓抽吸+PCI,n=25)与对照组(直接PCI,n=23)。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CAG资料,对比两组患者PCI术中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及慢血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vs.17%,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TIMIⅢ级血流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冠脉有血栓负荷病变进行血栓抽吸可以明显改善ACS患者IRA远端的前向血流,降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栓病变 导管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血栓抽吸导管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16
作者 梁承院 周治安 +1 位作者 韩月湘 赵磊磊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5期2-3,共2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血栓抽吸导管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心肌灌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自本院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PCI,试验组在常规PCI基础...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联合血栓抽吸导管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心肌灌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自本院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PCI,试验组在常规PCI基础上增加给予多替格瑞洛结合血栓抽吸导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流灌注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试验组患者的CK-MB峰值水平及达峰用时均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TIMI血流等级率在0、1级时数据比较无差异(P>0.05),2、3级时试验组TIMI血流等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TIMI血流等级率,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单一治疗,替格瑞洛联合血栓抽吸导管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的心肌灌注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血栓导管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心肌灌注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导管在血栓负荷过重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17
作者 徐辉 《中国民康医学》 2012年第14期1692-1692,1748,共2页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在血栓负荷过重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其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2例,为血栓抽吸+PCI组;另48例为常规PCI组。比较两组造...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在血栓负荷过重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其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2例,为血栓抽吸+PCI组;另48例为常规PCI组。比较两组造影结果、临床预后及TIMI血流分级。结果:血管抽吸+PCI组血栓即刻消失25例,血栓减少7例。与常规PCI组比较,血栓抽吸+PCI组ST段回落>70%者较多(75%:94%)。血栓积分显著下降[(1.5±1.0)分:(0.1±0.2)分],血栓抽吸远端血流TIMI分级显著好转[(2.0±0.6)级:(2.8±0.4)级],P均<0.05。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栓抽吸导管是治疗血栓负荷过重急性心肌梗死简单有效的方法,可提高PCI的治疗成功率,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减少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能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栓负荷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导管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马列 贾绍斌 +2 位作者 仇玉民 魏宁 沙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和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 192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为抽吸组(A组)和常规PCI组(B组),比较观察术中TIMI血流恢复情况、心肌染色(MBG)分级...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对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和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 192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为抽吸组(A组)和常规PCI组(B组),比较观察术中TIMI血流恢复情况、心肌染色(MBG)分级、术后心电图改变、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治疗)。结果抽吸组从Killip分级、临时起搏器和气囊反搏(IABP)的使用方面来看,病情明显较常规组严重,抽吸组TIMI 0-1、2级血流比例、MBG 0-1、2级比例较常规组低,30d内心源性死亡率、30d内再梗死率、30d内TVR、30d内MACE较B组有降低趋势;抽吸组TIMI 3级血流和MBG 3级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中应用抽吸导管可改善梗死相关血管前向血流情况,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导管 血栓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导管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晓堃 李莉 +9 位作者 赵碧琼 田美蓉 耿学斌 张庆华 刘小明 王宏岭 韩全乐 赵国玉 于佳新 尚小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3631-3632,共2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联合介入治疗对于改善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肌水灌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是否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入选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中心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年龄≥75岁的...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血栓抽吸导管抽吸血栓联合介入治疗对于改善高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心肌水灌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根据是否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入选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中心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年龄≥75岁的198例STE-MI患者分为两组,即血栓抽吸导管组(98例)和对照组(10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冠脉造影和介入资料,以及术后心肌生化标记物、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和随访期间(平均随访12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血栓抽吸导管组术后心肌灌注指标及住院期间临床指标(MBG、cTFC、CK-MB、无或慢血流比例)均显示优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两组比较未显示统计学差异。随访平均时间(13.1±5.8)个月,抽吸导管组心源性死亡率、心脏原因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再发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心绞痛等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抽吸导管可进一步改善STEMI介入治疗后的心肌组织灌注,减少心源性死亡等主要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高龄 血栓 导管 介入
下载PDF
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9
20
作者 冯俊 李胜友 +1 位作者 钱福东 黄海涛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293-295,共3页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3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4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显血栓负荷,其中观察组48例介入治疗前给予...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3月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4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显血栓负荷,其中观察组48例介入治疗前给予抽吸导管及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照组46例仅行PCI术。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在梗死血管的TIMI3级血流、术后2h ST段回落百分比、酶峰值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IRA无复流/慢血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3个月时治疗组LVEF、LVEDd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出血例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心肌梗死可减少无复流或慢血流发生,改善心肌灌注,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导管 替罗非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