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亚冬季风与中国南方冬季降水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
33
1
作者
曾剑
张强
王同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5-981,共7页
由850hPa的风场资料和海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两个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结合月平均降水资料,分析我国南方冬季降水对冬季风响应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在冬季各月的差异。结果表明:12月东亚冬季风强度比1、2月的弱,同期的降水对其响应不明显;1月冬...
由850hPa的风场资料和海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两个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结合月平均降水资料,分析我国南方冬季降水对冬季风响应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在冬季各月的差异。结果表明:12月东亚冬季风强度比1、2月的弱,同期的降水对其响应不明显;1月冬季风比2月强,同期降水对季风的响应比2月更强些。在1、2月,强(弱)东亚冬季风易造成南方冬季降水偏少(多),但这种响应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随时间变化且有明显的区域特征。1月的强响应区基本上连成一片,强响应中心散布于其中;最明显的中心区在淮河以南附近,区域中心值<-0.5;响应强度由此中心向南变弱,但依然分别在湖南东北部、江西东北部以及四川东北部都出现了较强中心区,区域中心值都为-0.35左右;2月的响应区相对1月作了总体的顺时针偏转和稍微的北缩。分析发现,响应区的空间分布可以从地形和地势分布解释,响应区的时间变化与850hPa的风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冬季
降水
冬季风强度
响应的时空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粤东沿海冬季风与海表温度对暖冬的响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蓉
李希茜
+1 位作者
邓文君
宋萍萍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年第A02期37-38,共2页
分析1960-2007年间广东省汕尾遮浪海洋站冬季风强度与海表温度的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暖冬现象在粤东沿海的响应,从而为南海水文气象要素、海洋灾害年预报和中长期预报提供有效依据。研究...
分析1960-2007年间广东省汕尾遮浪海洋站冬季风强度与海表温度的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暖冬现象在粤东沿海的响应,从而为南海水文气象要素、海洋灾害年预报和中长期预报提供有效依据。研究分析表明,粤东沿海冬季风强度与表层海温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暖冬现象有很好的响应,粤东沿海冬季风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缓慢减弱;表层海温年际变化逐渐上升,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呈明显上升趋势,恰好与近20年的暖冬现象相吻合;强厄尔尼诺(拉尼娜)年,粤东沿海冬季风强度异常偏弱(强);沿海表层海温异常偏高(低);海表温度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值;平均风速与平均海表温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东沿海
冬季风强度
海表温度
暖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北部31 ka以来GDGTs组成及其对古温度和季风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磊
管红香
+3 位作者
冯俊熙
许兰芳
茅晟懿
刘丽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4-159,共16页
南海因受到高纬度气候、低纬度大洋以及东亚季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成为研究古温度和季风变化的理想区域。本文通过研究QH-CL11柱状沉积物的GDGTs组成、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延伸的86个碳原子的四醚指标(TEX86H),分析南海北部GDGTs来源,并...
南海因受到高纬度气候、低纬度大洋以及东亚季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成为研究古温度和季风变化的理想区域。本文通过研究QH-CL11柱状沉积物的GDGTs组成、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延伸的86个碳原子的四醚指标(TEX86H),分析南海北部GDGTs来源,并定量计算QH-CL11柱状沉积物记录的海洋表面温度(SST),从而探讨31 ka以来南海北部古温度变化的驱动机制。通过甲烷指数和支链/异戊二烯类指标等,确定isoGDGTs主要来自于奇古菌,适用于古温度重建。TEX86H温度显示出明显的冰期一间冰期旋回,与南海北部有孔虫和UK’37 SSTs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出现在TEX86H SST中的海因里希冷事件(H1-3)和Bφlling-Allerod暖期之前的温度大幅度上升事件(14.6 ka)反映了高纬度气候对南海的影响。南海SSTs和北太平洋MD01-2421 UK’37SST的差异(△SST5)可以用来反映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变化。△SSTs显示东亚冬季风强度在Bφlling-Allerφd暖期前增加,在新仙女木时期达到最大值,在全新世早期再次下降,然后在全新世中晚期缓慢增加,这与前人对东亚冬季风强度的认识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对重建长周期东亚冬季风强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
TEXH86
海洋表面温度
东亚
冬季风强度
南海北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亚冬季风与中国南方冬季降水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
33
1
作者
曾剑
张强
王同美
机构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5-98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观测与试验研究"(40830957)资助
文摘
由850hPa的风场资料和海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两个东亚冬季风强度指数,结合月平均降水资料,分析我国南方冬季降水对冬季风响应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在冬季各月的差异。结果表明:12月东亚冬季风强度比1、2月的弱,同期的降水对其响应不明显;1月冬季风比2月强,同期降水对季风的响应比2月更强些。在1、2月,强(弱)东亚冬季风易造成南方冬季降水偏少(多),但这种响应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随时间变化且有明显的区域特征。1月的强响应区基本上连成一片,强响应中心散布于其中;最明显的中心区在淮河以南附近,区域中心值<-0.5;响应强度由此中心向南变弱,但依然分别在湖南东北部、江西东北部以及四川东北部都出现了较强中心区,区域中心值都为-0.35左右;2月的响应区相对1月作了总体的顺时针偏转和稍微的北缩。分析发现,响应区的空间分布可以从地形和地势分布解释,响应区的时间变化与850hPa的风场有关。
关键词
中国南方
冬季
降水
冬季风强度
响应的时空分布
Keywords
Southern China
Winter precipitation
Winter monsoon intensity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response
分类号
P425.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粤东沿海冬季风与海表温度对暖冬的响应
被引量:
5
2
作者
王蓉
李希茜
邓文君
宋萍萍
机构
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
出处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年第A02期37-38,共2页
文摘
分析1960-2007年间广东省汕尾遮浪海洋站冬季风强度与海表温度的月际、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暖冬现象在粤东沿海的响应,从而为南海水文气象要素、海洋灾害年预报和中长期预报提供有效依据。研究分析表明,粤东沿海冬季风强度与表层海温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暖冬现象有很好的响应,粤东沿海冬季风强度的年代际变化缓慢减弱;表层海温年际变化逐渐上升,尤其是80年代中后期呈明显上升趋势,恰好与近20年的暖冬现象相吻合;强厄尔尼诺(拉尼娜)年,粤东沿海冬季风强度异常偏弱(强);沿海表层海温异常偏高(低);海表温度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值;平均风速与平均海表温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关键词
粤东沿海
冬季风强度
海表温度
暖冬
分类号
P73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S792.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31 ka以来GDGTs组成及其对古温度和季风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磊
管红香
冯俊熙
许兰芳
茅晟懿
刘丽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4-159,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海北部陆坡不同矿物组分冷泉碳酸盐岩”(91958105)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开放基金“冷泉区双壳和管状蠕虫环境中自生碳酸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对比研究”(QNLM2016ORP0210)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南海北部神狐钻探区自生黄铁矿形成机制及其指示意义”(201804010372)。
文摘
南海因受到高纬度气候、低纬度大洋以及东亚季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成为研究古温度和季风变化的理想区域。本文通过研究QH-CL11柱状沉积物的GDGTs组成、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延伸的86个碳原子的四醚指标(TEX86H),分析南海北部GDGTs来源,并定量计算QH-CL11柱状沉积物记录的海洋表面温度(SST),从而探讨31 ka以来南海北部古温度变化的驱动机制。通过甲烷指数和支链/异戊二烯类指标等,确定isoGDGTs主要来自于奇古菌,适用于古温度重建。TEX86H温度显示出明显的冰期一间冰期旋回,与南海北部有孔虫和UK’37 SSTs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出现在TEX86H SST中的海因里希冷事件(H1-3)和Bφlling-Allerod暖期之前的温度大幅度上升事件(14.6 ka)反映了高纬度气候对南海的影响。南海SSTs和北太平洋MD01-2421 UK’37SST的差异(△SST5)可以用来反映东亚冬季风强度的变化。△SSTs显示东亚冬季风强度在Bφlling-Allerφd暖期前增加,在新仙女木时期达到最大值,在全新世早期再次下降,然后在全新世中晚期缓慢增加,这与前人对东亚冬季风强度的认识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方法对重建长周期东亚冬季风强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异戊二烯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类
TEXH86
海洋表面温度
东亚
冬季风强度
南海北部
Keywords
isoprenoid glycerol dibiphytanyl glycerol tetraethers(isoGDGTs)
TEXH 86 prox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the intensity of the East Asian Winter monsoo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736.4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亚冬季风与中国南方冬季降水的关系分析
曾剑
张强
王同美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粤东沿海冬季风与海表温度对暖冬的响应
王蓉
李希茜
邓文君
宋萍萍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海北部31 ka以来GDGTs组成及其对古温度和季风变化的响应
刘磊
管红香
冯俊熙
许兰芳
茅晟懿
刘丽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