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灌时间与施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党建友
裴雪霞
+2 位作者
张定一
王姣爱
张晶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0-215,共6页
为给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的水氮运筹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临优2069为材料,研究了山西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灌时间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冬前灌水时间的推迟,小麦总...
为给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的水氮运筹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临优2069为材料,研究了山西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灌时间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冬前灌水时间的推迟,小麦总茎数、单株分蘖数、成穗数、产量、籽粒水分生产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11月25日冬灌的最高。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氮肥一次性底施(N10∶0)的拔节期总茎数、成穗数、产量、籽粒水分生产率和氮素吸收量、表观利用率高于氮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N7∶3)处理,冬前总茎数、单株分蘖数则相反。冬前灌水时间提前和氮肥一次性底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前期单株干重;冬前灌水时间推迟和后期追氮则有利于灌浆期穗部和总干物质的积累。因此,山西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采取一次性底施,并于11月25日冬灌,可实现冬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冬灌时间
施氮方式
冬小麦
干物质
水肥利用效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地形和冬灌时间对越冬紫花苜蓿根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庆昕
张玉霞
+3 位作者
王显国
郭园
于华荣
沈祥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5期421-426,共6页
通过测定沙地紫花苜蓿根颈相对电导率、根颈活力、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及抗氧化特性等,明确了2个微地形(洼地、岗地)和2个冬灌时间(11月10日、11月20日)组合处理对沙地紫花苜蓿根颈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
通过测定沙地紫花苜蓿根颈相对电导率、根颈活力、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及抗氧化特性等,明确了2个微地形(洼地、岗地)和2个冬灌时间(11月10日、11月20日)组合处理对沙地紫花苜蓿根颈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苜蓿根颈活力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相对电导率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苜蓿根颈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洼地较晚灌水(11月20日)处理的苜蓿根颈丙二醛含量较低,POD、S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较强,抵抗低温胁迫能力相对较强,而岗地较早灌水(11月10日)处理的苜蓿根颈细胞抵抗低温胁迫能力弱,受到的低温胁迫伤害较大.洼地较晚灌水处理的沙地紫花苜蓿根颈活性较强,抗寒性物质含量较高,抗氧化酶活性较高,受到的伤害较小,更有利于其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冬灌时间
紫花苜蓿
根颈
抗寒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地形及冬灌时间对沙地苜蓿越冬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吴明浩
张玉霞
+4 位作者
乔双
王显国
郭园
于华荣
沈祥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41-148,共8页
本文研究了2个微地形(洼地、岗地)和2个冬灌时间(11月20日、11月10日)对沙地土壤含水量、温度以及对紫花苜蓿根颈直径、根颈芽数、根颈活力、根颈电导率和越冬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水分处理下,洼地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岗地,洼地的越冬...
本文研究了2个微地形(洼地、岗地)和2个冬灌时间(11月20日、11月10日)对沙地土壤含水量、温度以及对紫花苜蓿根颈直径、根颈芽数、根颈活力、根颈电导率和越冬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水分处理下,洼地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岗地,洼地的越冬率高于岗地;较晚(11月20日)进行冬灌能够降低土壤的平均高温和平均低温,从而降低昼夜温差,降低温度的变化幅度.同一样地不同地形,灌水先后对苜蓿根颈活力和相对电导率影响差异不显著;较早(11月10)灌水处理的苜蓿越冬率相对较晚灌水处理的苜蓿越冬率低.因此,较晚灌水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和苜蓿的越冬能力,进而提高苜蓿越冬率.冰冻前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苜蓿越冬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微地形
冬灌时间
越冬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灌时间与施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党建友
裴雪霞
张定一
王姣爱
张晶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0-215,共6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2-7)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重点项目(2012YZD12)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20311001-6)
文摘
为给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的水氮运筹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临优2069为材料,研究了山西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灌时间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冬前灌水时间的推迟,小麦总茎数、单株分蘖数、成穗数、产量、籽粒水分生产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11月25日冬灌的最高。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氮肥一次性底施(N10∶0)的拔节期总茎数、成穗数、产量、籽粒水分生产率和氮素吸收量、表观利用率高于氮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N7∶3)处理,冬前总茎数、单株分蘖数则相反。冬前灌水时间提前和氮肥一次性底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前期单株干重;冬前灌水时间推迟和后期追氮则有利于灌浆期穗部和总干物质的积累。因此,山西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采取一次性底施,并于11月25日冬灌,可实现冬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冬灌时间
施氮方式
冬小麦
干物质
水肥利用效率
Keywords
Straw return to field
Winter irrigation date
Nitrogen application measure
Winter wheat
Dry matter
WUE
NUE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8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地形和冬灌时间对越冬紫花苜蓿根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庆昕
张玉霞
王显国
郭园
于华荣
沈祥军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5期421-426,共6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饲料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NMK2018037)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NMDYB17148)
文摘
通过测定沙地紫花苜蓿根颈相对电导率、根颈活力、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及抗氧化特性等,明确了2个微地形(洼地、岗地)和2个冬灌时间(11月10日、11月20日)组合处理对沙地紫花苜蓿根颈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苜蓿根颈活力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相对电导率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苜蓿根颈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取样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洼地较晚灌水(11月20日)处理的苜蓿根颈丙二醛含量较低,POD、SOD和CAT等抗氧化酶活性较强,抵抗低温胁迫能力相对较强,而岗地较早灌水(11月10日)处理的苜蓿根颈细胞抵抗低温胁迫能力弱,受到的低温胁迫伤害较大.洼地较晚灌水处理的沙地紫花苜蓿根颈活性较强,抗寒性物质含量较高,抗氧化酶活性较高,受到的伤害较小,更有利于其越冬.
关键词
微地形
冬灌时间
紫花苜蓿
根颈
抗寒生理
Keywords
Micro topography
Irrigation time in winter
Alfalfa
Root neck
Cold resistance physiology
分类号
S54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地形及冬灌时间对沙地苜蓿越冬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吴明浩
张玉霞
乔双
王显国
郭园
于华荣
沈祥军
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抚顺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通辽市科尔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41-148,共8页
基金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MS0315)
科尔沁沙地苜蓿高效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201403048-2)
文摘
本文研究了2个微地形(洼地、岗地)和2个冬灌时间(11月20日、11月10日)对沙地土壤含水量、温度以及对紫花苜蓿根颈直径、根颈芽数、根颈活力、根颈电导率和越冬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水分处理下,洼地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岗地,洼地的越冬率高于岗地;较晚(11月20日)进行冬灌能够降低土壤的平均高温和平均低温,从而降低昼夜温差,降低温度的变化幅度.同一样地不同地形,灌水先后对苜蓿根颈活力和相对电导率影响差异不显著;较早(11月10)灌水处理的苜蓿越冬率相对较晚灌水处理的苜蓿越冬率低.因此,较晚灌水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和苜蓿的越冬能力,进而提高苜蓿越冬率.冰冻前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苜蓿越冬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微地形
冬灌时间
越冬特性
Keywords
Alfalfa
Microtopography
Irrigation time in winter
Overwintering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54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灌时间与施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党建友
裴雪霞
张定一
王姣爱
张晶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地形和冬灌时间对越冬紫花苜蓿根颈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庆昕
张玉霞
王显国
郭园
于华荣
沈祥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地形及冬灌时间对沙地苜蓿越冬特性的影响
吴明浩
张玉霞
乔双
王显国
郭园
于华荣
沈祥军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