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铜陵冬瓜山层控矽卡岩铜矿床形成过程——来自磁黄铁矿的证据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爽 杜杨松 +2 位作者 曹毅 张智宇 刘绍锋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60,共7页
冬瓜山铜矿床是安徽铜陵地区代表性的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之一,磁黄铁矿是冬瓜山铜矿床中广泛分布的矿石矿物。野外调研与矿相学观察显示,该矿床中的磁黄铁矿矿石具有沉积、热变质和热液交代结构构造。矿物学研究表明,不同矿石中的磁黄... 冬瓜山铜矿床是安徽铜陵地区代表性的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之一,磁黄铁矿是冬瓜山铜矿床中广泛分布的矿石矿物。野外调研与矿相学观察显示,该矿床中的磁黄铁矿矿石具有沉积、热变质和热液交代结构构造。矿物学研究表明,不同矿石中的磁黄铁矿成分差异较大,其Fe含量变化于57.78%~60.67%之间,分属高温六方相和低温单斜相,主要由黄铁矿变质脱硫而成。冬瓜山铜矿的形成可能经历了早期沉积作用、中期热变质作用和晚期岩浆热液交代作用等复杂成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山层控矽卡岩铜矿床 磁黄铁矿 形成过程 安徽铜陵
下载PDF
安徽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矿床构造控矿模式与找矿标志——以冬瓜山铜矿C_(2)-P_(1)层控矿体为例
2
作者 李孜腾 施珂 +1 位作者 王宁 吴硕 《安徽地质》 2024年第2期106-110,114,共6页
层控矽卡岩矿床是铜陵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矿床类型。相对于区域和矿田尺度,矿床、矿体级次的构造对矿质局部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较薄弱。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冬瓜山C_(2)-P_(1)层间构造带矿体为代表,开展了大比例尺构造精细解... 层控矽卡岩矿床是铜陵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矿床类型。相对于区域和矿田尺度,矿床、矿体级次的构造对矿质局部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较薄弱。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冬瓜山C_(2)-P_(1)层间构造带矿体为代表,开展了大比例尺构造精细解剖,分析了层间构造带中次级构造的控矿特征,梳理了研究区的构造体系成生规律,总结了构造控矿模式和找矿标志,为铜陵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增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冬瓜铜矿
下载PDF
地质流体的输运-化学反应与成矿作用微观机制研究——以安徽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凌其聪 刘丛强 鲍征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61,共7页
以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为基础建立了成矿作用的地质模型,运用成矿作用动力学理论将其转化成动力学模型,然后对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刻划矿质在断裂—多孔介质体系中输运-化学反应演化规律的解析解。研究揭示冬瓜山矿... 以冬瓜山层控夕卡岩型铜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为基础建立了成矿作用的地质模型,运用成矿作用动力学理论将其转化成动力学模型,然后对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刻划矿质在断裂—多孔介质体系中输运-化学反应演化规律的解析解。研究揭示冬瓜山矿床的成矿微观机制为:成矿流体受外力的驱动在断裂-多孔隙复杂介质的输运过程中,由平流、动力弥散、扩散作用与交代反应、溶解-沉淀反应相互耦合作用而成矿。介质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动力学参数是矿体的空间分布及规模大小的主要控制因素。模拟结果合理地解释了矿体的空间展布、矿石品位及矿石结构构造的空间变化特征等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本研究显示,一旦成矿过程的基本动力学参数能确定,可预测成矿的位置、矿体长度、厚度及贫富变化的规律,显示动力学研究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本文为研究复杂介质中矿床形成的微观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流体 输运-化学反应 成矿作用微观机制 安徽 冬瓜 夕卡岩型铜矿
下载PDF
“层控式”矽卡岩矿床特征及成矿机制——以铜陵大团山铜(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45
4
作者 凌其聪 周贵斌 +1 位作者 黄许陈 颜玉琴 《贵金属地质》 1998年第2期91-95,共5页
“层控式”矽卡岩矿床中的矽卡岩和矿体主要顺地层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其矿物组合及矿物特征与一般的矽卡岩类似。成矿控制因素主要是地层层位、岩性和层间滑脱空间.成矿过程也分为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两期,成矿温度可高达39... “层控式”矽卡岩矿床中的矽卡岩和矿体主要顺地层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其矿物组合及矿物特征与一般的矽卡岩类似。成矿控制因素主要是地层层位、岩性和层间滑脱空间.成矿过程也分为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两期,成矿温度可高达3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成矿机理 铜矿 金矿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地区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控矿地质因素新探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吉牛 曲丽莉 《矿产勘查》 1995年第5期257-263,共7页
从物理化学流体动力学角度出发,结合野外调研及资料分析,作者认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的形成主要是特定的透水─不透水地层系统、S形褶皱构造及蘑菇状岩体三者协调作用的结果。这一认识为本地区寻找此类矿床提供了直接... 从物理化学流体动力学角度出发,结合野外调研及资料分析,作者认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层控矽卡岩型铜矿床的形成主要是特定的透水─不透水地层系统、S形褶皱构造及蘑菇状岩体三者协调作用的结果。这一认识为本地区寻找此类矿床提供了直接的找矿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铜矿 渗透性 S形褶皱
下载PDF
冬瓜山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6
作者 袁小明 《有色矿山》 2003年第3期1-3,12,共4页
冬瓜山铜矿床的矿体可分为层控矽卡岩型和斑岩型。层控矽卡岩型矿体铜金属量达100万t,受五通组与黄龙组之间的层间滑脱构造和岩体控制。斑岩型矿体位于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下部,规模可达中型,含矿岩体是包村岩体和青山脚岩体,岩性为石英二... 冬瓜山铜矿床的矿体可分为层控矽卡岩型和斑岩型。层控矽卡岩型矿体铜金属量达100万t,受五通组与黄龙组之间的层间滑脱构造和岩体控制。斑岩型矿体位于层控矽卡岩型矿体下部,规模可达中型,含矿岩体是包村岩体和青山脚岩体,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斑)岩,矿化蚀变作用强烈,形成了环(带)状矿化蚀变,矿化富集部位发生在石英—钾长石化带内。不同类型矿体组成了矽卡岩型—斑岩型—热液型成矿系列。冬瓜山矿床东南侧深部有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铜矿 矽卡岩型矿体 斑岩型矿体 找矿方向
下载PDF
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 被引量:11
7
作者 夏元法 《矿产与地质》 1999年第6期338-342,共5页
铜陵地区层控矽卡岩型矿床,主要分布于中石炭统黄龙组白云岩段。研究分析铜官山、冬瓜山、天马山、新桥等矿区地质特征、成矿物质和含矿流体的来源后,认为该类矿床属同生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因。
关键词 矽卡岩 地质特征 铜矿 成矿条件 同位素
下载PDF
玉溪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沉积相、地层层序及其控矿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旭辉 《云南地质》 1998年第1期86-90,共5页
玉溪地区震旦纪陡山沱组是该区震旦纪的主要含铜层位。陡山沱期该区为滇中古陆南东侧的滨岸沉积区,分为浅水的海滩沉积和较深水的潮下—浅海陆棚沉积。该区陡山沱组由三个层序组成,层序地层的构成对原生铜矿的形成和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玉溪地区震旦纪陡山沱组是该区震旦纪的主要含铜层位。陡山沱期该区为滇中古陆南东侧的滨岸沉积区,分为浅水的海滩沉积和较深水的潮下—浅海陆棚沉积。该区陡山沱组由三个层序组成,层序地层的构成对原生铜矿的形成和保存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第二层序的海侵体系域的最大海泛期沉积,是该区震旦纪铜矿的重要成矿层位,层位控矿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沱组 沉积相 序地 铜矿 震旦纪
下载PDF
上海金山张堰铜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宏良 张洁 《上海地质》 1996年第4期9-15,共7页
通过详查评价,提高了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程度。在继续肯定矿床的成矿严格受张堰花岗闪长岩体与金山群的接触带控制的同时,对矿床的主要赋矿地层即外接触带金山群的分层,构造及其各类岩性组成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详尽的厘定。金... 通过详查评价,提高了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程度。在继续肯定矿床的成矿严格受张堰花岗闪长岩体与金山群的接触带控制的同时,对矿床的主要赋矿地层即外接触带金山群的分层,构造及其各类岩性组成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详尽的厘定。金山群自上而下由上角岩段,矽卡岩段和下角岩段组成。矽卡岩又有钙质和镁质之分,钙质矽卡岩为主要成分,而薄层的镁质矽卡岩则稳定而断续地夹生于钙质矽卡岩之间。百家村矿段西部的金山群构成一个近乎直立的紧密背斜构造。钙质矽卡岩是主要的容矿层位,矿体的形态和产状与钙质矽卡岩完全一致。镁质矽卡岩不含矿,在矿化矽卡岩中起着隔离层的作用。上、下角岩段在成矿过程中对矿液起着屏敝层的作用。张堰铜矿床的成因应归属于与中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具有较明显的层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地质特征 矽卡岩
下载PDF
安徽铜矿里钼矿床成矿条件及矿化富集规律
10
作者 陈世宏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11期4-5,共2页
铜矿里钼矿体赋存于青坑组第五层条带状大理岩接触带中,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含钼矽卡岩型、少量含钼大理岩型和含钼石英脉型。通过总结矿体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矿化的富集规律,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矽卡岩型。
关键词 矽卡岩 成矿条件 富集规律 铜矿里钼矿
下载PDF
加拿大铜、钼矿床专家科克姆博士来铜陵考察
11
作者 储国正 《安徽地质》 1992年第3期45-45,共1页
今年10月6日~8日,加拿大地质调查所铜、铝矿床专家、国际地科联建模领导小组成员科克姆博士应地矿部之邀,对铜陵地区铜矿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访问。考察访间期间,科克姆博士听取了321地质队关于铜陵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 今年10月6日~8日,加拿大地质调查所铜、铝矿床专家、国际地科联建模领导小组成员科克姆博士应地矿部之邀,对铜陵地区铜矿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访问。考察访间期间,科克姆博士听取了321地质队关于铜陵地区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的介绍,并实地考察了狮子山、药园山、铜官山3个铜矿床,查看了冬瓜山矿床的岩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 科克 铜矿 铜陵地区 成矿地质背景 矿因素 成矿特征 成矿模式 冬瓜 地质调查所
下载PDF
Simulating experiment on the hydrothermal superimposing metallogenesis of the Dongguashan strata-bound copper deposit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兆文 华明 +7 位作者 陆现彩 杨小男 饶冰 王云建 蒋少涌 陆建军 聂桂平 黄顺生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7年第1期72-79,共8页
Series of sedimentary hydrothermal-diplogenetic copper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scattering in the region along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ir metallogenetic mechanism is still in hot debate. ... Series of sedimentary hydrothermal-diplogenetic copper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scattering in the region along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their metallogenetic mechanism is still in hot debat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ore-forming kinetics of sedimentary process and hydrothermal superimposition, and evaluate the role of sedimentary pyrite in the enrichment and precipitation of copper, a set of simulating experiments on the reaction between pyrite and CuCl2 solution were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forming fluid of the Dongguashan copper deposit, Anhui Province, 100 MPa was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pressure, and the experimental temperatures were set at 450, 350, 250 and 150°C, respectively. The reactions between pyrite grains isolated from the Shimenkou strata-bound pyrite deposit and the solution with 0.2 mol/L CuCl2 and 1.0 mol/L NaCl were experimentally simulated. Then, variations in surface topography and surface chemistry of the experimental pyrite grains were document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Auger electron spectrometry (AES)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the solution and newly formed minerals were analyze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ICP-AES)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echniques. Desulphurization of pyrite surface was observed and new copper minerals were detected. It is proposed that pyrite can act as a geochemical barrier for the enrichment and precipitation of copper from the solution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urthermore, the ore-forming mechanism of sedimentary hydrothermal-diplogenetic copper deposits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铜矿 水热叠加 成矿作用 模拟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