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花黄精炭疽病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2
1
作者 但雨柔 汤子萱 +5 位作者 马万里 崔馨燕 徐琴 宋珍 尹福强 刘铭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6-809,共14页
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引起的多花黄精炭疽病,给多花黄精生产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本文从重庆市万州区多花黄精种植基地采集具有典型炭疽病症状的多花黄精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单孢分离法纯化病原菌。依据致病性测定证明... 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spp.)引起的多花黄精炭疽病,给多花黄精生产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本文从重庆市万州区多花黄精种植基地采集具有典型炭疽病症状的多花黄精病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单孢分离法纯化病原菌。依据致病性测定证明其均有致病性,结合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及其ITS、ACT、CHS、TUB和MAT序列的多基因联合分析,确定其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果生炭疽菌(C.fructicola)和冬麦炭疽菌(C.liriopes),其中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为优势种,冬麦炭疽菌(C.liriopes)侵染黄精引起炭疽病是首次报道。通过平板培养和产孢量统计,测定冬麦炭疽菌(C.liriopes)在不同培养基、温度、碳源、氮源、pH值和光照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3种炭疽病菌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冬麦炭疽菌(C.liriopes)最佳生长温度为25~28℃,最适生长pH为6.0~7.0,全光照利于菌丝生长;PDA最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和产孢;葡萄糖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甘油利于菌丝生长但不利于产孢;最佳氮源是酵母。参试的6种药剂对3种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效果,其中苯醚甲环唑10%WP和嘧鲜胺45%ME对3种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可作为防治多花黄精炭疽病的优选药剂。本研究为多花黄精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炭疽菌 病原鉴定 冬麦炭疽菌 药剂敏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