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晖墓中乐伎砖雕形象研究
1
作者 刘霁靓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12期88-90,共3页
乐舞图像是一个恒定的表现形式,唐朝乐舞作为中国艺术史上享有盛誉的乐舞艺术,不仅是社会世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朝墓葬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事死如生”观念的体现。五代时期,乐舞形象在墓葬艺术中被延续了下来。冯晖墓内部... 乐舞图像是一个恒定的表现形式,唐朝乐舞作为中国艺术史上享有盛誉的乐舞艺术,不仅是社会世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朝墓葬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事死如生”观念的体现。五代时期,乐舞形象在墓葬艺术中被延续了下来。冯晖墓内部砖雕彩绘甚为丰富,最引人注目的当为一组壁画与砖雕彩绘镶嵌在一个完整画面中的乐舞图像。本文将从其中的历史意义、构图与配置、艺术造型等方面对此乐伎砖雕形象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晖墓 葬艺术 乐伎图
下载PDF
唐代拍板、箜篌、方响在五代的流变——以冯晖墓彩绘砖雕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贾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6-112,共7页
种类繁多的中外乐器是唐代乐舞繁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甚为久远,尤其对五代影响更为直接。陕西地区出土的后周冯晖墓彩绘砖雕乐舞图中拍板、方响、箜篌3种乐器图像,是中国传统乐器、外来乐器从唐到五代的流变再现,其发展轨... 种类繁多的中外乐器是唐代乐舞繁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甚为久远,尤其对五代影响更为直接。陕西地区出土的后周冯晖墓彩绘砖雕乐舞图中拍板、方响、箜篌3种乐器图像,是中国传统乐器、外来乐器从唐到五代的流变再现,其发展轨迹与当时社会变迁相互映衬。这3种乐器不仅是唐代乐舞的重要组成,也是上承唐韵、下启宋风中极为重要的中间环节,其史学价值、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乐器 冯晖墓 拍板 方响 箜篌
下载PDF
从冯晖墓彩绘伎乐砖雕看五代的人物雕刻艺术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和平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6-67,共2页
在人物雕刻艺术上 ,唐朝和宋朝是具有不同风格的。这种风格的转变 ,发生在唐末五代时期。
关键词 人物雕刻艺术 审美观念 价值取向 唐朝 宋朝 形象修养取向 艺术网络 冯晖墓 彩绘伎乐砖雕
下载PDF
冯晖墓砖雕乐舞音乐文化价值略考
4
作者 王拥军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1期163-167,共5页
冯晖墓于1992年初因被盗而为世人所知,其壁画、彩绘浮雕、砖、墓志铭等件文物,皆稀世珍宝,既填补了五代考古空白,又补正了史缺。这是继前蜀王建墓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冯晖墓中的彩绘砖雕乐舞对我们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 冯晖墓 砖雕 乐舞 乐队 指挥
下载PDF
五代后周冯晖墓中“竹竿子”人物图像考证 被引量:7
5
作者 黄剑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4,181,共3页
"竹竿子"一般认为是宋代宫廷乐舞之引舞之人。对其详细记载的相关文献多见于宋代。本文通过对五代后周冯晖墓中发现的两幅"竹竿子"图像进行分析与考证,认为此两幅图像为我们提供了早期"竹竿子"人物图像信... "竹竿子"一般认为是宋代宫廷乐舞之引舞之人。对其详细记载的相关文献多见于宋代。本文通过对五代后周冯晖墓中发现的两幅"竹竿子"图像进行分析与考证,认为此两幅图像为我们提供了早期"竹竿子"人物图像信息,同时对其出现的原因、形制、发展演变以及对补充与完善中国戏曲史的意义作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冯晖墓 “竹竿子” 参军色 戏曲
下载PDF
五代绘画中的乐舞构图与配置——以冯晖墓彩绘砖雕乐舞图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希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0-147,共8页
丰富多姿的唐代乐舞不仅是唐代社会世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人"视死如生"观念的形象体现。在已发现的唐代遗址、遗迹及墓葬中,乐舞图像成为李唐王朝皇亲贵戚、达官贵人墓葬中的恒定表现,与绘画艺术相互衬托,反映了乐舞... 丰富多姿的唐代乐舞不仅是唐代社会世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唐人"视死如生"观念的形象体现。在已发现的唐代遗址、遗迹及墓葬中,乐舞图像成为李唐王朝皇亲贵戚、达官贵人墓葬中的恒定表现,与绘画艺术相互衬托,反映了乐舞艺术的发展盛况,也体现了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这种传统一直沿及五代。五代后周冯晖墓甬道两壁的乐舞图像,以壁画和彩绘砖雕的艺术形式再现了五代乐舞壁画在保持唐代绘画形式上重新组合的过程,这种组合不仅体现出绘画艺术的变迁,也体现出乐舞艺术因时代变革而发生的一系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绘画 冯晖墓 乐舞构图 乐舞配置
下载PDF
五代冯晖墓砖雕上的“音乐会”
7
作者 申珅 《大众考古》 2016年第9期51-54,共4页
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所谓乱世出枭雄,行伍出身的冯晖是此时期北方地区一方诸侯,比他的本家冯道还多仕一朝,串联起了五代整个剧情,堪... 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所谓乱世出枭雄,行伍出身的冯晖是此时期北方地区一方诸侯,比他的本家冯道还多仕一朝,串联起了五代整个剧情,堪称“不倒翁”。盖棺定论见于《新五代史·卷四十九》,说他骁勇,恩信氐羌,抚绥边部。好人有好报,上级褒美,部下怀惠,辉煌十余年,恩信大著以致善终。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冯晖死后近六年,入土为安于咸阳彬县底店乡二桥村前家咀冯家沟。冯家沟地名的由来是否与冯晖有关不得而知,但当地老乡都知道这里有个“冯宰相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晖墓 恩信 朱温 冯道 盖棺定论 底店乡 村前 褒美 步军都指挥使 同平章事
下载PDF
五代乐舞伎服饰研究——以陕西“冯晖墓彩绘乐舞雕砖”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彬 夏艳青 陈晨 《中国美术研究》 2021年第3期58-67,共10页
冯晖墓是陕西省彬县发现的一座五代时期的重要墓葬,其墓内壁画、彩绘雕砖、器物、墓志等文物,皆属稀世珍宝。它既填补了陕西省五代时期乐舞文化的考古空白,又修正了乐舞伎所着表演服饰的史料空缺。本文利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同时... 冯晖墓是陕西省彬县发现的一座五代时期的重要墓葬,其墓内壁画、彩绘雕砖、器物、墓志等文物,皆属稀世珍宝。它既填补了陕西省五代时期乐舞文化的考古空白,又修正了乐舞伎所着表演服饰的史料空缺。本文利用图像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同时期墓葬中的乐舞图像横向对比,对陕西省出土的五代冯晖墓乐舞雕砖图像中的人物服饰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图像中的花冠舞伎、胡人舞伎、女着男装舞伎及竹竿子等人物服饰的研究,揭示出五代乐舞伎服饰在承唐启宋的历史背景下以及特定时代条件下所呈现出的新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中国古代乐舞服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代 冯晖墓 乐舞伎 雕砖 服饰
原文传递
《五代冯晖墓》简介
9
作者 创华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0-80,共1页
《五代冯晖墓》由陕西省咸阳市文物考古所编著,重庆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该书为大16开本,彩色图版79版,精装定价200元,平装定价180元。该书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陕西彬县发掘的五代之后周冯晖墓的考古报告。该墓从墓葬形制、出土的壁画... 《五代冯晖墓》由陕西省咸阳市文物考古所编著,重庆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该书为大16开本,彩色图版79版,精装定价200元,平装定价180元。该书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陕西彬县发掘的五代之后周冯晖墓的考古报告。该墓从墓葬形制、出土的壁画、砖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晖墓
原文传递
五代后周彩绘砖雕赏析
10
作者 阎可行 《丝绸之路》 2003年第5期50-51,共2页
陕西彬县——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姜嫄之子后稷的曾孙公刘曾在这儿立国。这里有西周的遗址和遗物,周代早期的文化在这里蓄存,我国古代西部文化在这里流传积淀。
关键词 陕西 彬县 周代 冯晖墓 彩绘砖雕 艺术风格
下载PDF
《柘枝舞》与吐蕃乐舞的关联考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兰凌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4期82-87,共6页
关于《柘枝舞》的来历,学界主要有"石国""南蛮"及"拓跋"三说,至今仍无定论。文章试图以冯晖墓《柘枝舞》考古图像中的"竹竿子""卷檐虚帽"为线索,对《柘枝舞》东渐中原的中间环节做... 关于《柘枝舞》的来历,学界主要有"石国""南蛮"及"拓跋"三说,至今仍无定论。文章试图以冯晖墓《柘枝舞》考古图像中的"竹竿子""卷檐虚帽"为线索,对《柘枝舞》东渐中原的中间环节做出考察。《柘枝舞》在唐代杂糅了吐蕃乐舞的内容,以致面貌发生改变,这也是对其来历歧见纷纭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柘枝舞 冯晖墓 吐蕃乐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