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春秋战国时期的枣庄群贤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朱法武
-
机构
枣庄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8-61,共4页
-
文摘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皆较为发达的枣庄地区,诞育出鲁班、滕文公、孟尝君、冯驩、毛遂等诸多历史文化名人,他们在政治、外交及科技文化上都多有建树,对枣庄的地域文化性格、人文精神的形塑乃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鲁班
滕文公
孟尝君
冯驩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 2
-
-
-
出处
《四川统一战线》
2016年第3期44-44,共1页
-
文摘
毛泽东一生结交的党外朋友很多,著名诗人、民主主义革命者柳亚子便是其中之一。柳亚子在性格上率真自然,喜怒哀乐从不加以掩饰,政治上又颇为自负,甚至狂傲到目中无人的地步。所到之处往往引人侧目,周边的人际关系搞得非常紧张。然而,在毛泽东的眼里,柳亚子却是一个"有骨气的旧文人",人格"屹然独立",是"人中麟凤"。随着革命胜利的即将到来,柳亚子等大批民主人士纷纷赴聚北京。
-
关键词
感事
有骨气
六国饭店
夺席谈经
冯驩
弹铗
冯谖
玄黄
道恩
粤海
-
分类号
K825.6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酬郭子美军门
- 3
-
-
作者
前人
-
出处
《船山学报》
1935年第4期164-,共1页
-
文摘
书生非李白。上将是汾阳。功业震寰宇。结交诚老苍。寒光腾剑匣。利颖脱锥囊。惭抱。冯驩铗长歌谢。
-
关键词
剑匣
冯驩
军门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考成语复习应注意成语的古今异情现象
- 4
-
-
作者
唐俊
-
机构
安徽师大附中
-
出处
《美文(青春写作)》
2015年第10期44-45,共2页
-
文摘
语言的演变除了语音、词义、语法的变化之外,还存在由词义的变化而引起的词语感情色彩古今不同的现象。对这种"古今异情词"论者尚不多,但准确理解古代作品需要对之有一些了解。例如孟郊的《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中多处词语存在古今异情现象。
-
关键词
登科后
中性词
玉佩琼琚
变异现象
冯驩
总龟
高度概括性
世说新语
唐人诗
阮阅
-
分类号
H13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孟尝君识人用人高明之举
- 5
-
-
作者
王刚
-
机构
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
-
出处
《人民公仆》
2014年第2期73-74,共2页
-
文摘
孟尝君,齐国宗室大臣,战国四公子之一,好养宾客,多达三千余。宋代王安石不认同'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看法,写了不到一百字的《读〈孟尝君传〉》,认为孟尝君招纳的是'鸡鸣狗盗'之徒,根本不配'士'这个高雅称号。王安石说孟尝君是'鸡鸣狗盗之出其门'之人,不过是一个'鸡鸣狗盗之雄耳'。孟尝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宾客皆'鸡鸣狗盗'之徒?其实不然,孟尝君是一位礼贤好客,善于识人用人的政治家,其宾客亦人才济济。人尽其才,
-
关键词
孟尝君
宾客
昭王
王安石
识人用人
冯驩
-
分类号
K231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