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冰川模型及其在古冰川模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英奎 杨玮琳 +2 位作者 陈鑫 刘强 许向科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31-1247,共17页
冰川模型已广泛应用于预测未来的冰川变化。随着冰川地貌制图、测年和古气候研究的不断发展,冰川模型也逐渐用于模拟古冰川变化、估算古冰川发育时期的气候信息和探讨古冰川演化的气候驱动因素。本文综述用于古冰川模拟的两类模型:地貌... 冰川模型已广泛应用于预测未来的冰川变化。随着冰川地貌制图、测年和古气候研究的不断发展,冰川模型也逐渐用于模拟古冰川变化、估算古冰川发育时期的气候信息和探讨古冰川演化的气候驱动因素。本文综述用于古冰川模拟的两类模型:地貌-冰面剖面形态模型和物质平衡-冰川动力耦合模型,介绍不同冰川模型的原理、用于古冰川模拟的流程和利用地貌体进行模型参数校验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为例,总结利用冰川模型恢复古冰川的范围、体积、平衡线等参数,估算不同冰川发育时期的温度和降水,以及评估测年数据及其恢复的古冰川期次和规模的案例研究。最后指出了利用冰川模型进行古冰川模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冰川模型在古冰川模拟研究中的应用,恢复古冰川的规模、演化过程及其气候驱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模型 地貌-冰面剖面形态模型 物质平衡-冰川动力耦合模型 冰川物质平衡线 冰川演化
下载PDF
冰川动力学模式模型进展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澄海 程蓉 +1 位作者 赵文 孙超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52,共10页
冰冻圈是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圈层,其中冰川又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冰川、尤其是山地冰川的本构方程和建模一直是冰川动力学的核心任务。首先,简要回顾冰川模型的研究和发展,简要介绍了基于Navier-Stokes方程耦合温度场的三维冰川... 冰冻圈是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圈层,其中冰川又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冰川、尤其是山地冰川的本构方程和建模一直是冰川动力学的核心任务。首先,简要回顾冰川模型的研究和发展,简要介绍了基于Navier-Stokes方程耦合温度场的三维冰川模型。然后,介绍了冰川建模过程中的常用的静水压力近似、一阶近似、浅冰近似等的基本概念,总结了冰川的动力数值模式建立的主要方法,对于常用的GLIMMER冰盖模式的物理框架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目前的简化模型难以准确地描述山地冰川的物理过程及其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全Navier-Stokes方程的山地冰川模型及其动力框架、边界条件处理的设想。本文可为建立、发展冰川及冰架模型,尤其建立和发展山地冰川模型提供基础知识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冰川 冰川模型 发展 展望
下载PDF
冰川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卿文武 陈仁升 刘时银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93-902,共10页
定量评估冰川变化对干旱区流域/区域水资源管理、海平面上升以及冰川自然灾害预防等十分重要。从冰川产流(消融)和汇流两个水文物理过程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冰川水文模型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应用最广的两类消融模型——基于气象因子的统计... 定量评估冰川变化对干旱区流域/区域水资源管理、海平面上升以及冰川自然灾害预防等十分重要。从冰川产流(消融)和汇流两个水文物理过程出发,介绍了国内外冰川水文模型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应用最广的两类消融模型——基于气象因子的统计模型和基于物理机制的能量平衡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从冰川表面、内部以及下部汇流3个方面阐述了冰川汇流模型所取得的成果。表明冰川产流(消融)模型已相对较为成熟,而冰川汇流过程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构建适合不同规模和类型冰川的、包含冰川运动信息的分布式冰川水文物理模型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水文模型 冰川消融 冰川融水汇流
下载PDF
冰川系统模型及其应用—以金沙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谢自楚 李巧媛 王淑红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2-511,共10页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冰川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了它的影响。目前,全球变化下冰川的变化是国际冰川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冰川分布最广的中纬度国家,冰川是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重要水资源,冰川的变化对中国环境有重...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冰川的生存与发展也受到了它的影响。目前,全球变化下冰川的变化是国际冰川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冰川分布最广的中纬度国家,冰川是中国西部干旱地区的重要水资源,冰川的变化对中国环境有重大影响。冰川系统模型是一种基于冰川系统理论的水文学冰川变化预测模型,该模型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冰川融水的变化进行宏观预测,充分利用已有的冰川数据资料对冰川的变化趋势做出总体预测。本文以金沙江流域冰川系统为例,根据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将其分为河源区冰川系统和非河源区冰川系统两个并列的系统,利用冰川系统模型对其在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的响应趋势作了预测,证实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这一模型的研究成果对应对全球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冰川系统模型 金沙江 河源区冰川系统 非河源区冰川系统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冰川动力学模型部分参数自动提取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谢遵义 张世强 +2 位作者 张小文 谯程俊 杨晓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9-523,共5页
对冰川进行动力学模拟,对于理解和预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每条冰川主流线上各节点间的面积-高程分布、坡度等是冰川动力学模拟中必需的参数,采用人工方法提取冰川的这些参数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因此,在GIS技... 对冰川进行动力学模拟,对于理解和预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每条冰川主流线上各节点间的面积-高程分布、坡度等是冰川动力学模拟中必需的参数,采用人工方法提取冰川的这些参数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因此,在GIS技术支持下提高获取参数的自动化程度对于获取参数的效率十分重要.以叶尔羌河流域为例,以冰川分布矢量、冰川主流线、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开展了冰川动力学模型参数自动提取流程的试验研究.研究参考了人工提取的流程,先自动提取冰川主流线上各节点处的高程,进而获取主流线上各节点之间的分带面积,最后计算出其他参数,如冰川作用差、长度、坡度等.整个过程基本实现了提取流程的自动化,为流域冰川动力学模拟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动力学模型参数 AML VBA 自动提取
下载PDF
1980—2019年藏东南帕隆藏布流域冰川物质平衡模拟
6
作者 肖乐天 吴坤鹏 +7 位作者 刘时银 杨威 申怡园 高永鹏 谢福明 田汉强 魏金月 青鑫沂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29-1839,共11页
帕隆藏布流域位于中国海洋性冰川发育最为集中的藏东南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帕隆藏布流域冰川亏损显著。利用全球开放冰川模型(OGGM)模拟了1980—2019年藏东南地区帕隆藏布流域1554条冰川物质平衡,发现1980—2019年帕隆藏布流... 帕隆藏布流域位于中国海洋性冰川发育最为集中的藏东南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帕隆藏布流域冰川亏损显著。利用全球开放冰川模型(OGGM)模拟了1980—2019年藏东南地区帕隆藏布流域1554条冰川物质平衡,发现1980—2019年帕隆藏布流域全域冰川物质平衡呈现不断亏损的状态,为-0.41 m w.e.·a^(-1),在2000—2019年物质平衡亏损更为严重,达到-0.56 m w.e.·a^(-1)。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流域东南部和流域西北部是冰川亏损最为严重的区域,流域中部和西部冰川亏损相比较少。温度的升高和降水的轻微减少是冰川物质亏损的主要原因。通过气温和降水的敏感性分析,气温上升1℃,流域71.75%的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在-1000~-500 mm w.e.·a^(-1);降水减少20%,62.81%的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在-450~-300 mm w.e.·a^(-1),相较于降水,冰川对气温变化更为敏感。通过分析国家气象站及再分析数据,发现1980—2019年气象站气温上升均超过1.5℃,波密站2000—2019年总降水相较于前20年,减少了10%,流域降水整体呈现减少的趋势,气温的持续升高和降水的轻微减少导致帕隆藏布流域冰川处于持续亏损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模型 物质平衡 气候变化 帕隆藏布
下载PDF
山地冰川流动模型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春光 阿布都热西提 刘时银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21-827,共7页
近30a来冰川动力学模型有了快速发展,在南极、格林兰冰盖预测中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对山地冰川的研究也初见端倪.从冰川流动的力学过程出发,利用本构方程、理想冰川假设、浅冰层近似(Shallow ice approximation)假设完整地推导了理想冰... 近30a来冰川动力学模型有了快速发展,在南极、格林兰冰盖预测中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对山地冰川的研究也初见端倪.从冰川流动的力学过程出发,利用本构方程、理想冰川假设、浅冰层近似(Shallow ice approximation)假设完整地推导了理想冰川流动的物理过程,揭示了冰川流动的机理,建立了气候变化和冰川自身重力引起的理想冰川物质和能量再分配的温度耦合三维流动模型.结合山地冰川的冰床形态,将理想冰川与实际冰川相结合,使理想冰川流动模型更好地近似山地冰川的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冰川 本构方程 平均水平冰通量 冰川流动模型 长期变化 温度耦合
下载PDF
1990-2018年干城章嘉流域冰川物质平衡序列模拟数据集
8
作者 张法刚 魏俊锋 +3 位作者 刘时银 张勇 王欣 蒋宗立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4期340-351,共12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冰川普遍退缩,不同属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呈现差异特征。干城章嘉流域发育冰川呈现表碛覆盖、末端入湖等多种属性,长时间日尺度冰川物质平衡序列数据,可为不同属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差异性响应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冰川普遍退缩,不同属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呈现差异特征。干城章嘉流域发育冰川呈现表碛覆盖、末端入湖等多种属性,长时间日尺度冰川物质平衡序列数据,可为不同属性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差异性响应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本研究基于校正后的中国气象驱动数据集,采用冰川表面能量平衡模型,通过估算不同高程带表碛覆盖/裸冰区域的冰川物质积累和消融分量,重建了干城章嘉流域1990–2018年日尺度的冰川物质平衡序列,并利用大地测量法获取的冰川高程变化数据集对模型估算结果进行了检校,获取成果与已发表研究成果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基于ITS_LIVE冰川表面流速数据集,提取和分析了1989–2018年冰川表面运动特征,并利用非冰川区地表运动统计特征对冰川表面流速数据成果进行了评估。本数据集可为研究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影响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冰湖变化及其溃决风险等冰川水文效应和灾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物质平衡 冰川变化 冰川物质平衡模型 气候变化
下载PDF
入湖冰川物质平衡序列重建与分析--以喜马拉雅山北坡龙巴萨巴冰川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魏俊锋 张特 +3 位作者 张勇 王欣 蒋宗立 郑亚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4-929,共16页
入湖冰川受冰湖作用影响,物质损失速率高于其他类型冰川,并导致冰湖进一步扩张,冰湖溃决风险增加。建立入湖冰川物质变化序列,对揭示不同类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以及评估冰湖溃决风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地面气象要素驱... 入湖冰川受冰湖作用影响,物质损失速率高于其他类型冰川,并导致冰湖进一步扩张,冰湖溃决风险增加。建立入湖冰川物质变化序列,对揭示不同类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以及评估冰湖溃决风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和实测气象数据,采用冰川表面能量-物质平衡模型估算了冰川表面物质变化,并结合冰川流动和末端退缩特征,重建了1989-2018年龙巴萨巴冰川物质变化序列。结果表明,近30a龙巴萨巴冰川总物质损失为0.315km^(3)w.e.,平均物质变化速率为-0.114km^(3)w.e.·a^(-1)。冰川平均表面物质平衡为-0.26m w.e.·a^(-1),表面消融是冰川物质亏损的主要贡献因素。气温变化对冰川表面物质损失的影响高于降水;冰川表面物质平衡对夏季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强于其他季节;表碛覆盖加速了冰川表面消融,且较薄的表碛厚度会加剧冰川表面物质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物质平衡 冰川变化 入湖冰川 冰川模型 喜马拉雅 龙巴萨巴冰川
下载PDF
1970—2000年羌塘高原冰川变化及其预测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利平 谢自楚 +3 位作者 刘时银 丁良福 殷俊琦 吴立宗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79-990,共12页
采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分析了羌塘高原1970—2000年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1970—2000年期间,羌塘高原整体呈萎缩趋势,冰川面积退缩的年平均速率(APAC)为0.145%.a-1,年平均退缩面积3.004 km2.a-1,但也有部分冰川处于前进状态.1970—2000... 采用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分析了羌塘高原1970—2000年的冰川变化.结果表明:1970—2000年期间,羌塘高原整体呈萎缩趋势,冰川面积退缩的年平均速率(APAC)为0.145%.a-1,年平均退缩面积3.004 km2.a-1,但也有部分冰川处于前进状态.1970—2000年羌塘高原冰川退缩加剧,但与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相比,仍是退缩速率较小的地区;整体冰川变化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大,但是不同时段不同山地的冰川变化又有所差异.通过分析冰川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可知,气温上升是1970—2000年羌塘高原冰川处于退缩状态的主要原因.对比分析羌塘高原冰川变化实际结果和冰川系统模型的预测结果可知,直线式升温模式下升温速率为0.03 K.a-1时的情形更符合羌塘高原的冰川变化实际情况,也说明冰川系统模型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高原 图谱 冰川变化 气候响应 冰川系统模型 变化预测
下载PDF
不同规模山谷冰川及其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 被引量:37
11
作者 叶柏生 丁永建 刘潮海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3-110,共8页
以天山伊犁河流域为背景 ,通过冰川动力模型模拟 ,研究了统计意义上不同规模冰川及其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的差异性 .结果表明 ,不同规模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 ,冰川径流变化与气候的变化亦不一致 .在气温变暖、冰川退... 以天山伊犁河流域为背景 ,通过冰川动力模型模拟 ,研究了统计意义上不同规模冰川及其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的差异性 .结果表明 ,不同规模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 ,冰川径流变化与气候的变化亦不一致 .在气温变暖、冰川退缩的过程中 ,冰川径流有一个增大的过程 ,冰川径流的峰值大小和出现时间取决于冰川大小和升温速率 .根据径流峰值出现时间与升温过程的一致与否 ,提出冰川径流增大的临界升温速度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冰川径流 山谷 升温速率 冰川动力模型
下载PDF
冰川物质平衡模式及其对比研究——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研究为例 被引量:18
12
作者 方潇雨 李忠勤 +2 位作者 Bernd Wuennemann 高抒 陈仁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6-350,共15页
冰川物质平衡是冰川连结气候和水资源的纽带,对其的观测和模拟始终是冰川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重点和前缘之一.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为参照冰川,结合实测物质平衡验证资料,建立了基于冰川表面能量平衡的冰川物质平衡模型(物理模型)... 冰川物质平衡是冰川连结气候和水资源的纽带,对其的观测和模拟始终是冰川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重点和前缘之一.以祁连山黑河流域十一冰川为参照冰川,结合实测物质平衡验证资料,建立了基于冰川表面能量平衡的冰川物质平衡模型(物理模型)和基于温度参数、温度-辐射参数和温度-辐射-水汽压参数的三种度日因子模型(统计模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及评估.结果表明:净辐射是冰川表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占能量收入的82.3%;其次为感热供热,占收入的17.7%.净长波辐射基本为负,吸收的热量主要通过融化和蒸发/升华方式消耗,分别占能量支出的84.7%和15.3%.加入净短波辐射和水汽压参数的度日因子-物质平衡模型的模拟效果提高显著,相对误差为7%,与能量平衡模型的模拟误差6.7%,相差不大.研究表明,能量-物质平衡模型的物理意义明确,模拟能力强大,尤其在日尺度上有绝对的优势;统计物质平衡模型在特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下表现出不佳,对于一些极端值的模拟能力欠缺,但是具有输入变量少,计算简单的优点.研究结果对黑河流域乃至整个祁连山地区的冰川物质平衡模拟方法的建立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十一冰川 冰川物质平衡模型 能量平衡 度日因子 辐射参数
下载PDF
川西螺髻山清水沟倒数第二次冰期以来的冰川规模与古气候重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倩玉 张威 +5 位作者 刘亮 柴乐 李亚鹏 张廉卿 孙波 张宏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69-1877,共9页
川西螺髻山清水沟保存着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末次冰期早期(MIS4)和末次冰期晚期(MIS2)较为完好的冰川沉积序列,该序列为螺髻山地区晚第四纪古环境重建提供了直接依据。基于野外地貌考察和冰川地貌特征确定出古冰川分布范围,计算古冰... 川西螺髻山清水沟保存着倒数第二次冰期(MIS6)、末次冰期早期(MIS4)和末次冰期晚期(MIS2)较为完好的冰川沉积序列,该序列为螺髻山地区晚第四纪古环境重建提供了直接依据。基于野外地貌考察和冰川地貌特征确定出古冰川分布范围,计算古冰川物质平衡线高度(ELA),应用P-T模型和LR模型计算出各冰期时段的气温与降水。结果显示:清水沟MIS6、MIS4和MIS2的冰川面积分别为3.44km^(2)、2.22km^(2)和1.20km^(2),冰川体积分别为0.19km^(3)、0.12km^(3)和0.07km^(3)。各期次的古ELA分别为3132m、3776m和3927m,相对于现代ELA分别下降了1716m、1071m和920m。冰川规模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MIS6气温大幅下降(8~12℃)是导致该阶段冰川规模最大的原因;MIS4降水为现在的80%左右,而气温下降幅度(6~7℃)小于倒数第二次冰期,冰川规模小于倒数第二次冰期;MIS2降水仅为现在的60%~80%,降温幅度(4~8℃)也不大,因此该阶段冰川规模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髻山 物质平衡线高度 冰川体积 冰川纵剖面模型 古气候
下载PDF
水稳定同位素示踪的冰川流域水文模拟及不确定性研究——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天豪 高红凯 +6 位作者 李向应 韩添丁 贺志华 张志才 段峥 刘敏 丁永建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0-1143,共14页
水文模拟不确定性长期以来是制约寒区水文发展的瓶颈问题。水稳定同位素示踪为认识冰川流域径流过程提供了重要“指纹”信息,但仍缺乏有效模型将该信息与冰川水文模型耦合,而且同位素信息对冰川流域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的约束效果也有待检... 水文模拟不确定性长期以来是制约寒区水文发展的瓶颈问题。水稳定同位素示踪为认识冰川流域径流过程提供了重要“指纹”信息,但仍缺乏有效模型将该信息与冰川水文模型耦合,而且同位素信息对冰川流域水文模型不确定性的约束效果也有待检验。将水稳定同位素信息(δ^(18)O)与冰川流域水文模型FLEXG相耦合,实现对冰川流域水稳定同位素和径流过程的耦合建模(FLEXG-iso),并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流域进行模拟检验和径流分割。结果表明:模型不仅对2013—2016年径流过程有良好的模拟效果,还可以重现水稳定同位素、冰川物质平衡等重要过程。利用水稳定同位素这一辅助数据,提高了模型参数的识别能力,减少了模拟过程中各水源的相互妥协效应和不确定性范围。2013—2016年1号冰川断面径流32%~34%来自融雪,48%~51%来自融冰,0%~7%来自地下水,12%~15%来自降雨径流。水稳定同位素对雪和冰川相关中间过程有明显的约束能力,原有模型对融冰贡献的模拟偏高约7%。FLEXG-iso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推动寒区水文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以及寒区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决策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定同位素 冰川水文模型 同位素辅助水文模拟 径流分割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下载PDF
第三极地区冰川径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虎 王磊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7-752,共16页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除南北极之外冰川面积最大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全球变暖导致该地区冰川普遍退缩,融水释放成为冰川径流,使得下游河川径流发生重大变化,给下游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带来挑战。然而由于第三极地区特殊的地形和...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除南北极之外冰川面积最大的区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全球变暖导致该地区冰川普遍退缩,融水释放成为冰川径流,使得下游河川径流发生重大变化,给下游流域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带来挑战。然而由于第三极地区特殊的地形和复杂的气候,加上冰川水文过程内在的复杂性,使得冰川径流的研究十分困难。本文总结了目前关于冰川径流研究的几类主要方法:直接观测法、遥感观测法、水量平衡法、水化学示踪法和冰川水文模型法,其中冰川水文模型法使用最为广泛。在第三极地区,前人利用这些方法对于冰川径流的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冰川径流普遍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其对于总径流的贡献同时受气候条件和流域内冰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总体来看,位于西风控制区的流域的冰川径流贡献普遍大于季风控制区的流域。未来变化方面,除部分冰储量较大的西风区流域(塔里木河、印度河)外,第三极地区大多数流域冰川径流将在本世纪中叶前达到峰值。但是目前由于观测不足、模型物理机制简化等制约,对于第三极地区冰川径流的研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未来需要开展更多观测、开发更先进的冰川水文模型以提高第三极地区冰川径流研究的准确性,进而为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和防洪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径流 第三极地区 冰川水文模型 冰储量 水资源
下载PDF
1988-2018年喜马拉雅山中部龙巴萨巴冰川变化数据集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特 魏俊锋 +2 位作者 张勇 王欣 郑亚杰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1年第4期80-90,共11页
冰湖接触型冰川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末端冰湖影响,该类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其他类型的冰川更为敏感。本数据集基于冰川厚度估算数据和冰湖雷达测深数据,构建了龙巴萨巴冰川/冰湖底部地形(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数据);基于La... 冰湖接触型冰川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末端冰湖影响,该类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较其他类型的冰川更为敏感。本数据集基于冰川厚度估算数据和冰湖雷达测深数据,构建了龙巴萨巴冰川/冰湖底部地形(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数据);基于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获取了1988–2018年龙巴萨巴冰川/冰湖边界和表碛覆盖(Shapefile格式),以及表面运动数据集(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数据);采用冰川表面能量–物质平衡模型模拟了龙巴萨巴冰川近30 a表面物质平衡,并结合冰川末端退缩和表面流动特征,重建了1989–2018年冰川物质变化序列。本数据集可作为冰湖接触型冰川动力学模型的输入和检校数据,也为研究喜马拉雅山地区不同类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接触型冰川 表面物质平衡 冰川变化 冰川物质平衡模型
下载PDF
农产品省际流通成本的测度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谢继蕴 李崇光 付青叶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0-123,共4页
文章在讨论流通成本概念及其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更加符合我国实际的农产品省际流通成本测度指标和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对新疆水果省际流通成本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新疆水果的省际流通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有... 文章在讨论流通成本概念及其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更加符合我国实际的农产品省际流通成本测度指标和计算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对新疆水果省际流通成本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新疆水果的省际流通成本总体呈下降趋势,有利于农业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同时,新疆水果面临着空间距离和替代品竞争的挑战,存在由于流通服务能力和品牌建设不足带来的省际流通成本上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成本 测度 冰川成本模型
下载PDF
洋米进口与民国时期(1931—1935)国内区域市场分割 被引量:1
18
作者 严跃平 《武陵学刊》 2017年第6期96-105,124,共11页
以广东为代表的部分省份,一直是近代中国主要的洋米进口和消费地区,在1931—1935年间,国内出现比较严重的洋米进口与国米剩余并存现象。这种矛盾的经济现象,源于当时国内市场的严重分割性。"冰川成本"模型计量结果表明,考察... 以广东为代表的部分省份,一直是近代中国主要的洋米进口和消费地区,在1931—1935年间,国内出现比较严重的洋米进口与国米剩余并存现象。这种矛盾的经济现象,源于当时国内市场的严重分割性。"冰川成本"模型计量结果表明,考察时期内的国内市场分割程度呈现逐渐增强趋势,其原因在于高昂的运输成本以及产粮省份的米禁政策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米进口 市场分割 冰川成本”模型 米禁
下载PDF
多源多分辨率DEMs对宁金康桑峰地区冰川模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晓艳 赵志斌 +2 位作者 刘金花 刘强 李英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81-1192,共12页
研究宁金康桑峰地区第四纪冰川面积、体积、冰厚及平衡线高度特征参数的变化,将加深对该区气候响应的认识。数字高程模型(DEM)描述地面的起伏形态特征,为冰川模拟的基础数据,对冰川模拟影响较大。已有研究通过DEM空间分辨率来探究对流... 研究宁金康桑峰地区第四纪冰川面积、体积、冰厚及平衡线高度特征参数的变化,将加深对该区气候响应的认识。数字高程模型(DEM)描述地面的起伏形态特征,为冰川模拟的基础数据,对冰川模拟影响较大。已有研究通过DEM空间分辨率来探究对流域、坡度等的影响,然而目前尚缺乏对古冰川重建影响的研究。文章分别选择4种DEMs(ALOS PALSAR RTC HIGH RES 12 m DEM(简称ALOS 12 m DEM)、ASTER 30 m GDEM、SRTM 30 m DEM、SRTM 90 m DEM)采用改进的冰川流线模型来模拟宁金康桑峰地区卡若拉西沟冰川、枪勇冰川、西坡冰川和岗布沟冰川自末次冰盛期以来的冰川厚度及规模,基于变异系数法比较计算不同DEM模拟冰川参数的稳定性,分析不同DEM模拟的冰川冰储量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1)冰川的塑性流变使其对细微的高程变化可能并不敏感。冰川模拟和实测数据的对比表明,ALOS 12 m DEM的高精度地形数据和SRTM 90 m DEM的低分辨率高程数据对冰川的模拟都差于SRTM 30 m DEM数据,说明30 m分辨率的DEM可能与冰川塑性流变的尺度较一致,能够更好地模拟冰川的变化。同时SRTM 30 m DEM比ASTER 30 m GDEM具有更好的数据质量和高程精度,更加适合本地区的冰川模拟。2)从现代冰川到末次冰盛期冰川,随着冰川面积增大,不同DEM模拟的冰川面积、体积、冰厚和平衡线高度变化总体趋于稳定,DEM的影响减小。3)不同DEM模拟的冰川变化影响对区域水资源的评估。从小冰期到末次冰盛期,不同DEM模拟的冰川水当量的差异在1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冰川流线模型 稳定性 冰川平衡线
原文传递
中国国内商品市场正趋于整合
20
作者 刘洋 《环球财经》 2016年第10期80-83,共4页
在比较不同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利用2000年到2014年的宏观数据和改进的“冰川”成本模型,分析了我国市场在新世纪的融合程度及其动态特征。我们的主要结论是:中国的国内商品市场在新世纪最初几年趋于分割.但在2008年之后迅速融合。
关键词 冰川”成本模型 市场整合 一价定律 相对价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