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2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第四纪柴达木盆地盐湖成盐期与冰期对比方案的再认识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安东 顾佳妮 +3 位作者 王学锋 韩光 李洪普 袁文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6-439,共14页
文章以柴达木盆地察汗斯拉图、昆特依和一里坪盐湖共计6个中更新统—全新统含盐地层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铀系测年和光释光测年测定其成盐年代,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其盐类矿物种类。察汗斯拉图D19剖面芒硝和石盐层的铀系年代为(231.5&#... 文章以柴达木盆地察汗斯拉图、昆特依和一里坪盐湖共计6个中更新统—全新统含盐地层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铀系测年和光释光测年测定其成盐年代,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其盐类矿物种类。察汗斯拉图D19剖面芒硝和石盐层的铀系年代为(231.5±19.5)~(239.5±40.4)ka BP,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7早期;昆特依KP4剖面芒硝和石盐层的铀系年代为(76.8±19.7)~(53.7±6.5)ka BP,其中,芒硝沉积的年代可以对应于末次冰期早冰阶MIS 4;察汗斯拉图D13剖面钾盐和石盐地层的光释光年代为(6.6±1.0)~(2.6±0.4)ka BP,对应于MIS 1;一里坪YP3剖面石盐地层的铀系年代为(6.2±2.7)~(2.7±1.1)ka BP,对应于MIS 1,但测年误差较大。一里坪YP2剖面和昆特依KP2剖面未能得到有效的测年数据,测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剖面样品受到卤水开采和输卤的影响。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西部盐湖存在MIS 7早期和MIS 4的芒硝和石盐层,而在MIS 1有固体钾镁盐沉积。盆地西部盐湖在MIS 8、MIS 6、MIS 4和MIS 2有芒硝沉积,芒硝沉积期与冰期有对应关系。结合前人的晚第四纪成盐年代数据,作者对柴达木盆地晚第四纪成盐期与冰期对比方案进行改进,并将已研究至MIS 6的对比方案扩展到MIS 8。因此,晚第四纪冰期环境有利于柴达木盆地以芒硝为主的盐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盐湖 成盐期 第四纪冰期 铀系测年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末次冰期东海嵊山岛黄土粒度端元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庆 郑祥民 +4 位作者 周立旻 王辉 吕红华 陈圆圆 任少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1-533,共13页
【目的】东海岛屿晚更新世风尘黄土堆积是我国黄土在东部长三角及外延海域重要的拓展,深化这一区域风尘黄土沉积的物源特征和后期演化问题研究,对于认识晚更新世区域古环境变化尤为重要。【方法】在OSL测年和磁化率测试基础上,基于东海... 【目的】东海岛屿晚更新世风尘黄土堆积是我国黄土在东部长三角及外延海域重要的拓展,深化这一区域风尘黄土沉积的物源特征和后期演化问题研究,对于认识晚更新世区域古环境变化尤为重要。【方法】在OSL测年和磁化率测试基础上,基于东海岛屿典型风尘黄土剖面(嵊山岛黄土)的粒度分析,开展了粒度组成的端元分析,探讨了其蕴含的古环境信息。【结果与结论】嵊山岛黄土沉积可提取出3个粒度端元(EM1~EM3),进一步分析发现EM1可能代表通过高空西风气流传输的远源黏粒组分,EM2可能代表以浮尘形式远距离悬浮搬运并随风力减弱而沉降堆积的细粉砂组分,EM3可能代表冬季风驱动下的近地表短距离搬运堆积的粗粉砂组分。粒度端元分析结果表明,高空西风输送的黏粒端元组分和远距离悬浮运移的浮尘端元组分可能是沉积剖面主要粉尘来源;综合年代学结果、百分频率磁化率和颗粒中值粒径等参数分析,认为东海嵊山岛黄土沉积过程在MIS3阶段先后经历暖湿—冷干—暖湿的旋回波动;并且,所记录的MIS3阶段气候波动以及MIS2阶段末次冰盛期和冰消期的古环境变化同深海氧同位素和古海平面变化趋势相对应,说明东海陆架区域该时期环境演变与全球性气候波动相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元分析 嵊山岛黄土 末次冰期 古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东北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孢粉数据库构建技术与应用
3
作者 张瑞 勇心意 +1 位作者 张硕 于梦晴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孢粉数据库是研究区域尺度的古环境演变历史、古气候变化规律等重要的基础数据。对东北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71条孢粉序列进行数据处理。首先,重新计算各种属的百分比;其次,校正年代并建立年代序列;最后,以1000年的分辨率插值孢粉序列。由... 孢粉数据库是研究区域尺度的古环境演变历史、古气候变化规律等重要的基础数据。对东北地区末次盛冰期以来71条孢粉序列进行数据处理。首先,重新计算各种属的百分比;其次,校正年代并建立年代序列;最后,以1000年的分辨率插值孢粉序列。由此,构建了标准统一的孢粉数据库,结合GIS技术展示了数据库信息,并重建了东北地区古植被演化的特征。该数据库可有效应用于东北地区古环境演化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中国东北 孢粉数据库 古植被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全球气候瞬变模拟与平衡态模拟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江南萱 燕青 王会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6-499,共14页
采用水平分辨率约1°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本研究开展了末次间冰期129~124 ka的瞬变模拟试验(TGCS-LIG)和127 ka的平衡态切片模拟试验(127ka-LIG),量化了数值试验方案对模拟的末次间冰期全球气候的影响,以期加深理解造成模拟结果与... 采用水平分辨率约1°的地球系统模式CESM,本研究开展了末次间冰期129~124 ka的瞬变模拟试验(TGCS-LIG)和127 ka的平衡态切片模拟试验(127ka-LIG),量化了数值试验方案对模拟的末次间冰期全球气候的影响,以期加深理解造成模拟结果与重建数据之间分歧的可能原因。TGCS-LIG试验和127ka-LIG试验均表明:末次间冰期全球年平均温度较工业革命前低,降温幅度分别为0.4℃和0.2℃;在夏季,北半球升温(1.2/1.5℃),而南半球降温(0.9/0.7℃)。就年降水而言,末次间冰期北半球季风区降水增加,南半球季风区降水减少,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与重建数据相比,TGCS-LIG试验和127ka-LIG试验的模拟-数据符号一致性与均方根误差均相近,但127ka-LIG试验模拟效果略好。TGCS-LIG试验与重建的全球年平均(夏季)海温符号一致性为34.9%~44.7%(36.8%~42.5%),较127ka-LIG偏差约2%~4%(约5%~7%);均方根误差为2.9~3.2℃(2.9~3.4℃),较127ka-LIG试验偏差小于约0.1℃。对于全球年平均降水,TGCS-LIG试验与重建数据的符号一致性为63.8%,略高于127ka-LIG试验(63.1%)。相较于模拟和重建之间的绝对偏差而言,数值试验方案对于改进两者分歧的作用十分有限。需要注意的是,TGCS-LIG试验表明:末次间冰期全球关键气候模态的年际变率在129~124 ka间存在显著的内部变化,其中ENSO年际变率随时间逐渐增强,北半球环状模与南半球环状模的年际变率呈现千年尺度波动的特征;而127ka-LIG试验无法刻画气候模态的时间演变特征。总之,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平衡模拟试验或是瞬变模拟试验并不是造成末次间冰期模拟-数据分歧的主要原因,但开展高时空分辨率的瞬变模拟试验对研究末次间冰期气候变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间冰期 模拟-重建对比 瞬变试验 平衡态试验
下载PDF
晚更新世冰期旋回成因的南大洋机制及其对北极冰盖形成的启示
5
作者 马悦 田军 李杨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共15页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南大洋对调节晚更新世冰期/间冰期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CO_(2))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晚更新世,冰期大气pCO_(2)比间冰期大气pCO_(2)下降约90×10^(−6)。而在约2.7 Ma,随着北极冰盖快速扩张(intensification of N...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南大洋对调节晚更新世冰期/间冰期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CO_(2))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晚更新世,冰期大气pCO_(2)比间冰期大气pCO_(2)下降约90×10^(−6)。而在约2.7 Ma,随着北极冰盖快速扩张(intensification of Northern Hemisphere Glaciation,iNHG),冰期旋回振幅增大,大气pCO_(2)也骤降。探究晚更新世冰期及iNHG时期大气pCO_(2)下降的原因,对构建完整的冰期旋回理论意义重大。本文综合晚更新世冰期南大洋北部的亚南极区(Subantarctic Antarctic Zone,SAZ)和南部的南极区(Antarctic Zone,AZ)的洋流、海冰、生产力等记录,分析了两个区域在晚更新世冰期可能的储碳机制,并结合iNHG时期各项地质记录,讨论南大洋洋流、碳储库在iNHG期间所发生的变化。结果认为,SAZ和AZ使冰期大气pCO_(2)下降的机制不完全相同,铁肥输入增强导致SAZ生物泵效率增强,增加了海洋固碳,而在AZ,深水通风减弱、海冰扩张、深海分层增强是加强深海碳封存的关键机制。同时,iNHG时期洋流、碳储库等记录表明,南源水向北大西洋、北太平洋深部显著扩张,南大洋海冰扩张,铁肥输入增强,太平洋碳储库增大,暗示iNHG时期南大洋机制可能是大气pCO_(2)下降的原因,直接造成了晚上新世北极冰盖的最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冰盖 冰期旋回 深部洋流 碳储库 南大洋
下载PDF
阿坝盆地黄土记录的青藏高原东部末次冰期环境变化
6
作者 徐雪超 刘丽 +4 位作者 杨胜利 问琛 李睿 张景钊 王海燕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8-179,共12页
青藏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的风成黄土沉积是记录过去气候变化和大气粉尘活动历史的重要陆地档案,恢复和重建其环境记录可以为深入理解高原环境演化过程和机制提供重要证据。本研究基于石英光释光测年建立了阿坝盆地各莫黄土剖面的年代框架,... 青藏高原东部广泛分布的风成黄土沉积是记录过去气候变化和大气粉尘活动历史的重要陆地档案,恢复和重建其环境记录可以为深入理解高原环境演化过程和机制提供重要证据。本研究基于石英光释光测年建立了阿坝盆地各莫黄土剖面的年代框架,并利用多种环境代用指标重建了阿坝黄土记录的青藏高原东部约47 ka以来的环境变化历史。黄土磁化率、色度和碳酸盐记录表明深海氧同位素3阶段(MIS3)中晚期印度夏季风加强,青藏高原环境相对湿润。粒度重建结果记录了4次海因里希(Heinrich)事件和新仙女木(YD)事件,表明青藏高原末次冰期粉尘活动强烈,气候变化具有快速波动的特征。区域记录对比显示,北半球高纬地区气候系统对青藏高原地区快速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可能是高原地区粉尘活动和气候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该研究为更好地认识青藏高原末次冰期环境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光释光测年 粒度 磁化率 末次冰期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冰期输水能力分析研究
7
作者 朱思瑾 梁学玉 李昊哲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10期22-27,79,共7页
输水工程途经北方寒冷地区时,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河冰现象。河流和渠道封冻后,冰盖的形成会造成过水断面湿周增加、阻力增大、过流能力减小,因此部分北方河流和渠道输水工程的冰期输水能力是工程运行管理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为探索研... 输水工程途经北方寒冷地区时,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河冰现象。河流和渠道封冻后,冰盖的形成会造成过水断面湿周增加、阻力增大、过流能力减小,因此部分北方河流和渠道输水工程的冰期输水能力是工程运行管理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为探索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黄河以北段的冰期输水能力,文章分析总结了工程冰期输水能力的控制指标,采用MIKE11模型对研究范围内各段输水渠道流冰期和稳封期的输水效率进行数值模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工程冰期输水效率的措施和建议,研究成果对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黄河以北段渠道的冰期输水安全、调度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冰期输水 输水效率 数值模拟 调度运行管理
下载PDF
星载GNSS-R融冰期海冰密集度反演研究
8
作者 王玥 谢涛 +3 位作者 李建 张雪红 白淑英 王明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136,共10页
针对北极融冰期的海冰密集度反演,并改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NSS-R)对海水的海冰密集度高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生成高时空分辨率的融冰期海冰密集度估算方法,提取GNSS-R时延多普勒图(DDM)的特征参数,并结合海表... 针对北极融冰期的海冰密集度反演,并改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测量(GNSS-R)对海水的海冰密集度高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生成高时空分辨率的融冰期海冰密集度估算方法,提取GNSS-R时延多普勒图(DDM)的特征参数,并结合海表温度数据建立LightGBM模型,将反演结果与参考海冰密集度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评估。本文的模型结果与OSI SAF的海冰密集度产品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65、0.061和0.090。该方法能够实现对北极海冰边缘区的海冰密集度高精度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R DDM 冰期 海冰密集度 LightGBM 北极
下载PDF
末次冰期以来阿拉伯海底层水体氧含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9
作者 刘佳澳 吴永华 +4 位作者 刘升发 乔淑卿 陶菁 齐文菁 刘季花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201,共13页
末次冰期以来阿拉伯海水体氧含量变化在时空上具有显著的差异。目前对其空间变化规律及主导因素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缺乏对千年尺度上深层水氧含量变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的综合分析。本文基于阿拉伯海中部深水区WIND-CJ06-6与WIND-CJ06... 末次冰期以来阿拉伯海水体氧含量变化在时空上具有显著的差异。目前对其空间变化规律及主导因素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缺乏对千年尺度上深层水氧含量变化过程及其控制因素的综合分析。本文基于阿拉伯海中部深水区WIND-CJ06-6与WIND-CJ06-13两个岩芯的XRF岩芯扫描结果,结合前人已发表的指示阿拉伯海水体氧含量变化数据,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千年尺度阿拉伯海不同海域和深度的水体氧含量变化历史并分析了其驱动因素。阿拉伯海水深小于1500 m的水体在千年尺度上的氧含量变化受到表层初级生产力和中层水流通性的共同控制,但在不同时期主导因素不同;在B/A(Bolling-Allerod)到YD(Younger Dryas)期间,阿拉伯海西北部表层生产力显著高于同时期其他海域,导致了中层水体的氧含量在西北部降低而在其他海域增高的空间差异。阿拉伯海水深大于1500 m的水体氧含量在末次冰期以来整体上受北大西洋深层水(NADW)强弱的控制,在LGM(Last Glacial Maximum)到HS1(Heinrich stadial 1)阶段则受到南大洋通风增强的影响,水体氧含量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含量 表层生产力 中层水 深层水 末次冰期 阿拉伯海
下载PDF
深沪湾末次冰期以来的地层结构及古环境演变
10
作者 王恒波 李海东 +2 位作者 张汉女 钟贵才 许江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6-134,共9页
通过深沪湾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声学地层和地质钻孔沉积地层的对比,并结合沉积物的粒度、微体古生物以及AMS14C测年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以来的地层层序,探讨了深沪湾的古环境演变。深沪湾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自上而... 通过深沪湾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声学地层和地质钻孔沉积地层的对比,并结合沉积物的粒度、微体古生物以及AMS14C测年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以来的地层层序,探讨了深沪湾的古环境演变。深沪湾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自上而下划分的5个声学地层单元与钻孔岩芯划分的5个沉积地层单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8.2 ka BP左右,全新世海侵使得海水进入深沪湾海域,海平面低于现今海平面10~12 m,气候凉爽;7 ka BP左右海水到达现今海平面位置,并于6 ka BP左右到达最高,约比现今海平面高2~3 m,气候温暖湿润,这一时期,近岸大量裸子植物被海水淹没并被沉积物快速掩埋;5 850~5 642 a BP研究区温度降低,该降温活动持续到2 ka BP左右,气候凉爽干燥;2 ka BP以来温度逐渐上升,600 a BP左右有一个相对冷期,之后温度又逐渐上升至现今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学 浅地层剖面 沉积层序 末次冰期 古环境 深沪湾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中国南方地质载体揭示的气候响应模式差异
11
作者 卢海欣 《气候变化研究快报》 2024年第5期1089-1097,共9页
末次盛冰期(LGM)是距今最近的全球冰量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全球显著变冷,气候状态与现代差异巨大,因此成为古气候研究中的热点时期。中国南方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有学者已对LGM期间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但... 末次盛冰期(LGM)是距今最近的全球冰量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全球显著变冷,气候状态与现代差异巨大,因此成为古气候研究中的热点时期。中国南方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有学者已对LGM期间该地区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但南方地区内部气候特征的差异仍未得到充分认识。为此文章梳理了LGM时期中国南方不同区域的地质记录,总结了这一时期南方地区气候环境的基本特征,并对其所呈现的区域性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LGM期间中国南方不同区域的地质载体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冷干的气候特征为主,集中在东南沿海与西南地区;另一种则呈现为寒冷湿润的气候模式,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进一步分析认为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减弱和大陆冰盖扩张可能是南方地区冷干气候模式的主要驱动因素,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冷湿模式可能与ENSO活动增强和夏季风减弱导致的梅雨量增加有关。上述研究为深入探讨LGM时期中国南方气候特征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with striking global cooling and remarkable differences in climate conditions compared to modern times, was the most recent peak in global ice volume, making it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paleoclimate research. Southern China is located in the subtropical climate zone and is sensitive to the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preliminary studies on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region during the LGM period, bu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outhern region are still not fully recognized. Therefore, this paper collected the geological records of different regions in southern China during the LGM period, summariz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imatic environment in the southern region, and analyze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t pres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were two climatic response patterns of geological carrier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southern China during the LGM period, one of which was dominated by cold-dry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concentrated in the southeast coastal and southwest regions, while the other was characterized by cold-wet climat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MLRYR). Further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weakening summer insolatio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the expansion of continental ice sheets may be the main driving factors for the cold-dry climate pattern in southern China, while the cold-wet climate in the MLRYR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creased Meiyu precipitation caused by the enhancement of ENSO activity and the weakening of summer monsoon. The above research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exploring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ern China during the LGM period, and provided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predicting future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气候对比 石笋 孢粉 ENSO 梅雨
下载PDF
从“润广8”谈鲅鱼圈冰期船舶脱浅救助
12
作者 高毅 《珠江水运》 2024年第4期57-59,共3页
船舶搁浅时,为避免发生次生灾害,必须快速有效地完成脱浅救助。本文借鉴鲅鱼圈“润广8”轮的成功脱浅案例,详细分析了鲅鱼圈港区冰期船舶脱浅前的准备和脱浅过程的主要工作,总结出鲅鱼圈冰期船舶脱浅的宝贵经验,以期为业界同仁提供技术... 船舶搁浅时,为避免发生次生灾害,必须快速有效地完成脱浅救助。本文借鉴鲅鱼圈“润广8”轮的成功脱浅案例,详细分析了鲅鱼圈港区冰期船舶脱浅前的准备和脱浅过程的主要工作,总结出鲅鱼圈冰期船舶脱浅的宝贵经验,以期为业界同仁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鲅鱼圈 冰期 搁浅 预防
下载PDF
北方港口冬季冰期船舶操纵和靠泊技巧研究
13
作者 许作恒 《船舶物资与市场》 2024年第10期12-14,共3页
伴随社会进步与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我国各行业、领域工作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从船舶操纵的领域来看,由于具有专业水平强的特点,在码头上的靠泊作业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若在操作中引发危险,其后果将十分严重。尤其是在北方港口... 伴随社会进步与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我国各行业、领域工作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从船舶操纵的领域来看,由于具有专业水平强的特点,在码头上的靠泊作业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若在操作中引发危险,其后果将十分严重。尤其是在北方港口的冬季冰期,更需要重点明确船舶操纵和靠泊技巧,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采取相应对策来规避其操作风险,实现相关工作更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北方港口冬季冰期船舶操纵和靠泊技巧加以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港口 冬季冰期 船舶操纵和靠泊
下载PDF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冰期输水调度分析——以高新管理所为例
14
作者 褚树庚 《河北水利》 2024年第4期32-33,共2页
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冰期输水阶段,在明渠、分水口及泵站前池等部位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为确保冰期运行安全,规范操作标准与要求、明确调度处置流程显得尤为重要。以高新管理所为例,对冰期输水调度操作方案及工作安排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 冰期输水 工程调度 数据监测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冰期输水的实践与思考——以河北分公司辖区为例
15
作者 李涛 岳利召 《河北水利》 2024年第10期42-43,46,共3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时空配置的重大举措,为保障冰期输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针对多种风险隐患,采取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保障设备投入等一系列措施,逐渐形成成熟的保障体系,通过动态调度、专业巡检和智能指挥,有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时空配置的重大举措,为保障冰期输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针对多种风险隐患,采取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保障设备投入等一系列措施,逐渐形成成熟的保障体系,通过动态调度、专业巡检和智能指挥,有效保证了冰期输水的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输水 动态调度 应急演练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冰期输水安全调度研究
16
作者 苏梓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9期0183-0186,共4页
为满足输水安全调度工作的要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2-2023年度的冰期输水工作于2022年12月1日开始,预计在2023年2月结束。但因为冰期的输水形势较为严重,所以南水北调集团需提高重视,于2023年11月上旬,开展专题会议,以合理谋划后续中... 为满足输水安全调度工作的要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22-2023年度的冰期输水工作于2022年12月1日开始,预计在2023年2月结束。但因为冰期的输水形势较为严重,所以南水北调集团需提高重视,于2023年11月上旬,开展专题会议,以合理谋划后续中线冰期的输水情况,确保输水安全调度工作的顺利实施。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思考,首先简要分析了工程概况,其次阐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冰期情况,最后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冰期输水安全调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 冰期输水安全调度 工程概况
下载PDF
新元古代冰期及其年代 被引量:44
17
作者 黄晶 储雪蕾 +1 位作者 张启锐 冯连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9-256,共8页
新元古代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几期冰期事件,称之为“雪球地球”事件。这种剧烈的环境变化带来此后地球上生命演化的一次飞跃。“雪球地球”事件的核心是全球冰期的同时性,需要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证据。新元古代末期两次主要的冰期事件是M... 新元古代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几期冰期事件,称之为“雪球地球”事件。这种剧烈的环境变化带来此后地球上生命演化的一次飞跃。“雪球地球”事件的核心是全球冰期的同时性,需要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证据。新元古代末期两次主要的冰期事件是Marinoan冰期和Sturtian冰期,其中Marinoan冰期结束于635Ma;Sturtian冰期可能发生在710~720Ma,已发表的年龄数据限定它在670Ma之前结束。Marinoan冰期后的Gaskiers冰期发生在580~590Ma。对华南的古城、铁丝坳、长安组、江口组等进行进一步精确定年,将对限定Sturtian冰期持续时间和Cryogenian、南华系的下限年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冰期 地质年代学 Marinoan冰期 Sturtian冰期
下载PDF
中国第四纪冰期历史、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72
18
作者 崔之久 陈艺鑫 +4 位作者 张威 周尚哲 周力平 张梅 李川川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9-764,共16页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经历了初创阶段、以研究东部为主的争论阶段和以研究西部为主的创新阶段3个发展时期,建立了中国第四纪冰期系列,深入地认识了冰川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否定了长久以来的&q...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经历了初创阶段、以研究东部为主的争论阶段和以研究西部为主的创新阶段3个发展时期,建立了中国第四纪冰期系列,深入地认识了冰川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否定了长久以来的"中国东部第四纪古冰川"和"青藏高原统一大冰盖"两大争论问题。中国第四纪冰期最早可能起源于早更新世的希夏邦马冰期,有确切年代学证据的最早冰期为望昆冰期(0.7~0.5Ma),随后还有中梁赣冰期、倒数第二次冰期、末次冰期和全新世冰进,共6次主要冰川作用期。中国第四纪冰期启动时间远晚于极地和高纬地区;冰期系列也与极地和高纬地区不同步,尤其是存在大量MIS 3阶段冰川前进的证据。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发育强烈地依赖于山地的海拔高度,是构造抬升-冰期气候耦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影响最大的为"昆仑-黄河运动"和"共和运动",前者使青藏高原整体抬升到3000m的临界高度以上,导致青藏高原全面开始发育冰川;后者则直接导致了MIS 3b阶段冰进以及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冰期的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冰期 冰期启动 MIS3阶段 构造抬升 中国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黄土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的提取及意义 被引量:43
19
作者 徐树建 潘保田 +3 位作者 高红山 王均平 管清玉 胡春生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3-189,共7页
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对黄土高原西部、河西走廊及河南西部等6个剖面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的黄土-古土壤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取了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各剖面的环境敏感粒度组分主要分为粗细两个组分,并显示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 采用粒级-标准偏差方法对黄土高原西部、河西走廊及河南西部等6个剖面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的黄土-古土壤粒度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取了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粒度组分。各剖面的环境敏感粒度组分主要分为粗细两个组分,并显示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和不同的沉积学意义。敏感组分主要受物源和沉积后成壤作用的影响:冰沟和罗家湾剖面可能受源区的影响更大而使敏感组分偏粗,暖和湾和扣马剖面可能由于后期风化的影响较大而使敏感组分偏细。对扣马剖面末次冰期旋回堆积的L1和S1的粒级-标准偏差分析表明,L1的敏感组分与全剖面相似;而S1的敏感组分与全剖面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成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敏感组分 风成沉积 末次间冰期-冰期旋回
下载PDF
山东蒙山第四纪冰川遗迹光释光测年研究及冰期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35
20
作者 王照波 张剑 +3 位作者 王江月 张盈松 卞青 郭启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4-702,共9页
针对蒙山发育的第四纪冰川遗迹,采用光释光(Optic Stimulated Luminescence)的测年方法,对遗迹较新的冰碛垄进行了采样与测试,首次在我国东部中低山区获得了8.2ka BP与18.2~22.2ka BP两个时间段的冰期年龄值,对应于8.2ka BP早全新世全... 针对蒙山发育的第四纪冰川遗迹,采用光释光(Optic Stimulated Luminescence)的测年方法,对遗迹较新的冰碛垄进行了采样与测试,首次在我国东部中低山区获得了8.2ka BP与18.2~22.2ka BP两个时间段的冰期年龄值,对应于8.2ka BP早全新世全球冷事件与末次冰盛期。根据冰碛垄的特征与测定年龄值,结合我国以往其他地区冰期的对比研究,在蒙山建立了拦马冰期与蒙山冰期。本项研究,确认并发展了李四光关于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释光 末次冰盛期 冰碛垄 冰期划分 拦马冰期 蒙山冰期 东亚冷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