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弯道取水口河冰运动特性及导冰筏优化设置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超 李畅游 SHEN Hung Tao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3-238,共6页
采用DynaRICE二维河冰模型模拟弯道及其取水口附近的水面冰运动和堆积过程,探讨弯道取水口导冰筏的优化设计。该模型耦合了水动力方程和冰动力方程,分别采用有限元法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对水动力方程和冰动力方程进行求解。模拟得到... 采用DynaRICE二维河冰模型模拟弯道及其取水口附近的水面冰运动和堆积过程,探讨弯道取水口导冰筏的优化设计。该模型耦合了水动力方程和冰动力方程,分别采用有限元法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对水动力方程和冰动力方程进行求解。模拟得到弯道取水口处水流水力特性、不同角度导冰筏下河冰运动规律及其受力情况。结果表明河冰靠弯道凹岸一侧运动,并在取水口附近及其下游堆积,横向环流对河冰运动影响可忽略,取水口上游设置角度和长度合理的导冰筏可有效阻止河冰进入引水渠。但是,下游也需设置导冰筏来防止河冰在取水口下游堆积及向上游延伸到取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道 取水口 河冰模型 横向环流 冰筏
下载PDF
白垩纪红层冰筏沉积的古气候及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东坡 刘立 L.A.Frakes 《岩相古地理》 CSCD 1996年第4期6-11,共6页
冰筏沉积是负载沉积物的冰块进入海洋或湖泊中,冰块融化沉积物坠落所形成的,它们可形成于高海拔具有明显气候垂直分带的低纬度地区或者是高纬度地区。我们在研究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时,首次在泉头组红层中发现冰筏沉积。根据泉头组... 冰筏沉积是负载沉积物的冰块进入海洋或湖泊中,冰块融化沉积物坠落所形成的,它们可形成于高海拔具有明显气候垂直分带的低纬度地区或者是高纬度地区。我们在研究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时,首次在泉头组红层中发现冰筏沉积。根据泉头组孢粉组合的研究表明,它们除了具有热带一亚热带植物的孢粉以外,还有少量喜冷分子混生现象。经研究这些矛盾现象,反映泉头组时期盆地外围地形高差大,形成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带现象,这是造成这些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冰筏沉积的发现对松辽盆地古气候古地理的恢复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红层 冰筏沉积 古气候 古地理
下载PDF
冰筏沉积与古气候,古地理
3
作者 刘群 王璞君 《黑龙江地质》 1996年第1期27-32,共6页
冰筏沉积物,是古气候,古地理的有效记录。对冰筏沉积的研究,可用于研究冰川发育时期,范围,重建冰川发史,重塑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通过冰筏沉积物中的砾石和砂级颗粒的成分分析,可了解古冰川发育区母岩的岩性组合。
关键词 冰筏沉积 古气候 古地理 沉积机理
下载PDF
豫西汝州罗圈组杂砾岩的成因浅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鹏程 王约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49-52,共4页
罗圈组为一套以杂砾岩为主的沉积建造广泛分布于华北地块南缘。本文对河南汝州罗圈组的杂砾岩沉积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初步的探讨。在该套地层中见有大块的冰川漂砾及砾石表面的刻蚀痕迹等现象,推断该套地层形成的沉积环境与冰川作用相关... 罗圈组为一套以杂砾岩为主的沉积建造广泛分布于华北地块南缘。本文对河南汝州罗圈组的杂砾岩沉积特征及其成因进行初步的探讨。在该套地层中见有大块的冰川漂砾及砾石表面的刻蚀痕迹等现象,推断该套地层形成的沉积环境与冰川作用相关。另外,层状杂砾岩及含砾纹泥岩中的砾石多为次棱角—棱角状,且对围岩的上、下层理具有明显的扰动,形成了具有"上凸下绕"形态的沉积构造,即坠石构造;在显微镜下砂级碎屑颗粒也见有此类坠石构造。砾石及砂级颗粒对其围岩层理的影响表明其为坠石构造,从而可指示罗圈组沉积期间具有冰筏沉积作用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坠石 冰筏 冰川沉积 罗圈组 河南汝州
下载PDF
对沉积混杂作用和沉积混杂岩的再认识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世涛 冯庆来 《云南地质》 2001年第1期34-38,共5页
回顾了沉积混杂岩的研究历史 ;指出了沉积混杂岩的分布位置和形成机制 ;重新给出了沉积混杂岩的定义 ;依据沉积混杂作用的不同方式划分为四种类型 :重力垮塌和重力流混杂作用、冰筏混杂作用、古喀斯特混杂作用和陨落混杂作用 ;最后探讨... 回顾了沉积混杂岩的研究历史 ;指出了沉积混杂岩的分布位置和形成机制 ;重新给出了沉积混杂岩的定义 ;依据沉积混杂作用的不同方式划分为四种类型 :重力垮塌和重力流混杂作用、冰筏混杂作用、古喀斯特混杂作用和陨落混杂作用 ;最后探讨了海底混杂岩块的来源和搬运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混杂岩 沉积混杂作用 形成机制 古喀斯特混杂作用 重力垮塌 重力流混杂作用 冰筏混杂作用
下载PDF
末次冰消期气候驱动机制研究——全球末次冰消期冰川^(10)Be暴露测年综述
6
作者 李明 周杰 +2 位作者 张丽 晏宏 董国成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7年第3期194-202,共9页
在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的旋回中,寒冷气候的回暖经历了一个长时间过程,而冰消期的时间则相对较短。原地宇宙成因核素^(10)Be可以得到冰川退缩后冰碛物的暴露年龄从而揭示冰期-间冰期演化历史。本文初步总结了末次冰消期附近以^(10)Be暴露... 在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的旋回中,寒冷气候的回暖经历了一个长时间过程,而冰消期的时间则相对较短。原地宇宙成因核素^(10)Be可以得到冰川退缩后冰碛物的暴露年龄从而揭示冰期-间冰期演化历史。本文初步总结了末次冰消期附近以^(10)Be暴露测年获得的冰川退却年代,并据此简要讨论末次冰消期的演化过程和驱动机制,包括太阳辐射和北半球巨大冰盖在末次冰消期启动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随后崩塌的冰筏对全球海洋和大气环流模式的影响,冰盖融化、海洋上涌产生温室气体与多个正反馈共同推动了冰期的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Be暴露年龄 末次冰消期 北大西洋冰筏事件 太阳辐射
下载PDF
辽南新元古界“震旦系兴民村组”解体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曹煜昊 田德欣 +1 位作者 卢崇海 邵九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88-1194,共7页
通过对原划“震旦系兴民村组”的研究,于原划兴民村组周家崴子段底部石英砂岩中发现冰筏坠石和细纹层构造等冰期环境的特征,在该段下部和中上部见有冰晶痕、雹晶痕等冰碛作用遗迹.原划兴民村组王家坦子页岩段属于浅海相开阔陆棚亚相沉... 通过对原划“震旦系兴民村组”的研究,于原划兴民村组周家崴子段底部石英砂岩中发现冰筏坠石和细纹层构造等冰期环境的特征,在该段下部和中上部见有冰晶痕、雹晶痕等冰碛作用遗迹.原划兴民村组王家坦子页岩段属于浅海相开阔陆棚亚相沉积环境,并归属到震旦系.该层位所产的水母化石纹饰结构简单,个体极小,其形成时代应早于埃迪卡拉纪.原划兴民村组干岛子灰岩段属于内源碳酸盐沉积.鉴于上述研究,有必要对原划分兴民村组进行解体,划为南华系上统周家崴子组、王家坦子组和干岛子组三个组级单位,这样有利于我国新元古代晚期各岩石地层单位的对比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系兴民村组 冰筏坠石 纹层状构造 冰晶痕 雹晶痕 类水母化石
下载PDF
辽南新元古代桥头组海相冰碛沉积事件 被引量:8
8
作者 田德欣 卢崇海 +4 位作者 蔡新明 王彬娜 徐耸 王强 卢思桥 《世界地质》 CAS 2018年第4期1092-1100,共9页
通过对辽南瓦房店市岳山地区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在桥头组中首次发现两处冰筏坠石冰碛沉积现象。坠石大小不等,均呈椭球倒锥状,磨圆较好,岩性分别为灰褐色细粒石英砂岩和黄褐色铁质胶结细粒石英砂岩,寄主围岩岩性为黄绿色粉砂质页岩且... 通过对辽南瓦房店市岳山地区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在桥头组中首次发现两处冰筏坠石冰碛沉积现象。坠石大小不等,均呈椭球倒锥状,磨圆较好,岩性分别为灰褐色细粒石英砂岩和黄褐色铁质胶结细粒石英砂岩,寄主围岩岩性为黄绿色粉砂质页岩且环绕坠石沉积,两者岩性差别较大,界线清晰。另外在桥头组中采集的碎屑锆石最小^(206)Pb/^(238)U年龄为662±16 Ma(^(207)Pb/^(206)Pb年龄为884±28 Ma),可以推断桥头组形成晚于800 Ma,应为新元古代中晚期沉积产物。根据以上证据及层序学资料,笔者把辽宁地区出露的桥头组、长岭子组(康家组)厘定为辽宁地区第二次冰碛事件,形成时代确定为新元古代中北方世(南华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南地区 新元古代 桥头组 冰筏坠石 第二次冰期事件
下载PDF
康乃里历险记
9
作者 雷齐奥 张会成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0-244,共25页
天空飘着鹅毛大雪,雪片由纯白色变成了浅黄色,铺天盖地,下个不停。天空呈深蓝色,气候却还比较温和。只有在短暂的夜间气候才稍微冷一些。到夜里,天色灰暗,直到春天的太阳又从东方升起来,人们才重见光明。每隔三四天,最多一个星期,就出... 天空飘着鹅毛大雪,雪片由纯白色变成了浅黄色,铺天盖地,下个不停。天空呈深蓝色,气候却还比较温和。只有在短暂的夜间气候才稍微冷一些。到夜里,天色灰暗,直到春天的太阳又从东方升起来,人们才重见光明。每隔三四天,最多一个星期,就出现一个全日照。如果说有日落,那也只是擦一下地平线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 地平线 猎枪 天空 猎人 冰筏 帐篷 甜水 名字 衣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