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百花山若干冰缘现象的商榷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旭东 严富华 +1 位作者 王克鲁 胡碧茹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百花山是北京西山的第3高峰,海拔2046m。1991年10月12日,我们登上了山顶。事实证明,第四纪时期这里不存在任何冰川作用,但冰缘现象还能见到若干,现扼要报道如下:(1)冰缘岩柱(Tor)在通往百花山林场一条小路的山顶鞍部南侧,分布着几个冰... 百花山是北京西山的第3高峰,海拔2046m。1991年10月12日,我们登上了山顶。事实证明,第四纪时期这里不存在任何冰川作用,但冰缘现象还能见到若干,现扼要报道如下:(1)冰缘岩柱(Tor)在通往百花山林场一条小路的山顶鞍部南侧,分布着几个冰缘岩柱,即凸岩。它们高达数米至10余米,宽约2—4m,长约3—5m。其中有的冰缘岩柱顶上还保留有活动的岩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花山 冰缘现象 冰缘 北京 冰川
下载PDF
昆仑山区青藏公路沿线冰缘现象
2
作者 王绍令 张延军 《山地研究》 CSCD 1989年第3期139-147,203-204,共9页
本区位于东昆仑山腹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北缘。区内海拔高,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气候寒冷而较干旱。故冰缘作用强烈,冰缘现象种类繁多。本区冰缘作用及其形态类型的分布具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自高至低有4个冰缘作用带,各带内冰缘现象不... 本区位于东昆仑山腹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北缘。区内海拔高,地形相对高差较大,气候寒冷而较干旱。故冰缘作用强烈,冰缘现象种类繁多。本区冰缘作用及其形态类型的分布具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自高至低有4个冰缘作用带,各带内冰缘现象不同。区内冰缘现象的动态变化相当复杂,这与环境条件有关,主要决定于自身的生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现象 青藏公路 昆仑山区 冻土
下载PDF
祁连山中东部的冻土特征(Ⅰ):多年冻土分布 被引量:25
3
作者 吴吉春 盛煜 +1 位作者 于晖 李金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8-425,共8页
祁连山地区地势高耸,气候严寒,冰缘现象广布,各类冰缘现象受地形与水分条件的控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祁连山多年冻土属青藏冻土区,阿尔金山-祁连山亚区,分布在海拔3 400 m以上的高山、谷地、盆地中.多年冻土分布具有明显的高度地带... 祁连山地区地势高耸,气候严寒,冰缘现象广布,各类冰缘现象受地形与水分条件的控制,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祁连山多年冻土属青藏冻土区,阿尔金山-祁连山亚区,分布在海拔3 400 m以上的高山、谷地、盆地中.多年冻土分布具有明显的高度地带性,随高度增加,冻土分布呈现出季节冻土-岛状冻土-连续冻土更替,同时,多年冻土下界高程与经度明显相关,自西向东表现出下降趋势,下降率约为每经度150 m,这一变化与降水在东西方向的变化有关.山区微气候因素复杂多变,也造成了冻土分布的复杂性,局地因素对冻土分布影响显著,对比分析了坡向,植被与水分、岩性,季节性积雪等诸因素对多年冻土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多年冻土 冰缘现象 冻土分布
下载PDF
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与寒区环境考察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4
作者 常晓丽 金会军 +6 位作者 何瑞霞 杨思忠 于少鹏 吕兰芝 郭东信 王绍令 康兴成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6-182,共7页
由于东北地区最近150a来的显著气候变暖和清朝开禁政策以来强烈的人为活动影响,东北地区冻土和寒区环境已经产生了显著变化.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和许多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及其寒区水文、生态环境的显著、急速恶化,继20世纪50—6... 由于东北地区最近150a来的显著气候变暖和清朝开禁政策以来强烈的人为活动影响,东北地区冻土和寒区环境已经产生了显著变化.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和许多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及其寒区水文、生态环境的显著、急速恶化,继20世纪50—60年代大规模经济开发时的冻土研究高潮之后,东北地区冻土和寒区环境问题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重要问题.为研究中国-俄罗斯原油管道工程(漠河-大庆段)的气候变化与冻土退化对管道工程地基基础长期稳定性的影响问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07年7—8月组织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与环境”科学考察,考察的主要区域涉及大兴安岭西坡从漠河(不连续多年冻土区)至阿尔山(多年冻土南界和下界附近)以及东坡从漠河、大杨树(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至嫩江平原北部大庆附近(季节冻土区).考察中发现多处重要古冻土遗迹和重新研究了乌玛和伊图里河不活动冰楔群,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以研究第四纪,特别是全新世以来,多年冻土和寒区环境演化和变化.考察过程中,对大兴安岭(漠河-黄岗梁)和长白山的针叶林优势种(兴安松和章子松)树木年轮进行了系统采样,以详细研究小冰期晚期以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考察结果表明:最近50a来,受显著气候变暖和强烈人类活动影响,东北多年冻土已经产生显著退化,南界有较大幅度(40~120km)北移.根据最新预测表明,在未来50~100a气候变暖情景下,多年冻土将继续退化,但面积上的变化将较慢.这可能归结于东北地区较好的地表覆被条件和丰富的地下冰、雪盖减少,以及可能显著增强的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在冬季形成的强大、稳定和广泛的大气逆温层结对兴安-贝加尔型冻土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兴安-贝加尔型冻土 寒区环境演化冰缘现象 不活动冰楔群 砂(土)楔
下载PDF
华北更新世最后冰期以来的气候变迁 被引量:16
5
作者 周廷儒 张兰生 李华章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2年第1期77-88,共12页
研究更新世最后冰期以来陆上大尺度气候变迁,在欧洲和北美均以大陆冰盖后退过程中各阶段所遗留的各种遗迹,孢粉分析所揭示的、随冰盖后退而发生的植被带的更替以及反映冰盖消长的全球性海面升降为主要标志。由于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我国... 研究更新世最后冰期以来陆上大尺度气候变迁,在欧洲和北美均以大陆冰盖后退过程中各阶段所遗留的各种遗迹,孢粉分析所揭示的、随冰盖后退而发生的植被带的更替以及反映冰盖消长的全球性海面升降为主要标志。由于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我国东部在最后冰期不存在大面积冰盖。但由于冬长、严寒,华北北部和东北广大地区,晚更新世冰期的冰缘现象普遍发育,近年来不断有所发现;地势或纬度较高的地方,甚至留下了全新世寒冷时期的融冻遗迹。本文根据在华北实地考察所发现的冰缘现象遗迹,与之相应的孢粉分析所反映的植被变化以及某些地点所见到的海平面变动,讨论更新世最后冰期以来华北地区的气候变迁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迁 冰缘现象 海面升降 大尺度气候 孢粉分析 寒冷期 华北地区 植被带 融冻褶皱 年平均
下载PDF
乌海盆地内末次冰期砂楔/冰楔铸型的发现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大伟 李德文 +3 位作者 沈晓明 孙昌斌 康艳蕊 张亚娇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410-419,共10页
砂楔/冰楔铸型等具有定量古环境意义的冰缘现象在中国北方已有多处报道,但多集中在末次冰期晚冰阶。报道了首次发现于乌海盆地的冰缘现象,从楔体形态特征、填充物粒度特征和光释光测年等方面对其成因和发育年代进行了深入研究。楔体和... 砂楔/冰楔铸型等具有定量古环境意义的冰缘现象在中国北方已有多处报道,但多集中在末次冰期晚冰阶。报道了首次发现于乌海盆地的冰缘现象,从楔体形态特征、填充物粒度特征和光释光测年等方面对其成因和发育年代进行了深入研究。楔体和填充物剖面穿插关系、物质组成和形态特征分析等指示其形成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原生砂楔发育与楔壁近平行的充填-挤压构造;晚期冰楔铸型(包括冰楔形成、融化和填充)在砂楔之上进行叠加。冰楔切穿早期砂楔,导致楔壁物质发生强烈挤压变形,结构扰动,楔体表现为弯曲的不规则形态。光释光测年结果显示,原生砂楔发育的年代主要集中在(62.69±6.81)^(66.45±7.08)ka B.P.,即末次冰期早冰阶,对应于MIS4阶段,并可能部分延续至MIS3b阶段;冰楔铸型填充物年代为(5.95±0.61)^(6.62±0.73)ka B.P.,对应于全新世中期。由于冰楔铸型的填充晚于冰楔发育年代,推测冰楔发育年代可能为末次冰期晚冰阶。基于砂楔/冰楔铸型的发育过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初步估算出砂楔和冰楔发育时期年均气温比现在低12.1℃~13.6℃,砂楔发育时期(即末次冰期早冰阶)年降水量与现在相当。乌海盆地砂楔/冰楔铸型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北方末次冰期尤其是末次冰期早冰阶纬度多年冻土分布及古气候环境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现象 砂楔 冰楔铸型 古气候 末次冰期 光释光测年 粒度分析 乌海盆地
下载PDF
中国东北部的冰楔 被引量:8
7
作者 童伯良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1-46,共6页
在中国大兴安岭西北部的乌玛(52°45′N,120°45′E)地区的伊里吉奇河一级阶地上,首次发现有一群保存完好的不活动冰楔。冰楔顶宽1—5m,高2m多,形成于晚更新世晚冰期的早期严寒、干燥、少雪的冰缘环境中,终止于晚更新世末。由... 在中国大兴安岭西北部的乌玛(52°45′N,120°45′E)地区的伊里吉奇河一级阶地上,首次发现有一群保存完好的不活动冰楔。冰楔顶宽1—5m,高2m多,形成于晚更新世晚冰期的早期严寒、干燥、少雪的冰缘环境中,终止于晚更新世末。由冰楔可知,当时的年平均气温比今至少低4.6—7.6℃,全新世高温期的年平均气温不会高于0.6— -1.4℃,冻土的年平均地温在0— -1.9℃,仍然处于冰缘环境下。高温期后,与欧洲北部和西伯利亚相比,中国东北部冻土的稳定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楔 冻土 冰缘现象 晚更新世
下载PDF
我国晚更新世最后冰期气候复原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兰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0年第1期101-118,共18页
三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冰川、海洋以及第四纪地质各方面的研究,都已证明中国第四纪的气候存在着冰期、间冰期交替的演变规律。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要求对古气候作出定量的复原。可以证明我国第四纪气候存在着冷暖、干湿变化的古... 三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冰川、海洋以及第四纪地质各方面的研究,都已证明中国第四纪的气候存在着冰期、间冰期交替的演变规律。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要求对古气候作出定量的复原。可以证明我国第四纪气候存在着冷暖、干湿变化的古气候证据很多,但其中只有一部分能有定量意义;由于古气候标志本身的缺点,和可引以定量的标志又往往存在着多方面的不确切性,这就为复原带来了困难和分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期气候 晚更新世 第四纪气候 南界 永冻土 冰缘现象 月平均温 环流形势 第四纪地质 高原隆起
下载PDF
小资料
9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1986年第1期48-,共1页
关键词 森林线 现代冰川 现代雪线 冰缘现象 谷坡陡峻 山地地貌 风化壳 河流侵蚀 维管植物 湿润地区
下载PDF
杜榕桓:“冻土研究”助力青藏铁路
10
作者 石莉芳 《晚霞》 2015年第11期8-9,共2页
杜榕桓,1932年9月21日出生在安徽宿州,他是我国高原冻土科学研究的先行者和领导组织者之一,是泥石流科学领域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还是国家攻关项目"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项目负责人之一。现任中科院成都山... 杜榕桓,1932年9月21日出生在安徽宿州,他是我国高原冻土科学研究的先行者和领导组织者之一,是泥石流科学领域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还是国家攻关项目"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的项目负责人之一。现任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资深研究员、研究生导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攻关项目 高原冻土 生态与环境 三峡工程 施雅风 周幼吾 冰缘现象 不知道 安徽宿州 考察队
下载PDF
冻土
11
《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 2008年第1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冻土分布 融化指数 冻土退化 冰缘现象 河源区 季节冻土 冻土工程地质 冻结指数 FROZEN 多年
原文传递
冰川
12
《中国地理科学文摘》 2003年第3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冰芯 第四纪冰期 第四纪冰川作用 冰流 东南极冰盖 砂楔 冰楔假型 气候变化 冰缘现象 末次冰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