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波段双线性偏振雷达电磁波衰减对冰雹识别的影响 被引量:24
1
作者 马建立 苏德斌 +1 位作者 金永利 李睿劼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25-835,共11页
利用X波段双线性偏振雷达2009年4-10月降雨的ZH-ZDR统计分布,得到基于ZH-ZDR分布的冰雹识别参量(HDR)表达式。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经过雨区导致的衰减会使HDR识别冰雹不准确,需要进行衰减订正。文中利用差分相移(DP)订正了HDR表达式中经... 利用X波段双线性偏振雷达2009年4-10月降雨的ZH-ZDR统计分布,得到基于ZH-ZDR分布的冰雹识别参量(HDR)表达式。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经过雨区导致的衰减会使HDR识别冰雹不准确,需要进行衰减订正。文中利用差分相移(DP)订正了HDR表达式中经过雨区衰减的反射率(ZH)和差分反射率(ZDR)。个例分析表明,经雨区衰减订正后X波段双线性偏振雷达回波与北京南郊观象台CIN-RAD/SA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零度层之下,HDR>0的区域能有效地反映出地面降雹情况;在零度层之上,HDR>0的区域可能是冰雹或湿霰,订正后HDR判别冰雹的虚警率有可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双线性偏振雷达 冰雹识别 衰减订正
下载PDF
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冰雹识别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苏德斌 马建立 +1 位作者 张蔷 吕达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28-1232,共5页
利用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2009年4—10月观测的不同降雨类型的资料,统计出下雨天Z_H—Z_(DR)的分布特征,给出了Z_H-Z_DR分布的分段函数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定义了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冰雹识别参量H_DR,H_DR>0表示... 利用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2009年4—10月观测的不同降雨类型的资料,统计出下雨天Z_H—Z_(DR)的分布特征,给出了Z_H-Z_DR分布的分段函数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定义了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冰雹识别参量H_DR,H_DR>0表示有冰雹,H_DR<0表示无冰雹,并指出电磁波的衰减会影响H_DR识别冰雹的结果。根据实际降雹情况和识别效果对比,结果表明H_DR大于零的区域与地面降雹情况基本对应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偏振雷达 冰雹识别 水平偏振反射率因子Z_H 差分反射率Z_(DR)
下载PDF
CINRAD/SA雷达强冰雹识别算法的应用检验 被引量:4
3
作者 周金莲 钟敏 +2 位作者 吴翠红 杨洪平 张家国 《暴雨灾害》 2012年第4期373-378,共6页
为更好地应用HDA算法产品并为进一步优化冰雹识别算法提供参考,应用2004—2010年武汉雷达和2007—2008年济南、青岛、烟台、宜昌、郑州和重庆共7部雷达监测到的28个直径大于等于19 mm的致灾性强冰雹天气个例,对CINRAD/SA雷达的强冰雹识... 为更好地应用HDA算法产品并为进一步优化冰雹识别算法提供参考,应用2004—2010年武汉雷达和2007—2008年济南、青岛、烟台、宜昌、郑州和重庆共7部雷达监测到的28个直径大于等于19 mm的致灾性强冰雹天气个例,对CINRAD/SA雷达的强冰雹识别及最大冰雹直径(MEHS)预测产品进行了检验分析,同时对我国北方(济南、青岛、烟台、郑州)雷达和南方(武汉、宜昌、重庆)雷达的冰雹识别及大小预测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在不订正0℃层和-20℃层高度时,该算法对强冰雹天气的识别效果较好,但对MEHS的预测效果较差。2)每个雷达站对强冰雹识别和MEHS预测的效果差别不大,南方雷达和北方雷达对强冰雹的识别效果相近,但南方雷达对MEHS的预测效果较好。3)强冰雹识别和MEHS预测在5月份效果最好,8月份最差;该算法对大冰雹的识别效果较好,但仅对直径为40~49 mm的冰雹直径预测效果较好。4)冰雹识别产品对强冰雹的识别效果随所识别冰雹概率(POSH)增大而增强,当POSH=100时,临界成功指数CSI为100%,发生冰雹天气的可能性非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识别概率 冰雹指数 最大冰雹直径 临界成功指数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冰雹识别及临近预报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文海 李磊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2-291,共10页
基于广东10部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三维拼图资料,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发了一种冰雹识别和临近预报的人工智能算法。算法设计时以雷达回波反射率的垂直和水平扫描数据为基础训练集,将冰雹云的雷达反射率扫描数据作为正样本,将其他雷达反... 基于广东10部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三维拼图资料,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开发了一种冰雹识别和临近预报的人工智能算法。算法设计时以雷达回波反射率的垂直和水平扫描数据为基础训练集,将冰雹云的雷达反射率扫描数据作为正样本,将其他雷达反射率扫描数据作为负样本,通过贝叶斯分类法对正、负样本数据集进行机器学习,训练人工智能识别冰雹云内在规律的能力。训练时以广东省2008—2013和2015—2016年的数据作为训练集,使用了2014年广东省12次冰雹过程的数据做检验。对比检验的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法比传统的概念模型法击中率高9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表明了人工智能对冰雹这类非线性强天气过程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识别 临近预报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贝叶斯分类
下载PDF
修正SCIT算法在冰雹识别、跟踪、预警中的应用
5
作者 张栋 《内蒙古气象》 2020年第1期40-44,共5页
冰雹是包头市的重要灾害天气之一,文章以地理信息平台为基础,结合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原理,在充分考虑包头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背景的前提下,对SCIT算法做了6项修正,研制了包头市冰雹自动识别跟踪预警系统,实现了冰雹的自动识别、跟踪与... 冰雹是包头市的重要灾害天气之一,文章以地理信息平台为基础,结合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原理,在充分考虑包头地区地理环境和气候背景的前提下,对SCIT算法做了6项修正,研制了包头市冰雹自动识别跟踪预警系统,实现了冰雹的自动识别、跟踪与外推预警,能够精准定位冰雹的落区,将预警预报精细到村镇级别。经2014—2018年发生在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的83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检验,系统可以及时识别出新生单体,跟踪预警预报的落区与实况对比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雷达基数据 修正SCIT算法 冰雹识别 跟踪
下载PDF
兴义雷达敏视达产品冰雹识别优化处理模式
6
作者 张辉 岑启林 +2 位作者 何海燕 孙文英 杨玲 《广西气象》 2006年第A03期70-72,共3页
通过对兴义雷达多次冰雹雷雨天气过程敏视达导出产品的分析研究,采用多因子判别的方法建立冰雹识别函数。根据实际观测到的若干个例统计结果,确定冰雹识别函数临界判别值■。当y>■时判别为冰雹云,y<■则为雷雨云。通过12次实际... 通过对兴义雷达多次冰雹雷雨天气过程敏视达导出产品的分析研究,采用多因子判别的方法建立冰雹识别函数。根据实际观测到的若干个例统计结果,确定冰雹识别函数临界判别值■。当y>■时判别为冰雹云,y<■则为雷雨云。通过12次实际应用试验,只有一次识别错误,正确识别率达91.7%,表明该模式实用性强,可直接在业务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视达产品 冰雹识别 判别因子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冰雹大小识别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举秀 胡志群 +1 位作者 夏凡 潘佳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1-814,共14页
冰雹大小直接影响到产生灾害的程度,针对冰雹大小识别的需求,基于济南和青岛两部S波段双偏振雷达探测的冰雹统计信息建立数据集,获取小冰雹、大冰雹、特大冰雹的雷达水平反射率因子(ZH)、差分反射率(Z_(DR))和相关系数(CC)的概率分布,... 冰雹大小直接影响到产生灾害的程度,针对冰雹大小识别的需求,基于济南和青岛两部S波段双偏振雷达探测的冰雹统计信息建立数据集,获取小冰雹、大冰雹、特大冰雹的雷达水平反射率因子(ZH)、差分反射率(Z_(DR))和相关系数(CC)的概率分布,构建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冰雹大小识别模型(Hail size discrimination model,HSDM),然后应用两个超级单体雹暴过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1)模型识别结果与实况吻合,识别的冰雹大小也符合不同尺寸冰雹散射特性、偏振参量特征及超级单体雹暴动力与微物理特性的分析。(2)冰雹大小的水平分布特征与垂直分布特征符合超级单体雹暴降水粒子筛选机制及冰雹生长机制。大冰雹、特大冰雹主要分布在靠近前侧V型槽口的强回波区;超级单体悬挂回波下侧生成小冰雹,弱回波区上面高梯度的强反射率区主要生成大冰雹、特大冰雹并沿强回波墙落地,小冰雹在远离上升气流一侧降落。(3)靠近上升气流的小冰雹主要分布在Z_(DR)柱、K_(DP)柱及之间区域,大冰雹及特大冰雹主要位于远离Z_(DR)柱的K_(DP)柱另一侧。可结合低于2 km高度的识别结果综合判断强冰雹落地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方法 双偏振雷达 冰雹大小识别模型 特大冰雹
下载PDF
多波长雷达识别冰雹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漆梁波 黄美元 +1 位作者 肖辉 洪延超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40,共11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维冰雹云模式,详细地讨论了云雨衰减作用和云中各粒子共存于同一空间给多波长雷达识别冰雹带来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多波长雷达的回波时,这些讨论结果对分析和理解云降水过程有帮助。另外,本工...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三维冰雹云模式,详细地讨论了云雨衰减作用和云中各粒子共存于同一空间给多波长雷达识别冰雹带来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多波长雷达的回波时,这些讨论结果对分析和理解云降水过程有帮助。另外,本工作能为改装多波长雷达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长雷达 冰雹识别 数值研究 云雨 雷达回波 三维冰雹云模式 衰减作用
下载PDF
基于显著性特征的大冰雹识别模型 被引量:15
9
作者 王萍 潘跃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7-516,共10页
为了解决目前气象业务中由数字化雷达系统提供的强冰雹指数对强冰雹空报率过高的问题,依据概念模型对强冰雹回波单体特点的描述,设计并实现了"悬垂度"等多个特征提取算法,为了校验这些特征以及传统的强冰雹指数是否能从各自... 为了解决目前气象业务中由数字化雷达系统提供的强冰雹指数对强冰雹空报率过高的问题,依据概念模型对强冰雹回波单体特点的描述,设计并实现了"悬垂度"等多个特征提取算法,为了校验这些特征以及传统的强冰雹指数是否能从各自的角度突显强冰雹单体自身特质,将较易与其混淆的短时强降水单体作反例进行统计校验,结果表明它们在两类样本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以此为基础,选用基于径向基核函数的非线性支持向量机得到强冰雹识别模型,并在一种尺度变换的基础上,将待测样本远离最优分类超平面的相对程度定义为新冰雹指数.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较目前业务上普遍使用的冰雹指数法具有更高的击中率,同时空报率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识别 风暴单体的悬垂特征 显著性差异特征 支持向量机
原文传递
贵州中部冰雹的双偏振雷达参量特征与识别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玮 李皓 +1 位作者 刘伟 李怀志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19年第2期53-57,共5页
选取2017年4月16日修文县冰雹天气过程,分别利用Micaps资料和贵阳探空资料分析了当天的天气背景、水汽的垂直分布特征和不稳定能量的存在,通过分析双偏振雷达对降雹过程的外场观测资料,得到了各种偏振参量的特征,同时分别用多普勒雷达... 选取2017年4月16日修文县冰雹天气过程,分别利用Micaps资料和贵阳探空资料分析了当天的天气背景、水汽的垂直分布特征和不稳定能量的存在,通过分析双偏振雷达对降雹过程的外场观测资料,得到了各种偏振参量的特征,同时分别用多普勒雷达和双偏振雷达进行了冰雹识别,结果表明,双偏振雷达在相态识别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 偏振参量特征 冰雹识别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冰雹天气识别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冰村 唐晓文 +3 位作者 何建新 唐佳佳 李星泽 申枫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1-590,共10页
利用2017—2019年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C波段天气雷达数据,提取了多种与冰雹相关的雷达特征参量,并结合地面降雹记录建立了客观的冰雹样本标记方法。通过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朴素贝叶斯三种机器学习方法,对冰雹高发区贵州省... 利用2017—2019年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C波段天气雷达数据,提取了多种与冰雹相关的雷达特征参量,并结合地面降雹记录建立了客观的冰雹样本标记方法。通过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朴素贝叶斯三种机器学习方法,对冰雹高发区贵州省威宁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建模与评估。评估结果表明,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冰雹天气过程。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方法的命中率(Probability of Detection,POD)均较高,分别为88.9%和90.5%;临界成功指数(Critical Success Index,CSI)分别为73.1%和70.3%;误报率(False Alarm Rate,FAR)分别为19.6%和24.1%。朴素贝叶斯方法的POD和CSI相对偏低,分别为67.8%、62.8%,但FAR最低,为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C波段雷达 冰雹识别
下载PDF
风暴剖面45dBz强回波在识别冰雹云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樊鹏 《陕西气象》 2009年第6期12-14,共3页
在人工防雹作业中,正确识别冰雹云是关键。利用雷达识别冰雹云的技术方法很多。研究风暴剖面45 dB z的高度及其对应的温度识别冰雹云的技术方法,并阐述其理论依据和物理意义。利用1992—1994年和1997—2000年陕西渭北旬邑人工防雹基地... 在人工防雹作业中,正确识别冰雹云是关键。利用雷达识别冰雹云的技术方法很多。研究风暴剖面45 dB z的高度及其对应的温度识别冰雹云的技术方法,并阐述其理论依据和物理意义。利用1992—1994年和1997—2000年陕西渭北旬邑人工防雹基地雷达观测的结果统计分析,证明用风暴剖面45 dB z高度或者对应的温度能够较好地识别冰雹云。同时介绍了其它一些地区利用风暴剖面45 dB z作为雹云播撒判据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剖面 45dBz 识别冰雹
下载PDF
冰雹云和雷雨云单体VIL演变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44
13
作者 刘治国 陶健红 +2 位作者 杨建才 傅朝 梁海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63-1374,共12页
以3D—Barnes方案插值的兰州站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高平面资料,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简称:VIL)的理论模式计算单体VIL、用MAX函数逐次提取最大VIL(简称:VILmax),采用统计... 以3D—Barnes方案插值的兰州站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高平面资料,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简称:VIL)的理论模式计算单体VIL、用MAX函数逐次提取最大VIL(简称:VILmax),采用统计和分段函数处理技术,对20042005年5~8月青藏高原东北侧的32个强对流云单体VILmax的演变特征及其在冰雹云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强对流云单体VILmax在演变过程中均是先增加,后减少,在时间序列曲线中表现为单峰型特征,其中冰雹云单体VILmax存在“爆发式增长及突然降低”现象,这是区别雷雨云单体的一个重要特征;(2)冰雹云单体首次降雹前4个资料时间间隔内VILmax将出现两次“爆发式增长”现象,第一次爆发式增长时不会降雹,维持1~2个资料时间间隔后第二次出现时开始降雹;同一单体再次降雹前没有第一次“爆发式增长”现象,出现“突然降低”现象时降雹均停止;(3)VILmax变化率(简称:GVILmax)的“正(负)峰”现象与冰雹云单体VILmax的“爆发式增长及突然降低”现象对应的时间完全吻合,利用GVILmax建立的冰雹云识别流程在实际业务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云单体 VIL变化特征 冰雹识别
下载PDF
基于SCIT算法的X波段天气雷达冰雹预警研究
14
作者 赵银玲 王涛 周运丽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59-65,共7页
基于SCIT冰雹识别与跟踪预警算法,是在分析冰雹云雷达反射率特征和雷达回波参量演变识别基础上,针对X波段全固态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冰雹识别预警效果进行仿真研究。通过X波段天气雷达数据样本实例分析,研究对冰雹概率POH、强冰雹概率POSH... 基于SCIT冰雹识别与跟踪预警算法,是在分析冰雹云雷达反射率特征和雷达回波参量演变识别基础上,针对X波段全固态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冰雹识别预警效果进行仿真研究。通过X波段天气雷达数据样本实例分析,研究对冰雹概率POH、强冰雹概率POSH和预期最大冰雹尺寸MEHS参数冰雹形成条件的智能识别判断,得到X波段天气雷达雹体序列号、雹体位置、雹体移动速度、雹体移动方向等模拟仿真参数信息。算法研究在冰雹识别、人工防雹中的可用性,可有针对性地进行基于位置的冰雹预警信息发布和冰雹灾害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IT算法 X波段雷达 冰雹识别预警
下载PDF
不同尺寸冰雹S波段双偏振雷达偏振量特征统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举秀 潘佳文 +1 位作者 魏鸣 顾瑜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冰雹大小影响天气灾害的程度,为发展基于双偏振参量识别冰雹大小的算法,筛选了2019年、2020年山东省发生的33例冰雹事件,依据我国冰雹等级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小冰雹、大冰雹、特大冰雹,基于湿球0℃及冰雹融化特性确定了7个高度层,探讨了... 冰雹大小影响天气灾害的程度,为发展基于双偏振参量识别冰雹大小的算法,筛选了2019年、2020年山东省发生的33例冰雹事件,依据我国冰雹等级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小冰雹、大冰雹、特大冰雹,基于湿球0℃及冰雹融化特性确定了7个高度层,探讨了3类冰雹在不同高度层的双偏振参量分布特征,并获得了冰雹的偏振参量阈值。研究表明:在相同高度,冰雹越大雷达水平反射率因子Z_(h)中位数越大、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中位数越小且基本为正值,但在-10~-20℃层,大冰雹的Z_(dr)中位数易呈现负值;相关系数CC中位数随冰雹增大或高度降低而减小,但特大冰雹在0℃层到H0℃-1 km(0℃层下1 km)之间由于融化比例较小CC反而会稍大;冰雹差分相移率K_(DP)中位数在0℃层以上为0°/km左右,在0℃层以下随高度降低冰雹融化而增加;大冰雹或特大冰雹基本特征是Z_(h)大、CC小、Z_(dr)小,CC可低至0.7以下,所有冰雹的Z_(dr)、K_(DP)可出现负值,小冰雹Z_(dr)大于0 dB的情况较多,特大冰雹Z_(dr)接近0 dB;-20℃层以上的Z_(h)、0~-20℃层的CC和Z_(h)、0℃层以下的CC、Z_(h)、Z_(dr)对冰雹大小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波段双偏振雷达 冰雹偏振特征 冰雹大小识别 冰雹融化特性 偏振参量阈值
下载PDF
一次局地冰雹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向阳 张平文 刘臣亮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年第5期42-43,共2页
2004年5月31日20时40分至21时15分,兵团农六师芳新垦区出现了一次局地冰雹天气,冰雹直径为0.5~0.8cm,但冰雹密度大,致使芳草湖农场353hm2棉花受灾。本文应用雷达的二次产品及回波特征对局地冰雹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对发展迅速的局地... 2004年5月31日20时40分至21时15分,兵团农六师芳新垦区出现了一次局地冰雹天气,冰雹直径为0.5~0.8cm,但冰雹密度大,致使芳草湖农场353hm2棉花受灾。本文应用雷达的二次产品及回波特征对局地冰雹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对发展迅速的局地冰雹云的雷达识别和准确预报冰雹落区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冰雹:雷达识别:二次产品及回波特征
下载PDF
六盘山区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党张利 李化泉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240-245,共6页
利用X波段双偏振雷达、新一代天气雷达和0.25°×0.25°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7月7日发生在宁夏六盘山区彭阳县小岔乡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一方面探讨了双偏振雷达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冰雹云识别中的差异,另一方... 利用X波段双偏振雷达、新一代天气雷达和0.25°×0.25°ERA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7月7日发生在宁夏六盘山区彭阳县小岔乡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一方面探讨了双偏振雷达和新一代天气雷达在冰雹云识别中的差异,另一方面对冰雹云在双偏振雷达中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雹的形成和增长过程是由于东北冷涡底部的冷空气、副热带高压外围暖湿空气以及高低空短波槽形成的层结不稳定所致,近地层风速、风向的辐合促使此次冰雹发生,相对湿度大于70%的水汽条件和700 hPa假相当位温大于340 K的动力条件、午后升温的热力条件、0℃和-20℃高度层共同为此次冰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动力、水汽、热力条件;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比X波段双偏振雷达的反射率因子大7 dBZ左右,其中新一代天气雷达最大反射率为60 dBZ,双偏振雷达最大反射率因子为53.5 dBZ;新一代天气雷达显示出冰雹发生区液态水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跃增现象,出现冰雹时X波段双偏振雷达的相关系数大于0.9,差分反射率为负值,识别出冰雹的时间较地面发生冰雹时间提前了18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区 冰雹识别 X波段双偏振雷达
下载PDF
降雹概率的多源探测数据分析及地面验证
18
作者 何关兴 苏德斌 +1 位作者 李治 黄梓恒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07-515,共9页
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冰雹天气成为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夏季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因此对巴彦淖尔进行降雹概率研究十分必要。基于巴彦淖尔地区雷达、探空、风云四号卫星TBB等气象探测数据和地面观测人员记录的降雹观测信息,研究雷达数据、... 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冰雹天气成为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夏季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因此对巴彦淖尔进行降雹概率研究十分必要。基于巴彦淖尔地区雷达、探空、风云四号卫星TBB等气象探测数据和地面观测人员记录的降雹观测信息,研究雷达数据、探空资料对识别冰雹特征的相关算法。通过2020年7月4日发生在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的一次典型降雹过程,运用测雹板和气象服务人员观测的地面降雹结果与冰雹识别算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冰雹识别算法。结果表明冰雹识别算法在引入0℃层和-20℃层的高度信息后,能更加准确地预测出冰雹的发生概率和尺寸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识别算法 降雹概率 探空数据 地面验证
下载PDF
人工防雹作业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吉宏 宫福久 《辽宁气象》 2003年第3期24-26,共3页
介绍了防雹作业中冰雹云的预报、识别的几种方法 ,并对冰雹云的作业部位、作业时机、催化剂量等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冰雹预报 冰雹识别 科学研究 人工防雹 作业技术
下载PDF
《新一代天气雷达灾害性天气警报和临近预报系统》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牛淑贞 潘新民 +1 位作者 杨洪平 范学锋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111,I0010-I0012,共10页
主要介绍河南省气象台2007年引进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灾害性天气警报和临近预报系统》的结构和产品,本地化参数设置和资料传输处理,以及在2007年汛期的业务使用情况。该系统充分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数据,除了可... 主要介绍河南省气象台2007年引进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制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灾害性天气警报和临近预报系统》的结构和产品,本地化参数设置和资料传输处理,以及在2007年汛期的业务使用情况。该系统充分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基数据,除了可以显示常用产品外,还生成"逆风区识别"、"中气旋识别"、"暴雨回波识别"、"飑线识别"、"风暴识别"、"强冰雹识别"以及1到3小时"降水临近预报"、"回波外推预报"和"雷达雨量计联合估测降水"、"定量估测降水集成"等一系列业务应用产品,在强对流天气监测与预警中具有明显的指导和预警作用,是实际业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 冰雹识别 暴雨识别 降水临近预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