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作物生长季(5-9月)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晶华 张云飞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8期85-85,共1页
2017年作物生长季(5月1日-9月30日)主要气候特点是回暖早,雨热同步,属中间雨季型,终霜正常,初霜略晚。主要气象灾害是播种期春旱、夏季局地风灾、冰雹、局地洪涝及阶段性低温冷害,主要粮食作物基本能在霜前成熟。部分地方玉米发生黏虫... 2017年作物生长季(5月1日-9月30日)主要气候特点是回暖早,雨热同步,属中间雨季型,终霜正常,初霜略晚。主要气象灾害是播种期春旱、夏季局地风灾、冰雹、局地洪涝及阶段性低温冷害,主要粮食作物基本能在霜前成熟。部分地方玉米发生黏虫和蚜虫,总体上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利大于弊,为平丰年气象年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9月气候 春旱 大风冰雹 洪涝 低温冷害 病虫害
下载PDF
2016年6月13—15日临清市大风冰雹天气过程灾情评估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孔祥良 庞永艳 +1 位作者 冯长涛 张永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5期222-222,共1页
2016年6月13—15日,临清市出现大风冰雹降雨天气过程。青年办事处受灾最为严重,冰雹最大直径2.6 cm;乡镇最大降雨量68.2 mm,出现在烟店;乡镇极大风速最大为19.2 m/s,出现在刘垓子。据临清民政部门统计,此次冰雹大风降雨天气过程造成直... 2016年6月13—15日,临清市出现大风冰雹降雨天气过程。青年办事处受灾最为严重,冰雹最大直径2.6 cm;乡镇最大降雨量68.2 mm,出现在烟店;乡镇极大风速最大为19.2 m/s,出现在刘垓子。据临清民政部门统计,此次冰雹大风降雨天气过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1.4万元,达到小型气象灾害标准。结合此次天气和气象服务过程进行详述,并对服务效益进行了评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冰雹 灾情 评估分析 山东临清 2016年6月13-15日
下载PDF
溃变原理—结构分析法在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娟 《四川气象》 2001年第4期31-32,共2页
溃变原理 [1]—结构分析法是欧阳首承教授经过三十多年的潜心钻研 ,研究出来的一套新的理论和方法。其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非均匀或不连续的真实信息 ,来预报天气演化的转折性变化 ,而天气演化的实质 ,既是大气涡旋转移式的演化。在天气... 溃变原理 [1]—结构分析法是欧阳首承教授经过三十多年的潜心钻研 ,研究出来的一套新的理论和方法。其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非均匀或不连续的真实信息 ,来预报天气演化的转折性变化 ,而天气演化的实质 ,既是大气涡旋转移式的演化。在天气预测的分析中 ,以涡动的旋矢性、风矢的不连续性、超低温和反序量 [2 ]构成结构分析体系 ,在天气的转折性变化和雷暴、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测中取得了成功。“旋矢性”是通过分析某个测站垂直方向上整层风矢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滚流结构 ,来判断天气的转折 ;“超低温”是通过分析对流层顶或平流层底大气的超低温现象 ,即位温随气压的下降而陡然降低或不变 ,来预测灾害性天气 ;通过分析风场的不连续带来确定“次涡旋” ;“反序量”即按照风、湿、温、压的顺序 ,而非压、温、湿、风的顺序分析信息 ,提前抓住溃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矢性 不连续性 反序量 雷暴 大风 强对流天气 溃变原理-结构分析法
下载PDF
江苏省与山西省雷电活动规律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赖靖邦 《南方农业》 2017年第32期108-110,共3页
使用1961—2014年江苏省、山西省逐年雷暴日数据,及2009年闪电定位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一元线性方程等方法对比分析两个省份雷暴日活动规律及闪电频数月分布特征、雷电流强度、雷电流陡度及闪电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得出:江苏省年雷暴... 使用1961—2014年江苏省、山西省逐年雷暴日数据,及2009年闪电定位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一元线性方程等方法对比分析两个省份雷暴日活动规律及闪电频数月分布特征、雷电流强度、雷电流陡度及闪电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得出:江苏省年雷暴日每10 a减少约0.2 d;山西省年雷暴日每10 a减少约1.8 d;江苏省1961—1974年雷暴活动较多,1975—1989年雷暴活动较少;山西省1961—1972年雷暴日较多,1973—2002年雷暴活动较少;两省份地闪频数月分布均呈典型单峰型特征,且地闪频数均集中在6—8月;山西省正、负地闪雷电流强度及雷电流陡度均高于江苏省;两省份闪电密度空间分布均具有较强地域性,江苏省从南向北及从西向东地区闪电密度呈递减发展趋势,山西省闪电活动呈从北向南呈递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闪电频数 -元线性方程 雷电流强度 雷电流陡度
下载PDF
中国灾害性对流天气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孔锋 杨萍 +2 位作者 王品 吕丽莉 孙劭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18-2528,共11页
采用1961~2016年中国2 481站的冰雹、大风、雷暴和闪电日数数据,利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4种灾害性对流天气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周期变化规律和气候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中国4种灾害性对流天气日数呈减少趋势,且冰雹... 采用1961~2016年中国2 481站的冰雹、大风、雷暴和闪电日数数据,利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4种灾害性对流天气日数时空分布特征、周期变化规律和气候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在时间上,中国4种灾害性对流天气日数呈减少趋势,且冰雹和雷暴日数具有"先增-后减"的分段变化特征。中国冰雹、大风、雷暴和闪电日数分别具有3~5 a、2~3 a、1~2 a和1~4 a左右的振荡周期,且冰雹和雷暴日数分别于2002和1992年发生突变。(2)在空间上,青藏高原-四川西部地区是冰雹、大风和雷暴日数的高值分布区。同时长江以南地区也是雷暴日数的高值分布区。华南及其同纬度的西南地区是闪电日数的高值分布区。(3)在趋势上,中国冰雹日数主要在青藏高原地区呈减少趋势。大风日数变化趋势呈东部减少-中部不变-西部增减镶嵌的空间格局。雷暴日数在西藏、华北、重庆、浙江和黑龙江西北部呈增加趋势。中国闪电日数变化趋势在长江以南地区减少明显。(4)在波动上,中国冰雹日数在东南地区波动较大,大风日数在胡焕庸线以东波动较大。中国雷暴日数波动特征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闪电日数除在新疆北部和华南地区波动动较小外,其它地区波动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天气 冰雹-大风-雷暴-闪电 时空格局 周期振荡特征 突变检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