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冲击共振法无损检测梨采后质地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潘秀娟 屠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98,共5页
采用冲击共振法无损检测砀山梨采后质地变化 ,并与插入型破坏性实验和感官评定等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冲击共振法所测硬度系数与插入型破坏性实验测得的弹性率有较好的相关性 (r =0 88) ,与最大插入力相关系数为r=0 82。冲击... 采用冲击共振法无损检测砀山梨采后质地变化 ,并与插入型破坏性实验和感官评定等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冲击共振法所测硬度系数与插入型破坏性实验测得的弹性率有较好的相关性 (r =0 88) ,与最大插入力相关系数为r=0 82。冲击共振测试所得果实硬度系数平均在 2 3 0 0以上时 ,果实质地酥脆 ,品质较好 ;平均在 16 0 0以下时 ,果实质地开始酥软 ,趋向蜂窝状 ,品质差。冲击共振法无损检测值误差波动范围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共振 砀山梨 质地 无损检测 插入型实验 感官评定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式麦克风冲击共振测试的钢-混组合结构界面脱空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云 裴熠麟 刘蒙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9,共13页
针对现有无损检测技术在钢-混组合结构界面混凝土脱空损伤识别问题上普遍存在的测试成本高、识别精度有限及操作过程复杂等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麦克风冲击共振测试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四边约束矩形薄板振动理论,将钢-混... 针对现有无损检测技术在钢-混组合结构界面混凝土脱空损伤识别问题上普遍存在的测试成本高、识别精度有限及操作过程复杂等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麦克风冲击共振测试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四边约束矩形薄板振动理论,将钢-混凝土板局部脱空处钢板简化为四边固支约束的板壳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在ABAQUS中建立考虑流-固耦合的钢-混凝土板有限元模型,将模拟所得脱空处钢板自振频率值与理论解析结果进行对比,证明该经验公式可有效适用于脱空区域处局部钢板自振频率的估计当中。其次,依据相关声学理论研究成果,利用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外部激励下钢-混组合结构声压场信号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及未设置脱空损伤的有限元模型所产生的声压响应存在明显不同,且未脱空模型中信号响应具有幅值大、周期长等特征;同时,针对一钢-混凝土板设置了8种不同类型的损伤工况,并利用麦克风传感器分别进行了基于冲击共振测试的脱空损伤识别。试验结果表明,麦克风摆放位置对测试所得声压信号频响函数基本特征的影响程度并不显著;且针对本试验所设置的损伤工况,该方法基本均能实现有效识别,但对平面尺寸在60 mm以下区域的测试效果并不明显。最后,在对一特定损伤区域进行栅格化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基于麦克风冲击共振法的损伤成像测试,对该脱空区域的平面轮廓进行了有效识别。除此之外,将试验测试效果分别与传统红外热像检测法、超声波探测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麦克风冲击共振法能够较好地适用于钢-混组合结构的脱空损伤识别问题当中,且具有非接触式、测试成本低、识别效果显著及操作便捷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结构 混凝土脱空损伤 无损检测 麦克风 冲击共振 非接触式
下载PDF
超声冲击共振法检测复合材料内部缺陷及缺陷分布绘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栋康康 周玉锋 +1 位作者 张宇民 邓亚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9-405,共7页
为实现大尺寸CFRP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利用超声冲击共振法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使用搭载于桌面的超声共振法检测设备,对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预置缺陷件进行了检测,并实时记录了检测位置和缺陷状况,验证超声共振法的可行性与准确度.搭建大... 为实现大尺寸CFRP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利用超声冲击共振法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使用搭载于桌面的超声共振法检测设备,对蜂窝夹层结构复合材料预置缺陷件进行了检测,并实时记录了检测位置和缺陷状况,验证超声共振法的可行性与准确度.搭建大尺寸复合材料构件缺陷检测平台,使用超声检测设备在试样表面匀速运动与检测,实时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利用开发的定位记录软件得到了缺陷分布云图.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超声冲击共振法检测材料缺陷的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易上手、结果准确,可以用于大尺寸复合材料内部缺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 冲击共振 缺陷分布
下载PDF
基于定切深和状态依赖时滞的共振冲击钻井系统动力学特性
4
作者 李思琪 陈卓 +3 位作者 李杉 李玮 郭金玉 刘德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32,共9页
为了研究共振冲击钻井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综合考虑钻柱的轴向动-静载复合冲击以及轴向冲击-周向扭转耦合运动,分别建立基于定切深方法和状态依赖时滞方法的钻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杜哈梅积分、四阶龙格-库塔方法对动力学模型求解,分析... 为了研究共振冲击钻井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综合考虑钻柱的轴向动-静载复合冲击以及轴向冲击-周向扭转耦合运动,分别建立基于定切深方法和状态依赖时滞方法的钻进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杜哈梅积分、四阶龙格-库塔方法对动力学模型求解,分析轴向简谐动载的频率和幅值对共振钻井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最后,基于数值求解结果和箱线图方法,对比分析两种钻进系统动力学模型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初始条件下,当简谐动载频率从25 Hz提高到100 Hz时,钻进系统轴向方向的跳钻现象和扭转方向的黏滑效应明显减弱;当简谐动载幅值从30 kN提高到60 kN时,钻进系统轴向方向钻头跳钻现象频发,扭转方向黏滑效应加剧;在相同初始条件和简谐动载激励下,两种模型得到的动力学特性响应曲线无论是形状还是频率均存在差异,采用状态依赖时滞模型计算得到的数据点更加集中,更接近实际钻井工况;高频低幅的简谐动载能改善共振冲击钻井系统动力学特性,从而提高钻进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冲击钻井系统 动力学特性 定切深 状态依赖时滞 箱线图
下载PDF
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勇 高杰 屈文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3-1330,共8页
混凝土在龄期12 h^2 d表现出明显的塑性,为了避免受力后引起较大的侧向位移,采用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冲击共振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出混凝土早龄期动态弹性模量,并通过它与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线性关系推算出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研究... 混凝土在龄期12 h^2 d表现出明显的塑性,为了避免受力后引起较大的侧向位移,采用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冲击共振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出混凝土早龄期动态弹性模量,并通过它与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线性关系推算出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研究骨料体积含量、粗骨料级配、粗骨料种类、水灰比和养护温度对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在相同龄期时,哪些因素是重要因素。研究得出水灰比是轴心抗压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骨料体积含量是弹性模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上述影响因素与强度和弹性模量相关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龄期 冲击共振 影响因素 重要性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应力波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损检测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尚新想 谢友均 +1 位作者 马昆林 龙广成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05-2312,共8页
无损检测方法不破坏混凝土结构性能,采用其评价混凝土抗压强度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为掌握不同应力波特征参数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相关性,设计成型4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和构件来进行超声波、冲击共振波和冲击回波3种无损... 无损检测方法不破坏混凝土结构性能,采用其评价混凝土抗压强度一直是本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为掌握不同应力波特征参数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相关性,设计成型4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件和构件来进行超声波、冲击共振波和冲击回波3种无损检测技术的试验,探讨此3种应力波波速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应力波波速均随龄期的增加而增大,相同龄期的条件下,设计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应力波波速;相同抗压强度条件下,冲击共振波波速和冲击回波波速基本一致并低于超声波波速,约为超声波波速的0.9倍;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与3种应力波波速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各自的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超声波波速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在稳定程度上弱于冲击共振波和冲击回波,易受设计强度等级的影响,在较低设计强度等级下偏向于非线性关系。冲击回波波速可良好地表征20~60 MPa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且不易受设计强度等级的影响,结合其不需耦合剂、可单面检测和几乎不受钢筋影响的特点,冲击回波法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高效、可靠检测评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压强度 超声波 冲击共振 冲击回波 线性关系
下载PDF
利用压缩波速度估算混凝土强度时提高其精度的方法
7
作者 朴应模 《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65-68,共4页
在混凝土结构物的安全诊断和维持管理中,一般采用无损检测(NDT)法.其中最普遍使用的是机械冲击共振法、超声波压缩速度法以及两者并用的方法[1,2].由于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无损检测的强度值与实际的强度之间往往存在很大... 在混凝土结构物的安全诊断和维持管理中,一般采用无损检测(NDT)法.其中最普遍使用的是机械冲击共振法、超声波压缩速度法以及两者并用的方法[1,2].由于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无损检测的强度值与实际的强度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本研究提出了利用超声波和冲击共振压缩波速度较准确地预测混凝土实际强度的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速度法 冲击共振 强度估算
下载PDF
某电厂主蒸汽管道振动分析及治理
8
作者 林乐平 李小武 +2 位作者 赖勇能 刘明 杨加瑶 《能源研究与管理》 2023年第4期188-194,共7页
为解决某电厂主蒸汽管道高负荷时振动问题,并寻求解决该管系振动故障方法,采用检查、试验、仿真相结合的管道振动多元化分析及定制化治理技术路径,通过现场检查与试验发现管道内温度测点套管引发了圆柱绕流现象,并产生低频激扰力,实测... 为解决某电厂主蒸汽管道高负荷时振动问题,并寻求解决该管系振动故障方法,采用检查、试验、仿真相结合的管道振动多元化分析及定制化治理技术路径,通过现场检查与试验发现管道内温度测点套管引发了圆柱绕流现象,并产生低频激扰力,实测及模态仿真结果表明主蒸汽管系刚性偏弱,两因素叠加作用下导致了管道出现低频冲击共振故障。移除管道异常结构,瞬态振动波动故障消失,调整支吊架系统增加管系刚性及阻尼等针对性治理工作,振动速度从39.8 mm/s降低至10.2 mm/s,消除了管道振动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圆柱绕流 模态分析 低频冲击共振 支吊架
下载PDF
空间再造条件下的时光雕刻——对电视演播厅叙事类节目多手段跨界融合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杜黎 《今传媒》 2021年第8期50-53,共4页
电视演播厅叙事类节目如何突破"三堵墙"的格局限制,变扁平的线性叙事为多手段并举的立体叙事,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电视演播厅内实行空间再造,让"1+N结构"的套装叙事平台承载起时光雕刻和蒙太奇等影视语言的空间需... 电视演播厅叙事类节目如何突破"三堵墙"的格局限制,变扁平的线性叙事为多手段并举的立体叙事,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在电视演播厅内实行空间再造,让"1+N结构"的套装叙事平台承载起时光雕刻和蒙太奇等影视语言的空间需求,实现插叙、延宕与放大等影视手法在演播厅叙事类节目中的借鉴使用。这一手段能使其视听语言更具多样性和冲击力,使节目呈现更加立体化和更具细腻感,使观众体验更加强烈和真切,并最终形成观众与演员的情感交融与共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再造 时光雕刻 插叙、延宕与放大 视听冲击与情感共振
下载PDF
Supersonic Moist Air Jet Impingements on Flat Surface 被引量:2
10
作者 ALAM Miah Md.Ashraful MATSUO Shigeru SETOGUCHI Toshiaki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1-59,共9页
Pronounced aeroacoustic resonances are exhibited in the flow field where a jet emerges from an orifice or a nozzle and impinges on a solid surface. One instance where such resonances are produced is in a high speed je... Pronounced aeroacoustic resonances are exhibited in the flow field where a jet emerges from an orifice or a nozzle and impinges on a solid surface. One instance where such resonances are produced is in a high speed jet impingement, such as in the space launch vehicle systems, jet-engine exhaust impingement, and in the short take-off and vertical landing (STOVE) aircraft, etc. A highly unsteady flowfield leading to a drastic increase of noise level with very high dynamic pressure and thermal loads are noticed on nearby surfaces results dramatic lift loss, severe ground erosion and hot gas ingestion to the inlet in the jet engines. This highly unsteady behavior of the im- pinging jets is due to a feedback loop between the fluid and acoustic fields. In actual jet flow, the working gas may contain condensable gas such as steam or moist air. In these cases, the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may occur at the region between nozzle exit and an object. The jet flow with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may b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without condensation.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of moist air on the axisymmetric under-expanded supersonic impinging jet on a vertical flat plate was investigated numer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ressible flow SUPERSONIC IMPINGING non-equilibrium condensation OSCILL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