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史华慈的汉学思想管窥--以对“冲击-回应”模式的突破为线索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佩烔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67,共14页
作为一位注重人文关怀的思想家,史华慈对曾经盛行于美国汉学界的"冲击—回应"研究模式有独特的反思,作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通过对情境化的问题意识与多样化的文化取向观念的引入、对非倾向性和非化约性的比较文化视野的...
作为一位注重人文关怀的思想家,史华慈对曾经盛行于美国汉学界的"冲击—回应"研究模式有独特的反思,作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通过对情境化的问题意识与多样化的文化取向观念的引入、对非倾向性和非化约性的比较文化视野的注重、对文化内外各种张力的强调和对知识分子所处情境及作用的关怀,史华慈打破了西方学者眼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稳定而僵化"的固有印象,揭示了中西文化及文明发展模式的复杂多样性与未知量,更多地关注身处中国社会文化内部的中国知识分子在近现代的特定情境下所作出的努力和由此为中国的发展提供的内在动力。无论对于反思中国和西方文化还是探索比较文化研究的方法论价值,史华慈的视角与观点仍然极具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华慈
“
冲击
-
回应
”
模式
问题意识
情境化
文化取向
原文传递
冲击—回应模式与中国中心观——关于《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
19
2
作者
李学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101,共10页
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中有关批驳冲击—回应模式的论述,从对其自身社会的反思及进一步的推演出发,否认近代西方世界与中国之间存在的重要差异,否认西方列强的侵略对近代中国所造成的冲击,对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西方关系做...
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中有关批驳冲击—回应模式的论述,从对其自身社会的反思及进一步的推演出发,否认近代西方世界与中国之间存在的重要差异,否认西方列强的侵略对近代中国所造成的冲击,对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西方关系做了背离史实的阐释,是难以成立的。其"首次相撞"等概念的使用及论述的逻辑亦存在舛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文
冲击-回应模式
中西关系
中国中心观
原文传递
一个思考:由柯文“中国中心观”谈起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仲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0-114,共5页
作为对“冲击 -回应”说的反动 ,柯文“中国中心观”的研究范式自有其合理性值得我们注意 ,然而又由于它内在的矛盾性———过分强调了中国的内部因素在中国近代发展中的作用 ,会导致“中国中心”的困局。而从历史实际来看 ,引起中国近...
作为对“冲击 -回应”说的反动 ,柯文“中国中心观”的研究范式自有其合理性值得我们注意 ,然而又由于它内在的矛盾性———过分强调了中国的内部因素在中国近代发展中的作用 ,会导致“中国中心”的困局。而从历史实际来看 ,引起中国近代变革的动力仍然在西力的进入 ,所以柯文这一研究范式仍有其巨大局限性 ,并不能完全说明近代中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冲击
-
回应
”
模式
“中国中心观”
思想资源
“知识论危机”
中国
近代
思想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史华慈的汉学思想管窥--以对“冲击-回应”模式的突破为线索
被引量:
1
1
作者
吴佩烔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67,共14页
文摘
作为一位注重人文关怀的思想家,史华慈对曾经盛行于美国汉学界的"冲击—回应"研究模式有独特的反思,作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通过对情境化的问题意识与多样化的文化取向观念的引入、对非倾向性和非化约性的比较文化视野的注重、对文化内外各种张力的强调和对知识分子所处情境及作用的关怀,史华慈打破了西方学者眼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稳定而僵化"的固有印象,揭示了中西文化及文明发展模式的复杂多样性与未知量,更多地关注身处中国社会文化内部的中国知识分子在近现代的特定情境下所作出的努力和由此为中国的发展提供的内在动力。无论对于反思中国和西方文化还是探索比较文化研究的方法论价值,史华慈的视角与观点仍然极具启发意义。
关键词
史华慈
“
冲击
-
回应
”
模式
问题意识
情境化
文化取向
Keywords
Benjamin Schwartz
Impact
-
Response mode
problematiques
situation
cul
-
ture orientation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冲击—回应模式与中国中心观——关于《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
19
2
作者
李学智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2-101,共10页
文摘
美国学者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中有关批驳冲击—回应模式的论述,从对其自身社会的反思及进一步的推演出发,否认近代西方世界与中国之间存在的重要差异,否认西方列强的侵略对近代中国所造成的冲击,对中国近代史和近代中西方关系做了背离史实的阐释,是难以成立的。其"首次相撞"等概念的使用及论述的逻辑亦存在舛误。
关键词
柯文
冲击-回应模式
中西关系
中国中心观
Keywords
Kohen
Impact
-
Response mod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China
-
Centered view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一个思考:由柯文“中国中心观”谈起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仲民
机构
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0-114,共5页
文摘
作为对“冲击 -回应”说的反动 ,柯文“中国中心观”的研究范式自有其合理性值得我们注意 ,然而又由于它内在的矛盾性———过分强调了中国的内部因素在中国近代发展中的作用 ,会导致“中国中心”的困局。而从历史实际来看 ,引起中国近代变革的动力仍然在西力的进入 ,所以柯文这一研究范式仍有其巨大局限性 ,并不能完全说明近代中国的变化。
关键词
“
冲击
-
回应
”
模式
“中国中心观”
思想资源
“知识论危机”
中国
近代
思想史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史华慈的汉学思想管窥--以对“冲击-回应”模式的突破为线索
吴佩烔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原文传递
2
冲击—回应模式与中国中心观——关于《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若干问题
李学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9
原文传递
3
一个思考:由柯文“中国中心观”谈起
张仲民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