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意力多动冲动障碍的病理研究进展与干预
1
作者 肖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01-0005,共5页
本文主要对注意力多动冲动障碍(ADHD)的病理研究发展与干预进行了全面的探讨。首先,介绍了ADHD的基本概念、主要症状、诊断标准及流行病学情况。接着,重点综述了最近30年重要的关于ADHD病理的经典理论,包括反应抑制学说,认知能量学说,... 本文主要对注意力多动冲动障碍(ADHD)的病理研究发展与干预进行了全面的探讨。首先,介绍了ADHD的基本概念、主要症状、诊断标准及流行病学情况。接着,重点综述了最近30年重要的关于ADHD病理的经典理论,包括反应抑制学说,认知能量学说,双通道理论以及“冷/热”执行功能理论。随着理论的演进,ADHD的病理过程逐步明确为“神经异常—执行功能—行为情绪” 。最后,围绕病理过程展开介绍针对缺陷的一系列干预手段以及评价。本研究对于快速的,梗概性地理解ADHD的病理全貌和对应干预手段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多动冲动障碍 病理 执行功能 反应抑制 干预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冲动控制障碍的危险因素及结构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2
作者 吴伟博 邢广羽 杜韵华 《医师在线》 2024年第4期77-80,共4页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冲动控制障碍(ICDs)的危险因素及结构性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 选取 2020 年 12月~2023 年 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67 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测验员使用神经精神量表(NPI)评分,将患者分为ICDs组...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冲动控制障碍(ICDs)的危险因素及结构性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 选取 2020 年 12月~2023 年 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67 例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测验员使用神经精神量表(NPI)评分,将患者分为ICDs组(n=35)和非ICDs组(n=32).对比两组患者照料者负担、脑萎缩指数,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ICDs组的NPI、HAMD、HAMA、CBI评分均高于非ICDs组(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BI、HAMD、HAMA评分升高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现ICDs的危险因素;ICDs组的双放射冠萎缩比、双顶叶萎缩比、双枕叶萎缩比和双颞叶萎缩比均显著高于非ICDs组(P<0.05);两组左侧大脑萎缩较右侧明显,表现为左侧杏仁核绝对体积、左侧脑室绝对体积、左苍白球绝对体积萎缩程度均较右侧显著增高(P<0.05).结论 CBI、HAMD、HAMA评分升高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现ICDs的危险因素,且使用人工智能脑MRI技术能够准确的评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萎缩程度,有助早期识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现ICDs,并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冲动控制障碍 结构磁共振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脑型HLD冲动控制障碍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孙正涛 方向 +1 位作者 金珊 龚成亮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目的 探讨脑型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患者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 ICD)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收集2023年4~10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89例脑型HLD患... 目的 探讨脑型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患者冲动控制障碍(impulse control disorders, ICD)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收集2023年4~10月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中心住院治疗的89例脑型HLD患者,根据明尼苏达冲动障碍访谈量表将其分为ICD组与对照组,评估患者神经功能(unified Wil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WDRS-Ⅰ)、肝脏功能(UWDRS-Ⅱ)、认知(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睡眠(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焦虑(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抑郁(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服用药物依从性(eight-item morisky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 MMAS-8);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患者ICD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44例患者存在ICD,其中表现为刻板行为、强迫性购物比例较高。ICD组UWDRS-Ⅰ、UWDRS-Ⅱ、PSQI、HAMD、HA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ICD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ICD组较对照组发病年龄小、病程长(P<0.05),两组在受教育程度、吸烟史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高是脑型HLD患者发生ICD的保护因素(P<0.05),UWDRS-Ⅰ评分高是脑型HLD患者发生I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型HLD患者ICD表现为刻板行为、强迫性购物占比较高,ICD患者中存在焦虑、抑郁、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的比例明显偏高,受教育程度低、神经症状严重的脑型HLD患者更容易发生I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冲动控制障碍 发生机制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及情绪障碍与多巴胺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雪萍 谭玉燕 +1 位作者 魏明 肖勤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及情绪障碍与多巴胺的关系。方法收集216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巴胺失调综合征量表进行评价。计算左旋多巴剂量、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和总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计数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例数...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及情绪障碍与多巴胺的关系。方法收集216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巴胺失调综合征量表进行评价。计算左旋多巴剂量、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和总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计数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例数。分析冲动控制障碍及情绪障碍与多巴胺的关系。结果根据多巴胺失调综合征量表,8例(3.7%)PD患者具有冲动控制障碍,53例(24.5%)PD患者具有情绪障碍。冲动控制障碍组与非冲动控制障碍组年龄、性别、病程、左旋多巴剂量、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总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H-Y分期及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比例、震颤起病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情绪障碍组与非情绪障碍组间这些指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D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及情绪障碍与左旋多巴剂量、左旋多巴等效剂量、总的左旋多巴等效剂量及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比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胺 冲动控制障碍 情绪障碍
下载PDF
11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病人冲动控制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季园 高生伟 +1 位作者 侯志纵 牛小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ICD)的发生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科帕金森病病人112例,采集病人临床信息,完成相关量表评测,对于可疑行为障碍的病人由专科医生确认。根据有无冲动控制障碍将病人划分为ICD组和非ICD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ICD)的发生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科帕金森病病人112例,采集病人临床信息,完成相关量表评测,对于可疑行为障碍的病人由专科医生确认。根据有无冲动控制障碍将病人划分为ICD组和非ICD组,分析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药物使用等指标的差异,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112例病人中8例出现ICD症状,发生率为7.1%。ICD组与非ICD组问在性剐(P〈O.05)、病程(P〈O.001)、是否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P〈O.02)以及激动剂剂量(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回归分析后显示病程(OR=1.762,95%C11.177~2.637)与多巴胺激动剂的剂量(0R=1.062,95%CI1.013~1.114)分别与冲动控制障碍具有相关性。结论冲动控制障碍在帕金森病人中并不罕见。较长病程与大剂量多巴胺激动剂是ICD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用激动剂很可能与ICD的发生相关。临床上病人与医生对冲动控制障碍的认识均不足,需加强相关症状的识别,减少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冲动控制障碍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下载PDF
影响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煜 何安琪 +2 位作者 徐鸣明 陈晓霞 刘振国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46-53,共8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冲动控制障碍(ICDs)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2008年1月~2016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PD ICDs相关因...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冲动控制障碍(ICDs)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检索Pub Med、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2008年1月~2016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PD ICDs相关因素研究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入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8篇。PD伴ICDs(PDICDs)组和PD不伴ICDs(PD-NICDs)组起病年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每日等效剂量、左旋多巴每日等效剂量及男性、吸烟、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PD病程、Hoehn-Yahr分级、统一PD评价量表评分、MMSE评分及使用左旋多巴、使用金刚烷胺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DICDs组及PD-NICDs组白色人种亚组起病年龄、男性比率、MMSE评分、使用金刚烷胺的比率、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比率、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每日等效剂量、左旋多巴每日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黄色人种亚组PD病程、使用金刚烷胺的比率、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每日等效剂量、左旋多巴每日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起病年龄早、男性、既往有吸烟史、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每日等效剂量较高和左旋多巴每日等效剂量较高是PD伴ICDs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冲动控制障碍 META分析
下载PDF
冲动控制障碍分类及诊断研究概述 被引量:3
7
作者 杨雅婕 童辉杰 《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414-416,共3页
冲动控制障碍是一类心理障碍的统称,指在强烈欲望驱使下,难以自我控制而进行某些行为的心理障碍,ICD-10、DSM-Ⅳ和CCMD-3等制定了对该障碍的诊断标准。由于冲动控制障碍患者的表现与其他一些精神病性障碍有相似之处,因此还应该注意与其... 冲动控制障碍是一类心理障碍的统称,指在强烈欲望驱使下,难以自我控制而进行某些行为的心理障碍,ICD-10、DSM-Ⅳ和CCMD-3等制定了对该障碍的诊断标准。由于冲动控制障碍患者的表现与其他一些精神病性障碍有相似之处,因此还应该注意与其他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动控制障碍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谢欣 罗晓光 陈荣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2-987,共6页
目的总结帕金森病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发生率并筛查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冲动控制障碍问卷(QUIP)评估冲动控制障碍;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一至四部分... 目的总结帕金森病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发生率并筛查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5月至2017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1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冲动控制障碍问卷(QUIP)评估冲动控制障碍;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一至四部分(UPDRSⅠ~Ⅳ)分别评估精神、行为和情绪,日常活动,运动功能,治疗相关并发症;Hoehn-Yahr分期评估疾病严重程度;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估抑郁症状。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201例帕金森病患者,经QUIP量表筛查出41例冲动控制障碍患者,冲动控制障碍发生率为20.40%,主要表现为强迫性服药占8.46%(17/201)、强迫性饮食占7.46%(15/201)、刻板行为占6.46%(13/201)、强迫性购物占3.98%(8/201)、病理性赌博占1.49%(3/201)、性欲亢进占0.49%(1/2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药时间长(OR=1.237,95%CI:1.038~1.474;P=0.018)、UPDRSⅣ评分高(OR=1.389,95%CI:1.077~1.790;P=0.011)、抑郁(OR=2.417,95%CI:0.174~0.984;P=0.046)是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发生率较高,服药时间长、治疗相关并发症严重、抑郁是其危险因素,临床可以根据QUIP量表评估冲动控制障碍风险以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破坏性、冲动控制和行为障碍 抑郁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习惯与冲动障碍凶杀案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1例
9
作者 张迎锋 孙大明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期103-103,共1页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年某月,10岁的杨某突然失踪。当地警方随即展开了侦查,数日后确认为李某将其活埋致死。因被鉴定人无现实作案动机,侦查机关特委托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被鉴定人男,32岁,汉族,初中文化,司机,平时和羁押期间,无...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年某月,10岁的杨某突然失踪。当地警方随即展开了侦查,数日后确认为李某将其活埋致死。因被鉴定人无现实作案动机,侦查机关特委托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被鉴定人男,32岁,汉族,初中文化,司机,平时和羁押期间,无精神异常表现。1.2法医精神病学检查被鉴定人意识清晰,注意动作无异常,接触交谈合作,思维连贯,未查出幻觉、妄想等症状,记忆、智能良好。自述作案时有杀人的想法及冲动,与死者并无仇怨,但杀人时会产生快感、满足感,并称小学时也有过类似的冲动,与人争吵后心理产生满足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精神病学 习惯与冲动障碍 活埋儿童
原文传递
冲动性人格障碍和焦虑症患者视觉诱发电位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清刚 刘萍 张家瑞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10期904-905,共2页
目的探讨冲动性人格障碍(IPD)和焦虑症(AN)在视觉诱发电位(VEP)中的特点。方法收集25例IPD组、33例AN组及52名正常成人对照(NC),以光刺激完成VEP检查。结果IPD组和AN组及NC组在潜伏期VEP/P1、P2、P3波幅VEP/N1-P2、P2-N2、P2、P3上差异... 目的探讨冲动性人格障碍(IPD)和焦虑症(AN)在视觉诱发电位(VEP)中的特点。方法收集25例IPD组、33例AN组及52名正常成人对照(NC),以光刺激完成VEP检查。结果IPD组和AN组及NC组在潜伏期VEP/P1、P2、P3波幅VEP/N1-P2、P2-N2、P2、P3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与NC相比,IPD组潜伏期VEP/P1(68±16)ms、P2(160±10)ms前移,波幅VEP/N1-P2(18.4±3.2)μV、P3(5.6±2.4)μV增高,但波幅VEP/P2-N2(6.3±2.7)μV、P2(9.0±2.4)μV降低。与NC相比,AN组潜伏期VEP/P1(73±20)ms、P3(298±22)ms前移;波幅VEP/P2-N2(7.8±3.6)μV、P2(9.8±3.0)μV降低。IPD组与AN组相比,在潜伏期VEP/P2以及波幅VEP/N1-P2上两者差异有显著性,IPD前移于AN,波幅增高。结论在VEP若干指标上,IPD组前移于AN组,波幅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动性人格障碍 焦虑症 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
11
作者 谢安木 栗永生 韩珣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83-686,共4页
冲动控制障碍是帕金森病十分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有13.61%的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冲动控制障碍。其不同亚型呈不同临床表现,多与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寻求新刺激及易冲动等有关,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大量研究为帕金森... 冲动控制障碍是帕金森病十分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有13.61%的帕金森病患者可出现冲动控制障碍。其不同亚型呈不同临床表现,多与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寻求新刺激及易冲动等有关,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大量研究为帕金森患者潜在的冲动控制障碍发生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预防冲动控制障碍的发生并优化治疗方案。本文拟就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冲动控制障碍 多巴胺 综述
下载PDF
冲动控制障碍1例报告
12
作者 杨宝元 纪青松 龙青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0-471,共2页
关键词 冲动控制障碍 诊断 治疗 认知疗法 心理治疗
下载PDF
冲动控制障碍(自伤)1例
13
作者 冀德才 王慧芳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3年第4期214-214,共1页
关键词 冲动控制障碍 自伤
下载PDF
谈“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的诊断
14
作者 姚芳传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429-429,共1页
对"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的诊断标准及所包含的一些疾病进行分析。
关键词 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 诊断标准
下载PDF
冲动控制障碍病理心理机制与精神分析相关性的探讨
15
作者 李甦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5期240-241,共2页
冲动控制障碍是一种少见的无清楚合理动机的而反复出现的精神障碍,是指在过分强烈欲望的驱使下,采取某些不正常行为,这些行为系社会规范所不容或给自己造成危害,其行为的目的仅仅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或解除精神上的紧张感。患者自称行... 冲动控制障碍是一种少见的无清楚合理动机的而反复出现的精神障碍,是指在过分强烈欲望的驱使下,采取某些不正常行为,这些行为系社会规范所不容或给自己造成危害,其行为的目的仅仅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或解除精神上的紧张感。患者自称行为带有冲动性无法控制。尽管冲动控制障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揭示和探讨,但冲动控制障碍一个精神医问题,作为其临床上表现出的现象学特征,国内外的学者的意见还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动控制障碍 病理心理机制 精神障碍 相关性 现象学特征 社会规范 行为 紧张感
下载PDF
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冲动控制能力及ERP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宏飞 邓茜 +5 位作者 杨宁 郝博 胡喻博 时燕薇 薛丽 赵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目的探索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冲动控制能力及其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特点,以期为司法精神病鉴定提供客观辅助指标。方法收集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经司法精神病鉴定为轻度精神障碍的患者(脑外伤... 目的探索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的冲动控制能力及其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特点,以期为司法精神病鉴定提供客观辅助指标。方法收集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经司法精神病鉴定为轻度精神障碍的患者(脑外伤组)3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以及对照组30例。两组被试均需完成自评量表Barratt冲动性量表-11(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11,BIS-11)和Go/NoGo任务诱导的事件相关电位,收集并分析BIS-11及ERP数据。结果 BIS-11量表结果表明,脑外伤组的量表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脑外伤组的NoGo-N2波幅、NoGo-P3波幅低于对照组,两组中NoGo-N2波幅均大于Go-N2波幅,NoGo-P3波幅均大于Go-P3波幅(P<0.05)。结论脑外伤可致轻度精神障碍者冲动控制能力受损,NoGo-N2、NoGo-P3波幅可作为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者冲动控制能力评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学 精神障碍 脑损伤 冲动控制障碍 事件相关电位 Go/NoGo任务 Barratt冲动性量表-11
下载PDF
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及针对性护理分析
17
作者 王奎 孙磊磊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4期44-45,共2页
目的分析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及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110例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纳针对性护理。比较危险事件发生... 目的分析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及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收治的110例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纳针对性护理。比较危险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危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试验组较低,P<0.05。结论根据冲动型人格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动型人格障碍 安全问题 针对性护理 效果
下载PDF
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婷婷 李苏亚 +3 位作者 任冰焱 李在望 奚广军 张剑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帕金森病(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存在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冲动控制障碍是PD非运动症状之一,但常被临床忽视。本文从PD冲动控制障碍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等方面展开综述。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冲动控制障碍 综述
下载PDF
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雯 邓小容 孙圣刚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632-633,共2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1]。除了具有典型的运动症状,也是一种具有明显非运动症状的多系统疾病。其中,冲动控制障碍(ICD)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影响远超过运动症状。ICD是指患者在强烈欲望驱使下,采取...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1]。除了具有典型的运动症状,也是一种具有明显非运动症状的多系统疾病。其中,冲动控制障碍(ICD)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影响远超过运动症状。ICD是指患者在强烈欲望驱使下,采取不当行为以获得自我满足的精神障碍[2]。国内外的研究由于研究对象的种族、文化背景、环境因素、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ICD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差异较大,因此我们开展PD患者ICD的相关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冲动控制障碍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下载PDF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孤独症并冲动行为障碍儿童的治疗效果对比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红梅 王敏建 陈黎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孤独症并冲动行为障碍儿童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孤独症并冲动行为障碍儿童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孤独症并冲动行为障碍儿童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孤独症并冲动行为障碍儿童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治疗后1个月评估患儿效果,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以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0.96%)高于对照组(69.0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19%(11/42),低于对照组的47.62%(20/42)(P<0.05)。结论相较于利培酮,阿立哌唑治疗孤独症并冲动行为障碍儿童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利培酮 孤独症并冲动行为障碍 治疗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