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滋口分流分沙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功宇 黄火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7-48,共2页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下荆江系统裁弯以及兴建葛洲坝、三峡水库等水利枢纽对荆江3口分流分沙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下荆江裁弯以后,松滋口分流因为藕池口分流量的快速萎缩而成为3口中分流量最大的口门。根据1956年以来松滋口进口以及上...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下荆江系统裁弯以及兴建葛洲坝、三峡水库等水利枢纽对荆江3口分流分沙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下荆江裁弯以后,松滋口分流因为藕池口分流量的快速萎缩而成为3口中分流量最大的口门。根据1956年以来松滋口进口以及上游干流控制水文站的实测水沙资料分析了松滋口历年来分流分沙的阶段性变化及其成因: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松滋口分流分沙比增大,且今后一个时期还将继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於变化 分流 分沙 成因分析 松滋口
下载PDF
流域性大洪水后长江新济洲汊道河势分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祁仰旭 朱春光 +3 位作者 王义坤 王文仲 仲琳 黄燕 《江苏水利》 2022年第1期51-54,59,共5页
基于2019年汛后、2020年汛前和2020年汛期的1∶2000水下地形测图,系统分析了新济洲汊道平面、横断面、近岸边坡稳定性及冲於变化情况,对河势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对策。结果表明:新济洲汊道总体上以淤积为主,但洲头左右缘... 基于2019年汛后、2020年汛前和2020年汛期的1∶2000水下地形测图,系统分析了新济洲汊道平面、横断面、近岸边坡稳定性及冲於变化情况,对河势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对策。结果表明:新济洲汊道总体上以淤积为主,但洲头左右缘冲刷较为严重,冲刷最大值达到了10.25 m,-10 m等高线左移最大处达到了69 m左右;左汊走势相对稳定,右汊略有冲刷,近岸局部边坡冲刷陡于长江下游稳定岸坡值。分析了河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汛期水流较大、上游小黄洲改道、土质松散及工程治理等,提出在2021年市级防汛消险计划中对冲刷较大区域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势分析 冲於变化 流域性大洪水 新济洲汊道 应急抢险
下载PDF
北引渠首江道导流明渠输水对上游河床的影响
3
作者 刘晶莹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2年第4期216-216,共1页
北引渠首江道泄洪闸修建,要求嫩江导流。而为减小工程量,大江导流明渠沿线过短,入口轴线与相邻江道纵轴线接近垂直。如此,原有江道顺畅、平缓水流受导流明渠控导影响,上游江道河床与岸线受复杂水体的冲撞,冲於变化与坍塌较为严重,加大... 北引渠首江道泄洪闸修建,要求嫩江导流。而为减小工程量,大江导流明渠沿线过短,入口轴线与相邻江道纵轴线接近垂直。如此,原有江道顺畅、平缓水流受导流明渠控导影响,上游江道河床与岸线受复杂水体的冲撞,冲於变化与坍塌较为严重,加大了江道水毁工程修建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流明渠 河床 冲於变化 坍塌 水毁 影响
下载PDF
汉江中下游宜城至武汉河段河床特性分析
4
作者 杨彬 龚建华 《东北水利水电》 2015年第11期24-25,共2页
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根据对宜城至武汉河段的典型断面的3次测量,测量成果分析表明,河段典型断面变化受上游来水来沙的影响,年内变化以河槽冲淤变化为主,两岸以及滩地变化相对较小。年季河床变化主要发生在河槽部位,两侧滩岸变化... 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根据对宜城至武汉河段的典型断面的3次测量,测量成果分析表明,河段典型断面变化受上游来水来沙的影响,年内变化以河槽冲淤变化为主,两岸以及滩地变化相对较小。年季河床变化主要发生在河槽部位,两侧滩岸变化相对较小,河床形态总体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冲於变化 汉江中下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