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积性弯曲河道造床过程及演变机制
1
作者 渠庚 杨翰林 +3 位作者 陈羿名 郑承太 胡呈维 栾华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2,共8页
冲积性弯曲河道独特的几何边界特征,使得弯曲河道的水沙运动特性和河床演变特性与其他类型河道显著不同。为模拟自然条件下的冲积性弯曲河道河床冲淤演变特性,采用自然模型法的理念在试验水槽中塑造出近似的弯曲河道,探究不同水沙条件... 冲积性弯曲河道独特的几何边界特征,使得弯曲河道的水沙运动特性和河床演变特性与其他类型河道显著不同。为模拟自然条件下的冲积性弯曲河道河床冲淤演变特性,采用自然模型法的理念在试验水槽中塑造出近似的弯曲河道,探究不同水沙条件对弯曲河道形成和发育过程的影响。试验表明:进口水沙循环周期长、来水来沙强度较小时,弯曲河道达到动态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河道形成稳定河宽也较小。弯曲河道在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河道的形态要素主要由水沙作用条件决定,在一定变化范围内,当水沙作用循环变换周期较短、来流流量较小、含沙量较大时,有利于形成弯曲度较大的河道;而当来流量较大、水位漫滩冲刷浅滩时,所塑造的弯曲河道会偏向于宽浅形断面形态。在河道弯曲程度和河道横断面形态的调整中,水沙作用变化对横断面形态塑造的作用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性弯曲河道 造床过程 演变机制 河道形态 自然模型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冲积性水稻土锰素特征与小麦缺锰的土壤条件 被引量:7
2
作者 吕世华 许怡心 胡思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87-91,共5页
本文研究了冲积性水稻土的锰素特征与小麦缺锰的土壤条件。结果表明:冲积性水稻土因受种稻影响,与冲积土比,全锰和有效锰特别是活性锰明显降低,而代换锰在活性锰中有较大比率;土壤剖面内全锰和活性锰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水旱轮作造成耕... 本文研究了冲积性水稻土的锰素特征与小麦缺锰的土壤条件。结果表明:冲积性水稻土因受种稻影响,与冲积土比,全锰和有效锰特别是活性锰明显降低,而代换锰在活性锰中有较大比率;土壤剖面内全锰和活性锰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水旱轮作造成耕层土壤锰的淋失是本区小麦缺锰的主要原因。但对于pH较低的土壤,活性锰即使低于15ppm,小麦也不会缺锰;石灰性、轻质和水旱轮作是小麦缺锰的主要土壤条件。对于冲积性水稻土,若没有使pH升高的因素出现,小麦大面积发生缺锰症的可能性不大。此外,还发现国内常用的有效锰临界指标在本区土壤上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性水稻土 缺锰症 小麦
下载PDF
黄河典型冲积性河道输沙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郑艳爽 刘树君 +1 位作者 彭红 李萍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4-36,共3页
以水力学、河床演变学、河流泥沙动力学等理论为指导,对黄河典型冲积性河道输沙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弱的水流动力条件是宁蒙河道输沙能力比较弱的主要原因;窄深的断面形态和高含沙洪水决定着渭河下游河道具有极强的... 以水力学、河床演变学、河流泥沙动力学等理论为指导,对黄河典型冲积性河道输沙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弱的水流动力条件是宁蒙河道输沙能力比较弱的主要原因;窄深的断面形态和高含沙洪水决定着渭河下游河道具有极强的输沙能力;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能力较大的原因是该河道具有较强的水流动力条件;小北干流河道尽管水动力条件也较强,但是泥沙粒径较大导致了河道输沙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粒径 水沙条件 输沙能力 冲积性河道 黄河
下载PDF
黄河各冲积性河道输沙能力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郑艳爽 张晓华 +1 位作者 尚红霞 左卫广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5,48,共3页
利用实测资料,从泥沙组成、主槽流速、河道比降、断面形态等方面对宁蒙河道、小北干流河道、黄河下游河道、渭河下游河道的输沙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蒙河道比降最小、流速低、泥沙颗粒较粗、沉降速度大,是河道输沙能力小于其他... 利用实测资料,从泥沙组成、主槽流速、河道比降、断面形态等方面对宁蒙河道、小北干流河道、黄河下游河道、渭河下游河道的输沙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蒙河道比降最小、流速低、泥沙颗粒较粗、沉降速度大,是河道输沙能力小于其他冲积性河道的重要原因;北干流河段比降大、流速大但是泥沙颗粒较粗,特别是宽浅的断面形态直接影响着河道的输沙能力;下游河道尽管河道宽浅,但是泥沙颗粒较细,特别是大流量以及高流速决定了河道的输沙能力较大;渭河下游泥沙颗粒最细,沉降速度最小,窄深的断面形态决定了该河道具有极强的输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淤规律 输沙能力 冲积性河道 黄河
下载PDF
黄河冲积性河道的调整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晓华 裴明胜 +1 位作者 潘贤娣 尚红霞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对黄河三个冲积性河段近 5 0年河道冲淤、水位、河势等情况的分析研究 ,综合阐述由于黄河流域不同时期水沙及边界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冲积性河道的调整特点 ,并指出现状河道普遍存在淤积萎缩、河道过洪能力下降。
关键词 黄河 冲积性河道 河道调整 淤积萎缩 洪水位
下载PDF
山区冲积性河流变动回水区航道整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曹民雄 张定安 蔡国正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9,共4页
以广西绣江交口电站变动回水区的航道整治为例,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山区冲积性河流变动回水区的航道整治问题,提出了沿程变整治线宽度、变整治水位的整治技术。
关键词 山区冲积性河流 变动回水区 航道整治 整治参数
下载PDF
基于安全行洪与滩区建设协调的冲积性河流洪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薛海 刘震 +3 位作者 刘明潇 徐梦鑫 孙东坡 朱勇杰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6-144,共9页
【目的】利用广阔河漫滩进行适度开发建设,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了解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冲积性河流洪水特性,提出实现滩区工程建设与河流安全行洪协调一致的解决方案,将保护河流健康落实在河流工程建设中。【方法】选择某冲积性河流宽滩区... 【目的】利用广阔河漫滩进行适度开发建设,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了解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冲积性河流洪水特性,提出实现滩区工程建设与河流安全行洪协调一致的解决方案,将保护河流健康落实在河流工程建设中。【方法】选择某冲积性河流宽滩区拟开发生态观光旅游绿道,采用历史演变分析,河床冲淤预测及水动力数值模拟等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工程河段洪水特性、河道演变规律及水库下游的河床调整因素,研究了预测河床边界的处理模式与河流工程等效阻力。通过平面二维洪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绿道涉及河段的洪水特性及线路对行洪期流场的影响。【结果】模拟研究首先得到该河段主流自由摆动度受到整治工程限制,洪水河势保持基本不变;其次拟建绿道远离河槽、顺槽平行布线,滩区过流面积阻水比小于2.6%,道路建设引起的局部壅水不超过0.058 m。【结论】科学规划线路与工程布置,可以将工程对河流洪水传播的影响降至最低,满足河道行洪安全与滩区开发建设的协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性河流 滩区开发 水动力模拟 行洪安全 阻水比
下载PDF
冲积性浅滩滩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卢汉才 《水道港口》 2005年第4期222-227,共6页
论述了冲积性浅滩类型、基本成因,水流特性及其变化的分析方法。通过全面的综合分析,可以合理确定浅滩的整治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 分析 冲积性浅滩 河床形态
下载PDF
冲积性河流河床横断面形态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廖治棋 范北林 +2 位作者 黄莉 陈静婷 李凌云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11,共7页
冲积性河流河床横断面形态的变化调整,不仅影响河流的排洪输沙能力,而且还会影响河流两岸堤防的安全与稳定、岸边土地的规划利用及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为此,深入研究河道横断面形态调整规律及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冲积性河流河... 冲积性河流河床横断面形态的变化调整,不仅影响河流的排洪输沙能力,而且还会影响河流两岸堤防的安全与稳定、岸边土地的规划利用及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为此,深入研究河道横断面形态调整规律及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冲积性河流河床横断面形态现有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总结,归纳现有研究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①现有研究手段和方法的完善。基于实测资料的经验分析,虽然简单方便,但其局限性很大,许多成果只对具体的实例有较好的适应性;而数学模型仅能模拟室内模型小河或人工渠道的调整过程,对于复杂天然河流的模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②注重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研究的结合,深化对河床断面形态调整内在机理的理论认识。目前较为流行的力学理论、线性理论和滞后响应理论所建立的模型中各个影响参数和调整的内在机理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细化。③应拓展现有计算方法的应用范围。以往的计算方法一般是针对某一特定河段建立的,缺乏在其他河段的应用,需要扩大应用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提高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性河流 横断面形态 河床演变
下载PDF
川西平原岷江流域冲积性水稻土中Be和V的背景值研究
10
作者 赵万杰 《西南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62-70,共9页
本文在文献[1]和[2]的基础上,首次对川西平原岷江流域冲积性水稻土中Be和V的背景值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背景值 土壤 冲积性水稻土
下载PDF
冲积性河变形尺度的确定
11
作者 杰鲍利斯基,BK 《水工建设》 1991年第7期16-21,共6页
关键词 冲积性河床 变形尺度 变形形式
下载PDF
汾河下游段平原冲积性复式河道生物治理技术探讨
12
作者 许高俊 《水利技术监督》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通过汾河下游段河道生物护堤和生物固岸的实践,阐述了防洪河道土堤采用优化栽植乔灌木林带,及在弯道险段岸坡、河底插植矮化的紫穗槐、绵柳等灌木林带,控制河势的方法;对平原冲积性复式河道生物治理,作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护堤... 通过汾河下游段河道生物护堤和生物固岸的实践,阐述了防洪河道土堤采用优化栽植乔灌木林带,及在弯道险段岸坡、河底插植矮化的紫穗槐、绵柳等灌木林带,控制河势的方法;对平原冲积性复式河道生物治理,作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护堤林带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下游段 生物护堤 生物固岸 防洪河道土堤 平原冲积性复式河道 护堤林带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无黏性沙质床面上冲积河湾形成和演变规律自然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许栋 白玉川 谭艳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8-927,共10页
采用无黏性中粗沙进行河流演变的自然模型试验,通过调整流量、初始河道形态等在室内模型河流中进行河湾塑造的尝试,分析冲积河流河道展宽规律,另外对典型河湾的演变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河道的横向稳定性是河湾发育的重要条件,... 采用无黏性中粗沙进行河流演变的自然模型试验,通过调整流量、初始河道形态等在室内模型河流中进行河湾塑造的尝试,分析冲积河流河道展宽规律,另外对典型河湾的演变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河道的横向稳定性是河湾发育的重要条件,试验中泥沙抗冲能力的低弱使得河岸的稳定性难以保持,致使河流向分汊、游荡和辫状河型的方向发展;河岸后退的方式不但与河岸土体抗冲能力有关,而且与当地河道水动力特性和河岸坡降等因素有关;河道展宽速率反映了河流断面与水流条件不相协调的程度,随时间呈指数下降趋势,河流横断面演变所需的时间尺度远小于横向摆动所需的时间尺度;典型的河湾形态以局部扰动引起河岸失稳的方式横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黏泥沙 冲积性河湾 自然模型试验 河湾演变 河道展宽
下载PDF
黄河冲积土壤对三价铬、六价铬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曾令庆 刘玉凤 刘月华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3-15,共3页
本文以黄河冲积土壤为材料,研究了黄河冲积土壤对三价铬、六价铬的吸附平衡时间、吸附等温线、吸附率及两者相互转化规律等特性,为确定黄河冲积土壤的环境容量、制定防治铬污染的措施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土壤 三价铬离子 铬离子 吸附特 冲积性 黄河
下载PDF
现有横断面形态的研究成果及其在黄河下游的适用性验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敏 李勇 王卫红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2-68,共7页
总结了中外学者对冲积性河流横断面形态研究的现状,从研究方法上对其进行归纳。内容涉及到经验公式、终极假说和力学理论分析等相关领域,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用黄河的资料对其进行了验证,并找出了其不能适用的原因,并对以后研... 总结了中外学者对冲积性河流横断面形态研究的现状,从研究方法上对其进行归纳。内容涉及到经验公式、终极假说和力学理论分析等相关领域,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用黄河的资料对其进行了验证,并找出了其不能适用的原因,并对以后研究黄河下游横断面调整,提出了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形态 河相关系 河宽 经验公式 极值假说 冲积性河流
下载PDF
从水动力量化指标谈黄河水沙的协调性配置 被引量:1
16
作者 申冠卿 张原锋 曲少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38,共6页
黄河的主要症结在于泥沙,水少沙多,水沙配置不协调加剧了冲积性河道的淤积。黄河自然的地理、地貌特征及频繁的季节性暴雨决定水少沙多,干流上众多水利枢纽为优化天然的水沙过程创造了条件。本文从黄河泥沙输移规律出发,遴选出有利于河... 黄河的主要症结在于泥沙,水少沙多,水沙配置不协调加剧了冲积性河道的淤积。黄河自然的地理、地貌特征及频繁的季节性暴雨决定水少沙多,干流上众多水利枢纽为优化天然的水沙过程创造了条件。本文从黄河泥沙输移规律出发,遴选出有利于河道输沙的水沙配置参数,提出了优化水沙过程的水沙配置原则,分析了泥沙调控量与水沙优化参数间关系,量化了黄河主要控制站年泥沙调节量。成果对水库科学调控水沙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配置 水沙优化参数 水库调控 泥沙调节量 黄河冲积性河道
下载PDF
和田河肖塔站水沙特性及水位流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龚岸桥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15-20,共6页
和田河属冲积性多泥沙游荡型河流,汛期洪峰与沙峰的暴涨猛落和单一的河床边界组成条件,造成河道水位同流量关系的复杂性和不定性。本文通过对肖塔站三十三年水文系列资料统计分析表明,在时空变化上,和田河河床冲淤变形呈缓慢堆积抬... 和田河属冲积性多泥沙游荡型河流,汛期洪峰与沙峰的暴涨猛落和单一的河床边界组成条件,造成河道水位同流量关系的复杂性和不定性。本文通过对肖塔站三十三年水文系列资料统计分析表明,在时空变化上,和田河河床冲淤变形呈缓慢堆积抬升之势。在论述水位流量关系上,引用相关分析法,根据同流量不同水位出现的不同机率,确定三组相关线,从而较好地阐述了水位同流量的数值对应关系,对今后研究水文数值预报和制定防洪风险留具有一定可借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性 泥沙 游荡型河流 水位流量关系
下载PDF
赣江石虎塘枢纽坝下水位下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民雄 吴彬 +1 位作者 罗春 蔡国正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1,共7页
石虎塘枢纽是赣江中下游的第3个规划梯级,坝下沙质河床的水位变化不仅与冲刷下切有关,还与下游峡江枢纽的建设运行有关,需要论证坝下水位下降值,以确定船闸下引航道底板高程与电站装机高程.通过动床模型试验研究了坝下沿程水位的变化趋... 石虎塘枢纽是赣江中下游的第3个规划梯级,坝下沙质河床的水位变化不仅与冲刷下切有关,还与下游峡江枢纽的建设运行有关,需要论证坝下水位下降值,以确定船闸下引航道底板高程与电站装机高程.通过动床模型试验研究了坝下沿程水位的变化趋势与水位下降值.结果表明枢纽运行的前3年内水位下降幅度较大,运行9年后坝下水位下降最大约1.14 m,其后坝下水位下降趋缓,且水位下降值与下游峡江枢纽的建设运行时间有关,峡江枢纽运行后,坝下水位下降将很快趋缓,石虎塘与峡江两枢纽建设间隔时间越短、石虎塘枢纽坝下水位的下降越小.试验研究成果为枢纽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采用水位流量关系中心线确定工程前后同流量水位变化的方法具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性河流 坝下水位下降 动床试验 石虎塘枢纽
下载PDF
监利站平滩面积对水沙条件变化的滞后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治棋 范北林 +2 位作者 李凌云 王家生 王俊洲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9,共6页
河床对水沙条件变化的滞后调整过程已被众多研究者通过实测资料分析所证实。以荆江河段上的监利站为研究对象,选定平滩面积作为反映河床调整的参数,通过分析河道平滩面积调整的滞后响应过程与特点,探讨其响应调整规律,并建立与之相适应... 河床对水沙条件变化的滞后调整过程已被众多研究者通过实测资料分析所证实。以荆江河段上的监利站为研究对象,选定平滩面积作为反映河床调整的参数,通过分析河道平滩面积调整的滞后响应过程与特点,探讨其响应调整规律,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滞后响应模型。研究表明,监利站的前期来水来沙条件对当前平滩面积调整的影响真实存在,滞后响应理论同样适用于长江荆江河段的监利站。同时,通过对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滞后响应模型(即黄河滞后响应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适用于监利站的平滩面积滞后响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条件变化 冲积性河流 监利站 平滩面积 滞后响应 河床演变
下载PDF
黄河内蒙古河段河道冲淤演变与凌情响应机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金良 鲁俊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200,共9页
黄河上游内蒙古冲积性河道凌汛问题突出,研究河道冲淤演变与凌情响应机制可为该河段防凌减灾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内蒙古河段凌情、河道冲淤演变资料,分析凌情变化表征指标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河道冲淤演变特征指标,研究河道冲淤演变特征指... 黄河上游内蒙古冲积性河道凌汛问题突出,研究河道冲淤演变与凌情响应机制可为该河段防凌减灾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内蒙古河段凌情、河道冲淤演变资料,分析凌情变化表征指标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河道冲淤演变特征指标,研究河道冲淤演变特征指标与凌情变化表征指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河道冲淤演变的特征指标平滩流量与凌情表征指标冰下过流能力、槽蓄水增量关系密切,冰下过流能力为平滩流量的1/5左右,随着平滩流量减小而减小,而槽蓄水增量随着平滩流量的减小而增大,有利内蒙古河段防凌的平滩流量宜不小于2000 m^(3)/s,槽蓄水增量宜不超过14亿m^(3)。本研究成果可为内蒙古河段冰凌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性河道 冲淤演变 平滩流量 槽蓄水增量 凌情 响应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