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热媒介视角下虚拟现实新闻探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敏 侯颗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4,共4页
本文借助麦克卢汉的媒介冷热理论,旨在从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出发,探究虚拟现实这一新媒介技术对新闻行业带来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满足了受众的感官需求和心理享受,为受众认知新闻提供了一种更"热"的媒介,但其带来的沉浸感也让... 本文借助麦克卢汉的媒介冷热理论,旨在从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出发,探究虚拟现实这一新媒介技术对新闻行业带来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满足了受众的感官需求和心理享受,为受众认知新闻提供了一种更"热"的媒介,但其带来的沉浸感也让我们不得不警惕媒介功能太过强大后对人主观性的掩盖,受众实际上在变"冷"。此时,内容属性的冷热在平衡人与媒介二者关系上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个层面看,如何利用VR技术讲好故事是对当下新闻专业主义的一次挑战。目前,VR新闻在生产、表达等过程中已经无法完全适用传统新闻业所强调的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技术变热后对新闻行业带来的更加专门化的细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新闻 冷热媒介 麦克卢汉
下载PDF
冷热媒介视角下教学媒介的发展及应用策略
2
作者 余洪源 赵旻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9期178-182,共5页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播理念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介经历了数次迭代与连续演进。通过借助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分析教学媒介的演进规律,总结出影响其发展的三大因素:教学媒介的发热系统-频率和强度、教学媒介的散热系统-杂交和融合、教学...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播理念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介经历了数次迭代与连续演进。通过借助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分析教学媒介的演进规律,总结出影响其发展的三大因素:教学媒介的发热系统-频率和强度、教学媒介的散热系统-杂交和融合、教学媒介的自平衡系统-冷热兼顾的循环。提出"后互联网时代"教学媒介应具备的形态:能激发自主学习的吸引力、能引起共鸣的协同创新力、能控制媒介温度的调节机制,以此确保教学效果、控制发展方向,提供灵活而宽容的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媒介 冷热媒介 麦克卢汉 应用策略
下载PDF
冷热媒介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
作者 董广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93-97,共5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和媒介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现阶段大学生群体的特征,从冷热媒介这一视角...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文化和媒介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现阶段大学生群体的特征,从冷热媒介这一视角,审视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和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媒介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媒介素质教育
下载PDF
论媒体融合趋势下纸媒与网络电子媒介的功能分化——以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论为基础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铮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媒介融合早已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展的一个趋势,而了解传统媒介与新媒介所具备的特点,对研究媒体融合的具体方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际上,媒介融合的实质,应当是在新旧媒体之间取长补短,以此达到媒介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而这也... 媒介融合早已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展的一个趋势,而了解传统媒介与新媒介所具备的特点,对研究媒体融合的具体方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际上,媒介融合的实质,应当是在新旧媒体之间取长补短,以此达到媒介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而这也正是媒体融合所需努力的目标。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应当是实现新旧媒体之间内容上的共享和功能上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媒介功能 麦克卢汉 冷热媒介
下载PDF
分众化划分冷热媒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俊丽 姜妍 《东南传播》 2008年第9期97-98,共2页
麦克卢汉关于冷热媒介的划分一直存有疑义,不同的人群对媒介的感应程度不尽相同,对媒介的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其参与度也有所不同,故仅按照参与度标准划分冷热媒介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本文认为应分众化地划分冷热媒介。
关键词 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 冷热媒介 分众化划分
下载PDF
从身体出发重思麦克卢汉“冷热媒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诗 胡翌霖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48-50,共3页
麦克卢汉用“清晰度”和“参与度”来界定“冷热媒介”,这种说法经常被错误地纳入一种信息论式的解读,即认为“清晰度”是媒介传递信息量的多少,而“参与度”只是思维和想象的参与。事实上,“冷热媒介”试图借助切身的类比,理解媒介对... 麦克卢汉用“清晰度”和“参与度”来界定“冷热媒介”,这种说法经常被错误地纳入一种信息论式的解读,即认为“清晰度”是媒介传递信息量的多少,而“参与度”只是思维和想象的参与。事实上,“冷热媒介”试图借助切身的类比,理解媒介对人的身体感官如何施加作用,“清晰度”指感官的作用强度,而“参与度”包含身体的参与。“热媒介”对感官的延伸是单一的、高强度的、线性的、分裂的,这种作用最终促进了生活中的专门化和分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卢汉 冷热媒介 信息论 身体 感官 清晰度 参与度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下冷热媒介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利强 邬晓莹 《现代营销(上)》 2020年第3期109-110,共2页
20世纪,麦克卢汉提出了"冷热媒介"的思想理论在传播界和传播学者们心中一直是最具争议的理论,他虽然提出了"冷热媒介"的思想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和解释以及如何具体划分冷媒介,热媒介。所以"冷热媒介"... 20世纪,麦克卢汉提出了"冷热媒介"的思想理论在传播界和传播学者们心中一直是最具争议的理论,他虽然提出了"冷热媒介"的思想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和解释以及如何具体划分冷媒介,热媒介。所以"冷热媒介"学说一直没有具体的概念,导致人们对这一理论并不看好,甚至是感到怀疑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媒介 信息传播 新媒体时代 麦克卢汉学说
下载PDF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与“互联网思维”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庚君 《科技传播》 2015年第4期9-12 2,2,共5页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传播学,媒介学等和信息传播相关的学科领域都有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把麦氏的理论与当今社会现实的结合并加以修正和扩展变成了后来的研究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将使用麦克卢汉的"冷热"媒...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传播学,媒介学等和信息传播相关的学科领域都有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把麦氏的理论与当今社会现实的结合并加以修正和扩展变成了后来的研究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将使用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的理论视角来审视对于当今社会发展与产业升级至关重要的"互联网思维",试图从麦克卢汉和相关经典著作里面找到依据,以另一种视角解读"互联网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卢汉 冷热媒介 反机械主义 互联网思维
下载PDF
麦克卢汉冷热媒介论在交往理论中的拓展
9
作者 梁策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5期61-62,114,共3页
本文通过对麦克卢汉感官比率概念的引入,释疑冷热媒介理论的困惑;通过结合冷热媒介论对马克思交往传播理论的拓展,提出情境卷入人际传播效果理论。
关键词 冷热媒介 交往理论 传播效果 情境卷入
下载PDF
从冷热媒介论看坚持以“声”为媒的交通广播融媒体转型
10
作者 樊辉 《东南传播》 2024年第5期25-27,共3页
当前,交通广播的融媒体形态演进已经全面进入了“可视化”时代,图文并茂、长短视频齐飞在带来一定流量的同时,也使广播与其他媒介的差异性越来越小。本文认为,广播的可视化不是为了看见而看见,而是为了在融合创新中重建与用户的联系。... 当前,交通广播的融媒体形态演进已经全面进入了“可视化”时代,图文并茂、长短视频齐飞在带来一定流量的同时,也使广播与其他媒介的差异性越来越小。本文认为,广播的可视化不是为了看见而看见,而是为了在融合创新中重建与用户的联系。在车载收听场景发生巨大改变的背景下,如何着手构建符合广播特质并与新媒介深度融合的传播新场景是交通广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麦克卢汉冷热媒介论入手,梳理交通广播的发展历程,探讨交通广播在媒介形态演变进程中与其他媒介之间复杂的互相交融影响的形态演化过程,考察其形态演进过程中的兴替得失与“冷热”变化的关系,提出交通广播的融媒体转型过程中坚持以“声”为媒,并利用广播的社群化优势,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升级“中枢神经系统”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媒介 交通广播 融媒体转型
下载PDF
从冷热媒介论看混合媒介艺术中的媒介杂交对人的解放
11
作者 王雨嫣 《广告大观》 2023年第30期0007-0009,共3页
混合媒介艺术有利于破除麻木状态,促使人们重新解读信息的整体。本文以传统媒介为手段反思新媒体局限性的混合媒介艺术作品,探讨混合媒介艺术中的媒介杂交对人的解放。
关键词 混合媒介艺术 冷热媒介 媒介杂交 解放
下载PDF
数字化语境下影视媒介硬件边缘的坍塌——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的再审视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易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8-60,共3页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是学术界否定倾向较强烈的论点,但同时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观点。早在尼克松与肯尼迪角逐总统的大选时刻,麦克卢汉就运用这一理论对选举结果进行过惊人的预见和解释。如今这一理论在传播界也依然广为运用。基于...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观是学术界否定倾向较强烈的论点,但同时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观点。早在尼克松与肯尼迪角逐总统的大选时刻,麦克卢汉就运用这一理论对选举结果进行过惊人的预见和解释。如今这一理论在传播界也依然广为运用。基于这种用而不认,有必要对这一理论进行更为深入反思和理性分析。本文就“冷热”媒介观的焦点之争——电视与电影“冷热”两分的媒介学依据展开论述,并且,将这种依据置于今天的发展的媒介环境中看待。麦克卢汉的观点是否还具有解释力,是否还具有一些研究的价值,应当更为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媒介 技术构成 产业动因 社会对话补足 媒介融合
下载PDF
传播符号学视域下“冷热媒介”理论的再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晓丽 王亿本 《中外文化与文论》 CSSCI 2017年第1期12-22,共11页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对于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具有启发意义,但也引来了很多批评,如缺乏科学的分类标准。本文从传播符号学角度探索'冷热媒介'的区分标准以及转换方式等问题,认为传播符号的丰富程度以及表意形式的...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对于理解不同媒介的特点具有启发意义,但也引来了很多批评,如缺乏科学的分类标准。本文从传播符号学角度探索'冷热媒介'的区分标准以及转换方式等问题,认为传播符号的丰富程度以及表意形式的多样程度是冷热媒介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媒介 区分标准 传播符号学传播符号的丰富程度 表意方式的多样性
原文传递
新媒体环境下对冷热媒介的再思考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露 《中国报业》 2016年第6期21-22,共2页
本文对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说进行了解读和延伸,并从这一角度对新媒体进行考察,认为人类社会从印刷时代到机械时代再到电子时代,体现出麦克卢汉笔下的"集中化—非集中化—集中化"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部落化—非... 本文对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说进行了解读和延伸,并从这一角度对新媒体进行考察,认为人类社会从印刷时代到机械时代再到电子时代,体现出麦克卢汉笔下的"集中化—非集中化—集中化"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的形态,与此相对应,媒介发展也表现为"冷媒介—热媒介—新冷媒介"这一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麦克卢汉 冷热媒介
原文传递
论未来媒介的五种特征——媒介环境学巨擘麦克卢汉、芒福德、莱文森思想探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颐 刘华 《东南传播》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对未来媒介特征的思考与媒介技术的持续发展共生,探讨媒介环境学者的相关理论对拓宽国内传播学研究视野适宜且有必要。媒介环境学派领军人物保罗.莱文森、马歇尔.麦克卢汉和刘易斯.芒福德均有关于未来媒介独特新颖的观点。莱文森主张媒... 对未来媒介特征的思考与媒介技术的持续发展共生,探讨媒介环境学者的相关理论对拓宽国内传播学研究视野适宜且有必要。媒介环境学派领军人物保罗.莱文森、马歇尔.麦克卢汉和刘易斯.芒福德均有关于未来媒介独特新颖的观点。莱文森主张媒介进化人性论和"新新媒介论",展望了新新媒介之后未来媒介的特征及外观;麦克卢汉预言未来于"喻言",持有"地球村"、"通感"、"四元律"和"冷热媒介"论;芒福德持"技术有机论",认为技术是生命的延伸、文化编码分别代表男性和女性的媒介技术在遵循生命伦理中和谐、平衡发展。探析三位著名学者的观点,分析了媒介未来形态的五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环境学派 四元律 通感 冷热媒介 新新媒介 技术有机论
下载PDF
交互方式对VR电影观众沉浸感影响的研究——从“手柄交互”到“裸手交互”
16
作者 张一凡 郭大卫 《现代电影技术》 2024年第2期50-56,共7页
虚拟现实(VR)电影是将VR技术与电影艺术融合在一起的全新电影形式,其最直观的两个特征是“交互”和“沉浸”,其中沉浸感大多是通过“交互”来强化的。因此,本文通过研究VR电影中不同交互方式对沉浸感的影响,致力于找出更适合VR电影的交... 虚拟现实(VR)电影是将VR技术与电影艺术融合在一起的全新电影形式,其最直观的两个特征是“交互”和“沉浸”,其中沉浸感大多是通过“交互”来强化的。因此,本文通过研究VR电影中不同交互方式对沉浸感的影响,致力于找出更适合VR电影的交互方式,从而增强观影沉浸感。通过对当前主流的“手柄交互”“裸手交互”两种VR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手柄交互”方式会使观众在观影中产生间离效果进而影响沉浸感,而“裸手交互”通过增强观众在观影时的“身体在场”幻觉,营造出最大程度的临场感,并将VR电影“热媒介”的属性进一步强化,增强了观众在观影时的沉浸体验,使观众体验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全感官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柄交互 裸手交互 虚拟现实技术 VR电影 沉浸感 身体在场 冷热媒介
下载PDF
拥抱碎片化的麦克卢汉--阅读《理解媒介》的一种新视角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翌霖 李诗 《中国传媒科技》 2021年第10期26-29,50,共5页
在媒介变迁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剧烈和频繁的新媒介时代,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再度受到瞩目。然而其最具影响力的《理解媒介》原著依然因为其“马赛克式”碎片化文风让人望而却步。虽然不少学者尝试以“凝练结论”的方法来降低使用麦克卢汉... 在媒介变迁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剧烈和频繁的新媒介时代,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再度受到瞩目。然而其最具影响力的《理解媒介》原著依然因为其“马赛克式”碎片化文风让人望而却步。虽然不少学者尝试以“凝练结论”的方法来降低使用麦克卢汉理论的门槛,却并不一定是阅读和理解其的最佳方式。理解麦克卢汉需要一种立体的、整体的视角,尝试把焦点从内容转向环境,从使用转向理解。这一种范式转换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冷热媒介”理论。其并不是一种固定且精确的媒介分类方式,而是麦克卢汉为如何理解媒介提供的一种新的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卢汉 媒介变迁 《理解媒介 冷热媒介 媒介即讯息
下载PDF
融媒体模式下纸质媒介与网络数字媒介之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宏 《科技传播》 2018年第18期86-87,共2页
"媒体融合""融媒体""全媒体"这些字眼,在网络数字时代,已经成为词频极高的语汇,其关注点都是聚焦在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上,媒介融合早已成为传统媒介与网络数字媒介共同发展的一个趋势。实际上,传统媒体... "媒体融合""融媒体""全媒体"这些字眼,在网络数字时代,已经成为词频极高的语汇,其关注点都是聚焦在不同媒介之间的融合上,媒介融合早已成为传统媒介与网络数字媒介共同发展的一个趋势。实际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优势,有其自身的传播特性——"各美其美"。只有做到各美其美,才能充分挖掘其他媒介的优势,真正做到取长补短——"美人之美"。媒介融合的实质,就是达到媒介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最终实现媒介之间跨越边界的共生共存。文章以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理论为基础,对纸质媒介和网络数字媒介的传播特性进行比较性研究,最终提出纸质媒介的数字化解决策略——新媒体,并对几种不同媒介形式遵循麦克卢汉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和深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卢汉 冷热媒介 纸质媒介 网络数字媒介 共生
下载PDF
由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看媒介融合下的报业发展
19
作者 景彤 杨波 《新媒体研究》 2016年第13期88-89,共2页
结合麦克卢汉的相关媒介理论和媒介融合条件下报业的发展现状,探讨报业目前发展艰难的原因及发展前景、变革方向。认为传统报业属于冷媒介,依赖视觉空间,与互联网背景下丛生的、听觉和视觉空间并具的热媒介难以抗衡,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 结合麦克卢汉的相关媒介理论和媒介融合条件下报业的发展现状,探讨报业目前发展艰难的原因及发展前景、变革方向。认为传统报业属于冷媒介,依赖视觉空间,与互联网背景下丛生的、听觉和视觉空间并具的热媒介难以抗衡,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呈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报业发展 麦克卢汉 冷热媒介 听觉空间
下载PDF
“多伦多”学派下的媒介视野: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泽辛 《传播与版权》 2015年第9期104-105,共2页
本文基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通过媒介"非中性"和冷热媒介的认识论进行探讨,剖析互联网作为媒介性质其背后的思维内核。本文认为所谓互联网思维,其主要核心在于挖掘人类的各种先天需求,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将这些需求唤醒。互... 本文基于媒介环境学的视角,通过媒介"非中性"和冷热媒介的认识论进行探讨,剖析互联网作为媒介性质其背后的思维内核。本文认为所谓互联网思维,其主要核心在于挖掘人类的各种先天需求,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将这些需求唤醒。互联网作为媒介技术手段,其思维模式背后带有典型而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媒介环境学 冷热媒介 媒介 多伦多学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