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态系统是吸收全球大气二氧化碳(CO_(2))的汇,同时土壤厌氧环境造成其是大气甲烷(CH_(4))的源。尽管有证据表明,湿地生态系统CH_(4)排放部分抵消其对大气CO_(2)的净吸收,但目前未见全球尺度湿地CH_(4)排放对其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湿地生态系统是吸收全球大气二氧化碳(CO_(2))的汇,同时土壤厌氧环境造成其是大气甲烷(CH_(4))的源。尽管有证据表明,湿地生态系统CH_(4)排放部分抵消其对大气CO_(2)的净吸收,但目前未见全球尺度湿地CH_(4)排放对其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NEE)抵消效应的研究。本研究分析了全球内陆湿地(泥炭湿地和非泥炭湿地)以及滨海湿地(海草床、盐沼和红树林)中同时测定湿地NEE和CH_(4)排放通量的数据。结果表明:各类型湿地生态系统均为大气CO_(2)的汇,NEE值排序为红树林(-2011.0 g CO_(2)·m^(-2)·a^(-1))<盐沼(-1636.6 g CO_(2)·m^(-2)·a^(-1))<非泥炭地(-870.8 g CO_(2)·m^(-2)·a^(-1))<泥炭地(-510.7 g CO_(2)·m^(-2)·a^(-1))<海草床(-61.6 g CO_(2)·m^(-2)·a^(-1))。基于100年尺度CH_(4)全球变暖潜势将CH_(4)排放通量转换成CO_(2)当量通量(CO_(2)-eq flux)发现,CH_(4)排放分别抵消海草床、盐沼、红树林、非泥炭地和泥炭地生态系统净CO_(2)吸收的19.4%、14.0%、36.1%、64.9%和60.1%,而在未来20年尺度上,它们分别抵消CO_(2)吸收的57.3%、41.4%、107.0%、192.0%和177.3%,部分红树林、泥炭地和非泥炭地是净CO_(2)当量源。100年尺度各类湿地生态系统净温室气体平衡仍为负值,说明即使考虑CH_(4)排放,在100年尺度各类湿地生态系统仍为碳汇。明晰湿地生态系统CH_(4)排放主要调控机制并提出合理的减排对策,对于维系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减缓气候变暖至关重要。展开更多
文摘湿地生态系统是吸收全球大气二氧化碳(CO_(2))的汇,同时土壤厌氧环境造成其是大气甲烷(CH_(4))的源。尽管有证据表明,湿地生态系统CH_(4)排放部分抵消其对大气CO_(2)的净吸收,但目前未见全球尺度湿地CH_(4)排放对其净生态系统CO_(2)交换(NEE)抵消效应的研究。本研究分析了全球内陆湿地(泥炭湿地和非泥炭湿地)以及滨海湿地(海草床、盐沼和红树林)中同时测定湿地NEE和CH_(4)排放通量的数据。结果表明:各类型湿地生态系统均为大气CO_(2)的汇,NEE值排序为红树林(-2011.0 g CO_(2)·m^(-2)·a^(-1))<盐沼(-1636.6 g CO_(2)·m^(-2)·a^(-1))<非泥炭地(-870.8 g CO_(2)·m^(-2)·a^(-1))<泥炭地(-510.7 g CO_(2)·m^(-2)·a^(-1))<海草床(-61.6 g CO_(2)·m^(-2)·a^(-1))。基于100年尺度CH_(4)全球变暖潜势将CH_(4)排放通量转换成CO_(2)当量通量(CO_(2)-eq flux)发现,CH_(4)排放分别抵消海草床、盐沼、红树林、非泥炭地和泥炭地生态系统净CO_(2)吸收的19.4%、14.0%、36.1%、64.9%和60.1%,而在未来20年尺度上,它们分别抵消CO_(2)吸收的57.3%、41.4%、107.0%、192.0%和177.3%,部分红树林、泥炭地和非泥炭地是净CO_(2)当量源。100年尺度各类湿地生态系统净温室气体平衡仍为负值,说明即使考虑CH_(4)排放,在100年尺度各类湿地生态系统仍为碳汇。明晰湿地生态系统CH_(4)排放主要调控机制并提出合理的减排对策,对于维系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减缓气候变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