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基于16个行业净附加值比重的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磊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7,共5页
笔者借鉴Hummel(2001)的方法计算了中国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以及行业净附加值比重,并实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考察的7个年份当中,制造业总体及14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都逐渐上升,说明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
笔者借鉴Hummel(2001)的方法计算了中国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以及行业净附加值比重,并实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考察的7个年份当中,制造业总体及14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都逐渐上升,说明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但制造业总体以及16个细分行业的净附加值率在考察年份中却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通过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间升级,但却导致了细分行业净附加值比重的下降,对制造业的产业内升级作用不明显,中国制造业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净附加值
产业升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贸易利益--基于20个工业部门净附加值的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喻春娇
陈咏梅
张洁莹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7,共8页
本文结合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现状,采用反映进口中间产品在国内的产业循环效应或产业波及效果的净附加值指标来衡量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后归属于中国的直接的贸易利益。基于1992-2007年期间中国20个工业部门从东亚进口的中间产品在...
本文结合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现状,采用反映进口中间产品在国内的产业循环效应或产业波及效果的净附加值指标来衡量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后归属于中国的直接的贸易利益。基于1992-2007年期间中国20个工业部门从东亚进口的中间产品在国内产业循环后所创造的净附加值分析表明:从净附加值的绝对量来看,中国工业部门从东亚进口中间产品所创造的净附加值增长迅猛,且在从世界进口的中间产品所创造的总的净附加值中平均占了42%左右的份额,但该净附加值占中国工业部门总出口的比重总体上不高且年均增长幅度有限。细分行业的考察发现,来自东亚的中间产品创造的净附加值比重较高的部门主要是技术、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但在大多数工业部门中这一比重增长不显著。因此,应在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本土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本土企业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以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生产网络
垂直专业化分工
贸易利益
净附加值
原文传递
题名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基于16个行业净附加值比重的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磊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
出处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3-67,共5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的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3XNH097)
文摘
笔者借鉴Hummel(2001)的方法计算了中国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以及行业净附加值比重,并实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考察的7个年份当中,制造业总体及14个细分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都逐渐上升,说明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在不断加深,但制造业总体以及16个细分行业的净附加值率在考察年份中却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通过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间升级,但却导致了细分行业净附加值比重的下降,对制造业的产业内升级作用不明显,中国制造业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净附加值
产业升级
Keywords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Net Value-added Proportion
Industry Upgrading
分类号
F74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贸易利益--基于20个工业部门净附加值的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喻春娇
陈咏梅
张洁莹
机构
湖北大学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出处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在东亚跨国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分工效应及外贸战略调整研究”(项目编号:08BJL04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结合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现状,采用反映进口中间产品在国内的产业循环效应或产业波及效果的净附加值指标来衡量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后归属于中国的直接的贸易利益。基于1992-2007年期间中国20个工业部门从东亚进口的中间产品在国内产业循环后所创造的净附加值分析表明:从净附加值的绝对量来看,中国工业部门从东亚进口中间产品所创造的净附加值增长迅猛,且在从世界进口的中间产品所创造的总的净附加值中平均占了42%左右的份额,但该净附加值占中国工业部门总出口的比重总体上不高且年均增长幅度有限。细分行业的考察发现,来自东亚的中间产品创造的净附加值比重较高的部门主要是技术、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但在大多数工业部门中这一比重增长不显著。因此,应在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亚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本土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本土企业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以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
关键词
东亚生产网络
垂直专业化分工
贸易利益
净附加值
Keywords
East Asian Production Networks,Vertical Specialization,Trade Gains,Net Value Added
分类号
F752.7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基于16个行业净附加值比重的分析
刘磊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贸易利益--基于20个工业部门净附加值的分析
喻春娇
陈咏梅
张洁莹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