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艺中准不可能世界的受众接受问题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颖 《符号与传媒》 2023年第1期137-150,共14页
可能世界理论应用于叙述分析具有广阔的学术空间,“准不可能世界”理论可以为文艺中诸多反常情节提供解释。“准”字揭示出文学艺术的虚构本质,准不可能世界是一种可能的不可能世界,或者说不可能的艺术可能,是可能世界理论卷入不可能逻... 可能世界理论应用于叙述分析具有广阔的学术空间,“准不可能世界”理论可以为文艺中诸多反常情节提供解释。“准”字揭示出文学艺术的虚构本质,准不可能世界是一种可能的不可能世界,或者说不可能的艺术可能,是可能世界理论卷入不可能逻辑在文艺文本中呈现的结果。围绕虚构框架的隐与显,受众对准不可能世界的接受有两种情况:在幻觉中抹除虚构框架,浸入故事;强化虚构框架,间离式欣赏艺术家的作伪表演和技巧。这两种接受背后,追求艺术审美快感均是驱动力。违反形式逻辑规则的“逻辑不可能”之所以可在虚构叙述中立足,原因在于文本内真实性可以不遵循逻辑,接受者依据这种真实性对虚构叙述进行自然化的变通接受,虚构文本是否处在某种文化所能接受的程式中决定其可读与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世界理论 准不可能世界 受众接受 逻辑不可能 自然化
下载PDF
“不可能”工具箱:论广告文本中的“准不可能世界”
2
作者 荆予涵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54-59,共6页
准不可能世界主要存在于艺术文本中,从现实世界的基础语义域出发,连通了现实和虚构,能够为读者提供奇幻且独特的体验。近年来,广告文本逐渐呈现艺术化趋势,准不可能世界的虚拟属性与广告的纪实属性之间引发的张力非常值得关注。由于广... 准不可能世界主要存在于艺术文本中,从现实世界的基础语义域出发,连通了现实和虚构,能够为读者提供奇幻且独特的体验。近年来,广告文本逐渐呈现艺术化趋势,准不可能世界的虚拟属性与广告的纪实属性之间引发的张力非常值得关注。由于广告文本存在对象,其中的准不可能世界虽然不真实,但仍属于一种服务于对象的可靠叙述,这使得广告中的反常情节相较于艺术文本中的更具有目的性。文章主要以“友情万岁”等广告影片为案例,分析广告文本中准不可能世界的独特之处以及广告文本艺术化转向背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世界理论 准不可能世界 广告分析
下载PDF
不可能事物喻与矛盾修辞格:艺术准不可能世界的细部展开
3
作者 明钰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0-35,共6页
“艺术准不可能世界”是“可能世界理论”范围之内的新推演,《广义叙述学》中讨论的可能世界理论,以人文化的方式理解和解释叙述文本如何能够在实在、可能与不可能世界之间穿梭。艺术准不可能世界可划分为“相对异常的反常识世界”和“... “艺术准不可能世界”是“可能世界理论”范围之内的新推演,《广义叙述学》中讨论的可能世界理论,以人文化的方式理解和解释叙述文本如何能够在实在、可能与不可能世界之间穿梭。艺术准不可能世界可划分为“相对异常的反常识世界”和“绝对的逻辑不可能世界”,对应“不可能事物喻”(adynaton)与“矛盾修辞格”(oxymoron)。从这两种修辞格切入艺术准不可能世界,其合集能大部分覆盖我们所讨论的“准不可能”的范围,有助于从人文角度推演,从细部展开整个艺术准不可能世界的无边地图。而“通达性”理论的引入,则有助于在理清文学艺术虚构与实在世界之间的关系,剖析纪实与虚构叙述的本质区别之外,深入分析艺术准不可能世界自身的禀赋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叙述学》 艺术准不可能世界 不可能事物喻 矛盾修辞格 通达性
下载PDF
叙述跨层艺术研究的中国之路
4
作者 李莉 《探索与批评》 2023年第2期14-26,共13页
中国文艺作品中的叙述跨层技巧源远流长,为作品带来奇幻、悬疑等独特的艺术效果。在叙述跨层理论三十余年的建构过程中,中国学者走出了一条深具中国特色的研究道路:首先,创造了中国叙述学自己的叙述跨层术语群,并发掘出了中国文学作品... 中国文艺作品中的叙述跨层技巧源远流长,为作品带来奇幻、悬疑等独特的艺术效果。在叙述跨层理论三十余年的建构过程中,中国学者走出了一条深具中国特色的研究道路:首先,创造了中国叙述学自己的叙述跨层术语群,并发掘出了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回旋分层形式;其次,建构了多种媒介和体裁视域下叙述跨层的分析框架,并将其纳入艺术的“准不可能世界”理论中;更为重要的是,跨层艺术的思想渊源被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元意识传统之中。中国式叙述跨层理论体系的建立为跨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跨层 回旋分层 准不可能世界元意识
下载PDF
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叙述学分析
5
作者 秦天 《南腔北调》 2022年第5期81-85,共5页
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有着巨大的可供叙述学分析的潜力。它不仅选择了大量的缺乏可述性的事件进入情节,也无意在情节的编排和处理上照顾观众的认知方式,因此让观众难以理解,解读花样百出。然而,《太阳照常升起》对艺术中的“准不... 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有着巨大的可供叙述学分析的潜力。它不仅选择了大量的缺乏可述性的事件进入情节,也无意在情节的编排和处理上照顾观众的认知方式,因此让观众难以理解,解读花样百出。然而,《太阳照常升起》对艺术中的“准不可能世界”的展示,与这一世界和“实在世界”的通达,创造出一种奇幻瑰丽的风格,对观众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在奇幻风格之外,《太阳照常升起》还较为直白地展现了否定方阵与情节发展之间的关系,用主要人物的自杀揭示出日常生活浓厚的悲剧意味。最后,电影巧妙地运用形象时素,并利用演示类叙述“现在在场”的时间品格,营造出一种“无尽循环”的时间感,呼应片名《太阳照常升起》,让人回味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述性 叙述性 准不可能世界 语义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