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1篇文章
< 1 2 1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分子激光表面切削术治疗近视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宏 丁相奇 +1 位作者 顾东霞 冯强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表面切削手术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和不同手术方法的优点。方法近视980例1906眼分别采用PRK、LASEK和Epi-LASIK手术,观察3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和主要并发症。结果3种准分子激光表面切削手术方式中LASEK术后反应最轻。术后...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表面切削手术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和不同手术方法的优点。方法近视980例1906眼分别采用PRK、LASEK和Epi-LASIK手术,观察3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和主要并发症。结果3种准分子激光表面切削手术方式中LASEK术后反应最轻。术后6个月PRK249眼中217眼(87.15%)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haze和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81%和12.23%;LASEK1406眼中1265眼(89.97%)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haze和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20%和10.86%;Epi-LASIK251眼中228眼(90.84%)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haze和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的发生率分别为1.59%和9.65%。结论准分子激光表面切削技术由于其并发症少且操作方便,是安全、有效、可预测性强的屈光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表面切削 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 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飞秒激光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术治疗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王健 梁瑞杰 +1 位作者 郭飞 马云峰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患者临床上采用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121眼)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试验组62眼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治疗,对... 目的分析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患者临床上采用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121眼)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试验组62眼行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治疗,对照组59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治疗。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术后1 d裸眼视力≥1.0的比率分别为96.77%、77.97%,术后90 d裸眼视力≥1.0的比率分别为100.00%、89.83%,术后90 d裸眼视力≥1.2的比率分别为93.55%、64.41%,术后未残留散光比率分别为56.45%、28.81%(P<0.05);试验组术后屈光度球镜为(0.10±0.04)D、散光度为(0.15±0.19)D、裸眼视力为(1.00±0.13),与对照组[(0.20±0.06)D、(0.65±0.21)D、(0.70±0.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球差(0.29±0.12)μm、彗差(0.25±0.08)μm及高阶像差(0.59±0.14)μm均小于对照组[(0.42±0.16)μm、(0.40±0.11)μm、(0.90±0.18)μm](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3.56%)(P<0.05)。结论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术可提高近视及散光的矫正效果,像差变化小,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 飞秒激光制瓣 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治疗 疗效
下载PDF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对角膜前表面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曹丽君 张亚丽 +2 位作者 徐湘辉 刘蕾 李招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4-687,共4页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对角膜曲率、非球面性参数(Q值)及像差的影响。方法:选取行TPRK手术治疗并随访6mo以上的近视患者29例58眼,Pentacam行术前和术后检查。分析术前和术后6mo时1~8mm直径曲率、目标曲率和术后3mm...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对角膜曲率、非球面性参数(Q值)及像差的影响。方法:选取行TPRK手术治疗并随访6mo以上的近视患者29例58眼,Pentacam行术前和术后检查。分析术前和术后6mo时1~8mm直径曲率、目标曲率和术后3mm环曲率,Q值和角膜像差。结果:1~8mm范围,角膜曲率术后比术前各范围均有显著性降低。术后3mm环曲率39.20±1.99D,手术目标曲率39.51±1.99D,两者呈显著相关(r=0.98)。术前术后Q值分别为-0.44^-0.30、0.34~0.66(P<0.05)。术前和术后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垂直彗差分别为0.41±0.10、0.17±0.08、-0.07±0.23和0.72±0.23、0.41±0.17、-0.24±0.32,术后有显著性增加;手术前后水平彗差分别为-0.03±0.12、-0.03±0.30(P>0.05)。结论:TPRK手术后角膜曲率显著性降低,3mm区域的变化量最大;术后Q值、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和垂直彗差均显著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上皮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角膜曲率 Q值 像差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前表面曲率变化与临床屈光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培荣 潘承思 +2 位作者 李龙标 张晓峰 张济明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48-549,共2页
目的 探讨PRK术后角膜地形图前表面曲率变化(X)与临床屈光度变化(Y)的关系.方法 对92例144眼经PRK治疗的患者术前及术后6月以上行角膜地形图及验光检查.结果 X与Y关系数学模式为Y=1.3746X+0.6506,相关系数r为0.8165,P<0.001.结论 PR... 目的 探讨PRK术后角膜地形图前表面曲率变化(X)与临床屈光度变化(Y)的关系.方法 对92例144眼经PRK治疗的患者术前及术后6月以上行角膜地形图及验光检查.结果 X与Y关系数学模式为Y=1.3746X+0.6506,相关系数r为0.8165,P<0.001.结论 PRK术后角膜地形图前表面曲率变化与临床屈光度变化有高度相关关系,明确其关系,对判断术后矫正量,防止屈光回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分子激光 角膜切削 屈光度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联合角膜基质透镜贴敷术1例报告
5
作者 毛伟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4期542-545,F0003,共5页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GCD)是发生于角膜基质的一种常见的角膜营养不良,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常有家族性发病报道。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一直缺乏有效的手段,角膜移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存在供源少、费用高、再发率高等缺点。本文报道1...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GCD)是发生于角膜基质的一种常见的角膜营养不良,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常有家族性发病报道。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一直缺乏有效的手段,角膜移植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但存在供源少、费用高、再发率高等缺点。本文报道1例采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联合使用角膜基质透镜贴敷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角膜营养不良 角膜基质透镜 角膜移植 贴敷
下载PDF
溴芬酸钠滴眼液在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孙玺皓 王保君 +3 位作者 杨华 李新民 代志强 袁小艾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068-1072,共5页
目的探讨溴芬酸钠滴眼液在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Trans PRK)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Trans PRK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26例,共240眼。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溴芬酸钠滴眼液在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Trans PRK)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Trans PRK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26例,共240眼。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120眼)。对照组患者在Trans PRK术前30、15、10、5 min应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滴眼,每次1滴;术后每日4次,每次1滴,连续10 d。观察组患者在Trans PRK术前30、15、10、5 min应用1 g·L^(-1)溴芬酸钠滴眼液滴眼,每次1滴;术后每日2次,每次1滴,连续10 d。术后每天观察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术后1~4 d评定患者眼部疼痛程度,术后10 d及1、3个月检测2组患者裸眼视力、眼压,并观察术后1、3个月Haze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2天,观察组患者眼部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Z=-2. 022、-3. 071,P <0. 05)。术后第3、4天,2组患者眼部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 890、-1. 276,P> 0. 05)。2组患者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109,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裸眼视力和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 214、1. 890,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裸眼视力高于治疗前,眼压低于治疗前(对照组:F=1 089. 665、82. 511,P <0. 05;观察组:F=919. 282、89. 481,P <0. 05)。2组患者术后10 d及1、3个月裸眼视力、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裸眼视力:t=-0. 550、0. 703、0. 388,P> 0. 05;眼压:t=0. 965、0. 702、1. 459,P> 0. 05)。对照组患者术后1、3个月Haze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 97%(22/116)和7. 27%(8/110),观察组患者术后1、3个月Haze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 71%(15/118)和4. 42%(5/113),2组患者术后1、3个月Haze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719、1. 135,P> 0. 05)。观察组患者在应用溴芬酸钠滴眼液期间,1例1眼出现结膜充血,停药1周后结膜充血症状消失,对照组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溴芬酸钠滴眼液可以缓解Trans PRK术后眼部疼痛,且不影响角膜上皮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经角膜上皮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 溴芬酸钠滴眼液 普拉洛芬滴眼液滴眼 非甾体抗炎药
下载PDF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TransPRK)对角膜光密度与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孙玺皓 王保君 +3 位作者 杨华 李新民 代志强 袁小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71-1075,共5页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对角膜光密度与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至7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TransPRK治疗近视... 目的观察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对角膜光密度与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至7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TransPR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患者80例,均选取右眼纳入研究。对比患眼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角膜光密度与高阶像差的变化情况。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差异的比较采用LSD-t检验,角膜光密度和高阶像差之间的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在TransPRK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角膜顶点为中心≤2 mm、>2~6 mm和>6~10 mm区域内角膜光密度均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总高阶像差、彗差、球差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叶草像差在术后1个月、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二级散光差在术后1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以角膜顶点为中心≤2 mm区域内角膜光密度的变化值与球差的变化值存在负相关性(r=-0.252,P=0.024)。以角膜顶点为中心>2~6 mm区域内角膜光密度变化值与总高阶像差、彗差的变化值均存在正相关性(r=0.403、0.567,均为P=0.000);与球差的变化值存在负相关性(r=-0.607,P=0.000)。术后6个月时以角膜顶点为中心≤2 mm区域内角膜光密度的变化值与球差的变化值存在负相关性(r=-0.257,P=0.021);以角膜顶点为中心>2~6 mm区域内角膜光密度变化值与彗差的变化值存在正相关性(r=0.244,P=0.029),与球差的变化值存在负相关性(r=-0.374,P=0.001)。结论角膜光密度可以作为评判角膜健康情况的定量客观指标,其可以评估TransPRK术后患者角膜的恢复情况,并且预测或者提示术后高阶像差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上皮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 角膜光密度 高阶像差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治疗近视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蔡涛 《桂林医学》 2001年第3期12-13,共2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美国SummitOmmiMeduv20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150例284眼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治疗。术前屈光度(等值球镜)为-2.00-9.75D(x^-±s:-5.28±1....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美国SummitOmmiMeduv20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对150例284眼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治疗。术前屈光度(等值球镜)为-2.00-9.75D(x^-±s:-5.28±1.83D),散光度0-2.0D。结果:术后3-6个月残留屈光度为0.07±0.23D,裸眼视力≥0.8者为265眼占93.31%,其中≥1.0者为250眼占88.03%,实际矫正度数在预测矫正度±0.5D范围内者为241眼占84.86%,2术眼有2级以下的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4术眼角膜有丝状物,5术眼用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者为18眼占6.34%。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治疗中、低度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其稳定性好,预测性强,值得临床应用,但术后应注意护理及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表面切削术 治疗 近视 疗效分析 PRK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消蚀术在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9
作者 胥良 牛思泉 +3 位作者 王地 信鹏程 宁宏洁 乔木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0,共5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CA)在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DCB)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诊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排秩法分为观察组(予以DCB联合ELCA治...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消蚀术(ELCA)在药物球囊扩张成形术(DCB)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诊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排秩法分为观察组(予以DCB联合ELCA治疗)与对照组(予以单纯DCB治疗),各43例。对比2组治疗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B型脑钠肽(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治疗后1 a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K-MB、cTnⅠ、BNP、NT-proBNP、sd-LDL、GDF-15、LVESD、LVEDD降低的程度,LVEF升高的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 a内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9)。结论:ELCA联合DCB治疗冠心病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和减轻心肌损伤,并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消蚀 药物球囊扩张成形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薄角膜厚度近视的疗效
10
作者 刘晶 郑晓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959-1963,共5页
目的:对比研究经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正常角膜厚度近视和薄角膜厚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3-06/2024-0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眼科行LASEK手术的患者55例103眼。... 目的:对比研究经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正常角膜厚度近视和薄角膜厚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23-06/2024-0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眼科行LASEK手术的患者55例103眼。根据中央角膜厚度不同分为薄角膜厚度(460-499μm)近视组27例50眼,正常角膜厚度(500-550μm)近视组28例53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wk, 1、2、3、4 mo进行随访,记录两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SE)、剩余角膜厚度、眼压(IOP)、角膜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计算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对两组所测得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别构成比、年龄、SE、裸眼视力、BCVA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UCVA组间和交互作用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时间比较有差异(P<0.001),术后UCVA均较术前改善。两组患者术后4 mo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E交互作用相比无差异(P>0.05),组间和时间比较均有差异(均P<0.05),术后SE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薄角膜厚度近视组术后早期有轻度近视漂移。两组患者手术前后ΔIOP组间、时间和交互作用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刺激症状和角膜发生haze情况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术后剩余角膜厚度与术前角膜厚度、术前SE、术后4 mo SE、术后4 mo IOP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LASEK治疗薄角膜厚度近视与治疗正常角膜厚度近视一样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LASEK) 近视 薄角膜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赵虎 陶敏 +3 位作者 贺行巍 崔广林 万琼 曾和松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7-141,146,共6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ELCA)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采用ELCA治疗的50例(53处病变)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观察ELCA的疗效和安全性,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 目的:探讨准分子冠状动脉斑块消蚀术(ELCA)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3年8月在我院采用ELCA治疗的50例(53处病变)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观察ELCA的疗效和安全性,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53处病变中4处因重度钙化,0.9 mm激光导管未能通过,ELCA治疗成功率为92.5%(49/53)。ELCA术后1处病变靶血管严重夹层、2处病变残余病变仍>30%,PCI手术即刻成功率为86.8%(46/53)。术后24 h有1例患者出现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急诊行血栓抽吸术后恢复,其余患者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7(5~10)月,1例患者在术后1周因急性脑梗死致死,其余患者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论:ELCA是治疗高阻力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斑块消蚀 复杂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合并散光患者的效果
12
作者 严若华 黄展宇 +2 位作者 鄢继超 杨旦 吴建斌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1期43-45,49,共4页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手术(FS-LASIK)治疗近视合并散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梅州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68例(136只眼)近视合并散光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制瓣准分子激光手术(FS-LASIK)治疗近视合并散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3年7月梅州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68例(136只眼)近视合并散光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68只眼)。对照组实施普通FS-LASIK治疗,观察组实施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屈光度(SE)]水平、角膜高阶像差指标[总高阶像差(HOA)、彗差(Coma)、球差(SA)]水平、散光矫正指标[成功指数(IOS)、变平指数(FI)、矫正指数(CI)]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SE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CVA、UCVA水平均低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OA、Coma、SA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S、C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治疗近视合并散光患者,可提高等效屈光度,改善散光矫正指标水平,降低角膜高阶像差指标水平,效果优于普通FS-LASIK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飞秒激光 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近视 散光 等效屈光度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矫治近视术后角膜上皮的重塑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侯杰 王雁 +2 位作者 雷玉琳 郑秀云 张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04-1108,共5页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治近视后角膜上皮会发生重塑效应,主要表现为上皮厚度的变化,目前关于单一步骤的经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后角膜上皮厚度变化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探讨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 背景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治近视后角膜上皮会发生重塑效应,主要表现为上皮厚度的变化,目前关于单一步骤的经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后角膜上皮厚度变化的研究鲜见报道。目的探讨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角膜光学区内不同区域上皮厚度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行TransPRK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43例43眼,术前等效球镜度为一1.25- -6.25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应用频域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对患者角膜0~2、2~5及5~6mm范围内的上皮厚度进行测量,研究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屈光度、切削深度、光学区大小以及角膜非球面性变化(Q值)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角膜中央上皮厚度分别为(52.37±3.42)、(53.97±4.33)、(51.03±4.11)、(55.14±5.46)和(56.68±5.09)p,m,术后3个月与6个月角膜上皮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角膜0~2、2~5及5~6mm范围内角膜上皮厚度较术前分别增厚(3.69±4.23)、(5.19±3.88)和(6.23±3.91)tx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角膜上皮厚度与屈光度和Q值变化量均呈正相关,与光学区大小呈负相关(均P〈0.05);2-5mm区和5~6mm区上皮厚度变化与切削深度均呈正相关(r=0.380、0.383,均P〈O.05),而中央区角膜上皮厚度与切削深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TransPRK术后角膜光学区内上皮增厚的分布呈“负透镜式”的变化,越接近光学区周边增厚越显著,上皮厚度变化量受屈光度、切削区大小及切削深度的影响,且这种不均匀增厚会影响角膜的非球面特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掩藏个性化手术应该达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分子激光 屈光性角膜切削 角膜上皮 Q值
下载PDF
飞秒激光与常规刀片准分子激光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早期变化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薛超 王雁 +6 位作者 左彤 耿维莉 金颖 张琳 李晶 谢丽丽 李智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5-240,共6页
背景 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但缺乏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动态变化的研究.了解F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动态变化对于预防医源性角膜膨隆具有重要意义. ... 背景 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但缺乏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动态变化的研究.了解F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动态变化对于预防医源性角膜膨隆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分析FS-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情况,并与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上皮刀辅助的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6-9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72例144眼,分为FS-LASIK组23例46眼,SBK组28例56眼,Epi-LASIK组21例42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Epi-LASIK组术后3d)、1周、1个月用Visante OMNI测量术眼角膜后表面水平子午线和垂直子午线上角膜顶点及距离角膜顶点1、2、3 mm共13个点的角膜后表面高度,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FS-LASIK组,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术眼角膜顶点方位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2.03±0.78)、(2.26±0.96)、(2.16±0.85)和(2.06±0.89)μm;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术眼的术后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域的变化相同;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上述4个时间点术眼的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4.64±1.68)、(-5.39±1.85)、(-4.73±1.71)和(-4.71±1.52) μm.在SBK组,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角膜顶点区域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1.44±0.63)、(1.74±0.75)、(1.66±0.69)和(1.53±0.71) μm;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术眼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域一致;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上述4个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5.09±1.76)、(-5.48±1.68)、(-5.27±1.81)和(-5.19±1.77)μm,术后发生了轻微后移.在Epi-LASIK组,术前,术后3d、1周、1个月在角膜顶点区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2.47±0.73)、(1.55±1.43)、(1.55±1.37)和(2.37±1.06) μm,术后发生轻微后移;而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则与角膜顶点术后变化趋势不同,术后3d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由术前的(1.55±0.51)μm、(-1.87±0.91)μm变为(1.92±0.91) μm、(0.24±1.35) μm,角膜发生轻微前移.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相同.FS-LASIK组和SBK组术眼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较小,Epi-LASIK术后1d、1周时较术前变化较大.术后1d时,FS-LASIK相对于SBK变化较大.不同的手术方式及不同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LASIK术后早期中央区和旁中央区的角膜后表面高度发生了微小的变化,但随时间的变化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与SBK、Epi-LASIK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 角膜 表面 近视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防治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雾状混浊22眼 被引量:11
15
作者 顾宝文 胡建荣 +1 位作者 严宗辉 孙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683-684,共2页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防治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雾状混浊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22眼,术中角膜局部应用高三尖杉酯碱,观察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分级。结果:随访显示用药组角膜雾状混浊分级为1.64±0.49,较... 目的:观察高三尖杉酯碱防治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雾状混浊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22眼,术中角膜局部应用高三尖杉酯碱,观察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分级。结果:随访显示用药组角膜雾状混浊分级为1.64±0.49,较对照组2.05±0.65明显降低(P<0.05)。而两组间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和术后视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三尖杉酯碱能够有效的降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雾状混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药物防治 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角膜雾状混浊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眼的远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建华 郑磊 +2 位作者 柳林 桑延智 赵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81-1183,共3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眼的远期疗效。方法 :应用 VISX 2 0 / 2 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 2 5 8只不同程度的近视眼进行 PRK治疗 ,对 3~ 5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按术前近视度分两组 ,A组 - 1.0 0~-...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眼的远期疗效。方法 :应用 VISX 2 0 / 2 0型准分子激光机对 2 5 8只不同程度的近视眼进行 PRK治疗 ,对 3~ 5年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按术前近视度分两组 ,A组 - 1.0 0~- 6 .0 0 D(等值球镜 ,下同 ) 116只眼 ,B组 - 6 .2 5~ - 12 .0 0 D 142只眼。 结果 :经 PRK治疗后 ,A组裸眼视力≥ 1.0占86 .2 % ,≥ 0 .5占 97.4% ,剩余屈光度为 (- 0 .36± 0 .40 ) D,95 .7%角膜已完全透明。 B组裸眼视力≥ 1.0占 5 4.9% ,≥ 0 .5占86 .6 % ,剩余屈光度为 (- 0 .6 9± 0 .6 6 ) D,85 .9%角膜已完全透明。 结论 :PRK治疗轻、中度近视安全有效 ,预测性及稳定性好 ;治疗高度及超高度近视在大多数患者可获得满意效果 ,在部分患者预测性及稳定性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近视 PRK 疗效
下载PDF
甘草次酸抑制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的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红 郭玉 +1 位作者 廖端芳 袁满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9-282,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次酸 (gly cyrrhetinicacid ,GA)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 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50只新西兰白兔分成A(0 1%GA)、B(0 2 5%GA)、C(... 目的 探讨中药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次酸 (gly cyrrhetinicacid ,GA)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 torefractivekeratectomy ,PRK)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 (haze)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50只新西兰白兔分成A(0 1%GA)、B(0 2 5%GA)、C(0 5%GA )、D (0 1%地塞米松 )、E(对照组 ) 5个组 ,分别作为甘草次酸实验 (A、B、C)组 ,对照组 (D)组和空白对照 (E)组。每组按照屈光度数 -10 0 0D作PRK切削 2 0只兔眼 ,术后 5个组分别滴用 0 1%GA、0 2 5%GA、0 5%GA、0 1%地塞米松及生理盐水 3mon。术后检查Haze情况和眼压。术后 15、3 0、45、60d时分别处死实验动物并摘除各实验组及对照组 2只眼进行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术后A、B、C、D组Haze发生情况及病理改变相近 ,而E组Haze情况较前 4组严重 ,且术后活跃的角膜上皮下纤维增生在术后 60d时仍然存在。A、B、C、E组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D组术后眼压则明显高于术前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甘草次酸对兔眼PRK术后Haze的抑制效果与 0 1%地塞米松相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 角膜混浊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三种不同切削模式的疗效 被引量:6
18
作者 巴俊 李艳红 +3 位作者 吴岩 朱玮 金依华 于靖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989-1992,共4页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三种不同模式:标准模式(standar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S-LASIK)、非球面切削模式(aspheric ablation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A-LASIK)和组织节约模式(tissue-saving laser in situ...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三种不同模式:标准模式(standar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S-LASIK)、非球面切削模式(aspheric ablation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A-LASIK)和组织节约模式(tissue-saving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T-LASIK)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为2011-02/2012-10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手术,并随访6mo以上的患者66例112眼。采用博士伦公司217z准分子激光机进行手术,Moria公司OUP90制作110μm角膜瓣。根据患者的屈光度、角膜厚度和暗光下的瞳孔直径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手术切削模式,分为S-LASIK组(n=36)、ALASIK组(n=40)和T-LASIK组(n=36)。检测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6mo患者夜间视力满意度、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O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K值、最薄角膜厚度(thinnest corneal thickness,TCT)及5mm瞳孔直径高阶像差分析。观察分析各组手术前后各检测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术后6mo夜间视力满意度调查,A-LASIK组优于T-LASIK组和S-LASIK组。术后6mo三组等值球镜在±0.5D以内占96.43%。术后三组高阶像差RMS(RMSh)、垂直彗差(C7)、球差(C12)较术前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ASIK,A-LASIK和T-LASIK组角膜实际切削深度较理论切削深度分别增加14.94±29.81,11.2±10.94,5.83±17.09μm;单位面积单位屈光度的切削厚度分别为0.85±0.27,0.72±0.08,0.59±0.09μm/(D·mm2)(P<0.05),T-LASIK和A-LASIK切削的角膜厚度较S-LASIK分别节约30.59%和15.29%。结论:S-LASIK,A-LASIK和T-LASIK均能有效地矫正近视散光,术后彗差、球差和高阶像差RMS值有增加,A-LASIK组术后视觉质量优于其他两组的可能与相差的改变少有关。A-LASIK和T-LASIK较S-LASIK均可有效节省角膜。T-LASIK组在保证临床矫正效果的同时减少角膜切削量,尽可能减少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 像差 角膜厚度 切削深度 疗效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在初发性翼状胬肉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良毛 赵立全 +1 位作者 瞿玲辉 李鹏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PTK)联合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06/2011-02月行PTK治疗的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26例140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hototherapeutic keratectomy,PTK)联合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初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06/2011-02月行PTK治疗的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26例140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分离及切除胬肉及变性球筋膜组织,结膜下置0.4 mg/ml MMC棉球2 min,彻底冲洗后使用193 nm准分子激光行PTK切削残余病变组织。术后均使用相应的局部抗菌及激素滴眼液巩固治疗。术后随访观察至少1年以上。观察术后上皮愈合情况,记录视力恢复、角膜散光度数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PTK平均切削直径(3.86±0.89)mm,平均切削深度(94.21±23.29)μm。术后患眼反应轻,平均上皮愈合时间(2.88±0.83)天。平均随访(17.9±5.4)月,3例患者(4眼)胬肉复发,复发率为2.5%。随访结果: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角膜散光度数较术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K作为一种微创的手术方法,可以安全、有效的清除角膜上残留的胬肉及变性组织,重建角膜表面的光滑平整性,有利于创面角膜上皮修复,减少角膜散光,从而改善视功能。其与MMC的联合应用,能有效地降低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治疗性 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浩江 李林 +3 位作者 窦晓燕 司马晶 吕秀芳 魏玉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360-1362,共3页
目的:探讨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后眼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方法:共95例190眼PRK病例,术后随机选择一只眼戴软性亲水性高透氧的角膜接触镜,另一只眼配戴普通月抛... 目的:探讨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后眼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方法:共95例190眼PRK病例,术后随机选择一只眼戴软性亲水性高透氧的角膜接触镜,另一只眼配戴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术后记录术眼自觉症状,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检查术后6mo裸眼视力,同时进行haze评分。结果:高透氧角膜接触镜组术眼视物模糊、眼痛、畏光均轻于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透氧角膜接触镜组平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分别为3.11±2.12d,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组为4.02±2.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上皮72h内愈合者高透氧角膜接触镜组占46%,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组占36%。术后第7d裸眼视力高于1.0者高透氧角膜接触镜组为60眼(63%),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组为48眼(51%)。术后6mo两组术后裸眼视力无显著性差异(P=0.35),两组haz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5)。结论:PRK术后使用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可以明显减轻术后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减少患者的术后不适感,缩短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 角膜接触镜 近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