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TESS探测耀变体PKS 0422+004的天量级准周期振荡
1
作者 鲁赫 易庭丰 +3 位作者 陈军平 张顺 王亮 陈雨潼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23年第5期396-402,共7页
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TESS)观测到的耀变体PKS 0422+004(α=042446.8421990080,δ=+003606.329375028)的光学波段光变曲线在第32扇区存在约7.4天的准周期振荡(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QPO)... 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TESS)观测到的耀变体PKS 0422+004(α=042446.8421990080,δ=+003606.329375028)的光学波段光变曲线在第32扇区存在约7.4天的准周期振荡(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QPO)。使用LSP(Lomb-Scargle Periodogram)方法寻找显著性周期,并用加权小波Z变换(Weight Wavelet Z-transform,WWZ)方法进行时频域分析进一步验证。最后,基于施瓦西黑洞(a=0)和极端克尔黑洞(a=0.9982)两种模型,估算了这个耀变体中心黑洞的质量。以7.4天为主周期,得到黑洞质量分别为1.11×10^(9)M_(⊙)(施瓦西黑洞)和7.07×10^(9)M_(⊙)(极端克尔黑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耀变体 PKS 0422+004 LSP方法 准周期振荡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中的准周期振荡现象
2
作者 李根源 王仲翔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9-180,共12页
近年来,在活动星系核的光变曲线中越来越多的准周期振荡现象被发现并报道,而对此类现象的研究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探索超大质量黑洞物理机制的特殊且有效的手段。首次收集了报道出的准周期振荡事例,并对其分不同波段进行了整理;此外还介绍... 近年来,在活动星系核的光变曲线中越来越多的准周期振荡现象被发现并报道,而对此类现象的研究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探索超大质量黑洞物理机制的特殊且有效的手段。首次收集了报道出的准周期振荡事例,并对其分不同波段进行了整理;此外还介绍了不同波段上显著事例的特点并阐明其相关的物理过程。根据所搜集的事例,讨论了它们的整体特点,其中所探测的周期具有很强的观测选择效应,并且至今高可信度的事例不多。目前考虑的准周期振荡的产生机制都与Lense-Thirring效应或双黑洞系统有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各类大型巡天项目的开展,会有大量的活动星系核准周期振荡现象被发现,这将有助于对该现象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核 多波段 准周期振荡 类星体
下载PDF
SPECTRUM—90时期大气10──20天准周期振荡对热带气旋转向路径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坚 陈雪峰 费亮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20-526,共7页
本文研究了SPECTRUM—90时期,大气10-20天周期振荡对西北太平洋转向台风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影响是显著的。在SPECTRUM-90时期,10-20天周期振荡比较活跃,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周期性退缩现... 本文研究了SPECTRUM—90时期,大气10-20天周期振荡对西北太平洋转向台风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影响是显著的。在SPECTRUM-90时期,10-20天周期振荡比较活跃,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周期性退缩现象是来自中、高纬和热带的10-20天周期低压扰动共同影响所致,这也是导致热带气旋转向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SPECTRUM—90时期,存在着一支源于热带西北太平洋上呈经向排列的纬向风波列,热带波动沿此波列向北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热带气旋北上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准周期振荡 热带气旋 路径
下载PDF
1950~2003年日长近120天准周期振荡和厄尔尼诺现象 被引量:2
4
作者 江敏 钟敏 闫昊明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3-705,共3页
介绍了小波振幅分析方法和小波振周谱分析方法的解析表达 ,然后利用小波振幅分析方法研究了195 0~ 2 0 0 3年日长近 12 0d准周期振荡的时频规律 (国际地球自转中心提供的 196 2~ 2 0 0 3年的日长变化以及根据美国环境预测中心提供的... 介绍了小波振幅分析方法和小波振周谱分析方法的解析表达 ,然后利用小波振幅分析方法研究了195 0~ 2 0 0 3年日长近 12 0d准周期振荡的时频规律 (国际地球自转中心提供的 196 2~ 2 0 0 3年的日长变化以及根据美国环境预测中心提供的大气角动量换算的 195 0~ 2 0 0 3年大气激发的日长变化 )。此外 ,还利用小波振周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同一时段内厄尔尼诺 3、4区海水温度异常年际变化的时频特征 ,并将它与日长近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尔尼诺 小波振幅分析 海水表面温度异常 日长变化 准周期振荡 时频
下载PDF
东南沿海地区旱涝气侯准周期振荡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被引量:3
5
作者 蔡学湛 张容焱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1-377,共7页
本文提出干旱指数与洪涝指数二分序列,讨论了东南沿海地区1470~1993年时间序列上旱、涝气候准周期振荡特征.结果表明,旱的周期振动与涝的周期振动存在着差异,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都有所反映,作周期分析时有必要分别寻求旱与涝各自... 本文提出干旱指数与洪涝指数二分序列,讨论了东南沿海地区1470~1993年时间序列上旱、涝气候准周期振荡特征.结果表明,旱的周期振动与涝的周期振动存在着差异,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都有所反映,作周期分析时有必要分别寻求旱与涝各自的周期振动分量.结果还表明,太阳活动11年周期,22年磁周期和日月地相对运动19年周期,都与该区旱涝长期变化存在着较强的统计对应关系,并且太阳活动强弱世纪周期对其长期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沿海 旱涝 气候 准周期振荡 变化趋势
下载PDF
低质量X射线双星中的准周期振荡(QPO)现象 被引量:1
6
作者 乔国俊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0-34,共15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低质量X射线双星(LMXB)中的准周期振荡现象的主要观测事实。对建立理论模型起过主要作用的观测事实,以研究得较为仔细的三个源(GX5-1,CygX-2,ScoX-1)为例,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新近在QPO和低频噪声中发现,不同能量的光...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低质量X射线双星(LMXB)中的准周期振荡现象的主要观测事实。对建立理论模型起过主要作用的观测事实,以研究得较为仔细的三个源(GX5-1,CygX-2,ScoX-1)为例,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新近在QPO和低频噪声中发现,不同能量的光子到达地球的时间有差别,称为延时效应。本文对此做了概括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质量 准周期振荡 QPO 密近双星 噪声 噪音 射线能量
下载PDF
3.39μm激光的准周期振荡和混沌行为
7
作者 吕可诚 王继业 +2 位作者 刘志国 开桂云 常树人 《量子电子学》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0-11,共2页
3.39μm激光的准周期振荡和混沌行为吕可诚,王继业,刘志国,开桂云,常树人(南开大学物理系,天津300071)现在已经普遍认识到,非线性动态特性和混沌研究中的新思想和新技术在激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系统的横向... 3.39μm激光的准周期振荡和混沌行为吕可诚,王继业,刘志国,开桂云,常树人(南开大学物理系,天津300071)现在已经普遍认识到,非线性动态特性和混沌研究中的新思想和新技术在激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系统的横向效应中有着丰富的研究内容。本文报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准周期振荡 混沌行为 激光场
下载PDF
太阳射电米波准周期振荡事件分析
8
作者 马媛 郑向明 黄光力 《云南天文台台刊》 CSCD 1999年第3期10-16,共7页
对云南天文台高分辨率频谱仪在22 周峰年期间观测到的米波准周期振荡事件, 与光学活动及相关事件作了统计分析,
关键词 太阳射电米波 准周期振荡事件 日冕 太阳活动
下载PDF
天鹰座X-1能谱和千赫兹准周期振荡频率的相关
9
作者 屈进禄 余文飞 李惕碚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59-64,共6页
通过分析1997年2月27日和3月1日对天鹰座X-1的两次空间数据观测.发现千赫兹QPO频率同X射线能诺有一定相关,其行为类似于另一个X射线暂现源4U1608-52,讨论了分析结果对了解吸积及QPO产生过程的意义.
关键词 X射线双星 准周期振荡 天鹰座X-1 频率 千赫兹
下载PDF
1991年5月10日太阳射电爆发中Spike辐射的准周期振荡特征
10
作者 李小聪 金声震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1995年第16期269-272,共4页
本文叙述了由北京天文台的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偏振计在2545MHZ和2645MHZ频率上同时观测到的一个与日面光学耀斑共生的47GB型射电大爆发,并对它的辐射强度的准周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太阳活动 太阳射电爆发 太阳耀斑 准周期振荡 辐射强度
下载PDF
海雾的准周期振荡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沈忱 黄健 刘寿东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8,共8页
根据南海北部海雾外场观测获取的高分辨率液态含水量、长波辐射通量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2008年3月16—17日和18—19日两次海雾中的液态水含量、净长波辐射通量的变化特征,讨论南海北部海雾发展和维持的冷却机制。结果显示:(1)... 根据南海北部海雾外场观测获取的高分辨率液态含水量、长波辐射通量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2008年3月16—17日和18—19日两次海雾中的液态水含量、净长波辐射通量的变化特征,讨论南海北部海雾发展和维持的冷却机制。结果显示:(1)无论在有云或无云条件下,海雾都可发展和维持;但前者的液态含水量明显小于后者,而风速大于后者;(2)在地面海雾的生成之前和生成初期,净辐射通量都存在准周期振荡现象,无论无云/有云,地面海雾液态水的大幅度发展的阶段都存在含水量的准周期振荡现象;(3)含水量的准周期振荡现象与振荡发生时段的长波辐射通量关系不大,而主要通过湍流对液态水的混合作用与高空海雾液态水大量生成阶段的雾顶长波辐射间接相关。(4)海雾的生成都与雾顶长波辐射冷却密切相关,但发展和维持可通过不同的冷却机制,既可通过海气间湍流热量输送和辐射传输,也可通过雾顶长波辐射冷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雾 液态含水量 净长波辐射通量 小波分析 准周期振荡
下载PDF
黑洞暂现源中的准周期振荡现象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亮 陈黎 +2 位作者 李兆升 王德华 卜庆翠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3-337,共25页
黑洞暂现源是中心天体为恒星级黑洞的X射线双星,其X射线辐射是暂态的。目前已经得到认证的黑洞暂现源总共有17个,黑洞候选体有32个。黑洞暂现源中普遍存在准周期振荡(QPO)现象,按照频率的不同可以将黑洞暂现源中的QPO分为低频QPO和高频... 黑洞暂现源是中心天体为恒星级黑洞的X射线双星,其X射线辐射是暂态的。目前已经得到认证的黑洞暂现源总共有17个,黑洞候选体有32个。黑洞暂现源中普遍存在准周期振荡(QPO)现象,按照频率的不同可以将黑洞暂现源中的QPO分为低频QPO和高频QPO两类。相对论性进动模型是现阶段解释低频QPO现象最成功的理论模型,除此之外径向振荡模型和盘振荡模型也可以解释某些低频QPO现象;而高频QPO现象可以用相对论性共振模型以及盘振荡模型解释。研究黑洞暂现源QPO现象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吸积的本质以及内吸积流的性质,同时为研究黑洞周围强引力场效应提供了窗口。此外,存在一些与QPO现象有关的经验关系,对这些经验关系的研究可以对现有的理论模型提出限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洞暂现源 吸积盘 准周期振荡(QPO)
下载PDF
ESO 113-G010的一对准周期振荡信号
13
作者 张鹏 颜景志 刘庆忠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9,共8页
2005年11月XMM-Newton望远镜对窄线赛弗特星系ESO 113-G010进行了长达100 ks的观测.采用Lomb-Scargle周期图(LSP)法和加权小波Z变换(Weighted Wavelet Z-transform,WWZ)两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2.2411和~4.09 h准周期振荡(Qu... 2005年11月XMM-Newton望远镜对窄线赛弗特星系ESO 113-G010进行了长达100 ks的观测.采用Lomb-Scargle周期图(LSP)法和加权小波Z变换(Weighted Wavelet Z-transform,WWZ)两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着~2.2411和~4.09 h准周期振荡(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QPO),其置信度分别为7.3σ和4.8σ.这两个QPO信号的周期具有大约1:2(1:1.83)的关系.在该源的其他的观测中并没有发现QPO信号,表明这是一种暂现现象.ESO 113-G010中心黑洞的质量MBH和其QPO频率fQPO满足已知的从恒星级黑洞到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与QPO频率之间的对数线性关系.该源的能谱分析显示在1 keV以下有软X射线超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系:赛弗特星系 活动星系核:个别:ESO 113-G010 准周期振荡 方法:Lomb-Scargle周期图(LSP) 方法:加权小波Z变换(WWZ)
下载PDF
吸积盘随机振荡光度功率谱密度中低频准周期振荡现象的研究
14
作者 陈培杰 汪志云 《天文研究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含有频率涨落噪声和指数形式关联随机力作用的广义朗之万(Langevin)方程模型描述黑洞吸积盘的垂向振荡,推导出吸积盘随机振荡光度功率谱密度的解析表达式,并讨论了系统参数对功率谱密度中低频准周期振荡(Low Frequency Quasi-Period... 采用含有频率涨落噪声和指数形式关联随机力作用的广义朗之万(Langevin)方程模型描述黑洞吸积盘的垂向振荡,推导出吸积盘随机振荡光度功率谱密度的解析表达式,并讨论了系统参数对功率谱密度中低频准周期振荡(Low Frequency 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s,LFQPOs)现象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选取合适的系统参数时,功率谱密度曲线上出现了一个基频和一个二次谐频的共振双峰低频准周期振荡,基频峰对应的中心频率为吸积盘振荡的特征频率;随机力关联时间决定了基频峰的高度和宽度,频率噪声强度和粘滞阻尼只对二次谐频峰产生影响。结果说明吸积盘的随机振荡模型可以作为低频准周期振荡起源的一种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准周期振荡 吸积盘 频率涨落噪声 随机共振
下载PDF
活动星系核准周期振荡时延与频率呈关联演化
15
作者 夏瑞崧 刘昊 薛永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803-1805,共3页
黑洞的吸积过程在黑洞X射线双星(black hole X-ray binaries, BHB)和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可以发射出强烈的多波段电磁波辐射.由于X射线辐射起源自吸积盘的内区,其成为了探索黑洞吸积... 黑洞的吸积过程在黑洞X射线双星(black hole X-ray binaries, BHB)和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 AGN)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可以发射出强烈的多波段电磁波辐射.由于X射线辐射起源自吸积盘的内区,其成为了探索黑洞吸积过程的重要窗口.在BHB和AGN中, X射线亮度变化的特征已经被广泛地分析,其中X射线准周期振荡(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 QPO)是在两种系统中都观测到的一种特别有趣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星系核 X射线双星 吸积盘 黑洞吸积 电磁波辐射 准周期振荡
原文传递
X射线准周期振荡现象的新差频模型
16
作者 赵永恒 黄克谅 《中国科学(A辑)》 CSCD 1991年第8期856-866,共11页
本文利用吸积盘理论的α模型以及内盘的边界条件来改进原来解释X射线准周期振荡现象中振荡频率与X射线强度之间关系的差频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同观测符合得很好,并且能同时解释某些源的振荡频車与强度之间关系的正相关部分和负相关部分。
关键词 X射线 准周期振荡 差频模型 吸积盘
原文传递
NO_x的准两年周期变化及其与臭氧准两年周期振荡的关系 II.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郑彬 陈月娟 张弘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07-1017,共11页
利用NCAR的包含化学、辐射、动力相互作用的二维模式就纬向风的准两年周期振荡 (简称QBO)对平流层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试验。模拟中 ,输入纬向风QBO的值 ,计算出NOx、臭氧浓度和各种气象要素的垂直经向分布 ,并与不考虑QBO... 利用NCAR的包含化学、辐射、动力相互作用的二维模式就纬向风的准两年周期振荡 (简称QBO)对平流层微量元素分布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试验。模拟中 ,输入纬向风QBO的值 ,计算出NOx、臭氧浓度和各种气象要素的垂直经向分布 ,并与不考虑QBO强迫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在第I部分HALOE资料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讨论了在纬向风QBO的影响下NOx浓度垂直分布的变化及其准两年周期振荡 ,并研究了NOx的QBO与臭氧QBO的关系。结果表明 :模拟六年平均的NOx混合比分布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 ,并且在纬向风场QBO强迫下 ,NOx混合比扰动有明显的准两年周期振荡 ;与臭氧的QBO比较 ,发现在2 8km以下 ,NOx的QBO与臭氧QBO同位相 ,而在 2 8km以上 ,它们则是反位相 ,与HALOE资料的观测结果基本吻合。文中对模拟得到的由于风场QBO引起的余差环流输送作用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模式 氮氧化物 臭氧 两年周期振荡
下载PDF
NO_x的准两年周期变化及其与臭氧准两年周期振荡的关系 I.资料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郑彬 陈月娟 简俊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21-833,共13页
利用 1 992~ 2 0 0 0年HALOE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平流层NOx (这里是指NO和NO2 )混合比的垂直经向分布结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并与O3混合比的年际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 1 )在各纬度平流层NOx混合比的垂直结构基本相似 ,从平流... 利用 1 992~ 2 0 0 0年HALOE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平流层NOx (这里是指NO和NO2 )混合比的垂直经向分布结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并与O3混合比的年际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 1 )在各纬度平流层NOx混合比的垂直结构基本相似 ,从平流层下层向上随高度增加 ,分别在 1~ 2hPa (NO)和 5~ 1 0hPa (NO2 )达到极大值 ,再向上NOx混合比随高度减小。另外 ,NO混合比在 1 0× 1 0 - 5hPa高度附近还有一个极值区。在平流层下层 ,它们的极值区下方 ,NOx混合比基本从热带向两极增大。NO混合比在平流层位于 1~ 2hPa之间有一个高值区 ,在 1 0× 1 0 - 5hPa附近还有一个更大的极值。而NO2 只有一个浓度高值区 ,位置在 5~ 1 0hPa。 ( 2 )NOx混合比在中低纬的高度分布和经向分布上都存在准两年周期振荡(简称QBO)。NO2 的QBO较NO更明显 ,赤道上空的NOx的QBO最明显 ,北半球NOx 的QBO较南半球更明显 ,而 2 0~ 5hPa的NOx的QBO又较其他气层更明显。 ( 3)在热带 30km以上 ,NOx的QBO与O3混合比的QBO位相相反 ;而中纬地区及 30km以下的热带 ,它们有一个位相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年周期变化 臭氧 两年周期振荡 分布结构 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氮氧化物
下载PDF
对流层准两年周期振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9
作者 郑彬 梁建茵 《热带气象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86,共8页
对流层大气环流和气象气候要素具有明显的准两年周期振荡,被称为Tropospheric(Quasi-) Biennial Oscillation(TBO)。综述了各种TBO现象及其机理研究。目前发现对流层中温度、气压、风场、降水以及季风、副高等系统都存在TBO变化;其机理... 对流层大气环流和气象气候要素具有明显的准两年周期振荡,被称为Tropospheric(Quasi-) Biennial Oscillation(TBO)。综述了各种TBO现象及其机理研究。目前发现对流层中温度、气压、风场、降水以及季风、副高等系统都存在TBO变化;其机理研究表明,热带海洋(主要是印度洋和太平洋)和平流层QBO在TBO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欧亚雪盖和太阳活动的11年周期可能也会影响TB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两年周期振荡(TBO) 热带海洋 平流层两年周期振荡(QBO)
下载PDF
平流层准零风层统计特征及准两年周期振荡对其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陶梦初 何金海 刘毅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102,共11页
根据形成机制的不同将平流层准零风层(Quasi-Zero Wind Layer,QZWL)划分为由平流层准两年周期振荡(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QBO)各高度处于不同位相形成的第一类QZWL和由于平流层低层经向温度梯度逆转而形成的第二类QZWL;利用ERA-4... 根据形成机制的不同将平流层准零风层(Quasi-Zero Wind Layer,QZWL)划分为由平流层准两年周期振荡(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QBO)各高度处于不同位相形成的第一类QZWL和由于平流层低层经向温度梯度逆转而形成的第二类QZWL;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两类QZWL在不同季节中空间结构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平流层QBO对两类QZWL年际变化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类QZWL集中出现在冬季赤道附近地区,第二类QZWL在夏季热带外地区和冬季20°N~40°N太平洋地区上空;QZWL夏季高度比冬季低约3km,夏季QZWL出现高度比冬季稳定,约在50~70hPa之间;由于受到QBO的直接影响,第一类QZWL出现的高度和纬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第二类QZWL受到QBO的影响主要体现在QBO西风位相年和东风位相年相比,冬季20°N~40°N范围内存在第二类QZWL的概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零风层 两年周期振荡 年际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