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中发生的涉外侵权行为的准据法确定方法:经济分析
1
作者 朱莉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3,共4页
互联网所具有的综合服务功能以及其在提供各种服务时所具有的优势使得现代人的生活无法离开网络。互联网在履行提供各种信息等功能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涉外侵权事件的发生。发生在互联网中的涉外侵权案件的有增无减和各国缺少对于其准据... 互联网所具有的综合服务功能以及其在提供各种服务时所具有的优势使得现代人的生活无法离开网络。互联网在履行提供各种信息等功能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涉外侵权事件的发生。发生在互联网中的涉外侵权案件的有增无减和各国缺少对于其准据法确定的法律选择规则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本文在回顾确定涉外侵权行为的准据法确定方法以后,检验了这些方法在确定互联网中发生的涉外侵权行为的准据法确定方面的可操作性,最终找到互联网中发生的涉外侵权行为的准据法确定方法。经济分析是本文选择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涉外侵权 准据法确定方法 经济分析
下载PDF
国际性仲裁协议的准据法确定——以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为中心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卫佐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6-170,共15页
国际性仲裁协议的准据法确定关系到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因而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确定国际性仲裁协议准据法的方法主要有二:其一是适用双方当事人所明示或默示地选择的、适用于仲裁协议本身的法律体系,其二是在无法律选择... 国际性仲裁协议的准据法确定关系到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因而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确定国际性仲裁协议准据法的方法主要有二:其一是适用双方当事人所明示或默示地选择的、适用于仲裁协议本身的法律体系,其二是在无法律选择的情形下适用仲裁地国家的法律体系。此外,主合同的准据法、申请执行仲裁协议所在地国家的法律体系、与仲裁协议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体系或仲裁程序本身的准据法也可能成为仲裁协议准据法。为了从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当事人缔结仲裁协议的能力和争议的可仲裁性等不同方面来判断仲裁协议是否有效,与仲裁协议的有效性有关的"准据法分裂"经常被作为确定仲裁协议准据法的一种辅助手段来使用。最近几十年来,在国际性仲裁协议准据法的确定问题上出现了一个尽可能使仲裁协议有效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辅助性地适用"有利于有效性"原则和辅助性地适用能够使仲裁协议有效的国际法原则或规则,借以实现国际性仲裁协议的可执行性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性仲裁协议 有效性 准据法确定 方法 趋势
原文传递
仲裁协议实质有效性准据法的确定:新方法的视角 被引量:8
3
作者 文稳 陈卫佐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3期134-140,共7页
仲裁协议实质有效性准据法的确定一直是困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问题。传统方法多采用仲裁地法或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缺省规则。新方法为了追求安定性与一致性,瑞士法中显明式的"有效化"原则、英国法中隐秘的&qu... 仲裁协议实质有效性准据法的确定一直是困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问题。传统方法多采用仲裁地法或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缺省规则。新方法为了追求安定性与一致性,瑞士法中显明式的"有效化"原则、英国法中隐秘的"有效化"原则、法国法中跨国实体法原则、美国法中国际最低标准,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对传统方法的突破。中国法关于仲裁协议实质有效性准据法的确定方法符合《纽约公约》的立法目的,但过于细致地规定传统方法不利于跟随国际商事仲裁实践的变迁。建议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18条修改为一个开放且显明式的"有效化"原则条款。同时,为了保证必要的法律稳定性,不建议引入跨国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裁协议 实质有效性 准据法确定 新方法 修法建议
下载PDF
剖析国际私法案件的处理流程
4
作者 黄雅屏 《法制与经济》 2017年第11期167-168,共2页
我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涉外法律制度,特别是涉外案件的纠纷解决机制受到各国高度关注,司法是化解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中,法院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析国际私法案件的发展趋势,剖析案件处理... 我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涉外法律制度,特别是涉外案件的纠纷解决机制受到各国高度关注,司法是化解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中,法院的作用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析国际私法案件的发展趋势,剖析案件处理流程,为法院在处理国际私法案件过程中,如何确定管辖权、准据法以及提高判决承认与执行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辖权 准据法确定 判决的承认与执行
下载PDF
巴克斯塔“比较损失”原则的方法论及判例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殷骏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8-133,共6页
美国冲突法革命的众多理论已广为国内学界熟知,但对于利益法学派巨匠的巴克斯塔的"比较损失"原则鲜有研究。与同为利益法学派巨匠的克里的"政府利益分析"原则探讨某一州是否更为得利不同,巴克斯塔的方法论将准据法... 美国冲突法革命的众多理论已广为国内学界熟知,但对于利益法学派巨匠的巴克斯塔的"比较损失"原则鲜有研究。与同为利益法学派巨匠的克里的"政府利益分析"原则探讨某一州是否更为得利不同,巴克斯塔的方法论将准据法选定理解为分配法的形成力的所及范围的问题,主张在真正冲突事件中,法院应通过确定哪一州的法律目的在其被置于下位时将会蒙受更大损失来合理地调整相互冲突的法。虽然在美国采用该原则的仅有加州,但该原则为勒弗拉尔的"较恰当的准据法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撑,并为第二次冲突法重述所接受。深入研究该理论,对我国的陆、台、港、澳两岸四地相互独立的司法系统之间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损失 准据法确定 规范式准则 法的形成力 适当性 区际法律冲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