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沫若就凉山彝族奴隶制问题致刘大年函的写作年份及相关情况再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廖久明 《郭沫若学刊》 2021年第3期21-30,共10页
笔者在写作《郭沫若就凉山彝族奴隶制问题致刘大年函写作时间及相关问题考》时,根据《刘大年来往书信选》注释提供的线索考证出郭沫若就凉山彝族奴隶制问题致刘大年函的写作年份为1953年。看见《刘大年全集》附录的胡庆钧致郭沫若函后,... 笔者在写作《郭沫若就凉山彝族奴隶制问题致刘大年函写作时间及相关问题考》时,根据《刘大年来往书信选》注释提供的线索考证出郭沫若就凉山彝族奴隶制问题致刘大年函的写作年份为1953年。看见《刘大年全集》附录的胡庆钧致郭沫若函后,本文考证出正确年份为1954年。相应地,对以下三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一、胡庆钧20世纪50年代写作、发表研究凉山彝族奴隶制文章的情况,二、翦伯赞对凉山彝族是否是奴隶社会的看法,三、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学术生态。该事例很好地说明了以下三个道理:一、史料使用人对包括档案、日记、书信在内的所有史料都应疑而后用;二、史料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考证的重要性;三、史料考证只能尽力避免出现错误,因此,在自己或者他人发现错误时,一定要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加以改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刘大年 胡庆钧 凉山彝族奴隶制问题 写作年份 史料
下载PDF
凉山彝族奴隶制民居的建筑艺术 被引量:9
2
作者 冯敏 陈志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6期61-65,共5页
建筑是时代的镜子。它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精神文化,独特的建筑往往成为一段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标志。四川省的大小凉山,聚居着150万彝族,由于诸多的因素,凉山彝族解放前尚处于奴隶制社会。其生产力低下,... 建筑是时代的镜子。它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精神文化,独特的建筑往往成为一段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标志。四川省的大小凉山,聚居着150万彝族,由于诸多的因素,凉山彝族解放前尚处于奴隶制社会。其生产力低下,社会发展迟缓,人民生活贫穷,信奉原始宗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艺术 凉山彝族奴隶制 原始宗教 民居 奴隶制社会 历史时期 四川省 社会形态 社会发展 生产力
下载PDF
凉山彝族奴隶制时代的等级、阶级和阶层结构新论
3
作者 易谋远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8-66,共9页
等级制度之森严,是解放前川、滇两省大、小凉山彝族内部最为突出的社会现象之一,也是了解凉山真彝族历史从而判定其社会性质的一个关键,历来为有关研究者所嘱目。但凉山彝族内部的等级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状态,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 等级制度之森严,是解放前川、滇两省大、小凉山彝族内部最为突出的社会现象之一,也是了解凉山真彝族历史从而判定其社会性质的一个关键,历来为有关研究者所嘱目。但凉山彝族内部的等级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凝固状态,而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凉山彝族的不同历史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奴隶制 呷西 兹莫 诺伙 曲诺 社会生产关系 阶层结构 阶级利益 民族关系 家长奴隶制
下载PDF
小凉山彝族奴隶制时代婚姻浅析
4
作者 曲木尔布 《民族工作》 1995年第S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凉山彝族奴隶制 凉山彝族 婚姻形态 婚姻观念 婚姻行为 习惯法规 家支 等级社会 解放前 奴隶社会
下载PDF
从凉山彝族奴隶制看“复礼”的反动本质
5
作者 史实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4年第1期53-59,共7页
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老二,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提出“克己复礼”的反动政治纲领,坚持复古倒退,反对社会变革,梦想维护和恢复西周奴隶制度。西周的奴隶社会距今已两千多年,而在解放前四川。
关键词 “复礼” 社会变革 凉山彝族奴隶制 政治纲领 奴隶制 奴隶社会 封建制 奴隶 云南 四川
下载PDF
《凉山彝族奴隶制》一书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
6
《思想战线》 1977年第3期93-94,共2页
在华主席、党中央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凉山彝族奴隶制》一书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川、滇两省交界处的大、小凉山彝族地区,在民主改革前还保留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从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三年,根据毛... 在华主席、党中央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凉山彝族奴隶制》一书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川、滇两省交界处的大、小凉山彝族地区,在民主改革前还保留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从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三年,根据毛主席、党中央关于要尽快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指示,在中央有关单位和川、滇两省地方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大、小凉山彝族地区进行了多次社会历史调查研究工作,搜集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刘少奇、林彪、“四人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奴隶制 奴隶社会 凉山彝族 正在进行 民主改革 地方党委 社会历史发展 调查研究工作 少数民族 党中央
下载PDF
郭沫若就凉山彝族奴隶制问题致刘大年函写作时间及相关问题考 被引量:1
7
作者 廖久明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刘大年"是新中国史学界第一代领导人之一。1952年2月,负责联系中国科学院的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卫生处成立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国科学院成立思想改造学习党组,刘大年为副书记……党组下设思想改造办公室,刘大年具体负责办... 刘大年"是新中国史学界第一代领导人之一。1952年2月,负责联系中国科学院的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卫生处成立后,"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中国科学院成立思想改造学习党组,刘大年为副书记……党组下设思想改造办公室,刘大年具体负责办公室工作……刘大年主管全面工作,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在中国科学院学委会主任委员郭沫若领导下工作,一方面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学卫处指导下工作,即负责传达中共中央宣传部的意见,并找院长、副院长谈学习计划、意见等"。(1)从此以后,刘大年与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有了更多接触,他们有时也通过书信方式联系。王玉璞、朱薇编《刘大年来往书信选》上册共收录郭沫若来信15函(下册未收),其中致刘大年13函,致党组1函(1953年10月3日)、致陈寅恪1函(1954年9月30日)。在这15函中,最后一函写作时间认定为1957年2月25日,笔者认为有误。在搞清楚该函实际写作时间过程中,我们还能够知道以下三方面情况:一、著名史学家胡庆钧上世纪五十年代研究凉山彝族奴隶制的情况;二、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对凉山彝族解放前社会制度的看法;三、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学术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翦伯赞 中共中央宣传部 写作时间 思想改造 凉山彝族奴隶制 学术生态 刘大年
原文传递
郭沫若与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庆钧 《学术月刊》 1983年第7期72-74,共3页
郭老对凉山彝族社会的情况早有接触。他是四川乐山沙湾镇人,西距凉山不过数十至百余华里。这里直到现在仍保留下来的许多“蛮洞”,原是历史上彝族土司控制下僚人富有者的住室。彝族土司的统治势力直到明末清初才遭受比较严重的打击,可... 郭老对凉山彝族社会的情况早有接触。他是四川乐山沙湾镇人,西距凉山不过数十至百余华里。这里直到现在仍保留下来的许多“蛮洞”,原是历史上彝族土司控制下僚人富有者的住室。彝族土司的统治势力直到明末清初才遭受比较严重的打击,可以想见郭老的家乡曾经长时期受过彝族奴隶主的威胁。当郭老殚其精力治古代史时,早就注意到彝族社会的情况,如在《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中都曾提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社会 凉山彝族奴隶制 奴隶 生产关系 奴隶制 安家 明末清初 奴隶社会 青铜时代 调查报告
原文传递
凉山彝族奴隶制是“氏族奴隶制”吗——和刘尧汉先生商讨
9
作者 易谋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3-30,共8页
刘尧汉先生把他几十年来对彝族历史文化调查研究的作品,赞喻为是在彝区寻找到的“山野妙龄女郎群”。其中,民主改革前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社会性质是“氏族奴隶制”,则是被他自诩为是在彝区寻到的第一个“山野妙龄女郎”。正如他在总... 刘尧汉先生把他几十年来对彝族历史文化调查研究的作品,赞喻为是在彝区寻找到的“山野妙龄女郎群”。其中,民主改革前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社会性质是“氏族奴隶制”,则是被他自诩为是在彝区寻到的第一个“山野妙龄女郎”。正如他在总结其学术生涯三十年过程时所说,他在第一个十年(1956—1966年)“从事凉山彝族父系氏族制及其氏族奴隶制”的“实地调查研究”,是“在四川大凉山、云南小凉山”寻找到的一个“山野妙龄女郎。”“足见“氏族奴隶制”说在刘先生的学术生涯中具有起步性的重要作用。而《彝族文化研究丛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奴隶制 父系氏族社会 宗族 民主改革前 彝族文化 社会性质 家支 宣慰使 罗斯 宗主
原文传递
论我国南方若干民族家长奴隶制的特点及其阶梯形发展
10
作者 吕光天 《云南社会科学》 1983年第3期73-80,共8页
本文对独龙、拉祜、佤、傈僳、珞巴等族和僜人中曾存在过的家长奴隶制形态进行比较和分析,对这种形态的特点及其阶梯形发展作了初步探讨。文章认为,家长奴隶制初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家长奴隶制的产生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 本文对独龙、拉祜、佤、傈僳、珞巴等族和僜人中曾存在过的家长奴隶制形态进行比较和分析,对这种形态的特点及其阶梯形发展作了初步探讨。文章认为,家长奴隶制初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家长奴隶制的产生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妇女结婚后在家内处于奴隶的地位;(2)第二种被奴役的是氏族孤儿。晚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高利贷的产生,使家长奴隶制形态进一步向债务奴隶和买卖奴隶方向发展。由此再向前发展,傈僳族和珞巴族的材料反映出家长奴隶制中、晚期的特征。这两个民族的家长奴隶制形态成为我国南方民族家长奴隶制发展的高峰,给了人们解释凉山彝族奴隶制的钥匙。凉山的早期,可以从珞巴、傈僳的两种形态看出它的来龙;而从凉山的奴隶制,又可以看到这两种形态的去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奴隶制 奴隶社会 家长 原始社会末期 氏族 两种形态 傈僳族 主要表现 农村公社 发展
下载PDF
略论彝族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
11
作者 何耀华 《思想战线》 1979年第2期32-42,共11页
彝族奴隶社会在其近两千年历史期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直到解放前夕,还存留在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地区。马克思指出:“奴隶制度因其为一个经济的范畴,经常在各民族底诸制度中间现存着”。长期以来,资产阶级、修正主义和托洛茨基的文... 彝族奴隶社会在其近两千年历史期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直到解放前夕,还存留在川、滇大小凉山彝族地区。马克思指出:“奴隶制度因其为一个经济的范畴,经常在各民族底诸制度中间现存着”。长期以来,资产阶级、修正主义和托洛茨基的文人墨客,总是否认奴隶制度这个经济范畴,否认奴隶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以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阐明彝族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对于回击否定奴隶制度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在对上述资产阶级谬论的批判斗争中,我国学术界对怎样划分彝族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尚存在着不同意见。为了深入讨论,我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社会 凉山彝族 发展阶段 凉山彝族奴隶制 奴隶 奴隶制 金沙江 马克思主义 生产关系 奴隶制经济
下载PDF
奴隶制社会法律研究的可喜成果──《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法律制度研究》读后
12
作者 徐晓光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奴隶制社会法律研究的可喜成果──《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法律制度研究》读后徐晓光1956年民主改革以前,四川凉山彝族社会长期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这种社会形态已经延续了近两千年之久。在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内,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为什... 奴隶制社会法律研究的可喜成果──《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法律制度研究》读后徐晓光1956年民主改革以前,四川凉山彝族社会长期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这种社会形态已经延续了近两千年之久。在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内,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为什么能存在这样长的时间,原因固然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奴隶制 奴隶制社会 习惯法 法律研究 制度研究 社会法律 可喜成果 奴隶制 家支 彝族社会
原文传递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婚姻制度浅析
13
作者 王济美 宋豫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1-85,共5页
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成为夫妻的社会形式、婚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婚姻制度和什么样的规范婚姻关系的法律存在。对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地区来说,截至1956年的民主改革为止,奴隶制度还是一个活... 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成为夫妻的社会形式、婚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就有什么样的婚姻制度和什么样的规范婚姻关系的法律存在。对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族地区来说,截至1956年的民主改革为止,奴隶制度还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当然就存在着奴隶制的婚姻制度。民主改革运动的胜利,最终消灭了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同时也废除了奴隶制的婚姻制度。随着凉山彝族社会跨世纪地跃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贯彻实施和先后经历好几次大的贯彻实施婚姻法和改革婚姻制度的运动,社会主义的婚姻制度得以确立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奴隶制 婚姻制度 家支 聘金 奴隶社会 婚姻成立 习惯法规 姐妹 丈夫 姨表兄弟
原文传递
“让历史事实说话”──评朱伯康、施正康著《中国经济通史》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正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史学 事实说话 通史 凉山彝族奴隶制 奴隶制经济 少数民族 中外比较研究 社会经济 社会生产力 史学工作者
下载PDF
凉山彝族今昔 被引量:4
15
作者 林耀华 《社会科学战线》 1984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一 1943年夏季,我进入了中国西南腹地大小凉山,初访彝家,至今,岁月流逝已经整整四十年了。那次深入凉山调查之后,写出了《凉山彝家》一书。我在该书1944年序言中说:“我于十余年前曾经梦想过游历凉山深入‘(亻罗)(亻罗)国’,外人所谓独... 一 1943年夏季,我进入了中国西南腹地大小凉山,初访彝家,至今,岁月流逝已经整整四十年了。那次深入凉山调查之后,写出了《凉山彝家》一书。我在该书1944年序言中说:“我于十余年前曾经梦想过游历凉山深入‘(亻罗)(亻罗)国’,外人所谓独立(亻罗)(亻罗)的区域。抗战以后,辗转川滇从事任教,于是很有机缘亲历伟大的西南后方,去年夏天前往凉山彝区考察,因而实现了从前的梦想。”在那个时代,能顺利平安地进出凉山,确实是许多人的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区 凉山彝族奴隶制 凉山地区 彝族地区 奴隶制 家支 奴隶 民族学 彝族人民 十三年
原文传递
评《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克怠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01-106,共6页
评《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马克最近出版了两本好书,一本胡庆钧、廖学盛主编的《早期奴隶制比较研究》,另一本是多杰才旦主编的《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这两本书的共同点是用中国的具体的民族学材料,来论证社会形态的内容... 评《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马克最近出版了两本好书,一本胡庆钧、廖学盛主编的《早期奴隶制比较研究》,另一本是多杰才旦主编的《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这两本书的共同点是用中国的具体的民族学材料,来论证社会形态的内容,对于社会形态学说的理论,有很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隶社会 比较研究 奴隶制社会 凉山彝族奴隶制 奴隶 奴隶制经济 社会形态学 生产资料所有权 劳动者 人身依附
原文传递
云南少数民族前资本主义社会诸形态与历史发展规律问题
17
作者 杜玉亭 《云南社会科学》 1983年第4期47-56,40,共11页
本文认为,云南“活的社会发展史”以具体生动的新鲜材料充实和丰富了唯物史观,证明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但是历史是纵向的发展过程,而“活的社会发展史”是横向的社会形态,横断面的“活的社会发展史”并不等于传统的历史。通... 本文认为,云南“活的社会发展史”以具体生动的新鲜材料充实和丰富了唯物史观,证明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但是历史是纵向的发展过程,而“活的社会发展史”是横向的社会形态,横断面的“活的社会发展史”并不等于传统的历史。通过实例分析,可以说明云南“活的社会发展史”中诸社会形态尽管有其基本特征,但并非按常规依次发展的自然的原生形态,而是历史总轨道内的异变性社会形态。构成云南“活的社会发展史”的诸社会形态具有社会异变性的特质。造成异变性的原因,与地理因素、本族内因、他族外因有关。各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使云南少数民族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史 社会形态 农奴制 云南少数民族 异变性 基本特征 基诺族 原始社会末期 马克思恩格斯 凉山彝族奴隶制
下载PDF
论彝族当代汉语小说创作的地域文化特征——以马德清小说《厚墙裂痕》为例
18
作者 邓明英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5年第1X期36-37 2,2,共3页
众所周知,马德清的长篇小说《厚墙裂痕》是一部以反映凉山彝族奴隶制度的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小说共40万字,以独特的凉山奴隶制社会中的彝区生活为背景,描写了神秘的奴隶制度。奴隶制社会下的彝族人,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最后... 众所周知,马德清的长篇小说《厚墙裂痕》是一部以反映凉山彝族奴隶制度的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作品,小说共40万字,以独特的凉山奴隶制社会中的彝区生活为背景,描写了神秘的奴隶制度。奴隶制社会下的彝族人,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最后使奴隶制社会的"厚墙"产生了历史的裂痕,在新旧两种文化的冲撞中动摇在历史的深处,让人们在艺术的感受中走进彝族历史和文化。作品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汉语 地域文化特征 奴隶制社会 社会生活 凉山彝族奴隶制 两种文化 彝族社会 作家出版社 出版发
原文传递
略论我国彝族古代社会及其发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思明 《贵州民族研究》 1980年第3期21-41,共21页
彝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个比较发展的民族。她早就发展了自己的文字,有其独自的文化体系;她很早就进入了奴隶社会,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制度——宗法奴隶制。但这个古代就较为发展的民族,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期停滞不前。迄至解放,... 彝族是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个比较发展的民族。她早就发展了自己的文字,有其独自的文化体系;她很早就进入了奴隶社会,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制度——宗法奴隶制。但这个古代就较为发展的民族,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期停滞不前。迄至解放,各彝族地区的发展也极不平衡;一些地方还停留在千年前的状况,甚或是“倒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地区 凉山彝族奴隶制 古代社会 家庭奴隶制 凉山地区 马克思 彝族社会 贵族 等级 氏族社会
原文传递
四川凉山喜德拉克公社大石墓 被引量:8
20
作者 童恩正 张西宁 《考古》 1978年第2期97-103,150-151,共9页
1976年11月,为了配合《凉山彝族奴隶制度》一书的编写工作,由四川省民委、四川省博物馆、凉山州革委、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单位,联合组成凉山彝族地区考古队,赴凉山昭觉、喜德、布拖等地调查试掘。田野工作于1976年11月10日开始,12... 1976年11月,为了配合《凉山彝族奴隶制度》一书的编写工作,由四川省民委、四川省博物馆、凉山州革委、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等单位,联合组成凉山彝族地区考古队,赴凉山昭觉、喜德、布拖等地调查试掘。田野工作于1976年11月10日开始,12月25日结束。在昭觉乌坡瓦寨山、尔巴克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拉克 凉山 四川 凉山彝族奴隶制 图版 彝族地区 公社 三种类型 墓葬 田野工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