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朝书体演变的生动见证——《王绍明墓碑》碑主身份及书法价值考略
1
作者 阎小鹏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1期173-179,共7页
《王绍明墓碑》刊刻于西魏大统四年(538年),1979年发现于今甘肃省秦安县西川镇境内,该碑面世以来书法界鲜有考证研究。从碑刻内容及形制分析,应是一方西魏时期罕见的小型墓碑。依碑文提及的官职、军号和籍贯等信息合并分析,可断定碑主... 《王绍明墓碑》刊刻于西魏大统四年(538年),1979年发现于今甘肃省秦安县西川镇境内,该碑面世以来书法界鲜有考证研究。从碑刻内容及形制分析,应是一方西魏时期罕见的小型墓碑。依碑文提及的官职、军号和籍贯等信息合并分析,可断定碑主应为出生于今甘肃省秦安县境内,任职于河州的军事将领。碑文书法布局规整,字型扁长,字体楷书意味明显,拙雅互用,笔画带有隶书痕迹。由于秦州地区东接关中平原,西通河西,加之佛教东传等因素影响,该碑书风上既有“凉州书体”的基本特征,又深受“长安书体”的影响。《王绍明墓碑》与同时期河西陇右地区的石刻一道,构成了北魏西魏之交书体变革的生动景观和独特审美现象,因而颇具书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史 以楷写隶 凉州书体 长安书体
下载PDF
“长安书体”的成因、特征及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岳红记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13,共7页
通过考察出土的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分析了"长安书体"的成因、特征及其影响。分析认为,"洛阳体"只是魏碑体中的一个地域书法概念;除"洛阳体"之外,魏碑体还包括北朝关中地区的"长安书体"和甘... 通过考察出土的北朝关中地区造像题记,分析了"长安书体"的成因、特征及其影响。分析认为,"洛阳体"只是魏碑体中的一个地域书法概念;除"洛阳体"之外,魏碑体还包括北朝关中地区的"长安书体"和甘肃河西地区的"凉州书体"以及其他地方的造像题记书体。研究结果纠正了书法史上对魏碑体书法认识的局限性,拓宽了魏碑体书法的地域概念与研究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像题记 “长安书体 凉州书体 “洛阳体” 魏碑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