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肝泻火除湿方联合凉泻针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症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韩二杰 李梦丹 +2 位作者 王玉 徐欢 张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清肝泻火除湿方联合凉泻针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症的效果。方法95例肝经郁热型干眼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47例)、研究组(清肝泻火除湿方+凉泻针法+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4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 目的探讨清肝泻火除湿方联合凉泻针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症的效果。方法95例肝经郁热型干眼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47例)、研究组(清肝泻火除湿方+凉泻针法+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48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中医证候积分、角膜荧光色素染色(corneal fluorescent pigment staining,FLS)评分、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rupture time,BUT)、基础泪液分泌量(basic tear secretion volume,SIt)及泪液中炎性因子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FLS评分[(2.16±0.73)分vs(4.37±0.92)分]低于对照组(t=12.984,P<0.05),BUT[(10.47±1.92)s vs(7.84±1.63)s]、SIt[(8.14±2.06)mm vs(6.53±1.94)mm]则高于对照组(t=7.190、3.920,均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IL-6[(1.02±0.13)pg/L vs(1.36±0.15)pg/L]、IL-1β[(0.67±0.12)pg/L vs(1.14±0.19)pg/L]及TNF-α[(0.16±0.04)pg/L vs(0.27±0.09)p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11.814、14.447、7.725,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χ^(2)=0.667,P=0.414)。研究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78.72%(37/47)](χ^(2)=6.299,P=0.012)。结论清肝泻火除湿方联合凉泻针法治疗肝经郁热型干眼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眼表功能,降低泪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中医证候疗效,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肝经郁热型 清肝火除湿方 凉泻针法 炎性因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基于脏腑湿热理论探讨凉泻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2
作者 焦陇鑫 秦晓光 +2 位作者 杨敏 毛宇宏 田富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8期33-35,共3页
脏腑湿热理论最早论述于《黄帝内经》,“热胜则肿……湿盛则濡泻”,至明清时期发展完善,临床上可用于指导治疗诸多疑难杂症。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中医“鼻鼽”范畴,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畅,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浊邪壅滞窦... 脏腑湿热理论最早论述于《黄帝内经》,“热胜则肿……湿盛则濡泻”,至明清时期发展完善,临床上可用于指导治疗诸多疑难杂症。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属中医“鼻鼽”范畴,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畅,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浊邪壅滞窦窍。凉泻针法,以泻为主,具有清、泻、养三方面的功效,起到清热、泻邪、养阴的作用。以“脏腑湿热”理论为指导,探讨凉泻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为日后针灸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新选择,并为“凉泻”针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湿热 凉泻针法 过敏性鼻炎
下载PDF
基于郑氏八法之“清法”探讨凉泻针法治疗“肝病不寐”
3
作者 贾梦婕 赵耀东 +2 位作者 焦陇鑫 刘旭 方晓丽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1313-1316,共4页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也是针刺治疗的优势病种,目前多认为失眠与心关系最为密切,以从心论治为主,而在现代快节奏的压力下,其发病机制以逐渐由“心主”向“肝主”转化,临床多发为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郁痰扰等实热证。凉泻针法以“清法”...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也是针刺治疗的优势病种,目前多认为失眠与心关系最为密切,以从心论治为主,而在现代快节奏的压力下,其发病机制以逐渐由“心主”向“肝主”转化,临床多发为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郁痰扰等实热证。凉泻针法以“清法”为纲,结合辨证取穴,达到祛邪实、清热毒、调和阴阳的目的。作者以郑氏之“清法”为主要理论指导,探讨凉泻针法治疗肝主之失眠的作用机理,以此扩展失眠症的治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法 肝病不寐 凉泻针法 失眠 理论探讨
下载PDF
热补和凉泻不同针刺手法对失血性休克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郑魁山 徐鸿达 +3 位作者 李茂言 何利成 邓毅 郑俊江 《针灸临床杂志》 1993年第5期22-23,共2页
针刺热补手法,不仅施针后患者有热感,同时可使皮肤温度升高,血管容积变大等改变,而凉泻手法则相反。我们将此两种不同手法,分别用于失血性休克的家兔,观察不同手法所起的针刺效应,来说明两种手法的不同机理和辨证施针的重要性。一、实... 针刺热补手法,不仅施针后患者有热感,同时可使皮肤温度升高,血管容积变大等改变,而凉泻手法则相反。我们将此两种不同手法,分别用于失血性休克的家兔,观察不同手法所起的针刺效应,来说明两种手法的不同机理和辨证施针的重要性。一、实验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抽样分为四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失血性 针刺手法 热补 凉泻
下载PDF
凉泻手法对内毒素致热大鼠血清超氧化歧化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六合 高希言 +2 位作者 刘轲 董善京 张景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46-547,共2页
目的 :研究 4种不同凉泻手法对内毒素致热大鼠血清超氧化歧化酶 (SOD)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提插泻法、捻转泻法、透天凉法、提运手法。结果 :4种手法均对内毒素致热大鼠血清 SOD活力水平的降低有保护作用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提高 ,以... 目的 :研究 4种不同凉泻手法对内毒素致热大鼠血清超氧化歧化酶 (SOD)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提插泻法、捻转泻法、透天凉法、提运手法。结果 :4种手法均对内毒素致热大鼠血清 SOD活力水平的降低有保护作用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提高 ,以提运手法组效果最显著。结论 :提运手法为一种简便效验的凉泻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泻手法 SOD 内毒素 针刺手法
下载PDF
应用热补凉泻手法的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桂根 魏建文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2期7-9,26,共4页
针术热补凉泻手法,渊源于《内经》,金元至明代,创建了三组名词不同的复式手法,后世续有补充。本文遵循学习古法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进行认识讨论,不当之处,请予赐教。 1 热补凉泻手法的古今记载《内经》中无手法之名。
关键词 针刺补 针刺手法 热补凉泻
下载PDF
郑氏“凉泻”针法应用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帆 秦晓光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7期107-110,共4页
“凉泻”针法作为郑氏针法学术流派的手法之一,特色鲜明,临床疗效显著,应用极广。通过对近10年来,“凉泻”针法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总结,综合认识“凉泻”针法,从理论渊源、针法特点及临床应用三方面进行探讨,全面认识“凉泻”针法。... “凉泻”针法作为郑氏针法学术流派的手法之一,特色鲜明,临床疗效显著,应用极广。通过对近10年来,“凉泻”针法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总结,综合认识“凉泻”针法,从理论渊源、针法特点及临床应用三方面进行探讨,全面认识“凉泻”针法。“凉泻”针法以泻为主,兼以清热养阴,在治疗内、外科疾病中均有良好疗效。但目前关于“凉泻”针法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对阐释“凉泻”针法作用机制存在不足,仍需要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泻”针法 郑氏针法 郑魁山 综述
下载PDF
不同凉泻针刺手法对致热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董善京 孟丹 周柏仁 《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1年第6期20-21,共2页
本文选取提插泻法、捻转泻法、透天凉法、提运手法为研究对象,其中提运手法为孙六合教授经多年临床总结的一种凉泻针刺手法,通过实验研究对比四种手法对实热证动物模型(内毒素致热大鼠)的血浆内毒素水平影响情况,结果显示:提运手... 本文选取提插泻法、捻转泻法、透天凉法、提运手法为研究对象,其中提运手法为孙六合教授经多年临床总结的一种凉泻针刺手法,通过实验研究对比四种手法对实热证动物模型(内毒素致热大鼠)的血浆内毒素水平影响情况,结果显示:提运手法效果最显著,该研究结果为临床实热证治疗中凉泻手法的筛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泻 针刺手法 提运手法 内毒素
下载PDF
凉泻手法对内毒素致热大鼠血清溶菌酶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董善京 周伯仁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 :探讨凉泻手法的针刺效应。方法 :选用内毒素致热大鼠为“实热证”模型 ,分别施以提插泻法、捻转泻法、透天凉法、提运法 ,以血清溶菌酶 (LSZ)为检测指标。结果 :四种手法均能增加血清内LSZ水平 ,复式手法优于单式手法 ,提运手法... 目的 :探讨凉泻手法的针刺效应。方法 :选用内毒素致热大鼠为“实热证”模型 ,分别施以提插泻法、捻转泻法、透天凉法、提运法 ,以血清溶菌酶 (LSZ)为检测指标。结果 :四种手法均能增加血清内LSZ水平 ,复式手法优于单式手法 ,提运手法与透天凉法疗效相当。结论 :提运手法是一种简便效验的凉泻手法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泻手法 针刺效应 大鼠
下载PDF
凉泻针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海林 张星华 +1 位作者 杜小正 方晓丽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66-68,共3页
目的:观察凉泻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两组均选取阿是穴和病变部位相应神经阶段的夹脊穴,对照组给予电针夹脊穴配合病变部位围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凉泻针法针刺夹脊穴和阿是穴,两组... 目的:观察凉泻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两组均选取阿是穴和病变部位相应神经阶段的夹脊穴,对照组给予电针夹脊穴配合病变部位围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凉泻针法针刺夹脊穴和阿是穴,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及临床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23例,好转12例,未愈5例,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15例,未愈9例,有效率为77.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泻针法在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方面优于临床常用针刺方法,对带状疱疹患者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泻针法 带状疱疹 VAS
下载PDF
凉泻针法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粉霞 张星华 杜小正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年第2期276-278,共3页
痤疮多发生于青少年,是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颊、胸背部,对患者的容貌和心理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皮脂腺管堵塞,正常分泌的皮脂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形成黑头、粉刺、丘疹、结节及囊肿等皮损,如不积... 痤疮多发生于青少年,是常见的慢性反复发作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面颊、胸背部,对患者的容貌和心理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皮脂腺管堵塞,正常分泌的皮脂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形成黑头、粉刺、丘疹、结节及囊肿等皮损,如不积极规范化治疗,大多数患者会遗留痤疮瘢痕,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治疗 痤疮瘢痕 疗效观察 毛囊皮脂腺 临床 针法 凉泻 心理健康
下载PDF
郑氏凉泻针法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45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凤萍 《中医研究》 2018年第4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郑氏凉泻针法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甘肃省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最给予郑氏凉泻针法针刺治疗(双侧支沟、后溪、太冲、大椎等)... 目的:观察郑氏凉泻针法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甘肃省兰州中医骨伤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最给予郑氏凉泻针法针刺治疗(双侧支沟、后溪、太冲、大椎等)1 d治疗1次,7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对照组给予盐酸伐昔洛韦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H10960097,0.3 g/片,6片/盒),1次0.3 g,1 d2次。加甲钴胺胶囊(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生产,H20052315,0.5 mg/粒,50粒/盒)1次0.5 mg,1 d3次。1周为1个疗程,疗程中间休息1 d。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随访1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4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2例,好转17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7.78%。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氏凉泻针法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凉泻针法/治疗应用 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中医药疗法 临床研究 后遗神经痛
下载PDF
郑氏凉泻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岁珠 王旭光 《中医研究》 2018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郑氏凉泻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静宁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2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郑氏凉泻针法(合谷、外关、曲池、阳陵泉、太冲、丘虚、阿是穴等);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郑氏凉泻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静宁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2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郑氏凉泻针法(合谷、外关、曲池、阳陵泉、太冲、丘虚、阿是穴等);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3例,好转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痊愈5,显效11,好转7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4.19%。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郑氏凉泻针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凉泻针法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针刺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凉泻针法针刺夹脊穴、阿是穴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毅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7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凉泻针法针刺夹脊穴、阿是穴治疗带状疱疹(HZ)的临床疗效及对疼痛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9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夹脊穴、围刺皮损周围阿是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 目的:观察凉泻针法针刺夹脊穴、阿是穴治疗带状疱疹(HZ)的临床疗效及对疼痛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9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夹脊穴、围刺皮损周围阿是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凉泻针法针刺夹脊穴、阿是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凉泻针法针刺夹脊穴、阿是穴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明显,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缩短疱疹结痂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凉泻针法 夹脊穴 阿是穴 疼痛
下载PDF
热补及凉泻针刺手法运用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瑞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3年第10期548-548,共1页
关键词 热补 凉泻 针刺手法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热补及凉泻针刺手法运用体会
16
作者 刘瑞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7期590-590,共1页
笔者在研究前人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对"烧山火"、"透天凉"针刺手法作了改进,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且同样能产生针下热或针下寒的感觉,从而达到热补、凉泻的目的,介绍如下。1热补法不分天、人、地三部,将针一次插入所需深度,得气后,... 笔者在研究前人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对"烧山火"、"透天凉"针刺手法作了改进,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且同样能产生针下热或针下寒的感觉,从而达到热补、凉泻的目的,介绍如下。1热补法不分天、人、地三部,将针一次插入所需深度,得气后,紧按慢提,不计其数,以针下产生热感为度。出针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手法 热补法 凉泻 烧山火 透天 针下热 操作
下载PDF
凉泻针法辅助治疗活动期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随机对照试验
17
作者 张宏涛 张星华 +1 位作者 蒋花 任超展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比较凉泻针法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活动期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RA)腕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活动期湿热痹阻证RA腕关节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40例,脱落3例)和西药组(40例,脱落3例)。西药组予甲氨蝶呤片治疗,每次15... 目的:比较凉泻针法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活动期湿热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RA)腕关节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活动期湿热痹阻证RA腕关节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40例,脱落3例)和西药组(40例,脱落3例)。西药组予甲氨蝶呤片治疗,每次15 mg,每周1次;针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行凉泻针法治疗,穴取双侧合谷、后溪、外关等,每日1次,每周5次。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腕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腕关节肿胀评分、腕关节晨僵评分、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腕关节超声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红细胞沉降率(ES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腕关节疼痛VAS评分、肿胀评分、晨僵评分、滑膜炎灰阶超声(GSUS)分级、滑膜炎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分级及血清CRP含量、ES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药组患者腕关节疼痛VAS评分、肿胀评分、滑膜炎PDUS分级及血清CRP含量、ESR均低于西药组(P<0.05),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凉泻针法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湿热痹阻证RA腕关节病变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活动、降低炎性反应,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腕关节病变 凉泻针法 湿热痹阻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泻肝凉血解毒方联合阿维A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临床观察
18
作者 王利杰 韩婷梅 +3 位作者 芦洁 李俞晓 赵宾超 郝红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309-311,共3页
目的:观察泻肝凉血解毒方联合阿维A对斑块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6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阿维A治疗,中药组加用泻肝凉血解毒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中... 目的:观察泻肝凉血解毒方联合阿维A对斑块型银屑病的效果。方法:6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阿维A治疗,中药组加用泻肝凉血解毒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瘙痒VAS评分均降低,且中药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血沉均降低,且中药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Lipocalin-2、CHI3L1、IL-6、IFN-γ水平均降低,且中药组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中药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肝凉血解毒方联合阿维A治疗斑块型银屑病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型银屑病 血解毒方 阿维A
下载PDF
泻肝凉血解毒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效果观察 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19
作者 田连迎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7期0101-0102,共2页
探究泻肝凉血解毒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7月~2023年07月河北省三河市中医医院8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迪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泻肝凉血解毒方... 探究泻肝凉血解毒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7月~2023年07月河北省三河市中医医院8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迪银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泻肝凉血解毒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急躁易怒、情志抑郁、胸胁胀满、心烦失眠、善太息、口苦]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急躁易怒、情志抑郁、心烦失眠、善太息评分和观察组胸胁胀满和口苦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急躁易怒、情志抑郁、心烦失眠和善太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IL-22和观察组IL-23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TNF-α、IL-6和IL-2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泻肝凉血解毒方可减轻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机体炎症水平,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血解毒方 血清炎性因子
下载PDF
凉血泻火消肿方联合西药治疗浅静脉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巧露 邬丹丹 许吉凤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5期126-129,共4页
目的:观察凉血泻火消肿方联合西药治疗浅静脉炎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75例浅静脉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凉血泻火消肿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 目的:观察凉血泻火消肿方联合西药治疗浅静脉炎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75例浅静脉炎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凉血泻火消肿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2.97%(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10 (IL-10)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NF-α低于对照组(P<0.05),IL-10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凉血泻火消肿方联合西药治疗浅静脉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静脉炎 火消肿方 炎症因子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