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马尾松林土壤及凋落物持水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贵玉 张卫强 +2 位作者 甘先华 王明怀 魏龙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59-164,169,共7页
以南亚热带低效马尾松林下套种改造(马尾松改造模式Ⅰ和马尾松改造模式Ⅱ)和白然更新(马尾松自然更新Ⅲ)3种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马尾松林土壤及凋落物持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试验林间土壤容重、孔隙度... 以南亚热带低效马尾松林下套种改造(马尾松改造模式Ⅰ和马尾松改造模式Ⅱ)和白然更新(马尾松自然更新Ⅲ)3种试验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对马尾松林土壤及凋落物持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试验林间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土壤持水能力差异不显著,不同植被恢复对土壤容重、孔隙度和土壤持水能力影响不显著.土壤容重介于1.36~1.39 g/cm3,土壤最大持水量和非毛管持水量表现为马尾松改造模式Ⅰ>马尾松改造模式Ⅱ>马尾松自然更新Ⅲ,毛管持水量表现为马尾松改造模式Ⅱ>马尾松自然更新Ⅲ>马尾松改造模式Ⅰ,而田间持水量大小为马尾松自然更新Ⅲ>马尾松改造模式Ⅱ>马尾松改造模式Ⅰ.3种试验林间凋落物蓄积量差异不显著,其蓄积量介于13.74~18.56t/hm^2之间.马尾松改造模式Ⅱ和马尾松自然更新模式Ⅲ凋落物最大持水量、最大拦蓄量和有效拦蓄量显著高于马尾松改造模式Ⅰ,凋落物拦蓄地表径流功能优于马尾松改造模式Ⅰ.马尾松改造模式Ⅰ、马尾松改造模式Ⅱ和马尾松自然更新模式Ⅲ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仅为其0~20 cm土壤最大持水量的2.26%、3.02%和3.28%.研究结果为低效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改造、可持续经营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 低效马尾松人工林 土壤和凋落物持水 南亚热带
下载PDF
喀斯特山地典型植被类型凋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
2
作者 赵敏 戴全厚 +3 位作者 严友进 姚一文 丁鹏玮 周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1-249,共9页
[目的]研究喀斯特山地典型植被类型凋落物以及土壤水文效应,对该地区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方法,选取喀斯特山地草地、草灌复合丛、灌丛、乔灌复合林和乔木林5种典型植被类型,探索不同植被类型下凋落物... [目的]研究喀斯特山地典型植被类型凋落物以及土壤水文效应,对该地区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方法,选取喀斯特山地草地、草灌复合丛、灌丛、乔灌复合林和乔木林5种典型植被类型,探索不同植被类型下凋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特征。[结果](1)5种典型植被类型凋落物蓄积量依次为乔灌复合林(3.57 t/hm^(2))、乔木林(3.00 t/hm^(2))、草灌复合丛(2.18 t/hm^(2))、灌丛(1.94 t/hm^(2))、草地(1.8 t/hm^(2)),植被类型以及凋落物分解程度均与蓄积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凋落物有效拦蓄量、最大拦蓄量均以乔木林最高、乔灌复合林及草地次之,均随分解程度增加而降低,二者分别与植被类型和分解程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2)土壤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均以乔木林和乔灌复合林较大,草地较小,植被类型对土壤各持水指标影响均极显著(p<0.001)。(3)凋落物拦蓄量通过影响土壤容重,改善土壤质地和孔隙状况,提高土壤的水文效应。[结论]结合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的困难性,采用乔灌植被开展植被恢复能够更好地改善凋落物及土壤水文条件,提高植被恢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土壤理性质 凋落物持水特征
下载PDF
山地草地凋落物分解与持水力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建利 张文 毕玉芬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08-110,共3页
以云南马龙县退化山地草地为研究对象,对封育2年草地的凋落物分解速率、储水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封育时间的推移,草地凋落物分解速率有所降低。在封育条件下,草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显著高于自然放牧草地(F=7.647;P<0.01)。随... 以云南马龙县退化山地草地为研究对象,对封育2年草地的凋落物分解速率、储水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封育时间的推移,草地凋落物分解速率有所降低。在封育条件下,草地凋落物的分解速率显著高于自然放牧草地(F=7.647;P<0.01)。随凋落物分解时间的推移,其最大持水率呈抛物线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草地 凋落分解 凋落最大
下载PDF
单性木兰生存群落凋落物及土壤水文生态效应 被引量:4
4
作者 彭玉华 谭长强 +2 位作者 郑威 何峰 申文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5期119-125,130,共8页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木论自然保护区单性木兰成片分布区群落的凋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为更好地评价单性木兰生存群落的水文生态效应提供依据。[方法] 在单性木兰成片分布区内,采用样方法,对单性木兰生存群落林下凋落物层和土壤... [目的]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木论自然保护区单性木兰成片分布区群落的凋落物和土壤水文效应,为更好地评价单性木兰生存群落的水文生态效应提供依据。[方法] 在单性木兰成片分布区内,采用样方法,对单性木兰生存群落林下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生态做定量研究。[结果] 林分凋落物现存量为11.68 t/hm^2,最大持水总量为19.46 t/hm^2,有效拦蓄能力为13.87 t/hm^2;半分解层凋落物现存量远大于未分解层,占整个蓄积量的77.06%,其有效拦蓄量也占整个拦蓄量的75.56%。林分土壤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分别为1.14~1.26 g/cm^3,51.36%~68.68%,41.58%~45.73%,8.80%~27.10%,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分别为868.75~941.04,64.00~133.73 t/hm^2。林地总蓄水量变化范围79.75~148.74 t/hm^2。[结论] 单性木兰成片分布区林地蓄水功能主要集中在土壤层中,林分密度对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效持水量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性木兰 凋落物持水特性 土壤能力 林地蓄能力
下载PDF
3种生态公益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曹鹤 薛立 +3 位作者 梁丽丽 任向荣 谢腾芳 王相娥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7,共4页
对于云勇林场的水源涵养林、风景林和水土保持林的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源涵养林的凋落物的干重(2.11thm-2)最大,其次是风景林(2.05thm-2),而水土保持林较小(1.43thm-2)。各林分凋落物的持水... 对于云勇林场的水源涵养林、风景林和水土保持林的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源涵养林的凋落物的干重(2.11thm-2)最大,其次是风景林(2.05thm-2),而水土保持林较小(1.43thm-2)。各林分凋落物的持水量呈现水源涵养林>风景林>水土保持林,最大持水量为水源涵养林6.65thm-2,风景林5.16thm-2,水土保持林4.17thm-2。水源涵养林、风景林和水土保持林最大持水率分别为417%、352%和288%。凋落物持水量和凋落物持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按照对数方程增加。3种林分中水源涵养林的凋落物吸水速率在各浸泡时间后居首位,水土保持林中等,风景林最小,各林分的凋落物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长按方程W=a·t-b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凋落物持水 凋落物持水 凋落速率
原文传递
5种主要森林类型涵养水源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志永 张卓文 +4 位作者 陈玉生 朱传忠 袁玉万 崔鸿侠 周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75,共5页
从林冠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3个生态作用层次对三峡库区莲峡河小流域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林内透雨量、树干径流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呈二元线性关系; 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 林冠截留率为1... 从林冠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3个生态作用层次对三峡库区莲峡河小流域5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涵养水源功能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表明: 林内透雨量、树干径流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呈二元线性关系; 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呈幂函数关系 林冠截留率为16 34%~27 43%, 平均为22 15%, 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针叶混交林>柏木林; 凋落物储量为10 52~21 90t·hm-2, 平均为17 61t·hm-2, 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柏木林>针叶混交林>灌木林; 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2 66~4 19mm, 平均为3 48mm, 依次为柏木林>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灌木林; 土壤层非毛管蓄水量为34 68~ 44 16 mm, 平均为40 35mm,依次为柏木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马尾松林>灌木林; 各种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截留的降雨量总量为377 6~494 6t·hm-2, 平均为446 56t·hm-2, 柏木林的涵养水源功能最好, 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马尾松林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小流域 林冠截留 凋落物持水 土壤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