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减七和弦运用手法及其审美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松林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47-150,158,共5页
在大小调体系和声语言材料中,减七和弦带有强烈刺激音响,既不协和又不稳定。贝多芬对这个和弦情有独钟,他利用减七和弦的特殊音色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深刻的思想及社会矛盾冲突。这一特殊的和声语言材料,在他的钢琴奏鸣曲中运用及为普... 在大小调体系和声语言材料中,减七和弦带有强烈刺激音响,既不协和又不稳定。贝多芬对这个和弦情有独钟,他利用减七和弦的特殊音色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深刻的思想及社会矛盾冲突。这一特殊的和声语言材料,在他的钢琴奏鸣曲中运用及为普遍、频繁,或作为主题旋律、动机;或作为烘托音型;或独立、装饰性运用;或作为连接桥梁;或作为离调、转调环节;或作为对位材料;或作为半终止;或用在主、属持续音上;或综合性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七和弦 和声语言材料 多姿多彩 审美特征
下载PDF
减七和弦六种解决的自然数理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宋光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17,共13页
俄罗斯强力集团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所撰写的《和声学实用教程》一书讲解了"减七和弦六种解决法",是和声学功能理论的一宗可贵财富。六种解决法从调式类型视角可分为大调与小调两个范围,从减七和弦与解决和弦的关系... 俄罗斯强力集团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所撰写的《和声学实用教程》一书讲解了"减七和弦六种解决法",是和声学功能理论的一宗可贵财富。六种解决法从调式类型视角可分为大调与小调两个范围,从减七和弦与解决和弦的关系看,可分成三种样式:无共同音、有一个共同音、有两个共同音。减七和弦解决序进可以作逆向考察,借助逆向考察可发现大小三和弦衍生成减七和弦的衍生规律:由大三和弦衍生而成的减七和弦显示属功能动力。由小三和弦衍生而成的减七和弦显示下属功能动力。由此可发现"减七和弦两源生成"与"减七和弦功能两可"的和声学规律。这一规律可运用律学方法作出合乎数理、顺应自然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七和弦解决 自然数理
下载PDF
减七和弦在转调中的常用方法
3
作者 胡一鹏 《黄河之声》 2016年第18期72-73,共2页
减七和弦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和弦,它具有十分尖锐的听觉效果与极其不稳定的和声功能性。在西方大小调的体系中,减七和弦被认为是极度不和谐的音响效果之一,常常用来表现强烈的情感或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是极具表现力的一种和弦。在传统和声... 减七和弦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和弦,它具有十分尖锐的听觉效果与极其不稳定的和声功能性。在西方大小调的体系中,减七和弦被认为是极度不和谐的音响效果之一,常常用来表现强烈的情感或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是极具表现力的一种和弦。在传统和声中,减七和弦十分不稳定,有强烈的需要解决的倾向。又因其转位的特殊性,它的调性归属感十分模糊,经常作为转调的中介和弦使用,被称为"万能的转调和弦"。在作为转调的中介和弦使用时,它不但需要考虑在前调与新调中的功能性,又需要注重转调过渡的流畅性。了解减七和弦在转调中的常用方法,对音乐的创作非常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七和弦 转调 和声功能 创作
下载PDF
试论减七和弦在作品中的艺术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董伽 《歌海》 2009年第3期30-31,共2页
音乐内容的表达离不开音乐要素和手段的展现。减七和弦被看成是一个柔美、抒情、浪漫、伤感的和弦。它对音乐形象、情绪和色调的完成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减七和弦 和弦的色彩 音乐形象性
下载PDF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中减七和弦的运用
5
作者 周洁 《黄河之声》 2013年第9期60-61,共2页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西方古典乐派至浪漫乐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减七和弦的大量使用成为显著的标志之一。本文分析了减七和弦在调式、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并就贝多芬三十二首奏鸣曲中减七...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是西方古典乐派至浪漫乐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减七和弦的大量使用成为显著的标志之一。本文分析了减七和弦在调式、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并就贝多芬三十二首奏鸣曲中减七和弦的功能性与色彩性运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奏鸣曲 减七和弦 功能性 色彩性
下载PDF
减七和弦的转调与连接 被引量:1
6
作者 熊辉 《黄河之声》 2013年第12期54-55,共2页
减七和弦的结构有与其他七和弦一样的本体和变体,其物理音响是听觉音响的基础。减七和弦的肇始与运用,是基于音乐作品情感的表达与呈示,有单纯和声学意义的连接转调与连接,也有作品中思想和感情表达的转化。减七和弦在音乐作品中的转调... 减七和弦的结构有与其他七和弦一样的本体和变体,其物理音响是听觉音响的基础。减七和弦的肇始与运用,是基于音乐作品情感的表达与呈示,有单纯和声学意义的连接转调与连接,也有作品中思想和感情表达的转化。减七和弦在音乐作品中的转调与连接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西方主要经历了巴洛克、古典浪漫及近代时期。减七和弦在不同时期所使用的方式不同,所表述意义也有微观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七和弦 转调 连接 情感表达
下载PDF
灵敏的和弦功能感所倚蕴的数理秘骨——由辟斯顿对于减七、增六和弦的功能断言引发的和声功能理论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宋光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1期37-54,共18页
辟斯顿《和声学》指出:(1)升Ⅱ级、升Ⅵ级减七和弦具有"非属"功能;(2)增六和弦常用的一类是下属和弦的变体,不常用的较高深的一类才是副属和弦的变体。文章用律学数理方法论证了这两个命题的合理性。论文首先剖析了属小九和... 辟斯顿《和声学》指出:(1)升Ⅱ级、升Ⅵ级减七和弦具有"非属"功能;(2)增六和弦常用的一类是下属和弦的变体,不常用的较高深的一类才是副属和弦的变体。文章用律学数理方法论证了这两个命题的合理性。论文首先剖析了属小九和弦的波长连比式——1/8∶1/10∶1/12∶1/14∶1/17,指出貌似1.5全音的自然音程有四种,貌似3全音的自然音程也有四种。作为减七和弦解决声部进行的半音,在人们熟知的自然半音(16/15)之外还有"特小二度"(81/20)与"紧自然半音"(17/16)两种。在认知音程关系的基础上,文章指出"非属"减七和弦的波长连比式是"20∶17∶14∶12∶10",其中,有上行半音解决强烈倾向的是相当于17、14的两音位,解决音程各自是"×16/17""×20/21"。这正是"非属"减七和弦功能动力的独特本质所在。文章又指出,生成增六度有两种相反功能的衍生途径:(1)由下属小和弦根音升高半音的衍生途径是3/8×17/18×17/48,生成的增六和弦波长连比式是"30∶24∶17",具有副下属强化动力功能;(2)由重属大和弦五音降低半音的衍生途径是16/27×18/17×32/51,生成的增六和弦波长连比式是"1/17∶1/24∶1/30",具有副属强化动力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属减七和弦 常用的增六和弦——下属和弦变体 高深的增六和弦 ——副属和弦变体
下载PDF
试论减七和弦与半减七和弦 被引量:2
8
作者 卞祖善 《音乐研究》 1988年第4期54-68,共15页
减七和弦与半减七和弦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般地来说,人们习惯于接受这样的观点,即“古典作曲家有时用最简单的手段——主音、属音、下属音造成伟大的印象。”从传统和声的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主、属、下属功能体系。... 减七和弦与半减七和弦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一般地来说,人们习惯于接受这样的观点,即“古典作曲家有时用最简单的手段——主音、属音、下属音造成伟大的印象。”从传统和声的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主、属、下属功能体系。因此大调导七和弦(半减七和弦)及和声小调导七和弦(减七和弦)常被纳入属功能的范畴,即将其作为不完全属九和弦来处理。而实际上在西欧音乐作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七和弦 作曲家 贝多芬 复调音乐 交响曲 传统和声 柴科夫斯基 和弦 主调音乐 音乐作品
原文传递
听觉分析中七和弦的辨别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唐俊岩 郭铭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57-59,共3页
关键词 减七和弦 听觉分析 不协和 色彩特征 转位 度音程 视唱练耳课 构成形式 类音 听辨
下载PDF
又一个和弦复杂化的途径——异调同低音转位七和弦的特征和应用
10
作者 陈师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263-270,279,共9页
和声语言,从初创时期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古典调性的约束,四、五度功能序进,演化到千变万化的和弦结构和和声序进逻辑。十九世纪以来,和弦结构的复杂化有以下几个方面:高度的三度叠置和弦,四、五度叠置和弦,附加音和弦,五声音调纵合化和弦... 和声语言,从初创时期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古典调性的约束,四、五度功能序进,演化到千变万化的和弦结构和和声序进逻辑。十九世纪以来,和弦结构的复杂化有以下几个方面:高度的三度叠置和弦,四、五度叠置和弦,附加音和弦,五声音调纵合化和弦,三度叠置基础上的变化音和弦,外音和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七和弦 转位 和弦结构 低音 音乐作品 复杂化 调性关系 十九世纪 纵合化和弦 和声手法
下载PDF
合唱训练中和弦音的音准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段桥生 《艺海》 2006年第5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不协和和弦 合唱训练 减七和弦 合唱作品 音高 多声部 分析与处理 和声 音响 五音
下载PDF
爵士乐的替代和弦研究(之二)——保留原始和弦的替代和弦
12
作者 傅小草 《音乐时空》 2015年第4期151-151,160,共2页
本文从爵士乐的和声特征出发,着重研究其替代和弦,通过对"保留原始和弦的替代和弦"的分析,展现其在构建爵士乐个性化艺术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爵士乐 替代和弦 IIm7-V7替代 减七和弦替代 Coltrane替代 和弦替代
下载PDF
巴托克的十二和弦解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斗南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68-68,共1页
《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78年第二期《二十世纪作曲技(?)》一文,15页谱例23第四小节十二和弦,尚有不少学者迷惑不解求问,现借机简析一次,供明知。原文中讲过,这个和弦是由三个减七和弦相加起来的,而连接处是大二度,如:
关键词 巴托克 减七和弦 外国音乐 二十世纪 参考资料 简析 作曲 原文 相加 连接
下载PDF
和弦的字母标记法
14
作者 杨一丹 《民族音乐》 1997年第1期28-30,共3页
和弦,是由三个以上的音符并按一定的排列规则组合而成的多声结构。在现代音乐生活中,如电声乐队配器、吉它弹唱以及一些电子乐器的记谱等,常常不将和弦中的每一个音衔都写出来,而是采用英文字母来进行标记,即和弦的字母标记。所谓和弦... 和弦,是由三个以上的音符并按一定的排列规则组合而成的多声结构。在现代音乐生活中,如电声乐队配器、吉它弹唱以及一些电子乐器的记谱等,常常不将和弦中的每一个音衔都写出来,而是采用英文字母来进行标记,即和弦的字母标记。所谓和弦的字母标记法,就是采用音名中的英文字母(大写)C、D、E、F、G、A、B 等来进行和弦标记的方法。标记时,以音名中的各个英文字母作为各个和弦的根音,再配合其它的记号来表示出各个和弦的性质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七和弦 字母标记法 英文字母 行标记 和弦 转位 低音 现代音乐 记谱 音名
下载PDF
调性模糊材料与调性展开 被引量:2
15
作者 康和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7-160,共4页
无调性音乐的制作者竭力回避自然音关系的做法非常深刻地反证了自然体系就是调性音乐赖以生存的土壤。要摆脱调性的控制首先得摆脱自然音体系。在摆脱自然音体系的音乐实践过程中,由远关系音级构成的各种减和弦、增和弦等调性模糊材料... 无调性音乐的制作者竭力回避自然音关系的做法非常深刻地反证了自然体系就是调性音乐赖以生存的土壤。要摆脱调性的控制首先得摆脱自然音体系。在摆脱自然音体系的音乐实践过程中,由远关系音级构成的各种减和弦、增和弦等调性模糊材料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音 调性模糊材料 减七和弦 调性展开
下载PDF
调性音乐中“非结构因素”的延长与扩张——以所选的李斯特作品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磊 余鑫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6-45,共10页
近年来,一些西方学者在申克的音乐分析理论基础上,将其用于分析传统调性音乐的理念与"延长"技术扩展至建立在不协和音响基础上的非功能调性音乐领域,提出了"不协和的延长"这一概念。受此启发,本文借鉴国内音乐学领... 近年来,一些西方学者在申克的音乐分析理论基础上,将其用于分析传统调性音乐的理念与"延长"技术扩展至建立在不协和音响基础上的非功能调性音乐领域,提出了"不协和的延长"这一概念。受此启发,本文借鉴国内音乐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非结构因素"的延长与扩张,并以所选的李斯特作品为例,对其音乐创作中各种"非结构因素"不断扩张的现象及相关技法进行分析与梳理,试图探究其过程中所折射出的某些音乐观念的发展与演变,最终使无调性成为历史发展中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申克 不协和的延长 非结构因素 减七和弦 增三和弦 三全音 平行声部进行
下载PDF
给《晚星之歌》的音乐学分析提交的备忘录
17
作者 刘彤文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1-138,共8页
《晚星之歌》(或译作《晚星颂》、《黄昏的星》)是瓦格纳的歌剧《汤豪塞》中最著名的唱段,已成为我国音乐院校的声乐教材。文章以歌词原文为依据,指出译文中的一些讹误,并以音乐学分析的角度,对歌曲的和声布局、应用、连接等特点进行详... 《晚星之歌》(或译作《晚星颂》、《黄昏的星》)是瓦格纳的歌剧《汤豪塞》中最著名的唱段,已成为我国音乐院校的声乐教材。文章以歌词原文为依据,指出译文中的一些讹误,并以音乐学分析的角度,对歌曲的和声布局、应用、连接等特点进行详细的剖析,为教材今后的建设提供较完整的音乐学分析备忘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方位图 色彩性对比 阻碍进行 升Ⅱ级减七和弦 重轻节律
下载PDF
精湛多彩的过渡段──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过渡手法分析
18
作者 姚以让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3-62,共10页
关键词 《第六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 过渡段 展开部 手法分析 音乐 乐章 副部 转接段 减七和弦
下载PDF
青主歌曲评介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震亚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2-31,共10页
青主(1893—1959)好像是一颗飘忽不定的、然而却又相当明亮的流星。当在乐坛显现时,他不羁的乐论使论家哗然,引起一片诽议。他的深情的歌曲却受到称赞,历史传唱。他没有学音乐的正式学历,全凭对音乐的由衷爱好,在私人指导下学习作曲与... 青主(1893—1959)好像是一颗飘忽不定的、然而却又相当明亮的流星。当在乐坛显现时,他不羁的乐论使论家哗然,引起一片诽议。他的深情的歌曲却受到称赞,历史传唱。他没有学音乐的正式学历,全凭对音乐的由衷爱好,在私人指导下学习作曲与演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主 音乐创作 歌曲 减七和弦 五声音阶 和声配置 中国作曲家 自然小调 和弦 钢琴伴奏
下载PDF
瓦格纳《特里斯坦》中属七和弦的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桑桐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8-57,共10页
关键词 和弦 特里斯坦 和声进行 和弦 减七和弦 瓦格纳 主导动机 终止式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下属和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