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灌注轨道减影成像对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乔月 刘景鑫 +1 位作者 柳林 朱宇航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第4期38-40,46,共4页
目的研究CT灌注轨道减影成像技术评价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选入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一个... 目的研究CT灌注轨道减影成像技术评价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选入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一个月后成功随访的患者98例,分别行肝脏动态增强MRI扫描、320排容积CT灌注扫描,并应用轨道减影成像获得CT减影图像,两项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一周。评估两种影像学方法判断残留动脉期强化区的一致性。结果两种影像学方法对判断残留强化区(Kappa=0.5)以及对肿瘤动脉期强化区最长径的测量(t=1.895,P=0.068)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肿瘤动脉期强化最短径的测量具有统计学差异(t=2.298,P=0.033)。结论 CT灌注轨道减影技术对评价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疗效、指导后续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CT轨道减影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下载PDF
应用MR动态增强减影成像技术显示乳腺三维血管结构 被引量:3
2
作者 迟达 罗娅红 +4 位作者 于韬 段阳 何翠菊 赵英杰 赵丹 《当代医学》 2011年第6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MR动态增强、脂肪抑制成像和减影成像技术显示乳腺三维血管结构。方法选择随机抽取100名高危乳腺癌患者的正常侧乳腺,通过8个时相的动态MR增强减影研究显示胸廓内、外动脉、肋间动脉和其分支的比率。结果胸廓内、外动脉I级... 目的探讨应用MR动态增强、脂肪抑制成像和减影成像技术显示乳腺三维血管结构。方法选择随机抽取100名高危乳腺癌患者的正常侧乳腺,通过8个时相的动态MR增强减影研究显示胸廓内、外动脉、肋间动脉和其分支的比率。结果胸廓内、外动脉I级、II级分支的显示率分别为93%(93/100)、62%(62/100)、72%(72/100)、45%(45/100);肋间动脉的显示率为59%(59/100)。结论乳腺动态MRI增强3D血管减影成像基本上反映乳腺的血管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MRI增强 3D血管减影成像 乳腺
下载PDF
旋转数字减影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屈长强 刘增品 冯京萍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4-225,共2页
关键词 旋转数字减影成像技术 脑动脉瘤 脑血管疾病 诊断 手术
下载PDF
基于规则化位移场的弹性减影成像研究
4
作者 夏长虹 邵金华 +1 位作者 曹建彪 罗建文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232-234,F0002,共4页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规则化位移场的弹性减影成像方法,探讨其在消融损伤成像监控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别进行有限元仿真和离体实验研究,对压缩量不同情况下的位移场进行规整化和减影处理,处理后的位移场在深度方向进行微分获得弹性...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规则化位移场的弹性减影成像方法,探讨其在消融损伤成像监控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别进行有限元仿真和离体实验研究,对压缩量不同情况下的位移场进行规整化和减影处理,处理后的位移场在深度方向进行微分获得弹性减影图像。结果仿真和离体实验数据显示,在消融治疗中,基于规则化位移场的弹性减影成像在压缩量变化的情况下,可获得效果较好的弹性图像,比传统弹性成像更好地反映了损伤区域的情况。结论基于规则化位移场的弹性减影成像方法实现压缩量不同情况下的弹性减影成像,优于传统弹性成像方法,可以用于消融治疗的损伤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减影成像 消融损伤 有限元仿真 离体实验 规则化位移场
下载PDF
MR动态增强及减影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吴继雄 李海云 +3 位作者 石安斌 方文亮 杨秋云 翟建春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5期71-73,83,共4页
目的研究MR动态增强及减影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统计分析我市各医院影像中心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72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2例182个病灶经病理证实,其中100例102个病灶为恶性,6例6个病灶为重度不典型... 目的研究MR动态增强及减影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统计分析我市各医院影像中心2007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72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2例182个病灶经病理证实,其中100例102个病灶为恶性,6例6个病灶为重度不典型增生癌变伴浸润,66例74个病灶为良性;乳腺恶性病变组患者的单向型、平台型比例均显著低于良性病变组(P<0.05),流出型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肿瘤血管数目0支比例显著低于良性病变组(P<0.05),1支、多支比例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形态学体征和间接征象之间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MR动态增强及减影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动态增强剂减影成像 乳腺 良恶性病变 鉴别
下载PDF
320排CT肺血管减影成像联合NT-proBNP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何伟荣 王海 +2 位作者 张祺荣 连永伟 刘广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3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320排CT肺血管减影成像联合NT-proBNP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0年9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54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入院空腹外周静脉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予以患者320排C... 目的:探讨320排CT肺血管减影成像联合NT-proBNP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20年9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54例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入院空腹外周静脉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予以患者320排CT扫描及肺动脉造影,获取减影后肺动脉血管图像与碘分布融合肺动脉图像,观察肺动脉血管显影与血流量情况,记录栓子数目与位置。以肺动脉造影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肺血管减影成像与NT-proBNP诊断急性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性。结果:基于金标准,CT肺血管减影成像诊断急性肺栓塞误诊2例、漏诊2例,NT-proBNP诊断急性肺栓塞漏诊4例、误诊7例。CT肺血管减影成像与NT-proBNP联合诊断急性肺栓塞,漏诊1例,误诊1例。经计算,联合诊断灵敏度92.86%、特异度97.50%、准确率96.30%,高于CT肺血管减影成像与NT-proBNP单一诊断。结论:320排CT肺血管减影成像是诊断急性肺栓塞有效可行的方法,联合NT-proBNP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320排CT肺血管减影成像 NT-PROBNP
下载PDF
CT肺血管减影成像评估急性肺栓塞的价值
7
作者 刘立明 郭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4期2285-2286,共2页
目的分析CT肺血管减影成像评估急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度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肺血管减影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肺血管减影成像评估急... 目的分析CT肺血管减影成像评估急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度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肺血管减影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肺血管减影成像评估急性肺栓塞的临床价值。结果经DSA诊断结果证实,90例高度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共检出急性肺栓塞61例,CT肺血管减影成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敏感度为(93.44%),特异度为(89.66%),准确度为(92.22%);经Kappa一致性度量,CT肺血管减影成像诊断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肺栓塞与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73,P<0.001)。结论CT肺血管减影成像评估急性肺栓塞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利于临床评估急性肺栓塞严重程度,为临床早期评估急性肺栓塞及其病情进展提供客观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CT 肺血管减影成像
下载PDF
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减影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邓永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减影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对100例进行头颈部CT血管减影成像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对比剂的注射剂量为70 m L,低剂量组注射剂量50 m L,相同的注射速率进行增强扫描,采用VR、MIP、MPR、CRP等方法...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颈部CT血管减影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对100例进行头颈部CT血管减影成像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对比剂的注射剂量为70 m L,低剂量组注射剂量50 m L,相同的注射速率进行增强扫描,采用VR、MIP、MPR、CRP等方法重建图像并对两组的影像质量进行归类分析。结果两组间的影像质量优、良率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多层螺旋CT而言,应用注射低剂量对比剂进行头颈部血管减影成像是可行的,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CT血管减影成像 对比剂 注射量 像质量
下载PDF
640层CT肺减影成像联合肺动脉CTA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邢小明 邓利华 +1 位作者 张春 李雯怡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5期5-7,共3页
目的:分析对急性肺栓塞采用640层CT肺减影成像联合肺动脉CT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诊疗的肺栓塞患者76例,患者采用肺动脉CTA诊断后进行640层CT肺减影技术重建。比较单一诊断及联合诊断的诊... 目的:分析对急性肺栓塞采用640层CT肺减影成像联合肺动脉CTA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诊疗的肺栓塞患者76例,患者采用肺动脉CTA诊断后进行640层CT肺减影技术重建。比较单一诊断及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结果:按标准测得肺部血栓共计326个,其中35个位于主干,76个位于叶,133个位于段,82个位于亚段及以下,对两种诊断方式的灵敏度进行比较,在主干、叶、段处的栓塞肺动脉CTA诊断方式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35/35)、97.4%(74/76)、94.7%(126/133),640层CT肺减影成像联合肺动脉CTA诊断方式的灵敏度分别为100.0%(35/35)、98.7%(75/76)、97.7%(130/133),两种诊断方式的灵敏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640层CT肺减影成像联合肺动脉CTA诊断在亚段及以下与总的灵敏度分别为95.1%(78/82)、97.5%(318/326),均显著高于肺动脉CTA诊断的82.9%(68/82)、92.9%(303/326)(P <0.05)。结论:采用肺动脉CTA联合640层CT肺减影成像诊断主干、叶、段处的栓子诊断效能均较高,但640层CT肺减影成像联合肺动脉CTA诊断亚段及以下的栓子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0层CT肺减影成像 肺动脉CTA 急性肺栓塞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减影成像技术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炳中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1期212-213,共2页
脑血管疾病以及头颈部血管病变的发病率逐年增长,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头颈部血管的病变,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医学专家对此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多层螺旋CT减影成像技术在头颈部血管治疗中的特点以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减影成像 血管造 头颈部血管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查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前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余俊 彭辉 杨海辉 《当代医学》 2024年第9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联合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前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CTA和DSA检查...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联合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前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CTA和DSA检查。比较CTA检查与CTA联合DSA检查方式的肿瘤检出率、动脉瘤分布、瘤体直径及瘤颈宽度。结果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18例、大脑前动脉瘤15例、前交通动脉瘤20例、大脑中动脉瘤10例、小脑上动脉瘤12例、小脑下动脉瘤5例。共92枚动脉瘤,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20枚、大脑前动脉16枚、前交通动脉25枚、大脑中动脉10枚、小脑上动脉15枚、小脑下动脉6枚。CTA联合DSA检查检出率高于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联合DSA检查检出瘤体分布数量多于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联合DSA检查与CTA检查瘤颈宽度与瘤体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前予以CTA联合DSA检查能准确检测动脉瘤数量和定位肿瘤位置,可为介入治疗提供更精准的影像学结果,对疾病诊断评估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数字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诊断评估
下载PDF
飞利浦FD20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故障维修二例
12
作者 康永存 贺佳志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system,DSA)是集平板探测器和X线成像系统为一体,兼具心脏造影和外周血管检查的新型数字平板减影机[1]。DSA的基本原理是将注入造影剂前后拍摄的2帧X线图像经数字化输入图像计算...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system,DSA)是集平板探测器和X线成像系统为一体,兼具心脏造影和外周血管检查的新型数字平板减影机[1]。DSA的基本原理是将注入造影剂前后拍摄的2帧X线图像经数字化输入图像计算机,通过减影、增强和再成像过程以获得清晰的纯血管影像,并实时显现血管影。DSA具有对比度及分辨率高、检查时间短、造影剂用量少、患者X线吸收量低及节省胶片等优点,现已成为医院开展相关诊疗的重要工具。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医工人员需按照设备使用要求进行日常与周期性保养[2]。随着设备投用时间延长,且设备常处于满负荷状态运行,设备故障率不断提高。医疗设备常见故障主要包括操作故障、机械故障、电路故障、软件故障[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飞利浦FD20 DSA使用过程中发生的2例故障进行分析,为业内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利浦 数字血管成像系统 故障维修
下载PDF
头颈64层螺旋CT血管减影成像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锡恩 杨烈 +2 位作者 何宏伟 康江河 段少银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头颈64层螺旋CT血管减影成像(64-SCTSA)的检查技术,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头颈部血管64-SCTSA的影像资料,讨论其技术特点、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范围,诊断结果与手术或DSA比较。结果本组检查及成像参数合... 目的探讨头颈64层螺旋CT血管减影成像(64-SCTSA)的检查技术,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头颈部血管64-SCTSA的影像资料,讨论其技术特点、图像质量及临床应用范围,诊断结果与手术或DSA比较。结果本组检查及成像参数合理、有效,患者检查全部成功。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分别达很好51例(60.7%),好29例(34.5%),一般4例(4.8%)。84例中发现阳性病变79例,其中颅内血管病变58例,颈部血管病变21例。64-SCTSA诊断结果与手术或DSA检查比较,结果基本一致。结论64-SCTSA技术能减少骨结构等对血管的阻挡,有利于显示头颈部血管病变,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减影成像 头颈部 体层摄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医用臭氧作为数字减影成像子宫输卵管造影对比剂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谭一清 查云飞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O3)作为数字减影成像(DSI)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对比剂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226例拟行DSI-HSG的病例,医用O3组113例,对比剂选用浓度30μg/ml的O3;碘对比剂组113例,对比剂选用320 mg I/ml碘佛醇注射液。分别进行DSA采...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O3)作为数字减影成像(DSI)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对比剂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226例拟行DSI-HSG的病例,医用O3组113例,对比剂选用浓度30μg/ml的O3;碘对比剂组113例,对比剂选用320 mg I/ml碘佛醇注射液。分别进行DSA采集成像,对两组DSA图像质量评分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输卵管通畅程度造影表现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O3组、碘佛醇组共226例,输卵管448条。造影术中、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O3组图像质量优、良、差、采集失败者分别为83.2%、11.5%、3.5%、1.8%,碘佛醇组图像质量优、良、差、采集失败者分别为86.7%、10.6%、2.7%、0%,两组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Z=0.805,P=0.421)。O3组225条输卵管,近段堵塞78条、中远段堵塞34条、通而不畅90条、完全通畅23条;碘佛醇组223条输卵管,近段堵塞81条、中远段堵塞33条、通而不畅89条、完全通畅20条;两组输卵管通畅程度造影表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O3作为DSI-HSG对比剂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成像 子宫输卵管造 对比剂 医用O3
原文传递
同步辐射K边减影成像及其在多孔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强 户田裕之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5-270,共6页
基于元素吸收边附近两个能量上线性吸收系数存在差异,开发了同步辐射K边减影成像技术来标识元素的三维分布.采用略高于和略低于Zn元素K吸收边的能量分别成像,利用其减影像表征了Al-Zn-Mg泡沫铝材料中Zn元素的三维分布和定量化信息.铸态... 基于元素吸收边附近两个能量上线性吸收系数存在差异,开发了同步辐射K边减影成像技术来标识元素的三维分布.采用略高于和略低于Zn元素K吸收边的能量分别成像,利用其减影像表征了Al-Zn-Mg泡沫铝材料中Zn元素的三维分布和定量化信息.铸态泡沫铝胞壁上Zn的空间分布不均匀,经过长时间固溶处理,Zn的偏聚情况减小;分析了该泡沫铝的断裂行为,发现其胞壁的脆性断裂与Zn元素的不均匀分布有关.研究结果表明,K边减影成像技术为材料三维组织定量表征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K边减影成像 元素分布 三维表征
原文传递
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米长礼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1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GE生产的16层螺旋CT进行检测,扫描参数设置为电压120kV,电流250~300mA,旋... 目的:探讨分析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GE生产的16层螺旋CT进行检测,扫描参数设置为电压120kV,电流250~300mA,旋转速度0.4s,FOV 20~25cm,矩阵512X512,扫描层厚为5mm。分别进行CT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70例患者使用DSA成像检出91个动脉瘤,CT血管成像检出72个,漏检19个位于ICA海绵窦段;CT血管成像和DSA成像在动脉瘤和图像质量方面差异不明显,>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SA准确率较高,临床实践应该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成像 CT血管成像 DSA
下载PDF
胆道系统的数字减影成像
17
作者 曾启龙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2001年第12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胆道系统 数字减影成像 技术
原文传递
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灌注成像在周围型肺癌肺动脉血供定性及定量评估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征宇 缪競陶 +1 位作者 王颖 胡运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技术在周围型肺癌肺动脉血供定性及半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肺灌注成像技术 ,获取 2 3例经组织学 /细胞学确诊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在造影剂增强首过期内的系列图像 ,在工作站上...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技术在周围型肺癌肺动脉血供定性及半定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肺灌注成像技术 ,获取 2 3例经组织学 /细胞学确诊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在造影剂增强首过期内的系列图像 ,在工作站上将强化前后的图像行减影处理 ,得到肺动脉 (PA )期、肺实质 (PP)期、肺静脉 /降主动脉 (DA)期图像 ,并在时间信号曲线基础上测定癌肿的起始强化时间、峰值时间 ,以及癌肿在肺动脉灌注期 (包括PA期及PP期 )及主动脉灌注期 (DA期 )的强化率 ,进行定性及部分定量分析。结果 本组 2 3例患者测得三种微循环灌注模式 :14例 ( 60 .9% )在肺循环期开始强化 ,在体循环期达到峰值 ,体循环期强化率较肺循环期高 (P <0 .0 0 1) ,提示癌肿为肺 /体循环双重供血 ,以体循环为主 ;7例 ( 3 0 .4% )在体循环期开始强化并达到峰值 ,提示完全为主动脉供血 ;2例 ( 8.7% )在肺循环期开始强化并达到峰值 ,提示主要由肺动脉供血。结论 MR动态增强时间减影灌注技术可以对周围型肺癌肺动脉血供进行定性及相对定量评估 ,作为无创性检查技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动态增强时间灌注成像 周围型肺癌 肺动脉血供 定性评估 半定量评估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陶冉 崔进国 王晓琪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56-57,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MSCTA)在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有临床症状的下肢动脉病变行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并在1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CT扫描数据采用最...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MSCTA)在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有临床症状的下肢动脉病变行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并在1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CT扫描数据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比CTA及DSA两种成像结果。结果 CTA及DSA诊断22例26支下肢动脉共156个兴趣区内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CTA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壁的钙化范围。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的程度及范围,可为制定介入治疗方案及评价术后疗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数字血管成像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M1段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谢惠 吕发金 +4 位作者 覃川 姚开情 张丽娟 蒋孝先 李建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报道运用64层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研究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水平段(M1段)走行及其分支解剖和变异。方法前瞻性观测脑血管或头颈血管VCTDS... 目的报道运用64层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研究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水平段(M1段)走行及其分支解剖和变异。方法前瞻性观测脑血管或头颈血管VCTDSA检查脑底动脉表现无异常者120例,在VR图像上观测MCA-M1段走行及分支类型,测量M1段起始处管径,比较不同侧别、性别管径有无差异。结果120例240侧MCA中,M1段走行分为4型:水平型40.41%(97/240侧),上斜型14.58%(35/240侧),下斜型7.92%(19/240侧),波浪型37.08%(89/240侧);M1段主干分3型:单干型7.91%(19/240侧)、双干型88.75%(213/240侧)、三干型3.33%(8/240侧);M1起始处管径左侧:(1.98±0.44)mm,右侧:(2.05±0.46)mm;男性:(2.01±0.39)mm,女性:(2.03±0.41)mm;管径不存在侧别和性别的差异(P=0.062、0.792)。M1段分支类型除TanrioverN划分八种类型外,另还有IIB、IIC、IVC亚型共3种亚型。发育变异包括窗式变异2例、副大脑中动脉1例、早分叉5例。结论VCTDSA能清楚地显示MCA-M1段血管的解剖和变异,管径正常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CT数字血管成像 解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