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缘板摩擦阻尼器的减振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郝燕平 单颖春 朱梓根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5-58,共4页
对叶轮机叶片缘板金属摩擦阻尼器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研究了摩擦阻尼器对叶片的一阶弯曲振型的影响。研究表明 ,利用金属摩擦阻尼器可以有效地降低叶片的振动 ;通过合理选择阻尼器的质量 (即正压力 ) ,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叶片的弯曲振... 对叶轮机叶片缘板金属摩擦阻尼器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研究了摩擦阻尼器对叶片的一阶弯曲振型的影响。研究表明 ,利用金属摩擦阻尼器可以有效地降低叶片的振动 ;通过合理选择阻尼器的质量 (即正压力 ) ,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叶片的弯曲振动应力 ,即存在一最优正压力 ;并且随着激振力的增加 ,这一最优正压力也将随之增加。因此 ,它是叶轮机械中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减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干摩擦 减振实验 缘板摩擦阻尼器 燃气涡轮发动机
下载PDF
多连杆刚柔机械手设计与手指减振分析
2
作者 管声启 郝振虎 +2 位作者 王静国 马腾飞 师红宇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6-123,共8页
针对陶瓷易碎零件分拣过程中难以稳定抓取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有效稳定抓取的新型多连杆刚柔机械手。首先,以机械传动为基础,将刚性关节与柔性材料相结合,设计机械手的传动方式与柔顺关节的最优结构,并在三维软件上构建刚柔机械手的... 针对陶瓷易碎零件分拣过程中难以稳定抓取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有效稳定抓取的新型多连杆刚柔机械手。首先,以机械传动为基础,将刚性关节与柔性材料相结合,设计机械手的传动方式与柔顺关节的最优结构,并在三维软件上构建刚柔机械手的整体结构;其次,通过对机械手手指结构进行简化,采用拉格朗日理论和有限元离散方法,构建出具有尖端质量的手指多连杆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最后,求解出机械手手指在运动过程中的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减振方案,对机械手手指结构做出优化和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外激力为2 N的条件下,改进结构后的刚柔机械手手指其振动的幅度降低8 mm,且恢复稳定的时间缩短了4 s以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拣和抓取过程中的抗冲击力,保证了对陶瓷易碎零件抓取过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件分拣 结构设计 有限元分析 刚柔机械手 减振实验
下载PDF
工程结构减振教学实验的创新实践
3
作者 颜喜林 《科技资讯》 2012年第12期199-199,共1页
针对当前传统教学实验的不足,把原有的实验系统开发成新的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设计型、创新型教学实验。该项教学实验开拓了学生的学术眼界,收到显著教学效果。
关键词 实验装置 减振实验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间支撑梁式动力吸振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4
作者 赵迪 毛崎波 +2 位作者 何帆 赖龙程 吴志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3-247,287,共6页
通过在中间支撑梁端部布置质量块设计多自由度动力吸振器,首先分析所设计的动力吸振器的理论模型。然后通过优化算法推导得到多自由度动力吸振器的最优频率比、最优阻尼比。最后以单自由度、2自由度和四自由度动力吸振器为例,通过实验... 通过在中间支撑梁端部布置质量块设计多自由度动力吸振器,首先分析所设计的动力吸振器的理论模型。然后通过优化算法推导得到多自由度动力吸振器的最优频率比、最优阻尼比。最后以单自由度、2自由度和四自由度动力吸振器为例,通过实验验证所设计的多自由度动力吸振器。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质量的吸振器,四自由度动力吸振器的振动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单自由度及2自由度动力吸振器,并且其可控制频带更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与波 动力吸 中间支撑梁 多自由度 减振实验 质量比
下载PDF
二维板式磁流减振器的力学建模与实验分析
5
作者 陈丙三 赖晓彬 +2 位作者 李春雨 晏岱 张宁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55,共8页
针对工程中二维减振需求,设计了一种二维板式磁流变减振器.基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二维平面内减振器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模型,以及阻尼力计算模型,从理论角度定性分析了结构物理参数工作间隙δ、中间滑板长度和宽度a对减振器的阻尼力的... 针对工程中二维减振需求,设计了一种二维板式磁流变减振器.基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二维平面内减振器的速度和压力分布模型,以及阻尼力计算模型,从理论角度定性分析了结构物理参数工作间隙δ、中间滑板长度和宽度a对减振器的阻尼力的影响,并在二维振动试验台上进行减振实验,分析励磁电流对二维板式磁流变减振器的减振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选用适当的磁流变流体后,库仑阻尼力对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的影响较大,随着励磁电流的增大磁流变减振器阻尼力变大,系统在两个方向上的振幅均逐渐减少,最大减幅为2. 595 6倍,证实了二维板式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设计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二维板式磁流变 力学建模 减振实验
下载PDF
梯形轨道减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苏宇 刘维宁 +2 位作者 孙晓静 丁德云 谢达文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10期71-74,共4页
结合北京交通大学地下轨道实验室的减振实验,从理论推导与实验结果分析两个方面来研究梯形轨道的动力响应特性及减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梯形轨道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对28 Hz以上频段引起的振动,减振效果可以达到40多dB,可用于振动敏感... 结合北京交通大学地下轨道实验室的减振实验,从理论推导与实验结果分析两个方面来研究梯形轨道的动力响应特性及减振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梯形轨道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对28 Hz以上频段引起的振动,减振效果可以达到40多dB,可用于振动敏感区域的地铁隧道减振。为梯形轨道能够应用于地铁隧道减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形轨道 理论推导 减振实验 地铁隧道
下载PDF
自带冠叶片冠间接触碰撞减振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武新华 李卫军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4,共4页
自带冠叶片因冠间接触碰撞而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文中,自带冠叶片等效为弹簧 -质量模型;冠间的接触碰撞简化为有间隙的弹簧-干摩擦阻尼模型,建立了该结构的振动方程。响应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冠间的相对位移大于间隙值时,冠间的接触... 自带冠叶片因冠间接触碰撞而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文中,自带冠叶片等效为弹簧 -质量模型;冠间的接触碰撞简化为有间隙的弹簧-干摩擦阻尼模型,建立了该结构的振动方程。响应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冠间的相对位移大于间隙值时,冠间的接触碰撞起作用,叶片的振动量随间隙的减小而减小;冠间刚度为叶片等效刚度的1. 3倍左右时,减振效果最好。同时,在冠间间隙可调的自带冠叶片冠间接触碰撞振动实验台上,测得了不同间隙下转子升速时叶片根部的动应变。实验结果和计算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这种结构是一种很好的减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带冠叶片 冠间间隙 接触碰撞 干摩擦 减振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