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生态池对稻田排水的减污效应分析
1
作者 许怡 曾艳丽 +4 位作者 刘敏芝 刘天 张轩 吴巍 周星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分析人工生态池不同水生生物对于稻田排水的净化作用。选取不同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开展稻田排水人工生态池净化试验,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对于稻田排水中的TN和NH4+-N等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人工生态池对于稻田排水中TN、NH4+-... 分析人工生态池不同水生生物对于稻田排水的净化作用。选取不同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以及沉水植物,开展稻田排水人工生态池净化试验,分析不同水生植物对于稻田排水中的TN和NH4+-N等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人工生态池对于稻田排水中TN、NH4+-N的净化效果明显,不同水生植物在净化后第6~7 d左右均能够将污染物浓度降低到排水前的水平。其中黑藻对于TN、NH4+-N的去除效果最好,净化4天即可达到90%以上的去除效果。人工生态池能够有效地净化稻田排水水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黑藻的净化效果最好,适宜在人工生态池中进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生态池 稻田排水 水生作物 减污效应
下载PDF
稻田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减污效应分析——以浙江平湖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许怡 吴永祥 +2 位作者 王高旭 刘培 郭婷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62,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的节水及减污效应,探寻适合平原河网区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方法】在浙江平湖灌溉试验站设定常规灌溉、薄露灌溉和适雨灌溉3种模式,测定了灌溉量以及排水和渗漏水样中的TN、TP、NH_4^+-N、NO_3^--N和CO...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的节水及减污效应,探寻适合平原河网区的水稻节水灌溉模式。【方法】在浙江平湖灌溉试验站设定常规灌溉、薄露灌溉和适雨灌溉3种模式,测定了灌溉量以及排水和渗漏水样中的TN、TP、NH_4^+-N、NO_3^--N和COD等。【结果】适雨灌溉灌水量相较于常规灌溉和薄露灌溉分别减少了67.4%和43.4%,节水效果最好;适雨灌溉排水量最少,相较于常规灌溉和薄露灌溉,适雨灌溉TN排放量分别减少了86.9%和90.7%,NH_4^+-N排放量减少了96.7%和98.3%,COD排放量减少了61.5%和62.5%,TP和NO_3^--N的减排效果不明显。【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适雨灌溉的节水减污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适雨灌溉 节水效应 减污效应 水稻
下载PDF
环境援助的减污效应——理论和基于1982-2008年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佘群芝 王文娟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74,126,共8页
本文考察环境援助对污染物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中国的实际减污效果。建立环境援助减污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8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环境援助在中国的减污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我们认为,环境援助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为规模效... 本文考察环境援助对污染物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中国的实际减污效果。建立环境援助减污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利用198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环境援助在中国的减污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我们认为,环境援助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分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挤出效应以及环境援助自身的直接减污效应;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从显性的结构效应、挤出效应、援助自身的减污效应三者之和来看,环境援助降低我国CO2和SO2的排放,增加工业废水、粉尘、烟尘和固体废物的排放,上述影响均存在滞后反应;当环境援助的规模效应小于一定临界值或技术效应大于一定临界值时,环境援助影响各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总效应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援助 减污效应 实证分析
下载PDF
小区和田块尺度下水稻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减污效应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许怡 吴永祥 +2 位作者 王高旭 徐荣嵘 郭婷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6,共7页
【目的】研究平原河网区不同尺度下水稻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和减污效应。【方法】于2017年在浙江平湖灌溉试验站选取水稻常规灌溉、节水灌溉、蓄雨节水灌溉3种模式在试验小区和田块2种尺度下开展对比试验,记录田间水量平衡过程并检测排... 【目的】研究平原河网区不同尺度下水稻不同灌溉模式的节水和减污效应。【方法】于2017年在浙江平湖灌溉试验站选取水稻常规灌溉、节水灌溉、蓄雨节水灌溉3种模式在试验小区和田块2种尺度下开展对比试验,记录田间水量平衡过程并检测排水和渗漏水样中的TN、TP、NH_4^+-N、NO_3^--N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无论试验小区还是田块尺度,蓄雨节水灌溉的节水效果最好,较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减少了43.4%~87.7%的灌溉量,同时减污效果也最明显,TN排水负荷减少了22%~90%。不同尺度对比中,试验小区的田间管理水平更高,产量略高于田块尺度;小区田间水分控制更精确,灌排次数和水量较田块更多,蒸发蒸腾量和渗漏量则略少于田块。在减污效果上,单位面积下同种灌溉模式的田块的排水污染物负荷比试验小区低37%~57%,渗漏负荷比试验小区高4%~61%,由于排水污染物负荷要远大于渗漏污染物负荷,在总的污染物负荷上田块要小于小区。【结论】本试验中蓄雨节水灌溉模式取得了较好的节水减污效果,但是要注意蓄雨时间和高度,长时间的淹水可能会对水稻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尺度 节水效应 减污效应
下载PDF
“宽带中国”战略和低碳城市双试点的减污效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秋秋 马晓钰 《产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142,共14页
立足于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的新时代背景,基于2009—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战略和低碳城市双试点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宽带中国”战略和低碳城市双试点的减污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不... 立足于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的新时代背景,基于2009—2019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战略和低碳城市双试点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宽带中国”战略和低碳城市双试点的减污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相较于非双试点城市,双试点城市环境污染水平显著降低,这一结论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双试点政策的减污效应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其中,相较于分布在中西部的城市,位于东部的城市减污效果更强;非资源型城市的减污效果较资源型城市的更为理想。双试点政策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技术创新两条途径对城市发挥减污效应。此外,双试点政策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本地的污染排放,而且能够显著抑制“邻地”的环境污染。进一步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单试点和低碳城市单试点均具有减污效应,但弱于双试点的减污效应,“宽带中国”战略试点和低碳城市试点对减少环境污染具有协同作用,实现了“1+1>2”的政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中国”战略 低碳城市 双试点 双重差分法 减污效应 协同作用
原文传递
能源优化配置促进高质量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光清 张文丹 陈晓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20-3230,共11页
为研究能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TFP的影响及其减污降碳效应,以探讨高质量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的可能,本文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算我国2010~2020年期间工业TFP的变化及其分解,并以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最优配置为基准估算... 为研究能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对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指标TFP的影响及其减污降碳效应,以探讨高质量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的可能,本文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算我国2010~2020年期间工业TFP的变化及其分解,并以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最优配置为基准估算对TFP变动的影响和其节能潜力,在此基础上估算减污降碳潜力和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工业TFP增长乏力,但能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可促进TFP增长;能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可带来显著的减污降碳效果,年均减污降碳约占实际排放的15%~20%.我国工业可通过持续推进能源要素市场化进程,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与减污降碳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TFP 要素配置效应 降碳潜力 降碳效应
下载PDF
环境规制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来自清洁生产标准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7
作者 孙博文 郑世林 《经济学(季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4-642,共19页
本文研究了清洁生产环境规制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具有显著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生产全过程控制视角下,规制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发挥作用,源头预防环节,显著抑制了SO_(2)及CO_(2)产... 本文研究了清洁生产环境规制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清洁生产标准实施具有显著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生产全过程控制视角下,规制通过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发挥作用,源头预防环节,显著抑制了SO_(2)及CO_(2)产生,但未通过“激进式减产”渠道发挥作用;过程控制环节,通过改善能源利用效率、激发“波特效应”、发挥资源再配置效应起效;末端治理环节,通过增加脱硫设备数量、提升设备脱硫能力促进SO2处置。结论具有异质性特征,还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政策效应及行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降碳协同效应 清洁生产标准实施
原文传递
异质型环境规制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影响——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8
作者 李汶豫 文传浩 +2 位作者 陈彬森 陶利霞 李益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25,80,127,共11页
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以及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分析了异质型环境规制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命令型和自愿型环境规制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呈显著负向影响,市场型... 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0—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以及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分析了异质型环境规制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命令型和自愿型环境规制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呈显著负向影响,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呈显著正向影响;②命令型和市场型环境规制可以通过政府环保投入能力间接影响减污降碳协同效应;③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的影响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建议从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环境规制方案,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持续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型环境规制 降碳协同效应 长江经济带 中介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欧洲大气污染防治的成效、经验及启示
9
作者 姚颖 蓝艳 +1 位作者 张慧勇 张敏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1年第6期176-180,共5页
自2000年以来,欧洲空气质量整体有所改善,并出现了经济增长与空气污染变化日益脱钩的趋势。虽然污染物排放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区域污染物下降趋势有所不同。从行业类型来看,大部分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均有大幅减少,商业、机构和家... 自2000年以来,欧洲空气质量整体有所改善,并出现了经济增长与空气污染变化日益脱钩的趋势。虽然污染物排放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区域污染物下降趋势有所不同。从行业类型来看,大部分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均有大幅减少,商业、机构和家庭以及农业行业降幅相对较低。大多数欧洲国家2020年春季大气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欧洲空气质量近年来整体改善,主要得益于能源结构转型和交通部门排放控制,包括清洁能源使用不断增加、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等。同时,许多欧盟成员国和欧洲经济区成员国大气质量未能达标,原因包括部分行业减排幅度小、减排政策对象单一所导致其他污染物排放上升、面临政策调节范围以外的挑战等。因此,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过程中,我国应借鉴欧洲经验,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推进全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大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协同治理力度,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推动我国与欧盟、欧洲国家及地方各层面主体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务实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空气质量 大气染防治 降碳协同效应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金堂 鲁俐 《中国商论》 2023年第7期24-28,共5页
绿色金融逐渐成为绿色发展的新引擎,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在城市减污降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城市面板数据,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印发《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 绿色金融逐渐成为绿色发展的新引擎,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金融发展在城市减污降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城市面板数据,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印发《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为事件时间点,运用倾向性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实证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的减污降碳效应。结果发现,与非试点城市相比,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产生了显著的减污降碳效应,城市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中介效应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政策的减污降碳效应在东部、中部、西部城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政策 PSM-DID 试点城市 降碳效应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绿色信贷工具对高污染企业的降污减排效应研究——基于对高污染企业限贷约束机制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烨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134,共4页
运用信贷工具促进高污染企业降污减排是近年来微观金融研究领域内的核心议题,这对合理引导我国产业结构绿色升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年《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为准自然实验,采用... 运用信贷工具促进高污染企业降污减排是近年来微观金融研究领域内的核心议题,这对合理引导我国产业结构绿色升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年《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为准自然实验,采用DID方法检验信贷工具对高污染企业的减排效应,结果显示:第一,与低污染企业相比,绿色信贷工具显著抑制了高污染企业的污染排放;第二,从企业规模异质性上看,绿色信贷工具对大型企业的减排效果远强于中小企业;第三,从区域异质性上看,绿色信贷工具的减排效果在污染水平较低、地区发展压力较小的地区更为明显,这表明绿色信贷工具的功能尚不充分,其普适性仍有待提高。基于此,应巩固绿色信贷减排成效,完善奖惩措施,积极发展绿色信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工具 绿色信贷 效应 双重差分法
原文传递
基于PSO-GRA耦合决策的排水沟系统多目标规划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帅雨婷 张展羽 +2 位作者 冯宝平 吴蕴玉 郑成鑫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7-192,共6页
排水沟系统承担排水蓄涝、环境保护等效能,多目标排水沟系统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考虑工程费用、减污与产量效应构建排水沟系统多目标规划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PSO)生成规划方案非劣解集,并耦合灰色关联投影法(GRA)优选非... 排水沟系统承担排水蓄涝、环境保护等效能,多目标排水沟系统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考虑工程费用、减污与产量效应构建排水沟系统多目标规划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PSO)生成规划方案非劣解集,并耦合灰色关联投影法(GRA)优选非劣解集进行方案决策,将模型应用于上海松江高标准农田稻作区规划排水沟系统。结果显示,稻作区优选规划方案推荐排水历时5 d,农沟与支沟沟深1.3、1.7 m,间距77、270 m,优化水面率7.64%。与传统单目标规划方案相比,设计降水条件下,增加滞涝水量648.5 m^3/hm^2,总氮的单位面积削减能力4.22 kg/hm^2,削减率增加28.1%,水稻相对产量96.2%。该模型能客观权衡多目标的矛盾性进行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沟系统 减污效应 多目标规划 粒子群算法 灰色关联投影决策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李宏兵 郑庆彪 +1 位作者 李震 孙丽棠 《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00-311,共12页
本文基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数据和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PM2.5排放浓度数据,利用2SLS、空间计量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降低了中国... 本文基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数据和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PM2.5排放浓度数据,利用2SLS、空间计量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降低了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水平,这一效应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财政支持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以及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且在地理区位特征上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同时,上述影响主要通过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水平提升的机制实现。基于SAR与SDM模型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也发现城市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减污效应具有双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空气污染的地理相关性使其减污效应被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空气 减污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原文传递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能源和经济的低碳转型 被引量:63
14
作者 何建坤 《环境经济研究》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大上提出中国2030年前CO2排放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新气候目标,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决策。实现CO2排放达峰是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CO2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 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大上提出中国2030年前CO2排放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新气候目标,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决策。实现CO2排放达峰是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节点。CO2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量越低,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因此要统筹碳达峰和长期碳中和的目标和措施,协调部署,强化行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并成为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环节。要远近统筹,进行超前部署和行动。本文建议如下:制定国家长期低碳发展战略,把长期碳中和目标纳入国家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总体目标和战略之中;加强深度脱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应对全球碳中和导向下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制度建设;结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另一方面,在国内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与国际合作,为共建全球生态文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中国的努力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降碳协同效应 全球气候治理
下载PDF
中国省域碳达峰路径与政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苗安康 袁越 +2 位作者 吴涵 马欣 邵辰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623-4636,共14页
从省域层面推动发达地区率先碳达峰是中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有效途径.以江苏省为例,构建了省级LEAP-Jiangsu模型,结合改进的多层对数平均迪氏分解(M-LMDI)模型、Tapio脱钩模型和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模型探索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及... 从省域层面推动发达地区率先碳达峰是中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的有效途径.以江苏省为例,构建了省级LEAP-Jiangsu模型,结合改进的多层对数平均迪氏分解(M-LMDI)模型、Tapio脱钩模型和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模型探索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及碳达峰路径.采用改进的多层M-LMDI模型分析了江苏省历史时期和未来预测情况下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历史碳排放分解结果和规划目标,构建了多种发展情景的LEAP-Jiangsu模型,预测江苏省碳排放达峰时间及达峰水平;运用Tapio脱钩模型和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模型,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2035年江苏省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以标煤计约为401.2~474.6 Mt,终端能源需求量约为319.2~382.3 Mt;江苏省最可能在2025~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碳排放峰值约为815.3~845.7 Mt;能源强度降低、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终端电气化水平和能源结构调整等节能减排措施的减排贡献率分别为33.1%、26.8%、21%和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路径 多层LMDI模型 LEAP-Jiangsu模型 Tapio脱钩指数 降碳协同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