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状手术对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体质及肺动脉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郭健 刘迎龙 +1 位作者 于存涛 吕小东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减状手术对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体质和肺动脉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曾分别行腔静脉一肺动脉连接术(n=9)、体-肺动脉分流术(n=8)和姑息性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n=11)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 目的探讨3种不同减状手术对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体质和肺动脉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曾分别行腔静脉一肺动脉连接术(n=9)、体-肺动脉分流术(n=8)和姑息性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n=11)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此次入院与第1次入院的间隔时间为5~54个月(19.07±10.06个月)。观察所有患者减状手术前和二次手术前的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体表面积(BSA)和肺动脉指数(PAI)等指标。结果第2次入院后共死亡7例,死亡原因为出血、循环衰竭和体外循环意外等。第1次行姑息性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患者二次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及多巴胺总量均长于或大于行腔静脉一肺动脉连接术患者(P〈0.05)。所有患者二次手术前HCT、Hb较减状手术前降低,而SpO2、BSA和PAI增高(P〈0.01)。第1次行腔静脉一肺动脉连接术患者BSA、体一肺动脉分流术患者BSA和PAI、姑息性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患者SpO2、BSA和PAI二次手术前均较减状手术前增高(P〈0.01),姑息性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患者HCT较减状手术前降低(P〈0.05)。结论体-肺动脉分流术、姑息性右心室流出道重建术均能有效地改善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肺血流量,促进左右肺动脉的发育,而腔静脉一肺动脉连接术患者未发现此种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状手术 肺动脉发育 肺血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减状手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22例
2
作者 李忠民 肖学钧 +1 位作者 庄健 张镜芳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8期657-658,共2页
目的 探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减状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 ,分析 2 2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其中 12例采用双向格林 (Glenn)术 ,10例采用体 -肺动脉分流术 (改良Blalock -Taussing人造血管分流术 ) ,通过对两种术式手... 目的 探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进行减状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 ,分析 2 2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其中 12例采用双向格林 (Glenn)术 ,10例采用体 -肺动脉分流术 (改良Blalock -Taussing人造血管分流术 ) ,通过对两种术式手术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及肺血管情况的分析 ,进行评价。结果  12例双向Glenn术 ,死亡 1例 ,病死率8% ,10例体 -肺动脉分流术 ,无死亡病例 ,双向Glenn术及体 -肺动脉分流术均能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及促进肺血管发育 (P <0 .0 5 ) ,体 -肺动脉分流术可明显改善动脉氧分压。结论 减状手术对不能安全进行双心室解剖矫治及房坦(Fontan)手术的紫绀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能缓解症状 ,增加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减状手术 术式 疗效
下载PDF
在ⅢB和Ⅳ期肺癌综合治疗中减状性手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谷力加 吴一龙 +4 位作者 冯卫能 翁毅敏 程超 钟文昭 黄绍洪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 探讨减状性手术在ⅢB和Ⅳ期肺癌综合治疗中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 ,对 2 9例ⅢB和Ⅳ期肺癌在综合治疗中减状性手术治疗前、后的疼痛发生率、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麻醉评分、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减状性手术在ⅢB和Ⅳ期肺癌综合治疗中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 ,对 2 9例ⅢB和Ⅳ期肺癌在综合治疗中减状性手术治疗前、后的疼痛发生率、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麻醉评分、临床疗效及生存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后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用 χ2 检验和t检验。结果  1 5例心包和胸腔积液患者 ,术后完全缓解率达 1 0 0 % ,1年生存率 6 6 .6 7% ,平均生存期(1 3 .81± 1 .6 1 )个月 ,中位生存期 1 6个月。 1 1例骨转移患者治疗后 1年生存率 2 0 .0 % ,平均生存期 (9.90±0 .99)个月 ,中位生存期 1 0个月。全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发生率由 89.7%下降到 3 4 .5 % (P <0 .0 0 1 ) ;Karnofsky评分由平均 (5 8.2 8± 2 .1 7)分提高到平均 (82 .41± 1 .5 4 )分 (P <0 .0 0 1 ) ;麻醉评分由 5 .1 7± 0 .5 3下降到 1 .45±0 .3 8(P <0 .0 0 1 )。结论 在ⅢB和Ⅳ期肺癌综合治疗中 ,针对转移病灶的减状性手术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及降低对止痛或麻醉药品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综合治疗 手术
下载PDF
分析对直肠癌临床患者采取三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4
作者 童拥军 范慰隆 +2 位作者 徐鹏 方舒 孙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0期103-105,共3页
目的浅析直肠癌患者采取完全性切除、不完全性切除术和减状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93例研究对象均是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以手术方法为分组依据,行完全性切除术的为研究组甲、行完全性切除术的为研究组... 目的浅析直肠癌患者采取完全性切除、不完全性切除术和减状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93例研究对象均是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以手术方法为分组依据,行完全性切除术的为研究组甲、行完全性切除术的为研究组乙、行减状术的为研究组丙,每组31例,比较三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甲比研究组乙、丙有着更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多的术中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甲1年内复发率为6.45%,比研究组乙的25.81%和研究组丙的51.6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行完全性切除手术,尽管难度大、易诱发并发症,但是与不完全性切除和减状手术相比较,能有效抑制复发,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完全性切除术 不完全性切除术 减状手术 并发症 住院时间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殷洁烽 张喆 林聪利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5期757-760,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完全性切除组35例、不完全性切除组34例和减状手术...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6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98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完全性切除组35例、不完全性切除组34例和减状手术组29例,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生存情况,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本研究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随访时间为0.5~40.0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6.9±4.5)个月,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0.8%(40/98)和18.4%(18/98);完全性切除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8.6±6.2)个月,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4%(25/35)和45.7%(16/35),不完全性切除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1.2±4.1)个月,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6.5%(9/34)和0,减状手术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0.9±3.2)个月,1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3.8%(4/29)和0,完全性切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1年、3年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不完全性切除组和减状手术组(P<0.05),不完全性切除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和1年、3年总生存率与减状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显示,分化程度、PCI、原发灶T分期和手术方式是影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采取完全性切除手术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膜转移 完全性切除 减状手术
原文传递
Bariatric surgery proves long-term benefit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被引量:1
6
作者 Manhal Izzy Mounika Angirekula +2 位作者 Barham KAbu Dayyeh Fateh Bazerbachi Kymberly D.Watt 《Gastroenterology Report》 SCIE EI 2021年第3期252-256,I0002,共6页
Background:Obesity is commonly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especi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Bariatric surgery has been avoided in these patients given concerns ab... Background:Obesity is commonly observed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especially with 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Bariatric surgery has been avoided in these patients given concerns about increased perioperative risk;therefore,data are lacking regarding long-term outcomes.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who underwent bariatric surgery.Methods:We reviewed the charts of adult patients with compensated cirrhosis who underwent bariatric surgery after they were prospectively enrolled between February 23,2009 and November 9,2011,and followed in a pilot study for evaluation of bariatric surgery outcomes.Only patients with more than 4 years of follow-up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Data regarding their liver disease,metabolic status,and survival were collected.A descrip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Results:The cohort consisted of 10 patients,of whom 7 were females.The median post-surgical follow-up was 8.7 years(61.4 years).All patients had biopsy-proven NASH;two patients had concurrent,untreated hepatitis C infection.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there was a mean weight loss of 24 kg(19.2%of total body weight pre surgery,P<0.001)and only one patient regained weight to the baseline pre-surgical measurement.One patient who was not eligible for transplant developed hepatic encephalopathy 3 years after surgery and later died.The remainder of the patients did not have any hepatic decompensation,cardiovascular event,or mortality.Except for one patient with Gilbert syndrome,bilirubin was normal in all patients at last follow-up.Conclusions:Bariatr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ompensated cirrhosis can lead to sustained weight loss and stable hepatic function on long-termfollow-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SITY weight loss bariatric surgery CIRRHOSIS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