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患者凝溶分子标志物变化及丹参干预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魏寿兰 李 萍 +2 位作者 刘 汉 景本年 李卓江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摘 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F1+ 2、D- 二聚体浓度的变化规律及丹参抗凝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F1+2、D二聚体浓度,观察其在丹参干预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对其中6例进行动态观测... 摘 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酶原片段F1+ 2、D- 二聚体浓度的变化规律及丹参抗凝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浆F1+2、D二聚体浓度,观察其在丹参干预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对其中6例进行动态观测。结果(1)脑梗死患者血浆F1+2、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O.01)。(2)血浆F1+2 浓度在发病时显著高于正常,丹参治疗川后降至正常;D-二聚体发病时增高,丹参治疗21d后降至正常水平。(3)多发性或大面积梗死患者血浆F1+2、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患者(P<0.01)。(4)脑梗死患者24h内血浆F1+2、D-二聚体浓度异常率均高于头部CT阳性率(P〈0.01)。结论(1)脑梗死患者血浆F1+2、D-二聚体浓度显著升高,表明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为丹参等抗凝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2)凝血及纤溶激活分子标志物检测,有助于脑梗死早期诊断,为早期溶栓治疗提供帮助。(3)血浆分子标志物水平对判断梗死范围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凝血酶原片段F1+2 D-二聚体 丹参 凝溶分子标志物 干预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